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富强 | 广东珠江沿岸炮台考察记

文摘   2024-09-11 14:06   重庆  

广东珠江沿岸炮台考察记

【作者简介】

贾富强,男,1990年生,山西忻州人,历史学博士,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旧军事地图、历史军事地理、五台山历史地理。

【全文刊载于《中国人文田野》第9辑,成都:巴蜀书社,2022年,第156-174页,注释从略

一、序言

广东地处南国边陲,北有五岭阻隔,南有大海包围,作为沟通南部中国与域外异邦之间的交通枢纽与“南大门”,广东不仅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战略军事重镇,亦是古代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桥头堡,当南洋之首冲。有鉴于此,清代广东地方当局在广东沿海地区修筑了数量众多的海防炮台,而且这一建设活动贯穿清朝始终。直到今天,在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及海南环岛地区,均有大量的炮台遗址存世,这些遗址不仅类型样式丰富,而且时间序列亦相对完整,这一点是其它沿海省份所无法比拟的,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正因如此,在2016年底,我与导师吴宏岐教授讨论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吴老师就让我研究清代广东海防炮台,以作为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批准号:12&ZD144)子课题项目“环南海历史军事地理”的一部分。其实,在选题确定之前,我就曾于2016年5月8日到访过虎门海口的大角山炮台,但当时只是粗略参观,并未认真考察。在此后撰写论文过程中,出于研究的需要,我分别于2017年3月25—27日及2018年3月16—17日先后两次集中考察珠江沿岸的海防炮台。现将考察诸处炮台的经过以及相关情况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二、长洲岛及附近珠江南、北两岸诸处炮台

2017年3月25日,笔者考察了长洲白鹤冈、大坡地炮台。26日,考察了沙路、穗石炮台。27日,又考察了鱼珠、牛山炮台。笔者原计划于次日前往虎门海口继续考察,但在下鱼珠山途中,因岩石松动,不慎滑落,右脚严重扭伤,只能回学校静养,考察计划暂时搁置。次年3月17日,笔者又再次前往沙路炮台考察,以便补充信息。

1、长洲白鹤冈、大坡地炮台

3月25日,笔者原计划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并顺道考察长洲岛上的清代海防炮台。是日一大早,笔者从学校出发,先后转乘地铁、公交到达黄埔军校。但因正值修缮,黄埔军校暂停对外开放,笔者只好在附近寻找炮台旧址。

在金洲北路80号,笔者率先找到白兔冈炮台。该处炮台旧址位于海军造船厂范围之内,大门紧锁,暂不对外开放,因此无法考察,甚为遗憾。之后,笔者在高德地图的导航下,顺着金洲北路向西步行,找到金花古庙,导航显示白鹤冈炮台就在附近,但却找不到方向。向旁边便利店店主打听后得知,在金花古庙东、西两侧的小山冈上各有一处炮台。笔者顺着店主指引,首先沿东侧的小路盘沿而上,在路的尽头找到了“白鹤冈台”。

白鹤冈炮台门楼

在白鹤冈炮台的青砖门楼之上,镶嵌有石质匾额一块,从右向左依次刻有“光绪九年仲夏吉旦”、“白鹤冈台”、“两广总督张|广东巡抚倪|记名总兵锐勇巴图鲁邓安邦督造|绘图监造同知衔陈启熙”。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可知“张”是指张树声,而“倪”是指倪文蔚。

白鹤冈炮台的主体建筑以暗道为界,大致可分为战斗防御和生活后勤两大类设施。其中,暗道以南为战斗防御设施,现存3个炮池,其形制结构基本一致,均为半地穴式。这3个炮池的平面大致呈扇形,炮口朝向长洲岛南侧的珠江水道,池底边缘设有圆形贮水池(水井)。炮池底部设有凹槽,呈放射状,用于安设枕木,枕木之上再安设炮轨,分为内外两层。池壁之上开设有阶梯、方形火药柜,其中火药柜用于摆放发射药包。而且,东侧池壁之内还开设有暗道,暗道内修建有火药库,用于存贮炮弹和发射药,呈“回”字形结构,设计者将暗道入口与取弹口错开,意在最大限度地削弱敌方炮火的正面冲击,避免殉爆事故的发生。暗道北侧为生活后勤设施,设有水池、官厅、兵房等设施。

