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圣钟、王人正、闫哲 | 云南禄丰县明清盐井遗址及盐业考察纪实(上)

文摘   2024-09-05 13:05   重庆  

云南禄丰县明清盐井遗址及盐业考察纪实(上)

【作者简介】

朱圣钟,湖北巴东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环境变迁、历史技术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灾害及历史地理文献等方面的研究。

王人正,海南三亚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闫哲,山西文水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项目支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技术选择与环境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7BZS089)。

【全文刊载于《中国人文田野》第9辑,成都:巴蜀书社,2020年,第126-144页,注释从略

盐业在明清时期云南地方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盐税是明清时期云南财赋的主要来源之一。历史上云南生产的食盐主要为井盐,即从盐井中汲取卤水煎煮成盐,因而盐井所在地即是盐产地。明清时期云南盐井号称有九井,但实际上盐井总数远不止九井之数。明清时期云南各盐产地都有哪些盐井?它们现在何方?这些都是明清云南盐业史地研究中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探究明清时期云南境内之阿陋井、元永井、草溪井、黑井、琅井等盐产地盐井分布及其盐业状况,2019年8月14日至20日,我们驱车行程2200多公里,对云南禄丰县境内的盐井遗址及盐业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和探访。

8月14日早上8点零8分,我们考察组一行三人从西南大学出发,驱车踏上禄丰盐井考察的征程。途径成渝环线高速、厦蓉高速、杭瑞高速,于晚上9点30分抵达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七天酒店。8月15日早上9点40分考察组一行又马不停蹄地经由杭瑞高速赶往禄丰,于11点30分抵达禄丰县城北天龙大酒店。

禄丰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战国及秦朝为滇国地,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罗次及禄丰一部分属秦臧县地,禄丰大部分属连然县(今安宁市)地,广通一带则为弄栋县地。西晋时为宁州建宁郡地。隋朝为南宁州总管府昆州(今昆明市)地。唐朝初年为南宁州总管府辖地,贞观六年(632年)撤总管府,改属戎州都督府,禄丰属昆州,广通则属尹州。天宝元年(742年)广通属望州,罗次属移罗州,禄丰属昆州,名为龙和城,皆属剑南道戎州都督府辖地。天宝九年南诏王阁罗凤命阿裒分治禄丰,称为滇裒城(今县城南正街南段南古城),罗次为乌蛮三十七部之罗部,居次赕(今碧城),并置扶邪县。宋朝大理国时禄丰为碌奉甸,罗次为罗部,置路赕县(今广通镇)。元朝宪宗七年(1257年)置路赕千户,广通属威楚万户,禄丰、罗次属安宁千户,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安宁千户之碌琫(今金山镇)、化泥(今中村乡)、骥琮笼(今大路溪乡姚陵)置禄丰县,属中庆路;改路赕千户为广通县,属威楚路南安州(今双柏);乌蛮罗部立罗次州,属中庆路。至元二十四年改罗次州为县,属安宁州,安宁州属中庆路。明朝禄丰县为云南府安宁州辖县,罗次县直属云南府。清朝禄丰县、罗次县直属云南府,广通县属楚雄府。民国二年(1913年)分定远县(今牟定县)所属黑井、琅井,广通县所属阿陋井、猴井等地等地置盐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罗次县属武定专区,禄丰、广通、盐兴三县属楚雄专区。1957年设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广通、盐兴、罗次四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撤销盐兴县,其地入广通县。1960年撤销罗次县、广通县,其地并入禄丰县,禄丰县仍属楚雄彝族自治州管辖,县治今禄丰县金山镇。

由于抵达禄丰县城时间尚早,午饭后我们决定前往禄丰县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旧馆位于城东金山南路,新馆迁至城南侏罗纪大街与120国道汇合处,是禄丰恐龙化石科普基地。新馆主要为恐龙化石陈列主题,而我们主要想了解禄丰县盐业历史信息,旧馆就成为了我们参观的首选。博物馆旧馆免费向公众开放,里面展示有禄丰恐龙、腊玛古猿化石,也有陈列有石器时代石器、青铜时代青铜器、宋元以后的瓷器等物,还有一些来自琅井的盐业生产的相关遗物。随后考察组一行前往金源街禄丰县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料室查阅了《云南一平浪盐矿志》、《禄丰县工业志》、《一平浪盐业志》、《禄丰县志》等地方文献,获得部分盐业史资料。在前往博物馆途中我们还走访了禄丰县教堂,从禄丰县图书馆返回天龙大酒店途中还参观了禄丰县城区清真寺。

8月16日早上7点30分我们驱车途经320国道、329县道、022乡道,于8点35分抵达一平浪镇阿井村村委会,村支书在了解我们来意后,即电话安排村委张玲副主任带我们去寻找阿井村盐井遗址。

