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韩香、苏惠敏、崔建新、潘威、吴正浩 | 2017年丝绸之路中亚考察行纪(节选)

文摘   2024-10-24 21:10   重庆  
2017年丝绸之路中亚考察行纪(节选)


【作者简介】 

    张萍,女,1965年11月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丝绸之路GIS建设。 

    韩香,女,1969年10月生,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及西北民族历史与文化。

    苏惠敏,女、1972年4月生,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GIS应用及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

    崔建新,女,1976年8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考古。

    潘威,男,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地理信息化。
    吴正浩:男,1994年11月生,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北民族史、文化史。


【全文刊载于《中国人文田野》第9辑,成都:巴蜀书社,2020年,第2-28页,注释从略。】




一、序言
      2014年,由张萍教授设计申请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获批立项,在课题支持之下,项目组于2017年,针对丝绸之路重点区域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重要节点区进行了深度学术考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和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为GIS)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具有地理内涵的空间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采集、存储、管理、显示、处理、分析和输出地理信息及其产品(如数字地图)的集成型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伴随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领域。由GIS的特性可以看到,搭建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所需的信息主要来自地面,无论文化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自然环境当中去。而丝绸之路则是一个带有历史属性的概念,它可以延伸到两千年以前。要建设这样一套集历史与地理于一体的系统平台,所需要的基础数据非常重要。
      丝绸之路所涉区域广袤,分东、中、西三段。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段则从葱岭以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除东、中段位于中国境内以外,还包括中亚、西亚、南亚、北非、欧洲部分地区,以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来看,涉及国家三十余个。这里地理环境复杂,族群分布多样,宗教体系多元,且这种复杂的环境所涉历史久远。因此,不实地考察是无法获得准确的环境信息与科学数据的。基于此,我们团队自主设计路线,2017年8月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集中在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主要围绕中古西域的考古遗迹与交通枢纽进行探访式考察。




2017年丝绸之路中亚考察路线示意图



       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我们重点考察了楚河州托克马克市周边的碎叶(Suyb)、伊塞克湖(Lake Issyk--Kul)、红城、布拉纳遗址以及周边的一些博物馆。碎叶城,大家都比较熟悉,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据说李白就出生在这里。我们到了这片遗址区,当地人称之为阿克别西姆城址(City Site at Ak-Beshim)。遗址由东、西两城组成,东城较大,占地60公顷以上,是碎叶城;西城面积35公顷,是八剌沙衮城。所有建筑都用粘土和土坯筑墙。城址西南面有两座6一8世纪的佛寺,寺院由僧房门厅、长廊庭院和回廊佛堂组成。城址之西有8世纪摩尼教墓地。城内东部有景教教堂和教徒墓地,后者是中亚最早的景教墓地。到了现场,我们还是被它的规模所震撼,遥想当年,那里该是怎样繁华的大都市呢!
      红城也叫新城、红河城,是个城址,考古学家曾陆续做过一些发掘,里面有佛寺之类的建筑,还有少许壁画。这里是科拉斯纳亚·瑞希卡(Krashya Rechka)遗址,是在2014年中哈吉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网”,和阿克贝希姆(碎叶)、布拉纳遗址一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城是6一12世纪的遗址,据推测是唐代的裴罗将军城。这些遗址大多为中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虽历尽沧桑,但规模尚在,登高远望,可以想象过往的繁华。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的中部偏北,该国面积19.99万平方千米,是典型的山地国家,80%的领土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超过3000米的占40%;低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和北部塔拉斯河谷一带。它的经济中心也大抵集中在这两个区域,中古丝绸之路穿行其中,多数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探索这一区域古老的文明,此行我们专门设计沿楚河(碎叶水)南行,顺着帕米尔一阿赖山系,一路南下,来到向往已久的费尔干纳盆地。
      费尔干纳是个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的地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充满传奇色彩的圣洁之地。盆地东部高1000米以上,向西徐缓倾斜,至库贾恩时海拔315米,边缘是光秃的低丘陵地带。从山上流下的许多溪流穿行于丘陵之间,灌溉着连绵不断的肥沃绿洲,盆地中央是布满盐碱滩和沙丘的亚贾万(Yazyavan)草原。由于盆地灌溉农业发达,这里自古就是多民族活跃的地方。许多著名的古代部落都在此活动,安集延、浩罕、奥什,这些今天的城市名称与古代民族政权的联系都十分紧密。


