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 | 结构化教学

文摘   2022-12-18 11:50  


TEACCH

结构化教学

一种以学校为背景的特殊教育干预


part  01

什么是结构化教育



结构化教学是指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及程序,并让儿童从中学习。其核心是增进自闭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1.通过视觉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程序、材料和环境布置,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加强环境布置,可以使自闭症儿童理解环境,减少环境干扰,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减少情绪行为问题。

3.利用其刻板的特点,通过建立常规,帮助儿童养成独立的学习方式。





part  02

结构化教育目的




*结构化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教导有需要的儿童认识环境,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了解日常生活中事件的模式、意义和流程;

*建立因果关系——是沟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

*指导社交沟通——明白表达会影响另一个人的行为。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请求帮助、使用交通工具等




part  03

结构化的五大元素



常规

作息活动安排、完成工作的秩序及要求的常规。

如按照“作息时间表”建立常规——什么时候开始工作、“有始有终”、“先工作、后玩耍”、“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建立常规目的:

1.建立恰当的惯例(有规有距)

2.明白因果及次序概念

3.缓解情绪问题



环境安排

环境安排就是把环境中进行各项活动的地域作明确的划分,最理想的安排就是每一部分只作某一种固定的活动。 

常见环境安排有自由玩耍区个人工作区小组活动区小吃区程序表放置区个别辅导区




程序时间表

程序时间表是以视觉的方式提示儿童每日或一段时间将要进行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先后次序。




个人工作系统

是一个建立儿童独立工作技巧系统,运用结构化教学法中的所有元素,提供——“什么工作”“多少工作”“工作标准”“工作后将发生的事情”的视觉支持

•目的:

1.有组织及层次完成工作

2.自发的进行独立工作

3.一心一意的完成工作



视觉安排

视觉清晰显示:最重要的资料或物品部分清晰地表明出来。

视觉组织:一个主题的资料紧凑地摆放在一起。

视觉指示:教具或物品的安排能清楚地表明工作的步骤及内容要求。







如有需要

请致电:0570-86439827

或添加圆圆老师微信

供稿 | 侯美辰

编辑 | 吴雨寒

审核 | 应青



民政康复特殊教育康复部
浙江康复医院特殊教育部是集特需儿童干预、婴幼儿早期干预、儿童心理健康、家庭干预指导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康复中心,结合医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康复治疗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优势,以“医教融合”为教育康复特色,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发展潜能助跑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