另外,该处炮台所用建筑材料因设施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炮池池壁先用三合土夯筑,再覆盖上混凝土,从而增强炮池的防御能力。暗道等设施的内侧墙体则主要是用青砖垒砌,顶层则主要是用青砖拱砌,再用混凝土覆盖。

白鹤冈第一台炮池池壁

白鹤冈第二台池底轨道

 

白鹤冈第三台火药库

白鹤冈炮台暗道残破截面

白鹤冈炮台官厅、水池

白鹤冈炮台现存炮池

在考察完白鹤冈炮台之后,笔者返回金花古庙,接着向西面的小山冈进发,不久就找到了“大坡地台”。由于大坡地炮台残损比较严重,大门紧锁,暂不对外开放,笔者便偷偷翻墙进入。该处炮台现存3个炮池,其形制结构与白鹤冈炮台基本一致,亦为半地穴式,只是这些炮池的池壁之上并未开设火药柜。而且,这3个炮池的尺寸要明显大于白鹤冈三台。其中,大坡地第一台、第二台位于东侧高地之上,它们的火药库均开在东侧池壁之内;第三台位置较低,火药库开在西侧池壁之内。另外,在炮池后方的暗道内,还修筑有火药库、兵房、官厅等设施。

大坡地炮台门楼

大坡地炮台地下设施

大坡地第一台火药库

大坡地第二台炮池

大坡地第三台炮池

大坡地炮台官厅

在考察完大坡地炮台之后,笔者还试着在附近山冈寻找别的炮台,但由于不熟悉当地情况,搜寻无果,只好作罢返校,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2、沙路炮台

2016年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番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曾对沙路炮台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将马腰冈6座炮台依次编为1号至6号,将石头山2座炮台及1处遗迹依次编为1号至3号。广州市文保单位的发掘工作为我们认识和了解沙路炮台的具体建筑形制提供了可能。

2017年3月26日,笔者一大早就从学校出发,先后换乘地铁、公交到达化龙车站(公交站),之后又搭乘摩的到达沙亭村马腰冈公园东南门。下车后发现,这里所谓的马腰冈公园其实非常狭小,它位于马腰冈南侧的山脚崖壁之下,只安装有一些健身器材,根本不见上山的路。于是,笔者沿着沙亭路向东北方向寻找,顺道观察山冈的形势。在经过观音殿之后,笔者发现马腰冈北侧的坡度较为缓和,一条小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上。接着,笔者开始爬山,在小路的转折处发现广州市人民政府所立“沙路炮台”文保碑之后,喜悦万分,开始迫不及待地探索马腰冈。

沙路炮台文保碑

马鞍山登山沙土路

在文保碑右侧(即北方)有一处小冈,上去之后发现该处有2个炮池,文物工作者将其编为马腰冈1号、2号炮池,即原先的马鞍小山第一台、第二台。根据残存痕迹判断,这2个炮池的底部应该砌有圆形炮墩,在池底边缘设有方形水池,在池壁之上则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方形铁环壁龛。

马腰冈1号、2号泡池

在文保碑左侧,有一条宽阔的上山沙土路。笔者沿路而上,发现部分路面还覆盖有混凝土残片,不难推知这条路曾是一条水泥路,而且在路的里侧还修有排水渠。笔者继续爬山,发现在马鞍山的北坡之上高低错落着3个炮池,文物工作者将其编为马腰冈3 号、4 号、5 号炮池,即原先的马鞍山第三台、第二台、第一台。这3个炮池形制基本一致,它们的池壁均分作内、外两层,内侧一层用混凝土浇筑,外侧一层则夯筑三合土,这种建筑方法在提高炮台防护性能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成本。而且,在炮池底部开设有凹槽,用于安设枕木,枕木之上再架设炮轨;池底边缘开设方形水池;池壁开设炮弹壁龛,虽也设有固定铁环,但没有开设壁龛。