费尔干纳盆地及周边地形图





 
      为考察费尔干纳谷地,我们专门坐大巴前行,以便将这一带自然地理面貌尽收眼底。一路行驶,途中道路宽广平坦,时而呈现荒漠草原景观,多数地方农田郁郁葱葱,这里的农业发达、自然生态较好。充分理解了先人对这一地区的钟爱,以及它在历史上特殊重要的地位。
      费尔干纳谷地面积不大,但多数地方属乌兹别克斯坦。我们从奥什出关,穿过费尔干纳,进入乌兹别克斯坦。此站的重点在布哈拉、撒马尔罕与铁尔梅兹。这几个考察地点均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布哈拉是唐代昭武九姓毕国与安国的所在地。撒马尔罕在中国古书中称之为“康居”或“康国”,据说安禄山即出生在康国。铁尔梅兹由于地近阿富汗白沙瓦地区,是佛教犍陀罗艺术的发源地,中古受佛教影响甚大,至今保留有重要的佛教遗存,这在今天全面伊斯兰化的中亚地区,是很难得的。访古求证,也是我们此行考察的主要线索与重点所在。由于计划做得较为翔实,因此,此行行程安排紧凑,考察内容丰富,每一个地方都有收获,的确是不虚此行,采集到的大量地理与人文信息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平台系统。
      在撒马尔罕市郊外,我们参观了一个小村落,这里保留有中古传统造纸技术。村落不大,山川秀美,原始的水利碾压工具“水碓”竟然与《天工开物》所绘“水碓图”如出一辙。据当地人口述,此村已有千年历史,是当年唐王朝与大食怛罗斯战后,被俘的高仙芝部下工匠的后人。由于这些工匠精通中国传统造纸技术,被留下为大食传授造纸技艺,至今形成一个传统造纸文化的聚落。

      丝绸之路贯穿东西,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影响至为深远。揭开她的神秘面纱,领略纷繁复杂的古代族群穿梭往来于这片土地,体会不同部族叱咤风云的古代战神东征西讨的历史瞬间,今天,我们有幸站在这片土地之上,访古问今,竟有世界如此之小的感觉。










二、吉尔吉斯斯坦布拉纳与碎叶城
      2017年8月19日是我们中亚之旅考察团吉尔吉斯斯坦之行的第二天。今天的行程主要是前往碎叶(Suyab)、伊塞克湖(Lake Lssyk-Kul)。根据昨天与考古学家巴喀特教授的会谈得知,前往碎叶的途经之地布拉纳(Burana)遗址是个值得一看的地方,尽管这个点不在我们考察计划之内,事实证明,布拉纳之行是个意外惊喜。
      早上8点,当地向导郑欣带领我们一行驱车从比什凯克出发,沿着楚河(Chu River)行驶约30千米左右,郑欣让车停在路边,指着不远处一处高出地表的黄土墩说,这里是红城,也叫新城,是个城址,考古学家曾陆续做过一些发掘,里面有佛寺之类的建筑,还有少许壁画。后来查阅得知,这里是科拉斯纳亚·瑞希卡(Krashya Rechka)遗址,也即新城、红河城,在2014年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网”项目中,和阿克贝希姆(碎叶)、布拉纳遗址一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城是612世纪的遗址,据推测是唐代的裴罗将军城,也是当时楚河河谷最重要的中心城镇。1869年俄国学者拉德洛夫首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此后一个多世纪,苏联学者与吉尔吉斯斯坦学者陆续对此地进行发掘,确定了此地为红河遗址。近些年,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日本等国考古学家合作,继续对此遗址进行发掘整理工作,出土了琐罗亚斯德教、佛教、基督教等遗物。因时间安排紧凑,没有前往细看,只是远跳一番,看起来规模不算小。
      9:30左右,我们到达布拉纳遗址,此处距离托克马克(Tokmak)约15千米,已有几拨游客来此参观。之前功课没有做足,对这里并不是很了解,好在地陪特地安排了讲解。其实这里是2014年中、哈、吉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网”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遗址。布拉纳遗址又称巴拉沙衮城,是11世纪喀喇汗王朝的都城,也是中世纪楚河流域最大的城市之一,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贸中心。目前这里只剩下黄土残址,约数米高,从遗址上远眺,古城应该绵延数十里至雪山脚下,还是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繁华。