阿井村即阿陋井盐井所在地,明清时期地属楚雄府广通县舍资村地界,阿陋井又称阿陋猴井、大诺井,其得名之由已不可考。《康熙黑盐井志》载“阿陋井,在广通县舍资村……洪武年间开”,则是阿陋井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又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载阿陋井“在广通县舍资村。皆出卤泉,煮以为盐,今置司课之”,则明代设有阿陋井盐课司大使,负责管理阿陋井盐业生产和盐课征收。明代阿陋井一带究竟有多少盐井呢?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通县阿陋井条载“在捨资村中,又有猴井……县产盐之井凡四十七区,俱环盐课司四旁……总以奇兴大井为名”,又《康熙黑盐井志》载“阿陋井并各井共四十井” ,又《滇南盐法图·阿陋猴井图说》载滇省盐井“井眼最多者,莫如阿陋。《盐政考》内共载四十井”,无论是47井,还是40井,均是就其最大数而言。当时究竟有哪些盐井呢?史籍留名者有阿陋井(大井)、十二丁井、白沙井、河边井、丰稔井、纳甸井、马蝗井、象鼻井、小羊筲井、十八丈井、吧喇井、改板井、莺哥井、丰祭井、丰聚井、罗木井、湾子井、永胜井、袁信井、袁朝凤井、张志才井、报本井、永泉井、新兴井、丰乐井、丰桶井、丰胜井、丰润井、七分井、核桃井、周玄井、冯凑井、张必登井、张时用井、冯国奇井、段冬生井、李邦太井、猴井等,这些井“或以人起名,或以地起名,总名为古额小井”。至清朝康熙年间“除灾伤、埋没、弃废外,现开计十井,曰大井、奇兴、吧喇、罗木、丰际、十二丁、袁朝俸、袁信、纳甸、猴井。僻丛山深箐,环溪上下左右,但井眼虽多而源微流细”,康熙年间阿陋井盐井仅有10井了。至雍正四年(1726年)新开盐井1座,即格拉井,至道光年间阿陋猴井盐大使下辖盐井11处,较明代盐井40处盐井数量上有大幅度减少。尽管盐井数量较明代减少,但新开盐井产卤量却超过旧井,因此清代中期阿陋猴井盐产总量有所上升,这在盐课上有所反映,明代以来11处旧井盐课为900多两,雍正年间新井盐课达3800多两;明代旧井灶丁为53人,而雍正年间新井灶丁人数为97人,灶丁人数增长了近一倍,这也说明清初至清代中期阿陋猴井一带盐业生产有很大发展。清代后期阿陋井盐业生产逐渐衰落,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四年(1824年)两次对阿陋猴井盐课银下调,至道光年间阿陋猴井煎额盐数量下降至43万多斤,伴随着盐产量的下降,昔日阿陋猴井盐业生产的盛况已风光不再。

现阿井村一带明清盐井遗址及盐业生产遗迹已消失无多,盐井遗址除奇兴井外,大多数盐井已踪迹全无,只有村中老人还依稀记得盐井大致处所;盐业作坊仅留旧迹,盐灶已荡然无存;早期灶户或盐商宅第也倾颓成断壁残垣(当地扶贫办将之视为危房,也许再过些时日,这些散布阿井村的破旧建筑会因整改而消失);昔日盐课司署而今也被改造成了觉性庵,已失去往日主宰一方经济命脉的威武雄风。

9点30分在阿陋井古村外与张玲主任汇合后,我们在她带领下去走访张成功老人。张大爷现已89岁,身体硬朗,思路和语言表达都很清晰。据张大爷介绍,他祖籍为南京,他们这一支人在该地生活已有十几代人了,按此推算,张大爷先祖当是明洪武年间从南京迁来开凿阿陋盐井的灶户,至今阿陋村一带张姓仍是大姓。阿井村张姓人家较多,但来源却多,有明代从江苏迁来的,也有清代从四川迁来的,据张玲主任介绍她们的先祖就是清代从四川自贡迁来的。此外,张大爷还介绍,除张姓外阿井村一带还有其他灶户30多家,当地盐业生产一度非常红火。因我们此次考察任务之一就是寻找明清时期的盐井遗址,遂向张大爷询问阿陋井一带盐井的位置。张大爷告诉我们说,阿陋井一带他知道的盐井只有10多处。张大爷说的30多户灶户和10多处盐井的数量与我们了解到的有些出入,根据前引文献我们知道,明代阿陋井灶丁为53丁,清雍正年间为97丁,从事煮盐生产的人数比张大爷所说36家要多;盐井数量多时有40井乃至47井也比张大爷所说10多处要多。导致这种数量记忆和认知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很多盐井在发展中因“灾伤、埋没、弃废”而不为后人所知;盐业生产兴盛毕竟在明清时期,其间灶户灶丁有变易,加之时间既久,早期记忆模糊而近期记忆相对完备,老人的口述与史实有些偏差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田野调查中的口述史料,我们可以将之作为史料来源之一,切不可视为唯一可靠的史料而不加甄别。交谈中张大爷还告诉我们,阿陋猴井是阿陋井和猴井两地盐井的统称,猴井即后来的元永井。在张大爷告诉我们阿陋古村附近几处盐井位置后,张玲主任带领我们踏上阿陋古村盐业生产及盐井遗迹探寻之路。

