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以北海岸带环境变化考察报告
【作者简介】
【项目支持】
【全文刊载于《中国人文田野》第10辑,成都:巴蜀书社,2022年,第153-163页,注释从略】
历史时期强潮河口杭州湾南北的海岸线,是中国东部海岸线变化最复杂的部分之一。据华东师范大学陈吉余等研究归纳,13—18世纪的500年间,海宁海岸大涨大坍达10—20公里,次数达11次之多,平均每50年左右发生一次显著变化。历史上著名的“海失故道”发生在13世纪。宋嘉定十二年(1219)海潮冲蚀海宁城南20多公里,黄湾到尖山一带盐场塌入海中。蜀山入水成为一岛,潮汐江流由河庄山北进出,这是钱塘江口门河道历史上第一次由南大门北走北大门,但不久即恢复江海故道——南大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北岸大塌,潮汐直冲临平和长安坝,赭山陷入海中,潮流再入北大门。之后一段时间,江海再回故道。康熙五十九年(1720),水流再次全部由北大门出入,迄今未变。钱塘江河口水文、潮汐、泥沙形势的变化,对北起金山卫、南至镇海招宝山之间的海岸线及滩涂演变有直接影响。总体来说,清中期江归北门之后,这一带的海岸沙涂呈现南涨北坍的趋势,但明清以来沿海岸线石塘的修筑接通,尤其是鱼鳞大石塘技术的应用,使得杭州湾以北的海岸线渐趋稳定。而南岸萧山平原及余慈平原在自然淤涨与人工围垦的加助下,则大幅度向海扩展。
海岸带是一个江海动力共同作用下的生态系统,海岸线盈缩、沙涂坍涨、潮汐动力的变化,引起盐业、渔业、农业及人类聚落发生相应的布局调整和环境变迁。例如,杭州湾北岸黄湾、西路、芦沥、海沙等大盐场生产资源的衰退,水土淡化后农业区的拓展和推进,明洪武以后构建起来的严密的海防军事网络的解体,以及乍浦、澉浦等港口功能的衰微,均应在海岸自然环境变化的框架内作进一步思考。
杭州湾海岸的自然及人文生态环境变化,是本团队正在研究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7—20世纪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变迁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对杭州湾两岸地区古代地方志相关史料进行系统搜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团队于2021年6月24—25日对杭州湾以北海岸带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旨在对海岸带各环境要素,如海塘、潮汐、盐场遗迹、军事遗迹、渔港等的环境现状进行全面的实地观测,以进一步补充文献记录的不足和印证史料研究所得的观点。
本次考察的地点为杭州湾北岸的平湖、海盐、海宁、金山滨海一线的相关聚落及盐业、军事、港口等方面的遗址,并在整体上观察杭州湾北岸滨海一线的山川、水沙及滩涂形势。后续还将对杭州湾南岸萧绍余慈平原海岸线进行考察。考察由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俊范教授带队,王硕、徐应桃、张晓绿、余静等研究生参加。
一、三山(大小尖山、高阳山)岬角的海岸线及地理环境变化
位于海宁市东南端的三山岬角(或称半岛),海岸上耸立着大尖山、小尖山、高阳山、凤凰山、乌龟山等一系列山体,正处钱塘江入海的口门位置,受潮汐冲击和泥沙堆积的影响很大,明清时期也是十分重要的海防前哨。沿海岸线的半环状山体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内陆聚落区起着防护屏障的作用,海岸线长期滞留在山体一线。只是近百年内,在人工促淤及江口缩窄等作用下,该处半岛向外伸展较快。
我们主要考察了明清时期旧海岸线内外的遗留景观。首先是头二圩塘。头二圩塘东西连接尖山、黄湾炮台山、高阳山等山,大致与清中后期海岸线一致。根据道光十二年(1832)《海宁州沿江塘汛舆图》推断,头二圩或为沿江塘汛中所标“大山圩”“小山圩”的圩塘延伸而成。圩塘内,为古代黄湾盐场的生产区。据修成于嘉庆七年(1812)的《两浙盐法志》记载:
可见大石塘筑成后,该处海岸线基本趋于稳定。海岸线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盐业生产的持续性,似当有蓬勃繁荣之势,然与相关史料所呈现的情况却不尽相符。自咸丰兵乱之后,黄湾场仅存52灶,宣统三年(1911)全场仅有18灶,民国则“所辖季灶二十二座,小灶九座,刮卤沙地一千五百六十四亩”。其场灶不断裁撤,卤地亩数亦有消减,近代以来黄湾场盐业生产的衰退乃至消亡,尚待从自然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来讲,整个杭州湾北岸的盐业生产自清中后期皆呈现衰退之势,这一课题已成为区域性人地关系领域应当研究的重要问题。