之后,笔者沿着山路继续前行,在山腰位置发现一处建筑遗迹,虽然只剩基址,但不难推知该处曾设有弹药库、兵房等设施。在建筑遗迹右侧尽头,有1个炮池,文物工作者将其编为马腰冈6号炮池,即原先的马鞍山腰台。这个炮池的底部也设有凹槽,安设2副铁轨,较为特殊;池底边缘开设方形水池1口;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25个、长方形铁环壁龛7个。

马腰冈3号炮池

马腰冈4号炮池

马腰冈5号炮池

马腰冈6号炮池

在考察完马腰冈之后,笔者随即又前往北面的兵冈山进行考察。目前,兵冈山上有2个炮池,高低布置,即原先的石头山上台、下台。由于经过文物部门的修缮,这2个炮池较为完整。而且,它们的形制与马腰冈3号、4号、5号炮池基本一致,当为同一时期修建。至于3号遗址,损毁十分严重,仅剩基址,具体形制已无从查究。

兵冈山1号炮池

兵冈山1号炮池房屋

兵冈山2号炮池

兵冈山3号遗址

此后,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发现之前的考察还不够详细,遗漏了许多重要信息。于是,笔者又于2018年3月17日再次前往马腰冈、兵冈山对各个炮池进行逐一考察,并将更新的考古信息充实到论文中去。

3、鱼珠炮台

3月27日,笔者前往珠江北岸的鱼珠炮台进行考察。其实,鱼珠炮台为鱼珠山一带炮台的总称,在鱼珠山、狮山、蟹山之上均有炮台分布,且各处分台的炮池数量多寡不一。是日一大早,笔者就从学校出发,搭乘公交车前往黄埔区。下车之后,首先对蟹山炮台进行了考察。

蟹山炮台位于蟹山公园之内的蟹山顶部,形制亦为半地穴式,在炮池上方建有四角亭一座。在炮台入口的砖质门楼上,镶嵌有一块石质匾额,从右到左依次刻有“光绪十一年孟夏吉旦”、“蠏山台”、“钦命两广总督部堂张|钦命广东巡抚部院倪|记名总兵署广州协锐勇巴图鲁邓安邦督造|绘图监造同知衔陈启熙”。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可知“张”是指张之洞,而“倪”是指倪文蔚。该处炮台的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池壁设有长方形火药柜、顶部为椭圆形的炮弹壁龛、枣核形和椭圆形铁环壁龛。而且,在暗道内还修建有兵房、火药库等设施。

通过梳理历史,即可发现这座炮台直到民国初年仍在使用,但此后不久即被废弃。这是因为1922年陈炯明与孙中山决裂,曾派兵占据蟹山炮台,并轰击孙中山的座舰永丰号,事后该炮台火炮的炮闩被拆卸,并在炮池上方加盖四角亭,此后便遭废弃。

蟹山炮台四角亭

蟹山炮台炮池池壁

随后,笔者又步行至狮山公园,对狮山之上的炮台遗址进行考察。狮山现存2座炮台,山顶、山腰各1座。其中,狮山台的砖质门楼之上镶嵌有一块石匾,从右到左依次刻有“光绪十年仲夏吉旦”、“狮山台”、“两广总督张|广东巡抚倪|记名总兵锐勇巴图鲁邓安邦督造|绘图监造同知衔陈启熙”。除落款时间和台名不同外,狮山台匾额刻录的建设者职衔、名字都与白鹤冈台一致。而且,狮腰台的门楼之上亦镶嵌有一块匾额。除台名不同外,狮腰台匾额的落款时间和建设者的职衔、名字都与蟹山台一样,不难得知二台当建于同一时期。另外,狮山台的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池壁设有长方形火药柜、顶部为尖锥形和椭圆形的炮弹壁龛、枣核形铁环壁龛。至于狮腰台只残存部分炮池和池壁,池壁设有长方形火药柜、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推测其形制应与狮山台一致。