阿井村采访89岁张成功老人

10点整我们从张大爷家出发前往阿陋井古村。村落坐落于两条河沟交汇的台地上,很多早期的房屋建筑、古道大多分布于溪沟沿线和台地上,而现代建筑则大多沿乡村公路排列。村中早期的房屋建筑,很多因住户搬迁废弃,或因年久失修而呈现出断壁残垣的破败景象,惟有昔日盐商宅第小巧精致的房屋布局、破旧却较为完好的阿陋古村南寨门让人能依稀想象出阿陋井盐业生产繁盛时古村落的繁华。古村内主干道原来都是用当地的红沙石块铺成的,从穿村而过的公路通往溪沟边的几条古巷道还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至今也仍然是当地居民步行出村的重要通道。

阿井村古巷道

古阿陋井村南寨门,出门向南可至一平浪镇,即昔日舍资
随后张玲主任领着我们溯阿井溪向北去寻找古盐井遗址。大井即阿陋井,是我们考察的第一个盐井,该井遗址位于古阿陋井村内李家湾,处阿陋井村至纳甸村公路桥东侧,旧地名叫四方街。该井开凿于明洪武年间,曾经停废,后又持续开发,至1957年井硐才封闭,大井废弃后遭人为填埋,现阿陋井旧址上修建有二层楼房一栋,盐井旧貌已全不可见。经测量大井遗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20.98″,北纬25°13′51.61″。
大井(阿陋井)遗址上修建有二层楼房一座

由大井遗址向西过桥,再向北10多米即是阿陋井古村北寨门,由此出村向北经古盐道可达猴井,即后来之元永井。古村北寨门虽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但其险要风貌还是大体保存下来,寨门墙体上还遗留有弹孔依稀可见,让人确信在明清时期的动荡年月里,北寨门也是保卫阿陋井古村落安全的重要屏障。

古阿陋井村北寨门,向北经盐道可至猴井,即元永井
出北寨门溯溪沟边古盐道向北,沟西侧有盐课司署旧址。盐课司署内部建筑总体格局为四合五天井,这些主体建筑得以保留下来,阿井村当地人俗称其为“一颗印”,得名缘由或许是因为盐课司大使为阿井村一带最高长官,盐大使掌管着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盐课司大印。经测量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30.32″,北纬25°13′50.92″。民国时期盐课司大使张兵就在此处办公,“一颗印”后由张兵后人继承。在张兵后人迁居昆明后,宅院由当地村委代管,后又转交给当地尼姑使用并改名为觉性庵。我们到“一颗印”时其大门紧闭,无法入内探访其“四合五天井”的建筑风貌,只好从外面领略了一下“一颗印”的建筑外观。
觉性庵,又称为“一颗印”,昔日阿陋井盐课司衙门旧址
从盐课司署旧址前过桥,溯溪沟东侧古盐道北行,路右侧有盐井遗址,即张成功所介绍的丰济井盐井。盐井遗址在村民陈兆友家房屋院坝坎下,但可惜的是,盐井已在建房时被填埋了,不过从填土凹陷部分还可大致确定古盐井的位置,经测量这处盐井遗址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12.08″,北纬25°13′55.25″。丰济井大约开凿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至民国时期仍有盐卤的开采利用,至1957年时井硐才被封闭。

丰济井盐井旧址
丰济井西北约60米溪沟西岸坡脚处有奇兴井,也是阿陋井一带保存最完好的古盐井,现已被村民陈兆友改造成猪圈。经张玲主任与陈兆友说明来意,他很爽快地带领我们去他家猪圈探访奇兴井遗迹。奇兴井洞口一面坡脚处筑有红砂石块砌成的长约30米,高约4米的一道石坎,盐井硐口在这道石坎居中位置,经测量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10.66″,北纬25°13′56.56″。奇兴井硐口高约2米,宽约1.5米,陈兆友在奇兴井洞口盖有砖房围住硐口,硐口在砖房猪圈内。我们进入猪圈时猪群躲入井硐,因防止猪群深入盐井井硐发生危险,陈兆友在距盐井洞口约3米的井道内筑有一道高1米多的石墙,这既能挡住猪群,也使我们难以深入井道,利用手电筒有限的光亮,我们观测到,井口至我们目力所及的井道为横井,再往内就不得而知了;井壁皆为岩石,因此井壁没有任何人工加固的防护措施,井壁上早年凿井痕迹依稀可见。陈兆友介绍说,奇兴井从井口往内一段为横井(即我们见到的其中一段),横井过后便是斜井直达卤源处。奇兴井开凿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至民国时期仍有盐卤资源的开采利用,至1957年奇兴井与其他盐井一道被封闭。
奇兴井遗址,井口处盖有砖房猪圈,井硐口位于猪圈内
猪圈内的奇兴井硐口
井道内阻挡猪群的石墙