接下来,我们对三山以南新淤涨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勘察。出发前,通过卫星影像图观测,发现三山南岸景观迥异。凤凰山以南区域开发最为成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最快;尖山以南围淤痕迹明显;高阳山以南比较滞后,遗有潮沟发育痕迹。这显然与滩涂形成和熟化的时间先后有关。实地考察中,车行至头二圩塘尽头(冷冰坞南),受促淤丁坝阻挡,不能再继续前行。只能由丁坝向东眺望潮沟水系。圩坝内水荡丛生,正处于杭州湾两岸新淤土地脱碱熟化的过程之中。其呈现的生态景观,对理解明清时期海岸线以内盐业的荡地、沙地及灰场的分布以及盐农用地的转化等,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综合看来,三山以南至今海岸线之间的地貌塑造,与人工丁坝、顺坝的组合抛筑密切相关。强潮口低滩围淤工程的实施,需对潮位、流速、含沙量及河床冲淤各要素综合把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合理人工干预,才能达到预期促淤效果。海宁市即通过对上述因素的考量及模型实验指导,在1998年汛前与1999年先后成功围涂1.1万亩和0.9万亩。尖山以西存有古人为抵御潮侵修建的鱼鳞塘,三山南岸筑有促淤圩坝,二者都是不同时代人们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产物。
二、山海之间: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和布局
黄湾炮台山(凤凰山),是我们最先抵达的军事驻防旧址,地处黄湾村南,山麓南侧临头二圩塘,东侧岩体陡立。黄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孙先生接待我们,介绍了黄湾村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引导我们参观了炮台山。黄湾炮台山已外包给果农种植杨梅,最近正处于杨梅成熟上市阶段,暂不对游客开放。拾阶上行,确见山间遍植杨梅,山下遍植各色瓜果林木。炮台旧址为清代凤凰寨驻扎地,位于山体南缘,向南凸出,两侧环塆,西北侧山体绵延至凤凰山主脉。其与山北面的黄湾寨、山西面的望夫台、尖山烽堠、石墩总台、潘家浦烽堠、石墩巡检司和石墩寨构成了该区域的军事驻防体系。据民国《海宁州志稿》,黄湾军事驻防体系属于杭州湾北岸海防系统的重要环节,其形成过程如下:
宋初,州县官兼领兵事。南渡后,临安兵卫置巡检,集土军控扼要害,置砦兵于临安者十三,而在盐官者五。上管、赭山、黄湾三巡检司,元额管土军各一百二十人;硖石、许村两巡检司,元额领管土军各一百人。明太祖吴元年,用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言,设兵戍守海宁。洪武三年,曹国公李文忠奏置海宁卫,立指挥使司。十七年,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道,二十年,筑石墩城。洪武二十年,改海宁卫为海宁所……辖寨一,曰:黄湾山寨……巡检司二,曰赭山巡司,工兵一百名;曰石墩巡司,工兵一百名……永乐十五年,增置海宁所烽堠瞭高台。
黄湾巡检司是在南渡后,出于拱卫临安的海防而设立。明初,汤和巡视沿海,构建了杭州湾北岸卫所体系的基本格局。嘉靖中后期,沿海倭患频发、东南沿海海防废弛,沿海军事防御体系重新调整。清代沿袭之。观道光十二年(1832)《海宁州沿江塘汛舆图》,发现在凤凰山东侧余脉,绘有“炮台”字样,尖山及塔山附近具贴注为“新拟安设炮位处”,可知这种承袭在初期并未细化。道光二十年(1840)《钱塘江河防图》则有详细图示信息,标注了较为完备的司、寨、台、烽堠等布防设施。本次行程只对黄湾炮台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余烽堠旧址和具体位置未能详细勘测。
上午10:15左右,车沿翁金线行驶,抵达海宁市黄湾镇大临村东南方俞家场,考察石墩巡检司旧址。石墩司城始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呈四方形,周长约240丈,东西南北皆开城门,驻防约一百人左右。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五千余人侵扰石墩司,都使司战死,城破。同治三年(1864),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2001年,相关部门对石墩巡检司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7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沿海地区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明代海防军事遗址。