狮山台炮池

狮腰台残存炮池

除蟹山、狮山外,鱼珠山上也建有炮台。由于人为破坏,鱼珠山上现在仅存大、小2个炮池,即原先的鱼珠山第二台、第三台。鱼珠炮台也设有门楼,门楼上镶嵌有石质匾额。除台名不同外,鱼珠台匾额的其他内容均与狮山台一致,进而可知狮山台和鱼珠台当建于同一时期。另外,鱼珠山2个炮池的形制基本一致,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池壁设有长方形火药柜、顶部为椭圆形的炮弹壁龛、枣核形铁环壁龛。而且,通过将鱼珠山、蟹山、狮山三处炮台的形制进行对比,又可发现这三处炮台的形制基本一致。

鱼珠山小炮池

鱼珠山大炮池

4、牛山炮台

3月27日,笔者在考察完狮山炮台之后,又搭乘公交车前往牛山炮台公园考察。笔者从公园南门进入,在牛山东南山麓的平地之上发现3个圆形炮池,呈品字形分布。通过梳理历史信息,可知山麓北、中、南三台分别是克虏、克敌、克胜台。其中,北台和中台的形制基本一致,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由于炮池底部被植物覆盖,炮轨形状无从得知;池壁开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椭圆形铁环壁龛。而且,北台和中台的暗道及其内部房屋损坏严重,甚至部分已经坍塌,亟须加固保护。由于南台的炮池已被土填平,现在只能知道炮池的形状为圆形,其内部结构则无法得知,推测应与北台、中台一致。

之后,笔者又沿山脊前行,在山脊上发现4个炮池。通过梳理历史信息,可知山脊四台从低到高依次为威远、靖远、绥远、定远台。它们依山势建造,高低错落,布局较为合理。其中,第一台和第二台距离较近,第三台和第四台距离较近。而且,它们的形制也基本一致,炮池的底部均砌有双层圆形炮墩,池壁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椭圆形铁环壁龛、方形火药柜。较之山麓三台,山脊四台的暗道损毁更为严重,大部分已经坍塌,很难修复,甚为可惜。

牛山山麓北台

牛山山麓南台

牛山山脊第一台

牛山山脊第二台

牛山山脊第三台

牛山山脊第四台

5、穗石炮台

据考古资料介绍,自2003年3月始,为配合小谷围岛的广州大学城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番禺文物管理办公室展开小谷围岛地上文物和地下遗存的考古调查勘探及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随后,文物工作者在穗石村发现一处清代炮台基址,并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保护。

2017年3月26日下午,笔者在考察完珠江南岸的沙路炮台之后,发现时间尚早,于是又换乘公交、地铁前往大学城寻找穗石炮台。这是因为笔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在鸦片战争中广东战事结束之后,广东当局曾在珠江南、北水道沿线修建了大量临时性土炮台或炮墩,其中仅穗石炮台存世,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虽然知道穗石炮台遗址就位于今天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区之内,但具体位置却不大清楚,于是便向该校学生打听,然而却没有一个学生知道炮台的具体位置,只好自己在校园里面寻找。最后,笔者在校园东南角靠近大学城外环东路的一片洼地里面找到了炮台,原来由于填土作业,昔日的高地在今天却变成了低地。目前,穗石炮台存炮墩基址15座,均由三合土筑成。而且,炮墩外宽内窄,炮口则外窄内宽,呈八字形,整体外观呈弧形。

穗石炮台炮墩基址内侧

穗石炮台炮墩基址外侧

三、虎门海口珠江东、西两岸诸处炮台

有清一代,虎门海口作为广州城军事防御的第一层门户,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当局的高度重视,炮台建设更是贯穿清王朝始终。2018年3月16日,笔者先后前往武山、蒲洲山一带考察炮台。17日,又对大角山炮台进行了考察。

1、武山诸处炮台

3月16日,笔者一早就从学校出发,搭乘地铁至南沙区南沙客运港站,又搭乘摩的前往虎门渡轮码头,再乘轮渡前往东岸的东莞市,之后又搭乘摩的前往威远炮台。下车后,笔者按照“威远——威远东——威远山腰——威胜东——威远后山——威胜西——石头湾”的顺序对炮台进行考察。