由从丰济井溯溪沟东岸沿古盐道向北100多米处有石拱桥一座,名狮子桥。桥头原有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两座,“文化大革命”期间石狮子作为四旧的典型被推倒,后来修路时被泥土掩埋,热心村民在桥头路边草丛为我们挖出了石狮子的残部。狮子桥也是阿陋井至猴井(元永井)盐道上的重要桥梁,修筑时间最早或可上溯到明代。

由狮子桥溯溪沟东岸道路北行30米,道路左侧坎下有一处盐井,当地人称为硝井,旧井井口垮塌已无踪迹,经测量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12.61″,北纬25°13′55.62″。盐井遗址处还有水流渗出,周边泥土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硝盐,我们经品尝确认渗水还很咸。张主任及同行的村委干部都说此硝井原主要是熬硝的,开凿及废弃时间并不久远。

硝井遗址,卤源渗出处泥土及石块上附着厚厚的硝盐渍

随后我们返回阿井古村去寻访煮盐作坊遗址,这处煮盐作坊遗址现位于张发芝老人家中。张大娘家房屋依山势而建,临公路侧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墙,上层为木结构楼房,入正门后顺石阶而上,房后有一略显空旷的院子,早年即在这个院内筑灶煮盐。据张大娘介绍,早年盐灶位于院子靠山坡墙脚一侧,多口盐锅顺序排列。现我们仅看见一些堆砌灶台的条石,盐灶旧貌已全然不见踪影了。

阿井村村民张发芝家住房外观,昔日的煮盐作坊旧址
张发芝家盐灶遗迹
张发芝家昔日煮盐作坊院内一角

阿陋井一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还曾开凿仙道箐井、二小古井、小石井,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还开凿有房边井,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盐井均停废,盐井遗址已不可寻。至康熙年间,阿陋井一带为人所知的盐井达40多处,而知其名称者也有三十多处,其盐井名称已见前文,此不赘述。这些盐井中,可能不乏清初开凿的盐井,有一部分可能是明代开凿的,只是受资料不完全的限制,我们难以一一确认了。

《滇南盐法志》所载康熙年间阿陋井十大盐井中,吧喇井、十二丁井、袁朝俸井、袁信井已不可考,张成功大爷也不知道这些盐井在何处。罗木井具体位置在今阿井村村委会附近,现盐井遗址已消失无存。纳甸井位于纳甸村境内,纳甸村即因纳甸盐井而得名,但纳甸盐井位置也已不知为人所知。猴井即后世所称元永井,为我们随后要考察的第二站。

考察中张玲主任介绍一平浪镇文化站李伟副主任曾在阿井村做过盐井遗址的调查工作,11点50分我们结束阿井村盐井及盐业遗址考察后,谢绝张主任留我们吃午饭的美意,决定赶往一平浪镇拜访李伟副主任。不巧的是李伟副主任已去了禄丰县城,他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并联系好文化站王伟主任。

13点05分我们在一平浪镇镇政府见着王伟主任,王主任以镇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一平浪镇文化站主任。王主任为我们介绍了文化站的情况,并带领我们参观了文化站各个历史文化陈列室,我们则着重关注了与盐业生产有关的张冲“移卤就煤”工程路线图、输卤沟砖、煎盐铁锅、盐矿石等。随后考察组就一平浪镇盐业史及盐业遗址问题与王主任进行了交流,我们主要介绍了我们项目研究中有关禄丰县盐业及盐业技术研究方面的情况,王主任为我们介绍了一平浪镇文化站在盐业历史文化方面所作的工作,并为我们提供了部分文化站近年来有关盐业及盐井资源调查的资料。因下午王主任镇政府那边还有事,我们只好结束与王主任的访谈,并将王主任送回镇政府。


王伟主任介绍“移卤就煤”工程情况
一平浪文化站与王伟主任交流
阿陋井煮盐大铁锅
阿陋井煮盐筒子锅
移卤就煤输卤沟砖
元永井盐矿石

下午13点55分考察组一行离开一平浪镇政府。因时间还很充裕,考虑到第二天为周六,元永井村委会工作人员可能不上班,我们临时调整第二天考察元永井的计划,提前前往元永井村考察元永井。

元永井即明清时期阿陋猴井中的猴井,《康熙黑盐井志》载猴井“出山谷中……洪武年间开”,明代猴井与阿陋井同属广通县舍资村,盐业生产受阿陋猴井盐课司大使监督和管理。猴井一带最早箐深林密,人迹罕至,为群猴出没之地,故名猴子箐,在箐沟水与河水交汇处常有猴群及牛羊聚集饮水,盐泉为当地人发现,遂凿硐得盐卤煎煮成盐,明洪武年间该地置为猴井,开始规模性盐卤开发。至明万历年间小平街以北开凿元兴井(又称外井)汲卤煮盐,猴井形成规模性盐卤开发。清道光年间小平街以南凿元兴井(又称里井),又开凿元𥕢门硐,实行矿卤兼产,此后至清末先后开凿有元𥕢门硐、永𥕢硐、荫元硐、福元硐、新元硐、灯楼硐、小井房硐等井硐,元兴井盐卤、盐矿得到持续性开发。清嘉庆末年由私人集资开凿永济井,实行矿、卤兼采。清道光年间元兴井、永济井年产盐达548万斤,元兴井、永济井合称元永井。民国时期元永井一带又陆续新开井硐多处,新开井硐计有安平井、利民井、新井,井硐有福元硐、利元硐、灯楼硐、既济硐、南硐、北硐等,元永井发展成为滇中地区主要的盐产地。