司城遗址南为塘河,隔河即为翁金线(沪杭公路),再南为钱塘江海塘。卫星影像显示,城址周边有隆起的夯土层,东、南、北侧城河完整。抵达旧城遗址后,实际勘察发现,旧址西侧城墙夯土因农事生产被削低,东侧相对较高,南北两侧城墙夯土层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北侧夯土层,底部直径约在8米左右。东西两侧夯土层中间段缺失。西城外有城河遗迹,但几近淤塞,东侧城河因土层坍塌向西倾泄,致使河道变窄,略呈弯曲状。
现今石墩司遗址有立牌保护,城址内部种满了桑树,东部城墙区有南北狭长的一片桃林,南部和西部河道附近芦柴丛生,略显荒凉。城址西北侧,有小型村落,属大临村,村民热情健谈,对石墩司城的历史比较了解。可初步判定该村落为石墩寨旧址所在。
三、钱塘江潮:盐官及老盐仓观潮体验
石墩巡检司遗址考察结束后,沿翁金线继续西行,11:15左右抵达盐官古镇。古镇整修中,不对外开放,遂至观潮点候潮(6月24日为农历五月十五)。钱塘江潮在11:30缓缓而至。驻足远观,东侧大小尖山口门处渐起白浪,“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实为涌潮与西行江水不断对冲而溅起的浪花,即一线潮。此时钱江南北两岸由潮头连为一线,不断向西推行。约莫五分钟后,北岸受湾口地形影响不断堆叠,一浪高过一浪,汹涌澎湃,确有“海面雷霆聚”之势。南岸因海岸线平直,浪小而平,维持着一线潮阵型不断西移。11:40左右,涌潮掠过盐官镇观景台,往老盐仓方向溯去。稍作休整后,驱车仍旧沿翁金线西行,目的地老盐仓。途中经过朱家园(120.49°E,30.30°N),此处于2020年10月份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宁文物保护所联合发掘的清代煎盐遗址,开挖约50㎡,发现一座煎盐灶坑和两个盐卤井。但在实际考察中,发掘遗址大部分已经回填,只能透过周边围栏看见里面残存的发掘沟壑,颇为遗憾。
四、澉浦古镇及海盐县城:鱼鳞大海塘及海塘后的城镇聚落
澉浦镇地势险要,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唐宋以来一直是海防重地。历史文献对于澉浦镇的记载较为完备,尤其是常棠于绍定三年(1230)所著《澉水志》为现存最早且最为完备的一部镇志。之后又经五次修志,现今存有嘉靖《续澉水志》、道光《澉水新志》和民国《澉志补录》。因此学界对澉浦镇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唐宋时期澉浦镇的市镇机制、职能转变及兴衰探讨较多。本次对澉浦镇的考察也正是基于如此丰富的史料基础之上,对市镇布局、河道水系变化以及市镇景观进行实地走访考察。
从西大街经澉浦镇西城墙旧址进入澉浦古镇,城内西大街因旅游开发的需要,商铺林立,但鲜有人至。穿过十字街口,由东大街抵达长山河边,向东南眺望可见青山、长山。长山河于1978年由嘉兴地区海盐、平湖、嘉兴、嘉善、桐乡、海宁、德清七个县近30万民工开成,是杭嘉湖南排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澉浦古镇南北走向最大的水系。由东大街返回十字街口,左转进南大街,大街两侧古建筑遗存较多。东西方向外延的巷道内,多数古建筑已经坍塌破损,遗留有精美砖雕和木雕与倾倒的墙体形成强烈反差。市镇内,小型水塘众多,大小将近30个,均属长三角滨海地区普遍存在的拒咸蓄淡功能的水体,但是在如今自来水通达的条件下,这些池塘已失去最初的功能,基本废弃不用。市镇内南北纵向水系多数已经填筑成路,只有南大街东侧尚存一条闭塞河流。东西横向水系,只南门外城河留存,沟通长山河和西侧的南北湖,其余基本湮没。但根据镇内东西走向蜿蜒不定的道路,大致能判定出早期的水系面貌。不过要做到精准复原,除依据文献资料寻找参照物定点外,还需大量的实地走访和调研。滨海聚落的水系及水文变化,自然也是杭州湾海岸带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17:50抵达海盐县城,18:20用晚餐,19:30左右从餐厅出发沿海盐县北城河开始考察。海盐县老城坐西朝东,直面杭州湾,形似玄武,探头出海。盐嘉塘穿城而过与盐平塘相交于靖海门内,靖海门外为东城河,东城河外有塘河,塘河外为鱼鳞海塘。由听潮阁附近登鱼鳞塘,时值云笼月色,风势渐大,水位不断上涨拍岸,惊涛阵阵,实为听潮佳地。一天的疲乏,顿时全消。幕色之下,难窥鱼鳞塘全貌,一行人等就站着吹风听潮,并决定明早再来参观鱼鳞塘。后经听潮阁沿海塘西行至观海园,再转塘下道路返回酒店。抵达酒店时间为22:30左右。日行三万多步,约合二十多公里,收获颇丰。