威远炮台位于武山(又名南山)脚下,炮台临海而建,呈勺子状,墙基石砌,外侧护墙内开设炮洞。威远炮台现存26个炮洞,其中24个石砌拱形炮洞、2个灰砂拱形炮洞。而且,炮洞的起拱线以上部分为近似锥形结构,拱顶由外向内逐渐收缩,使得炮洞后宽前窄。另外,在炮洞后方另建有夹墙一道,由三合土夯筑而成,意在增强防护能力。


威远炮台石拱炮洞

威远炮台灰沙炮洞

威远炮台拱形炮洞后夹墙

在威远炮台外侧东首,另建有3个半地穴式炮池,中间为大炮池,东、西两侧为小炮池,统称为威远东炮台。其中,西侧小炮池的底部砌有扇形炮墩,炮轨呈扇形;池壁上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18个,3个为1组,左、右、后壁各2组;左、右池壁各设有长方形铁环壁龛2个。东侧小炮池的形制与西侧基本一致,只是后壁多设有1组炮弹壁龛。大炮池的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但炮轨已被现代水泥基座覆盖,推测应为扇形;池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11个、长方形铁环壁龛8个;左、右池壁及连接2个小炮池的通道上各开设掩体1个,推测为火药库、炮弹库或藏兵掩体。

威远东炮台西侧小炮池

从威远东炮台的东门出来后,笔者又掉头往回走,没走几步就找到了上武山的路。当笔者正准备沿着石阶开始爬山的时候,在接近山脚的位置发现了一座炮台,《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与研究》一书将其编为威胜东台1号炮池(命名有误,与历史不符),即原先的威远山腰台。由于该炮台的入口被人用竹竿封住,其内部结构无法探究,笔者只能在外面进行观察。这处炮台的墙体分为上下两层,底部用石材垒砌,上部则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炮台暗道的墙体用三合土筑成,顶部则用青砖拱砌而成。

威远山腰台入口

威远山腰台南侧护墙

在登山石阶小路右侧,有一道三合土围墙,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笔者前行不远,发现在主路上支出一条小路,其尽头有一座炮台,《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与研究》将其编为威胜东台2号炮池,即光绪二十年(1894)之后的陈师炮台。该台的炮池呈椭圆形,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炮轨呈扇形;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枣核形铁环壁龛、方形水池;暗道内设有房间若干。

武山东麓外侧围墙

威胜东台2号炮池

从陈师炮台出来后,笔者继续沿小路前行,又先后找到了2座炮台,《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与研究》将其分别编为威胜东台3号、4号炮池,即原先的威胜东广磐、广镇炮台。它们的形制基本一致,炮池呈扇形,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池壁开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椭圆形铁环壁龛、方形水池。

威胜东台3号炮池

威胜东台4号炮池

笔者继续沿着小路前行,海拔不断升高,在翻过一个小坡之后,到达另一条小山脊,在路的转弯处出现一座炮台,《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与研究》将其编为靖远炮台1号炮池(命名有误,与历史不符),即光绪二十年(1894)后的保疆炮台。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该炮台与威胜东台2号炮池较为相似,只是它的铁环壁龛有枣核形和椭圆形两种,应当建于同一时期。在该炮台的西侧,就是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虎门大桥,另有一条小路通往西北方山凹处的营房遗址。该处营房遗址当为炮台守军的驻扎之所,出于保护遗址的考虑,虎门大桥的建设者将它整体保护,大桥从其下方穿过,可谓用心良苦。

靖远炮台1号炮池

清军营房遗址

经过营房遗址后,山势变得陡峭,有一条碎石小路向山顶蜿蜒而上。笔者手脚并用,终于爬上山顶。令人意外的是,上面竟然有一座规模庞大的营房遗址,四周建有三合土围墙,名曰山顶营旧址。而且,在营址门口还摆放着一门被废弃的克虏伯(Krupp)火炮,口径为240毫米,重达21吨,将这一庞然大物从山脚运到山顶,在缺乏运输工具的情况下肯定十分费力。