在高德导航系统指引下,我们驱车沿325县道于下午14点30分抵达元永井矿区。元永井位于今元永井自然村,元永井村委会原设于元永井自然村内,现已搬至325县道上沙矣旧村(现元永井村和沙矣旧村合并为元永井行政村),从沙矣旧至元永井需10分钟左右车程。在元永井村委会干部刘大姐带领下,我们拜访了一平浪盐矿厂值班领导。盐矿厂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一平浪盐矿的生产状况,现盐矿仅有职工四五十人,大多数矿厂职工已迁至安宁盐厂,现一平浪盐矿生产萎缩,矿厂区也衰败得不成模样,已不复张冲“移卤就煤”后元永井拥有职工两三千人的兴盛情景了。因我们此次主要是考察明清盐业及盐井遗址,遂向工作人员询问元兴井、永济井遗址,但他们对元兴井、永济井等古盐井也不清楚,只说在南七硐那边还有古盐井,让刘大姐带我们去寻找。临别时值班人员将一块盐矿石赠予我们作为纪念。

元永井盐矿办公室与工作人员交谈
元永井岩矿石标本
15点50分我们在刘大姐带领下前往南七硐一带寻找元永井古盐井遗址。南七硐开凿时间不久,井硐口输送盐矿石的设备还矗立在原地,因南七硐井区大门紧锁无法进入,我们只能在外远观。据当地村民介绍,南七硐采掘出的岩矿石由小矿车沿轨道经东风隧道运至盐矿厂。现南七硐已停产多年,矿车轨道也为荒草所掩埋,东风隧道也已关闭。南七硐前路面泥地上白盐渍仍清晰可见,这应是南七硐盐矿石粉末掉落地面溶化,水分蒸发后盐粒析出形成的。在南七硐北侧有两处废盐井分处山沟两侧坡脚处,相隔约10多米,即盐矿厂工作人员和受访村民口中所说古盐井。因两处古盐井名称已不可知,我们姑且命名为元永井1号古盐井、元永井2号古盐井,其地理坐标分别为为东经101°54′05.61″、北纬25°16′50.54″和东经101°54′05.45″、北纬25°16′50.50″。通过与一平浪镇文化站王伟主任提供的盐井调查资料对比,我们判断1号古盐井可能是文化站文物普查时认定元兴井1号井,而2号古盐井可能是庆元硐,两处盐井属明清元兴盐井中的两处井硐。1号古盐井硐口用钢筋加固有铁门一道,现井硐口已为灌木和杂草遮蔽,只能从灌木杂草丛中依稀望见盐井硐口,井硐口用红砂条石嵌顶,由洞口往内为平井,可探测距离约10多米,平井往内则为斜巷达盐矿层。元永井2号古盐井硐口前有一道红砂石砌成沟槽,向内延伸至硐口,硐口用红砂石嵌顶,据说硐口原有井名,但因硐口及沟槽上皆为铁栏杆焊死,我们无法进至洞口进行探究,加上铁围栏多为灌木草丛和藤蔓所覆盖,使得井口处可见度很低,我们只能借助相机闪光灯拍摄到硐口情况,可能是拍摄角度的原因,我们并未发现硐口有字迹。据目测硐口宽约1.1米,残高约1.4米,硐口底部及硐前沟槽内有淤泥堆积。井硐内情况因光线太暗无法进一步探查,不过据一平浪文化站王伟主任提供的盐井资料推断,硐口向内应先为平井,然后才是斜巷直至盐矿层。
元永井南七硐
元永井南七硐前与村民交流
元永井南七硐路面泥地上的盐渍
元兴井1号古盐井
王人正、闫哲探查元兴井2号古盐井
1961年元永井之永济井因发大水被泥沙淤塞,加之经过数十年的农田耕作和整治,永济盐井洞口早已无踪迹可循,现在只能根据村民的指认知其大概位置,经测量永济盐井遗址地理坐标大致为101°53′52.8″,北纬25°16′35.7″。
永济井遗址(图片由一平浪镇文化站提供)

元永井古盐井遗址考察完后,刘大姐需返回村委会公干,我们也要前往县城拜访一平浪镇文化站李伟副主任,辞别刘大姐后,我们驱车返回禄丰县城。晚上与禄丰县文化局梁局长、禄丰县博物馆文馆长、一平浪文化站李伟副主任等人就禄丰县盐业史、盐业文化进行了交流,但在古盐井遗址定位方面我们没有获得更多的信息。