布拉纳遗址大门


布拉纳遗址复原模型





       当然,该遗址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布拉纳塔(Burana Tower),为一座半截砖塔,20世纪70年代被苏联考古学家发掘,后来经过苏联时期的几次修葺。塔原高40米,现如今残高26米左右,游客可从旁边铁质悬梯攀爬到中间部位,而后从内部登上塔顶。据讲解员介绍,该塔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喀喇汗王朝时期伊斯兰教的宣礼塔,即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月起讫日期观察新月,当时在周围建有清真寺、陵墓等,现仅有宣礼塔残存;一是作为灯塔,有指示灯及路标的作用,是该城市的象征。从塔上眺望,可以看见远处城墙的遗址。
       在遗址西北角,有大量石人或岩画等散落在遗址附近,仔细观察,还是按一定规律排列,主要是面部朝东。据说多为收集而来的6一10世纪的突厥石像。石人造型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为持物半身像,有些石人样子相当萌。有学者认为这些石人像和新疆伊犁州草原石人有相像之处。


吉尔吉斯斯坦布拉纳塔





      遗址门口有一个圆形蒙古包式建筑,里面是一个小型博物馆,收集的是布拉纳遗址出土的物品。虽然藏品不多,但内容丰富,有青铜时代器具、拜火教纳骨器、佛教遗物以及中国钱币等,还有一个花岗岩雕刻造像碑的碑额,作双狼浮雕,应该是在碎叶城发现的。此外还有数块11世纪基督教的雕刻(景教石刻)等。离博物馆不远还有几个伊斯兰圣贤陵墓的地基建筑。在这个小型博物馆旁边有一个很小的纪念品商店,在这里居然购得Gizi Map的《丝绸之路国家》地图(Silk Road Countries),甚是高兴。该图比例尺1:3000000,涵盖了包括新疆西部、中亚五国的大部分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印度及土耳其、阿塞拜疆等国家。

突厥石人像

布拉纳博物馆收藏双狼浮雕碑额

布拉纳博物馆收藏莲花柱础




       11:00左右,我们离开布拉纳遗址,前往向往已久的碎叶遗址。两地相距约15千米,很快就到达了。尽管之前对碎叶城做了不少功课,但真正看到碎叶,还是有些失落:整个城址除了残垣壁垒,空无一人,连标识都看不到。空旷、寂寥,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安西四镇之一、商人聚集之地、传说中李白的故乡。和布拉纳塔相比,这里实在过于荒凉。郑欣告诉我们,这里一般只有中国游客来参观,其他国家的游客一般就是从布拉纳直接前往伊塞克湖。虽然如此,我们一行还是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围绕遗址进行考察测量。由于之前有过了解,多少还是可以看出碎叶城的大致规模。东西区界址还是能分辨出来,东城的西南角有不少建筑遗迹,较为密集,应该为房屋基址,有可能是佛寺,整体建筑呈长方形。目前除基址外,仅发现一些陶片及动物骨骼。东区北边有一些高台建筑,应该是衙署或戍堡。西区除了城墙遗址外,看不出什么。碎叶城曾出土过开元通宝、大历通宝及突骑施、喀喇汗朝钱币等,还出土有曾担任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压十姓使杜怀宝造像碑及一块唐代残碑。我们昨天在斯拉夫大学博物馆曾看见过杜怀宝造像碑基座。

碎叶城遗址之一

碎叶城遗址之二




      我们费力登上东区北边的那个高台建筑遗址,远眺四周,除了废井残垣,还可以看见部分农田及村庄遗迹,愈发衬托出这里的苍凉、寂寥。这些残垣断壁似乎在述说当年的繁盛与衰败,历史的沧桑巨变,令人感叹。      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小时,驱车离开后,大家并没有从碎叶遗址的失落情绪中走出来。郑欣告诉我们,公司特地给我们安排了中午在东干人的村子中用餐,并作进一步访谈。于是,大家聊起东干文化,对东干历史有过深入研究的张老师趁此给大家普及了陕甘回民起义及东干人西迁历史的知识,引起大家强烈的兴趣。
      中午12:40左右,我们来到叫伊斯卡拉(Iskra)的东干村一户小院,女主人Kelem已经提前准备好各种凉菜、炒菜、锅盔、辣子及西瓜、甜瓜等,食物看起来又亲切又诱人。等我们入座后,女主人和她的妈妈又端来大盆的拌面,给每个人的盘子中一份份加上来。大家都饿了,胃口大开,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东干村kelem家午餐