山顶营克虏伯火炮身管

山顶营克虏伯火炮底座

随后,笔者向镇远炮台方向进发,此时脚下的路开始变宽,应该是当时守军运送物资、装备的道路。在山麓,笔者发现有7个炮池连贯排列,呈一字型分布,保存较为完好。《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与研究》将其自西向东(即由低到高)依次编为镇远炮台1号至7号炮池(命名有误,与历史不符),但实际上这些炮台应该叫做威胜西蛇头湾山第六台至第一台以及广绥炮台。

其中,镇远炮台7号炮池与前述威胜东台3号、4号炮池的形制基本一致,只是炮池形状略有不同。镇远炮台6号、3号、2号炮池呈圆形,池底砌有圆形炮墩,炮轨安于炮墩之上;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枣核形铁环壁龛、方形水池。镇远炮台5号炮池呈半圆形,池底砌有半圆形炮墩,炮轨安于炮墩之上;池底边缘设有方形水池;池壁上设有顶部为椭圆形的炮弹壁龛、椭圆形铁环壁龛。镇远炮台4号炮池呈圆形,炮轨安设于池底;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枣核形铁环壁龛、水池。镇远炮台1号炮池呈圆形,炮轨安设于池底,炮轨呈扇形;池壁只开设水池1口。

而且,镇远炮台7号炮池的暗道之内设有回字形弹药库,设计极为巧妙。另外,在该处山脊背面还单独设有火药局、兵房等设施。其中,火药局西墙还修建有5个青砖防护墙,意在防止墙体向外倾斜,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

镇远炮台7号炮池

镇远炮台7号炮池弹药库

火药局旧址

营房旧址

另外,在营房旧址左侧,有一条小路通往西面的山脊,笔者顺着路继续前行,在路的尽头出现2个炮池,分别是半圆形(扇形)和圆形炮池,即原先的威胜西石头湾上台、下台。其中,扇形炮池的底部砌有半圆形炮墩,炮轨安于炮墩之上,亦呈半圆形;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枣核形铁环壁龛、方形水池。圆形炮池的形制与扇形炮池基本一致,只是没有砌筑炮墩,炮轨直接安设于炮池底部,呈圆形。这2个炮池的暗道塌毁严重,已无法探究其内部结构。

石头湾扇形炮池

石头湾圆形炮池

2、蒲洲山炮台

考察完武山一带的炮台后,笔者搭乘摩的返回虎门轮渡码头,之后乘渡轮回到西岸的广州市南沙区,再前往蒲洲山继续考察炮台。

笔者进入蒲洲停车场之后,发现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往山顶,上山后一块石碑出现在眼前,是对蒲洲炮台的简要介绍。笔者顺着标志的指引,顺利地找到蒲洲炮台,共发现3个炮池。《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南沙区卷》将这些炮池自北向南(即自西向东)依次编为1号至3号,即原先的蒲威、蒲山、蒲海台。这3座炮池的形制大体一致,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1号、2号的炮轨呈扇形,3号的炮轨呈圆形;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没有开设铁环壁龛、藏兵掩体。较为特殊的是,3号炮池有一面池壁上的炮弹壁龛为双层结构,而且2号和3号炮池之间有一条露天通道相连。另外,2号和3号炮池还设有暗道,其内建有子药库;1号炮池则只剩炮池,其他设施已经无存。

蒲洲山炮台1号炮池

蒲洲山炮台2号炮池

蒲洲山炮台3号炮池

蒲洲山炮台3号炮池池壁弹

3、大角山炮台

2016年5月8日,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暨南大学舆地协会的同学在本中心黄忠鑫副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南沙天后宫和大角山炮台。此时,笔者还未将广东海防炮台作为自己的毕业选题,所以只是对其进行了游览式的考察,所获信息十分有限。2018年3月17日,出于论文写作的需要,笔者再次前往大角山考察炮台。