8月17日早上8点我们从禄丰县出发前往中兴井村考察。8月16日我们向李伟副主任请教阿陋井、元永井盐业史问题时,他告诉我们中兴井村前年底在修建房屋时挖出了一口清代盐井。考察组对这条信息很重视,遂临时决定先去中兴井村考察,之后再前往黑井古镇。

中心井村位于禄丰县一平浪镇北部,明清时期为草溪盐井所在地,明朝属武定府元谋地,清代属武定直隶州地,现属禄丰县一平浪镇。明洪武二年(1369年)开凿草溪、回龙二盐井煮盐,由武定军民府元谋县管理盐务,清初改为武定直隶州管理。康熙十年(1671年)盐井封闭,草溪井盐课由黑井提举司代办。雍正元年(1723年)盐井复开,至清朝末年招商包办草溪井盐产,但时办时停,盐业生产时断时续。明清时期草溪井古盐井知其名者有高家井、三家井、流水井、槽子井(曹芝井)、镶石井(硠石井)、中井、富民井、下井等。

8月17日上午10点30分我们抵达中兴井村,村委段学洪副主任等候我们已多时了,段副主任是一个本土文化建设的热心人。段副主任指引我们先探查了中兴井村文化工作室房基后的盐井遗址,盐井是2017年12月修建村文化工作室平整地基时发现的。当时地表土层被挖开后,盐井井口出露,中兴井村委随即报告给一平浪文化站,并将工作室房屋地基前移,现盐井井口距文化工作室屋后墙脚约1.2米。为方便对盐井进行探查,段副主任早上已用水泵将井口渗水抽走,因我们晚到了一个多小时,井水渗出使井道中水位有所上升,不过井口和井道情况仍大致可见。盐井口因遭人为填埋破坏,原盐井井口规制已不得而知。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距盐井口下约1米的井硐口及井道。因淤泥填塞,只能看出井洞四壁井厢皆是用方木围筑而成,井硐约呈长方形,井壁目测长约1.2米,宽约1.0米,井道为斜井。据围观村民讲,早年有人在盐井处盖房,房屋因地陷曾出现垮塌,这应该是盐井井道出现垮塌所致。据说盐业生产盛时该井汲卤要用九竜,九竜即九条竹竜(用粗竹制成的汲卤工具),每条竜长度一般为4米,如此推算盐井深度至少达36米。盐井所在地名现作槽子井,据村民段作文讲,“槽子井”实为“曹芝井”的误写,“曹芝井”因灶户人名“曹芝”而得名,槽子井(曹芝井)地名因盐井而得名。距槽子井不远还有一处古庙,古庙内墙壁上记有“曹芝井善信功德名录”,这也是“槽子井”当为“曹芝井”的佐证。曹芝井古盐井的地理坐标经测量为东经101°55′02″,北纬25°20′56″。槽子井古庙“神功无二”碑文有“大清道光五年”等字样,推测古庙至迟在清道光五年(1825年)即已存在,庙的修筑当在曹芝盐井开凿及盐业生产兴盛之后,则曹芝井开凿时间至迟应在清道光五年。

曹芝井。该图显示井口因水长期浸泡垮塌有所扩大
曹芝井。该图显示淤泥日渐沉积使井道可视规模缩小
曹芝井庙整修功德名单“曹芝井”字样
曹芝井庙神功无二碑
槽子井考察完后,段副主任邀请我们去她家吃午饭,当天是她侄子考上大学办学酒。偏远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确实是值得庆贺的,我们欣然前往,入乡随俗,份子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段副主任特意安排我们与中兴井村张世生村长及中兴井村文化传承人段作文、张文聪等熟谙中兴井村情况的村民坐一桌。张村长介绍中兴井村原名草溪,建国后曾设中兴井乡,后撤乡为村,隶属一平浪镇;中兴井村现有2000多人,以汉族居多,有少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烟叶等作物。段作文老人已72岁高龄,是禄丰县县级文化传承人,老人家身体健康,也很健谈。据他介绍,早年草溪沿河一带有八井八桥,八井即高家井、三家井、仁中井、流水井、曹芝井、硠石井(镶石井)、中井、下井,八桥指沿河修筑的高家井石桥、小板桥、曹芝井小石桥、马里箐石桥、盐水桥、康庄桥、下井月空桥等石拱桥。午饭后我们又与当地村民围绕当地的盐业及盐井遗址问题进行了坐谈。
中兴井村与村民坐谈
13点10分我们沿中兴井村024乡道前往下井回龙寺,下井古盐井在回龙寺近旁。回龙寺因改建中兴井村小学校舍而毁坏严重,几乎快被小学校舍完全取代了。据介绍,回龙寺一带有两处盐井,回龙寺箐一处,回龙寺近旁一处。考察组一行三人顶着烈日在灌丛山路中穿行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半山腰灌丛中找到回龙寺箐盐井。该井因废弃多年,井口已被杂草所覆盖。拨开杂草,顶部呈圆拱形的井口方显露出来,但因山石泥土滑落填埋井口下部,现井口只出露了接近井口顶部的一部分,井道已为泉水所浸漫,从井口规制看井道为斜井。现井水甘冽清澈,几乎不含盐分,回龙寺小学饮用水即是从这里用塑料水管导引下去的,很难想象这就是昔日的盐井。盐井今作淡水井用与该盐矿层埋藏深度有关,淡水层远在盐水层之上,现井水为淡水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兴井村小学校舍。昔日回龙寺所在地
回龙寺箐盐井
14点40分我们从山上返回回龙寺小学。在回龙寺小学我们遇到从田间返家的中兴井村下井四组村民罗发荣,我们要寻找的下井盐井就在距回龙寺不远处他家门口024乡道内侧坡坎下。因年久无人照看,井硐口已为杂草灌丛以及山坡上滑落的泥土沙石等堆积物遮蔽住。我们从罗大哥家借来镰刀,将洞口灌丛、杂草作简单清理后,盐井硐口才完整出现在我们面前。硐口及井道均是在岩石上开凿而成,井硐口及井道高约1.8米,宽约1.5米,目力所及的井道为横井。据罗发荣大哥介绍,横井过后即是斜井,井深约20多米。因井洞口杂草丛生,也堆积了一些杂物,为安全计,我们没敢深入井道探查。经测量盐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6′22,82″,北纬25°21′33.02″。这口盐井可能就是明洪武年间开凿的回龙盐井。

