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MRI诊断准确性的系统评价研究

企业   健康   2024-11-08 08:50   上海  

导读:本次推文通过系统综述研究了磁共振成像(MRI)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的诊断准确性,并将其与组织学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共纳入53项试验,分析了MRI在检测不同斑块成分(如钙化、纤维帽、不稳定斑块等)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MRI在检测斑块特征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别适用于不稳定斑块的评估,这有助于改进高危患者的风险评估和后续治疗原文简要翻译如下:



背景: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主要为血栓栓塞型。此外,不断增长的斑块会导致动脉狭窄,从而引发灌注缺陷。血栓形成与复杂病变的破裂或侵蚀相关,这表明斑块的成分在未来缺血性卒中的发展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MRI的发展使得能够检测颈动脉斑块的成分,因为颈动脉斑块的血管相对较大,而且位置较浅,并成为除了超声波(US)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之外的另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手段。此外,MRI提供了出色的软组织对比度,能够基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如扩散、浓度、化学成分、物理状态)区分斑块特征,并成为首个能够区分富脂质坏死核(LRNC)、斑块内出血(IPH)、纤维帽和其他颈动脉斑块特征的非侵入性方法。
一些Mate分析确认了中风风险与MRI检测到的LRNC(风险比HR 3.00)、薄/破裂的纤维帽(HR 5.93)、高风险斑块特征(比值比OR 3.00)以及最重要的IPH在无症状(HR 7.9)和有症状患者(HR 10.2)之间存在强关联。为了利用斑块形态学信息对患者进行监测、风险分层、治疗效果评估等,需要有力的证据来证明MRI对斑块特征的准确检测。然而,至今为止,尚缺乏全面评估MRI诊断准确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系统评价分析MRI在检测颈动脉斑块特征方面与组织学的比较诊断准确性。


方法:一位医学图书管理员基于受控关键词和与研究目标相关的自由文本术语组合在Medline Ovid ALL、Embase.com、Central—Cochrane Library Wiley、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及Google Scholar中检索,以识别相关的研究,搜索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27日。随后,两名独立审稿人分三个阶段盲筛所有研究。数据提取主要集中在评估斑块特征诊断准确性所需的数据(特异性、敏感性、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和真阴性)。
根据斑块特征分成了13个斑块组:IPH、LRNC、钙化、纤维斑块、纤维帽、溃疡、新生血管化、炎症、疏松基质、不稳定斑块和其他特征。

结果:在8168篇研究中,共有53篇(其中37篇使用1.5T MRI,17篇使用3T MRI)评估了MRI在检测13种特定颈动脉斑块特征的准确性,并纳入了本次系统综述,共涉及169次诊断准确性比较。MRI在检测钙化(3 T MRI:平均敏感性92%/平均特异性90%;1.5 T MRI:81%/91%)、纤维帽(1.5 T:89%/87%)、不稳定斑块(1.5 T:89%/87%)、IPH(1.5 T:86%/88%)和LRNC(1.5 T:89%/79%)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诊断准确性MRI还证明对所研究的颈动脉斑块特征具有高度的组织区分能力,这为风险评估和随访可能从更积极治疗中受益的患者提供了重要依据。

结论:研究发现MRI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能检测出大量斑块特征。这些结果强调了MRI作为颈动脉斑块复杂性评估的首选成像方式的作用,尤其是在不稳定斑块方面。对斑块进行MRI可能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以指导管理和跟踪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组成的影响,特别是在临床试验和研究斑块进展和消退的前瞻性纵向研究中


斑块视界
易损斑块诊断技术研发商,专注斑块诊断,阻止卒中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