目前,在大角山的南、北山梁之上,残存8个炮池、1座火药局、1座兵房等军事设施。其中,北部山梁上有2个炮池,自西而东分别是安胜台、振威台;南部山梁之上有6个炮池,自西而东分别是安盛台(又名流星台)、安威台、安定台、安平台、振定台。在安平台的北侧,有清代兵房遗址1处、子药库1座;在南北山梁交界处的山坳位置,有火药局1座,为大角山炮台弹药总储藏地,其与各炮台之间有交通线连接,以便于弹药运输。

振威台位于在大角山北面山梁的突出位置,门楼保存完整,上镶石额1方,从右向左依次刻有“钦差太子少保督办广东防务兵部尚书等敕车部尉彭|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部堂张|兵部侍郎广东巡抚部院倪|统领湘军振字营前署湖南提督王永章建立|管带振字左营记名总兵樊本德监修”、“振威台”、“光绪十一年乙酉春月”。通过梳理历史资料可知,彭是指彭玉麟,张是指张之洞,倪是指倪文蔚。在门楼的门柱位置有对联一副,右侧为“倒銜山海窮千變”,左侧为“驅策雲雷竦百靈”。门楼前原有1处空地,因后人挖山采石,今已不存。而且,振威炮台的炮池呈半圆形,炮轨安于池底;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30个、枣核形铁环壁龛7个、藏兵掩体2个、方形水池4口。

振威台门楼匾额

振威台炮池

振定台位于在大角山南面山梁的突出部分。它的门楼上方也有石额1方,从右向左依次刻有“钦差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督广东防务彭|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部堂张|兵部侍郎广东巡抚部院倪|调任湖南布政使广东布政使龚易图|统领湘军振字营前署湖南提督王永章建立”、“振定台”、“光绪乙酉夏糓旦”。在门柱位置有对联1副,上联为“八阵雷轰走虎豹”,下联为“千钧霆击徙蛟龙”。该台形制与振威台基本一致,建于同一时期。而且,振定炮台的炮池也呈半圆形,炮轨安于池底;池壁开设炮弹壁龛26个、枣核形铁环壁龛6个、方形水池4口。

定台门楼

振定台炮池

另外,安胜台、安盛台、安威台、安定台、安平台当建于同一时期。其中,安胜台的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呈圆形;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25个、枣核形铁环壁龛8个、方形水池4口。安盛台的炮池前低后高,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呈圆形,安放火炮底座的水泥池呈六边形;池壁开设顶部为尖锥形的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15个、枣核形铁环壁龛6个、方形水池2口。安威台的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呈圆形;池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26个、枣核形铁环壁龛8个、方形水池4口。安定台的炮池底部砌有圆形炮墩,炮轨痕迹已经不存;池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20个、方形水池2口,没有开设铁环壁龛。安平台的炮轨安设于炮池底部,呈圆形;池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尖锥形的炮弹壁龛22个、藏兵掩体2个、方形水池4口,没有开设铁环壁龛。

安胜台炮池

安盛台炮池

安威台炮池

安定台炮池

安平台炮池

火药局正面

四、结语

除在珠江沿岸进行考察外,笔者还曾前赴汕头、中山、江门、海口等地考察不同时期的海防炮台,并将搜集到的文物信息充实到论文中去,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可信度。而且,在此过程中,笔者对于如何进行田野考察亦有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首先,田野考察应当建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之上,不能急于求成,要带着问题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收集田野信息,进而纠正文献记载以及自身以往认识存在的错误。其次,在田野考察之前应该制定一份较为详细的考察计划,包括考察内容、考察路线、交通住宿等事项,避免遗漏重要信息以及重复调查。第三,在考察结束之后应及时整理、核对、录入调查资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并适时地根据调查所获信息调整自己的研究内容。第四,在野外考察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尤其是在独自外出考察的时候,避免受伤等意外,做到安全第一。

《中国人文田野》征稿启事

END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人文田野》编辑部

编辑 | 石令奇

编审 | 宋亮

审核 | 马剑

西南史地研究
本号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暨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