东干村Kelem家小院




      饭后,大家和主人一起聊天。这里是离比什凯克不远的三个东干村之一,其他两个叫Cholpon和Michurin。伊斯卡拉村里70%以上是东干人,有70多户,约450人,均信仰伊斯兰教,村里就有清真寺。目前这家里只有女主人和她的妈妈,男主人去中国打工了。几个小孩子在家里面跑来跑去,很想和我们亲近。女主人和他的妈妈能说简单的陕西话,不过大部分还是说俄语,由郑欣来翻译,但大家还是感到很亲切。村里年纪最大的是女主人的爷爷,本想采访他一下,不巧他去了邻村。我们问女主人是否去过中国,她说她很想去,但家里条件不允许,如果有钱的话,她很想买一台中国产的缝纫机。我们领队说今后若有机会,一定会满足她的这个要求。下午2:20左右,我们和女主人全家在小院里合影留念,并赠送了茶叶、糖果等礼物,宾主尽欢。
      接下来的主要目的地就是伊塞克湖,所以下午基本都在路上,向导郑欣怕我们无聊,给我们聊了很多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及风土人情。在车程约五分之三处,我们已经看到了伊塞克湖,湖水湛蓝,景色秀丽。但郑欣告诉我们,我们的目的地是伊塞克湖北岸,这里只能远看一下。中途路过乔尔蓬阿塔(Cholpon--Ata),这里有关于伊塞克湖的博物馆、岩画群及文化中心等,还有赛马场。但郑欣说今天不能看,要赶路。走了约一个半小时,于17:30左右到达湖北岸的驻地。这里有一系列的度假村,应该是当地最适合旅游度假的地方。我们住的地方叫Simram,坐落于群山、湖水之间,多为二层小楼,雅致安静,在湖光山色衬托下,甚是宜人。

美丽的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湖岸风光




      大家对伊塞克湖早已熟知,来到这里还是被它的美丽所打动。这里曾是《大唐西域记》等唐代文献里所记载的热海,又因其水色清澈,被称为大清池。终年不冻,湖面海拔高达1600米,有着高山明珠之称,而湖水的深度、热量与盐度的结合保证了湖水终年不冻,即便在中亚凛冽的寒冬亦是如此。吉国人也称伊塞克湖为“我们的珍珠”,足见其在吉国人心中的地位。伊塞克湖也无愧于这个称号,蓝色的湖水波光粼粼,远处的阿拉图雪山白雪皑皑,在夕阳的映衬下,分外妖娆美丽。为了印证这是个“不冻”之湖或者是“热”的海,团里几位男士纷纷以身试水,他们穿上刚买的泳裤,在何领队的鼓励带领下,跃进湖水里。从他们畅游的姿势来看,真的是不冻湖,要知道我们几位女士还都穿着长衣长裤,戴着围巾呢。我想我们也得做点什么,我和张老师下到湖边,尝了尝湖水,有淡淡的咸味,虽然比不上海水,但也足以证明这是个咸水湖,这也是它终年不冻的原因吧。     
      夕阳落山,我们回到湖边餐厅,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回味着一天的行程,感慨良多。这一天我们经历并感受了世界文化遗产布拉纳塔的辉煌,碎叶城的兴废以及东干人的热情,伊塞克湖的美丽,越发让我们感受到历史与自然的变迁,古今交替的沧桑变化,以及丝绸之路沿途丰富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触动和思考,这是仅凭书本知识达不到的。





三、吉尔吉斯斯坦之伊塞克湖及周边

      吉尔吉斯斯坦的行政区划由7州2市构成:塔拉斯州、楚河州、贾拉拉巴德州、纳伦州、伊塞克湖州、奥什州、巴特肯州,及比什凯克市和奥什市。吉国有8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占大多数(65%),其次为俄罗斯族(12.5%)和乌兹别克族(14%),此外还有东干族(1.1%)、乌克兰族(1%)、朝鲜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东干族是19世纪中叶由中国陕西、甘肃一带迁徙来的3000回民发展起来的民族,苏联时期已壮大到10万余人,分布在中亚的吉尔吉斯、哈萨克和乌兹别克的几个主要聚居点,其中吉境内生活有5万多人。吉尔吉斯斯坦是典型的山地国家,80%的领土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超过3000米的占40%;低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和北部塔拉斯河谷一带。2017年8月19一20日,考察团主要考察位于伊塞克湖州的伊塞克湖及周边三处博物馆,其中岩画博物馆完全是露天博物馆。

       8月19日我们从比什凯克经托克马克前往伊塞克湖,太阳快落山才到达湖边。老远就能看到伊塞克湖宽广的湖面和远处仍有积雪覆盖的雪山。八月份能看到雪山,至少让我们感觉到这里的海拔一定不低。我们住的酒店位于一处度假区内,环境非常优美,游客不多,非常安静。这里水面平静,湖水湛蓝,东西两侧一眼望不到边,南北两侧是高耸的雪山。湖边因为人少,也没有工作人员或做生意的摊贩,环境干净整洁。环顾湖的周边,确实感觉如在盆中,周围地势越来越高,唯有湖区位于群山环绕之中。作为中亚重要的大湖,伊塞克湖受到了地理与历史学者的广泛关注。地理学者关注它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历史学者关注它在古丝绸之路文献中承载了哪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太阳余晖映照下的整个湖区显得安静,既让人欣喜,又让人有种离群的孤独。我们无比感叹在中亚这个气候干旱的区域,居然有这样的大湖滋养着这里的一切生命,让曾经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可以补给休息。从比什凯克到托克马克再到伊塞克湖,一片片的绿色和蓝色撑起了一路向东的丝绸之路