下井井口远景
下井井口近景
距回龙盐井南约500米处还有一处硝井,硝井位于中兴井村下井组024乡道公路内侧村民房屋后,井硐已被封堵砌入护房石坎中,据村民介绍硝井名为富民井,井深约40-50米(提卤需用10-12条竹竜,每条竜长4米),井道为斜井,主要用于熬硝。经测量硝井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6′19.38″,北纬25°21′06.43″。其开凿时间据说比回龙盐井要晚,但究竟开凿于何时村民们也说不清楚。
富民井遗址。昔日硝井所在地

因此前在回龙寺箐山上的灌丛杂草中探寻盐井耗费时间过长,下午6点30分前我们要赶往预订的黑井镇客栈,留给我们考察草溪井其他盐井的时间已不多;多数村民对古盐井并不知情,我们自己去寻找盐井遗址过于费时费事,考察组决定先返回段副主任家,请段作文、张文聪老人作向导带我们探查其他古盐井。

在我们提出寻找上五井和中井各处盐井遗址的请求后,段作文、张文聪两位老人都慨然应允。草溪盐井中最南边为高家井,现中兴井村有地名高家井就是因盐井而得名的。段、张两位老人介绍,该井是以开凿盐井的高姓盐户而命名的。高氏家族因盐而兴,高氏曾是草溪井一带的大家豪族,修建有雄伟坚固的碉楼宅院,拥有一支私人武装,民国时期为躲避仇家,高氏一族远徙昆明,高家井随之废弃。后在修建024乡道时盐井被填埋,其具体位置现已无法确定了。

两位老人首先为我们指认的是三家井盐井遗址。三家井得名于开凿盐井的段、杨、刘三家盐户,盐井即以三家井为名,三家井有大小两口盐井,井口皆为圆形,井道为直井,呈东西排列。为便于区别,我们暂称之为三家井1号盐井、2号盐井,这两口盐井均已被填埋而不见踪迹了。据段作文老人介绍,1号盐井口径达5米,2号盐井口径约2米左右,两井东西相距约50米。1号盐井遗址位于024乡道以东机耕道旁,该地有村民在修建房屋,古盐井处堆放着砖块、硝土等建筑材料,经测量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5′27.51″,北纬25°20′42.39″;2号盐井故址位于1号盐井东约50米的田间道路交叉口,现在也看不出盐井的丝毫痕迹了,经测量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6′33.88″,北纬25°20′44.08″。

