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回归普通小学

文摘   2022-11-08 12:56  

 GO  GO  GO

特殊儿童

      我要上普小



我要上普小!

我要上普小!



11月5日下午浙江康复医院特殊教育部开展了一场命名为"我去上普小----入学圆桌会"的讨论分享会。邀请带领十届"幼小衔接班"的班主任吴老师担任主讲,还邀请到了已经进入普小学习的三位家长代表分享宝贵的经验,并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入学选择:特小还是普小

STEP 1:





了解特小和普小入学的相关要求及教学方向

1、特殊小学(以上城区某特殊学校为例):

(1)入学者除户籍要求外,还要求儿童韦氏智力分数低于70分,被诊断为智力障碍、自闭症、多重障碍的儿童

(2)教学重点以培养生活技能为主,课程内容更生活化,为日后的生活自理或者工作职业打下基础


2、普通小学:

针对特殊儿童先开放性增强,并需要了解儿童自身的能力,选择融入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随班就读: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① 陪读(影子老师或家长)② 部分融合干预


(2)独立正常入学:需要孩子具有普小儿童匹配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情绪行为控制能力等。


综上,在入学选择该项内容上需要家长们了解孩子自身的能力阶段,再去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及入学方式。










入普小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STEP 2:





评估预判

入学前

1、韦氏智力测评:智力分数达正常范围

2、社会适应性行为测评

3、障碍相关的测评


入学后:

1、生活自理:独立处理生活相关事件的能力

2、情绪稳定

如:能够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否定,能够接受自己不足,以及其他情况导致的不良情绪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缓解等

3、行为规范

如:配合完成集体指令,能够遵守日常规则


家长们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对孩子先进行评估预判,判断孩子是否有能力去上普通小学










家长分享

STEP 3:






家长代表一:经过干预,在入学前儿童各项评估结果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独立入学

家长分享孩子在入小学后的日常,能够跟得上各科学习,也能在表扬名单上看到孩子的学号,孩子的能力在普小中有持续性的提升,回顾缓学的决定,是非常值得的。该家长认为孩子去上普小,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行为规范上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他人,能够跟随做早操、唱国歌等

2、在自理能力方面要求孩子在学校里能照顾好自己,包括吃饭、如厕、整理书包、找教室等

另外指出,作为家长心态很重要,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能太严苛,并且在机构的干预要坚持进行,分配训练课程,对于其他课程,建议在大班或缓学阶段根据孩子能力再开展,此外,家庭教育的配合也很重要,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要及时完成,多多反馈交流。


家长代表二:经过干预,在入学前儿童各项能力达到中等范围,但存在一些情绪行为问题,独立入学

该家长将以下两点作为主要分享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和她有同样问题的家长们

1、心态的调整

从刚发现孩子问题后抱有侥幸心理,再后来接受现实,逐步扔掉谱系标签,到最后能够接受孩子给予足够的爱与安全感,我学会了如何去理解、接纳、包容和尊重孩子;也更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整体能力的发展,更多的学会了关注到孩子进步的方面,不再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三年来的积累让我对待小学老师的反馈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够具体的分析孩子的情况,也可以给予一些实质性的处理办法。

2、和老师的有效沟通

(1)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和老师沟通?

首先在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时,先全面的了解问题观察记录相关的信息;其次在和老师沟通时将事件详细描述并把关键的视频呈现给老师;最后表达自己的初步想法以及考虑到的解决方案,让老师实践后观察是否可行,再补充其他方法。

(2)老师反馈问题,家长怎么办?

当老师来找家长反馈问题时,家长首先要和老师详细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及频率等,其次尝试去了解孩子做这件事情背后的需求而不是再次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孩子主动提及时顺势进行引导,并约定下次要怎么做,把约定告诉老师,配合做好家校共育。


家长代表三:经过干预,在入学前各项能力都达到中下水平,但有一些核心障碍问题,目前随班就读中

该家长提出应当及早准备孩子上学的相关事宜,该家长在孩子确诊的时候就考虑过上特小,并且多次前往不同的特小进行了咨询,再到学区对口的普小进行咨询,了解普通小学的德育要求,学业要求,兴趣班,各类课程及内容,从幼儿园就开始准备各项能力的培养,如小学会使用刀叉吃西餐,家长就在家里准备了刀叉教孩子使用。

另外在入学前,主动和老师沟通孩子情况,提供孩子详细的评估报告及家长的观察记录,不要隐瞒情况,同时对学业的要求进步分步骤教学,逐步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以上是三位家长非常实用的分享,但具体该如何准备,该如何解决孩子的各类问题还是因人而异,建议家长先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总结

在准备入学前请各位家长对孩子先进行入学的评估,培养孩子入学的先备技能,并下定决心,给予孩子家庭教育的支持,保持家校沟通,依照能力,依次推进,为孩子的未来一直努力!




- END -




如有疑问或需要,

请致电:

0571-86439825

0571-86439827

或添加圆圆老师微信咨询

供稿丨吴民丽  张蝶

编辑丨孙利群

审核丨应青



民政康复特殊教育康复部
浙江康复医院特殊教育部是集特需儿童干预、婴幼儿早期干预、儿童心理健康、家庭干预指导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康复中心,结合医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康复治疗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优势,以“医教融合”为教育康复特色,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发展潜能助跑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