      晚上,考察团明确了第二天考察路线:伊塞克湖——乔尔蓬阿塔Rukh-Ordo博物馆——乔尔蓬阿塔地区博物馆(Regional Museum)——乔尔蓬阿塔岩画Petroglyphs。后三处都在伊塞克湖北岸,交通便捷。

       8月20日一大早,我们就去看早晨的伊塞克湖。清晨的湖边比较凉,风也比昨晚大。气温着实有些低,不太适合游泳和度假了。从我们的住处一路向西,就可以依次到达三处考察点。如果想仔细看清楚考察点的位置及周边地理环境,可以利用表1提供的地理坐标在在线地图工具(如天地图或者谷歌地球)上放大观察,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处考察点相对位置图

表1 考察点位坐标信息(WGS84坐标系)







      从构造地质学角度讲,伊塞克湖是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脉西段北坡挤压环境下形成的一个构造断陷湖泊,其北部和南部是同属于天山山脉的孔格伊山(Kungey Alatoo)和帖尔斯克伊山(Tersky Alatoo),基底为太古代至中古生代变质结晶岩系,上覆泥盆-石炭纪火成岩-沉积岩。盆地周边被现代依然活跃的逆冲断层围限,根据湖泊沉积物推断伊塞克湖形成于中新世,主要受冰雪融水补给(Batist et al.,2002)。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湖泊水位自1927至1999年间下降2.75m,但近十几年来湖泊水位持续上升(见下图,Salamat et al.,2014),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伊塞克湖水位年变化(1930-2010)(Salamat et al.,2014)




      伊塞克湖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热海”,也被称为“大清池”,主要原因是北部来的冷空气被山体遮挡,形成了吉尔吉斯斯坦的高山不冻湖,世界第二大高山湖,位于天山北麓。此湖长182千米,最宽处61千米,平均深度278米(最深处702米),湖面海拔1608米,面积6236平方千米。在世界高山湖中,伊塞克湖面积仅次于南美洲的的喀喀湖,但湖深居世界高山湖第1位。湖水透明度超过12米,湖水含盐量较高,故又称“盐湖”。伊塞克湖湖区气候干燥,湖水碧蓝,空气清新,矿泉出露比比皆是,是吉尔吉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疗养区。从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清晰看到,伊塞克湖走向略偏东北西南向,北部湖岸线较南部湖岸线平直。伊塞克湖周边被雪山环绕,为了获取更好的立体效果通常我们需要把影像图上下翻转,即南在上北在下,方可获取正确的直观的立体效果,这是和人眼的结构有关的。

伊塞克湖周边地形立体效果对比影像(上图北在上,下图南在上)

伊塞克湖周边DEM影像




      由于伊塞克湖周边地势高于湖面,因此夏季雪山融水补给湖泊,而湖泊没有向外流的地表径流,湖泊水的流失主要是蒸发作用和地下径流。伊塞克湖夏季蒸发量非常大,补给湖泊的雪水又被截留用于灌溉农业,导致该湖的盐度在逐年增加。
      伊塞克湖东端有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被淹没的城市Chigu,并有一些文物出土。10-15世纪,吉尔吉斯人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盆地移居至此,在此之前该地区是斯基泰(Seythian)的文明中心。相传帖木儿大帝曾将该地作为夏都的所在地。
      沿着伊塞克湖,我们第二站来到了乔尔蓬阿塔Rukh-Ordo博物馆。此博物馆位于一片宽阔地带,略带超现实主义色彩,既有一些展室展示吉尔吉斯传说、历史人物,也有雕塑形象生动展示了多元文化,属于一种花园型的开放博物馆。园区最为醒目的是分布于不同位置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宗教建筑及雕塑,意在表现世界各大宗教的相互融合与包容共处,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体现了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对其他宗教信仰的认同。该博物馆还有各种取材于希腊神话里的小型雕塑,生动活泼。分布于园区的世界科技史上著名科学家的雕塑及吉尔吉斯斯坦历史人物的画像和雕塑,也体现了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对现代科技及民族发展历史的关注。