6月25日7:00餐厅集合用早餐,7:30集合出发再次前往靖海门外听潮阁,参观鱼鳞塘。重新回到听潮阁,昨夜涌动的潮水早已褪去,石护堤外大量淤泥沉积,数条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潮沟清晰可见,淤泥上成千上万的小孔,如花生粒大小的螃蟹来回穿梭。由明代水利科学家黄光升首创的鱼鳞石塘和现代海塘,与听潮阁构成盐官滨海地带一道靓丽风景。
9:00参观海盐县博物馆。海盐县博物馆在海盐县城中心,绮园东侧。主体建筑呈六边形,高四层,主要参观层在第三层。主要内容包括序、沧海桑田、缘海而邑、海上长城、文脉渊源及尾厅,从聚落、海塘、港埠、盐产等方面,对海盐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进行了详细展示。
海盐县博物馆留影
10:20出发前往乍浦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约10:50左右抵达。九龙山实际并不止九座山,主体自西向东主要包括汤山、大观山、小观山、西长山、小平山、陈山、小黄山、晕顶山、东长山、高官山、骑龙山、大山,外延海上还有蒲山、大小乌龟山等。陆地最西缘为雅山,最东缘为独山,此二山并不与主体山相连。群山林立的地理优势,促使乍浦及九龙山地区成为杭州湾北岸又一重要军事驻防地。明代在此设水陆两营,专司巡防。清代在原有基础之上,增设满洲水师。沿岸设有独山寨、梁庄大寨、高公山寨、长沙湾寨、金家湾寨、陈山烽墩、东山烽墩、天妃宫寨、唐家湾寨、汤山总台乍浦巡司等军事点。
天妃宫炮台位于汤山南缘嘴状处,左右两边都是海湾,地形条件优越。东北侧是山湾居民区,为九龙山西侧一小渔港,集镇内多数渔民从事海鲜餐饮业。湾口内长满草,先前的木质渔船,现在也基本荒置。据当地居民介绍,如今出海捕鱼的船只已经很少,一来是休渔政策的影响,二来是年轻人多数外出,要是早二十年来,决不是这般景象。渔村西南方,已经建成一规模较大的公园和广场,天妃宫炮台遗迹还存有四间完整掩体和三尊火炮。史籍所载天妃宫旧址,即为后侧广场区,现今百姓祭祀的天妃宫在炮台西南边墙,合计不过40平方米。庙宇后侧围栏内,残存有大量石柱基石,直径约30公分,可见当年天妃宫主体建筑规模要比之现在大的多。石柱基石边,散落着花岗岩横条、龙纹残碑半截、鹤纹残碑半截等一些旧属物件。庙内有一老人负责看守,不喜言辞,一心于手中根雕。不过根据文献资料,大致能梳理出天妃宫置废的脉络。
清中后期,沿海地区因战乱和海防需要,反复修筑天妃宫炮台。光绪中日甲午之战,海军战败。沿海各省相继筑防,乍浦天妃宫炮台和南湾炮台再次重修,由江南制造局提供仿制阿姆斯特朗火炮。现存旧址为日寇入侵时,敌机轰炸掩体后的遗迹。除表面因风蚀作用剥落、缺损的构件外,基本保存完好。2003—2004年间,炮台经浙江省文物局化学修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与东侧的九龙山主风景区一同作为平湖市文旅产业开发的重点。今年汤山、观山一线皆建造了滨海栈道,沿线考察发现九龙山一线除部分湾口有少量泥沙淤积,岩体山体俱峙海临潮,海岸线变化幅度不大。
九龙山东部因近期维护,暂不对外开放,外蒲山附近的铁板沙考察只能留待下次。由九龙山到金山卫城30公里,沿乍全线行驶约45分钟。金山卫城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在小官镇的基础上增筑而成,是重要的盐业生产地和军事防御重镇。卫城外为两浙横浦场、浦东场地,灶舍分布于海塘内外。塘外有墩,属海汛分防,“把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分驻防兵十五名,管塘汛墩十五处,属县境者三:横沥墩汛、葛篷墩汛、筱官墩汛(金山营左哨二司把总管辖,驻扎浙江平湖县江门营)”。横沥、葛篷和筱官三墩现仅存筱官墩,在今金山卫镇卫一路和卫二路之间的树林里。墩体高约8米,基底直径约10米左右。
明代以后金山卫城沿海受挑流顶冲,自东向西坍进。海潮顶冲点逐渐西移,海岸线大致呈现先坍后涨的趋势。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漴阙段不断遭受海潮冲击,漴阙墩坍入海中(今漴缺南),漴阙段海塘被冲毁,塘墩外盐滩、灰场俱废。清中后期,金山卫城外侧滩岸逐渐侵蚀,卫城附近的墩防重点也由戚家墩转向筱官墩。但筱官墩外,青龙港西侧在嘉庆年间形成了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沙峰,起到防波堤的作用,促进了泥沙淤积,滩、场、灶舍亦随之外扩。
END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人文田野》编辑部
编辑 | 石令奇
编审 | 宋亮
审核 | 马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