三家井1号井遗址(红砖堆处)
三家井2号井遗址(岔道处)
流水井盐井又称河边井,位于今三家井以北中兴井村三组,有东、西两口盐井,经段作文老人指认,一口井位于024乡道公路东侧、草溪河沟西岸沟坎处,姑且称为流水井1号井,这处沟坎底部还有小股水流渗出,这应是从盐井井道中渗出来的,因盐井废弃后被填埋,盐井旧貌已荡然无存。据段作文老人介绍,1号盐井为圆口斜井,口径约1.5米左右。一口古盐井位于024乡道西侧,西距1号盐井约30米,姑且称为流水井2号井, 其旧时规制已不可知,据张文聪老人介绍,盐井废弃后被改造成小池塘,后来村民将池塘大部分填埋改造成菜地,现仅保留了池塘西北部宽约1米,长约2.5米的长条形浅水塘。
流水井1号井遗址
流水井2号井遗址
在三家井以北康庄桥边有一口井名仁中井。这口井为淡水井,是早期草溪井一带水质最好的淡水井,并不产盐。据说草溪井盐业兴盛时,聚居在草溪井的灶户、盐商多取此井水饮用。后来随着草溪井盐业衰落,加上水质变差,仁中井也随之废弃而遭填埋,现该地毫无水井踪迹可循。今中兴井村有上五井的地名,即得名于草溪上游高家井、三家井、仁中井、流水井、曹芝井等五口井,五井中唯仁中井为淡水井,其他四井皆为盐井。
硠石井,现作镶石井,井址位于中心井村硠石井三组草溪河西岸毛桂海家院内,院内北部靠河邻桥的角落建有堆放板材的棚屋,盐井旧址在棚屋内板材堆下。棚屋边杂乱地堆放着一些方形条石,可能是原盐井及井边护井建筑材料,盐井紧邻草溪河,须在盐井周边修建防洪堤坝,以免洪水涨发冲毁盐井。据段作文、张文聪两位老人介绍,硠石井为圆口直井,井深3条竜,约12米。硠石井为明清时期开凿的,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了。草溪井盐业衰败后盐井即遭废弃,古盐井遭填埋大约在毛桂海家建房前后。

硠石井遗址
中井遗址

中井盐井遗址位于中井村一组草溪河西岸、024乡道东侧铁塔下土坯瓦房处,北距硠石井约100米,经测量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5′39.25″,北纬25°21′10.62″。据介绍,中井盐井为圆口直井,井深数据不详。中井开凿时间不详,废弃时间应与硠石井一致,遭填埋时间应在新中国建立后。

在中兴井村村委会前交叉路口西边矗立着一栋3层小洋楼,段作文、张文聪老人介绍这里原是草溪盐井盐仓,明清时期各盐井所产盐都集中到盐仓,盐商依据盐票到盐仓领取食盐贩运至盐区售卖。解放后盐仓被改造成为供销合作社,人民公社改制后供销社售卖给私人,现在我们看到的小洋楼是近年才修建的。

草溪井盐仓遗址

当我们完成对草溪井各盐井遗址的考察,时间已是下午17点20分。因要赶到黑井古镇,我们谢绝段副主任邀请我们参加学酒晚宴的美意,匆忙前往黑井古镇。我们驱车经023乡道、325县道,于19点50分抵达黑井古镇。期间因考察组成员联通手机在中兴井村一带无信号,客栈联系不上我们,将我们预订的客房售与他人,我们只好在古镇黑牛盐井附近找了个小客栈住下。

黑井古镇得名于黑盐井,黑盐井名又源自最早开凿的黑牛盐井。据康熙《黑盐井志》载:“有李阿召者,居七局村,养一黑牛,日饮井水,肥泽异他牛,一日失所在,迹之,因得卤泉,白蒙氏开之,是为黑井。”蒙氏即唐六诏时期的蒙舍诏,吞并了洱海附近其他各诏建南诏国,这里“蒙氏”应指六诏国主,蒙舍诏统一六诏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据此推断黑牛盐井始开凿时间最早应在738年前后,即唐代中期,至迟也应在738年后的南诏国时期。黑牛盐井因李阿召喂养的发现盐泉的黑牛而得名。元代初年忽必烈攻占云南后,在黑井设置盐课提举司,任命完者兀为第一任黑井盐课提举司,完者兀及其所带来的第一波汉人、蒙古人、回回人等外来移民主要从事盐业生产,他们在推动黑井盐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在黑井沿河一带修筑了德政坊、安东坊、新附坊、归化坊、太平坊等5条街坊,形成黑井最初的商业集镇规模。明代在黑盐井设置黑井提举司,下辖黑井、琅井、阿陋猴井等3个盐课司,总辖盐井达51井。自明初洪武年间湖南、安徽、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山西等地近百户移民迁入黑井从事盐业生产,其中灶丁64人,使黑井盐业得到极大发展,黑井一带人口达3万多人,黑井街市也由5坊扩展为13坊。清代仍在黑盐井设置盐课提举司,下辖黑井盐课司大使,至乾隆年间黑井灶丁人数增加至250人。

黑井古镇

黑盐井一带盐井数量随时代不同也有所变化。南诏至元代黑盐井一带盐井数不得而知,但至少有黑牛盐井1处。明代洪武年间黑盐井一带有黑井(又名大井)、沙石井、白石泉井3处盐井,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开凿复隆井,隆庆四年(1570年)开凿东井,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开凿南山庙井,至明代末年仅存黑井、复隆井、东井3处盐井。清初康熙年间盐井仍有大井(黑井)、东井、复隆井,又开凿新井、尾井,光绪年间又开凿大子井、德洋井、龙泉井、天恩井、乾元井、元升井、新山上井等盐井,民国时期增开、复开盐井达30口。唐朝至民国时期黑盐井一带盐井数量和分布地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

《中国人文田野》征稿启事

END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人文田野》编辑部

编辑 | 何开雨

编审 | 宋亮

审核 | 马剑

西南史地研究
本号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暨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