空中俯瞰乔尔蓬阿塔Rukh-Ordo博物馆

乔尔蓬阿塔Rukh-Ordo博物馆

乔尔蓬阿塔Rukh-Ordo博物馆展示内容




      离开伊塞克湖畔这个园林般的艺术博物馆,我们下一站将前往乔尔蓬阿塔地区博物馆。这处博物馆并没有什么豪华的大门,但是里面展示的图片、地图、模型、文物等还是非常丰富。包括周边出土的斯基泰黄金首饰的复制品、红玛瑙饰品等贵重物品,还有民族志、吉尔吉斯吟游诗人、纺织品和水下考古展览,以及伊塞克湖的三维模型及遗址点。伊塞克湖模型可以直观展示湖周边的地理环境及湖水深度的变化。博物馆里大量的展品都反映出伊塞克湖周边曾经是人类活动非常活跃的区域,这里先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曾经比较富裕。历史时期随着湖面的扩展和萎缩,有些人类活动的遗迹出露在地表,有些仍被埋藏在水面以下。目前,这个区域考古发掘成果越来越丰富。

伊塞克湖三维模型及附近遗址点

乔尔蓬阿塔地区博物馆(Regional Museum)历史文化展之一

乔尔蓬阿塔地区博物馆(Regional Museum)历史文化展之一




    乔尔蓬阿塔地区博物馆(Regional Museum)展示的内容相当丰富,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参观记录并拍照。遗憾的是很多地区性的博物馆缺少英文介绍,因此很多资料需要后期消化吸收并深入考证资料的可靠性。

      今天最后的一处考察点是乔尔蓬阿塔岩画(Petroglyphs),也位于伊塞克湖北岸靠近山体的一处斜坡之上。从远处看,有大块的石头从山上凌乱地堆到山下,延伸出很大一片区域。有些岩画是本地的,有些是从别处搬运而来,真正的岩画有蓝色旗子标识,表明是原始的,黄色旗子是后来画上去的,为了展示岩画表达的内容。

      此地一些岩石壁画,早期可追溯到青铜时代,大多数成型于萨迦-乌孙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1世纪)。萨迦祭司将此地当做贡品,并通过仪式来祭拜太阳神,他们所居住的位置位于今水下的乔尔蓬阿塔湾定居点。后期岩画可追溯到突厥时代(5-10世纪),多以长脚野生山羊为主要题材,体现了早期居民狩猎生活场景。

乔尔蓬阿塔Petroglyphs周边环境

山羊图案的岩画

多处岩画刻有山羊图案




      这两天的实地考察,让我们亲身感受了伊塞克湖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观,让我们看到了沙漠戈壁、绿洲、湖泊等不同景观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分布。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以满足祖祖辈辈的生活。各个博物馆都在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及与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吉尔吉斯斯坦不仅没有忘记历史,也在憧憬美好的生活。通过发展科技,发展农业与工业,积极推动旅游业大发展,不仅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让全世界的人更加了解中亚的历史,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丝绸之路,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联系在一起,增进了解,增加共识,协同发展,共同富裕。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也更加尊重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的民族信仰与历史文化传统,也更能理解不同国家的价值观与幸福观。今后,丝绸之路必将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合作平台,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同与创新发展。





四、穿越费尔干纳谷地




      1.全天行程
      8月20日晚,抵达奥什市。奥什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丝绸之路重镇。该市是中亚地区最古老的居民点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就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丝绸生产和加工的中心,闻名于世,这条著名的贸易线路穿越阿赖山脉,向东抵达喀什。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在费尔干纳盆地东南端,阿克布拉河出山口附近。奥什市位于东西狭长的盆地中,城内绿化较好,随着城市发展,建筑物已经扩展到山麓地带。城市南面远处的山上有积雪。常被称作“吉尔吉斯斯坦的南方之都”。城市有至少3000年的历史,并且从1939年开始就是奥什州的行政中心。

奥什市鸟瞰



      8月21日,从Classic酒店出发,登上苏莱曼山,这里号称“小麦加”,拥有巴布尔时期的清真寺以及101个岩石壁画的岩洞,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共有5个山峰,很多人来这里做礼拜。帖木儿的六世孙、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创立者巴布尔,出生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城市安集延附近,并且从这里开始了他对北印度的征服。据说他曾在苏莱曼山考虑过他的未来,最终认为费尔干纳盆地会束缚他作为著名的征服者后代的这一抱负。他描述了这座城市:“有许多传说谈到了奥什的精彩,奥什要塞的东南方是一座比例协调被称作巴拉科的山脉,在山脉的顶端,苏丹穆罕穆德建立了一处临时行宫,朝下在相同山脉的激荡下,我在伊斯兰教历902年(公元1496年)建立了一座有柱廊的临时行宫。

苏莱曼山的岩石



      参观完苏莱曼山后,从奥什开始过海关,到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岸后一路驱车赶往首都塔什干,整个行程恰好穿过费尔干纳盆地,中间顺路参观了浩罕宫殿。


      2.费尔干纳盆地

      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又称费尔干纳谷地,位于中亚的东南角,号称中亚的心脏,是天山和吉萨尔一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盆地呈三角形,西北以恰特卡尔(Chatkal)、库拉马(Kurama)两山脉为界,东北以费尔干纳山脉为界,南临阿莱、土耳其斯坦两山脉。西面由狭长的库贾恩(Khujand)峡谷与饥饿(Golodnaya)草原相接。

      盆地面积约为22000平方千米,大片平坦土地与周围的山地、沙漠和草原形成鲜明的对比。盆地东西长300千米,南北宽170千米,海拔高330至1000米,边缘是光秃秃的低山丘陵地带。从山上流下的许多溪流穿行于丘陵之间,灌溉着连绵不断的肥沃绿洲,盆地中央是布满盐碱滩和沙丘的亚贾万(Yazyavan)草原。这里也以农业而著称,锡尔河及其诸多支流成为这里的重要水源。拥有大费尔干纳、南费尔干纳和北费尔干纳等几条大灌渠。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水稻、蔬菜和水果。



      3.费尔干纳的气候

      费尔干纳盆地1月份平均气温为2-3°C,7月份为24-27°C。年平均降水量为100-500毫米。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不太冷,夏季炎热,降水量很少,尤以盆地西部最干燥。由表2可发现:东部河谷地带属于半干旱地区,其他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地区,并且冷期极端气温可达到-25°C。中西部为沙漠地带,降水量极低;在东部、北部和西南山麓地带降水增加,从半沙漠到草原过渡。从下图可知:包括浩罕在内的费尔干纳地区雨季集中在春季,属于西风气候控制区域。


浩罕各月降水分布(基于1926-1999各月降水数据平均获取)


表2 费尔干纳河谷气象数据


数据来源:iwrm.icwc-aral.uz/natural_conditions_en.htm




      4.费尔干纳的文化

      费尔干纳盆地从古代起就是中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灌溉农业最早出现在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6一前15世纪),在当时这里有两种文化并存。一种是定居绿洲以农耕为主的楚斯特(Chust)文化,另外一种是以草原游牧牧牛为主的凯拉库姆(Kairakkum)文化。到了公元前2世纪中期,一种新的游牧文化出现在费尔干纳的南部山麓地带以及阿莱山脉的北部。该种文化属于欧亚草原上的安德罗诺沃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发现了80多个属于Chust文化的聚落,这些聚落之间大约有20一30千米的距离。该地区最大的青铜时代晚期遗址是达维尔津(Dalverzin),该遗址由城墙分成了独立的三个部分,代表着人们曾经先后三次居住在这里。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发现了铸造作坊存在,代表着较为发达的冶金技术。研究者将青铜技术的大发展归结为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费尔干纳盆地有铜矿存在;二是这里深受来自草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影响,治金技术传播到了这里。考古学家推测在公元前8一前7世纪这里有大量肥沃的土地,人们从事着农业生产,社会开始了更大的分化,并且开始了都城化的进程。在公元前8一前3世纪属于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埃拉坦·阿克塔姆(Eilatan-Aktam)时期。古代遗址埃拉坦(Eilatan)是都城形成的一个例子。该遗址有着发达的多层防御系统。在费尔干纳南部还发现了祭祀性的建筑物,并且当时的文化为农业和畜牧业共存的经济形态。在此时,费尔干纳不仅跟周围养牛的人,而且也跟近东以及塞人(Saka)部落(建立大宛)有着紧密的贸易和联系。有关费尔干纳的最早的历史记载来自于中国的《史记》和《汉书》等著作。《史记》中记载大宛人过着定居的生活,种植水稻和小麦。而汗血宝马则是大宛国独特的物种被汉武帝所向往。迄今为止,在费尔干纳盆地公元1世纪以前的80处墓群中,已发掘的墓葬达500座以上,而这些墓葬中大都发现有汉式铜镜。发现铜镜的墓葬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群组。第一组群是位于费尔干纳南部索夫河和利伊利亚克河之间的卡拉布拉克组群。第二组群分布在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西南部的霍佳河沿岸低地的巴奎尔干,分布墓葬约200座。第三组群为游牧民地区组群,在阿赖山脉的北坡山谷中遗留下了洞室墓墓群。这些铜镜的发现也可以说明汉代丝绸之路的繁盛程度。此后,中国史书关于费尔干纳的记载不断。如《北史》中也提到了费尔干纳地区的三个大城市:贰师、郁成城、贵山城。南北朝以降,大宛为昭武九姓统治,史称破洛那、钹汗、钹汗那等。唐代称其为宁远国,或拔汗那。明清时为浩罕汗国。到了现代,首先为苏联统治,在其解体后分属三个国家。已开采的矿产有煤、石油、汞、锑和地蜡。主要城市有库贾恩、浩罕、费尔干纳、马尔吉兰、安集延和纳曼干(Namangan)。


费尔干纳与丝绸之路

费尔干纳盆地遥感影像图

费尔干纳盆地的农作物

费尔干纳盆地的农业景观



      5.费尔干纳的民族

      这里拥有肥沃的土壤,并且水资源由锡尔河和阿姆河共同补给。优越的农业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中亚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现代人口为1200万,大概占了苏联统治的中亚地区的五分之一的人口。中亚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8人,但是在费尔干纳地区为360人。这里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十年中人口增加了32%。人口主要由乌兹别克族、吉尔吉斯族和塔吉克族组成。


费尔干纳河谷的民族构成



      这里的民族和边界的复杂性有其历史原因。在古代,它属于波斯帝国的一个省,是从中国到中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到了13世纪,这里被蒙古人征服,融人察合台汗国。当土耳其和以色列扩张到这里,政治边界再次发生变动。但是,费尔干纳总是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区域管理。至18世纪,浩罕帝国统治这里,包括乌滋别克斯坦东部、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大部。19世纪,俄罗斯帝国控制了这个地区,但是这里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转变成俄罗斯土耳其斯坦的一个省。接下来,俄罗斯帝国的衰落和苏联的统治对中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采取了民族识别政策,将中亚境内的不同民族集中在不同区域。在以前民族识别主要依靠部落、地区或者宗教。因此,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等名称在20世纪初期之前并没有广泛使用。另外,苏俄之前,由于哈萨克、土库曼和吉尔吉斯是游牧族群,而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则是农耕族群,因此,现代意义上的边界并不存在。苏联政府使这些民族定居下来,为了管理方便,建立了新的边界。在这时,费尔干纳被分为不同的行政区。然而这些政区的划分既不是依据自然条件也不是依据新的民族识别。在当时,这种划分不会有问题,然而随着苏联解体,新一波的民族主义影响到了这个地区。


      6.费尔干水资源问题
      大量气候和水文模拟结果表明,这里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紧缺问题。这种短缺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水资源的跨边界分配以及灌溉农业。
      中亚地区近几十年来持续升温,对水资源总量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里大概三分之一的河水资源来源于冰川补给,过去几十年间冰川大量融化,导致河水的水量非常多。但随着冰川的收缩,冰川体积在不断缩小,将来流入河水中的冰川融水必将减少。同时,气候变化将会使得平原地区变得更加干热。河水流量在减少的同时,需水量却不断增加。这将会导致山区和平原地区的水资源管理的争端。气候变化不仅会导致水资源减少,由于高温导致的蒸发量加大,它也会增加庄稼的需水量。
      现在的干旱气候限制了该地区雨养农业的发展。费尔干纳的主要经济产业为灌溉农业。这里有长期的灌溉历史,其开始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末、新石器时代初期。在早期,灌溉农业主要是在靠近河流的低地地区开展。在当时,人们利用的是定期泛滥的河流三角洲地区,而灌渠的修建则早到了青铜时代,这对应着以灌溉为基础的早期政权的形成。在很长时间内灌溉技术主要是修建渠道,以便从河流引水,从而灌溉更多的土地。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在于水分输送量完全取决于河水流量。到了18世纪末期19世纪初期,灌溉系统得以升级,尤其是在大城市周边如浩罕、奈曼干等地。到了苏联时期,又对灌溉系统进行了较大调整,目的是将渠道全部连接起来,摆脱对某条单一水道的依赖。
      与灌渠大发展相适应的是灌溉农业的扩张,从平原区扩张到了山麓地带。同时,与灌溉农业密切相关的没备和基础设施如水泵、大坝以及水库被大量安装和修建。从20世纪50到80年代,乌兹别克斯坦的灌溉面积增加了大约三分之一。苏联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乌兹别克斯坦主要是棉花生产,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的低地地区发展季节性高耗水量的庄稼,而吉尔吉斯斯坦则重点发展畜牧业。但是,过快的人口增加及农业发展也带来了水资源短缺问题。现在该地区每年有大约97%的水资源消耗在灌溉农业上。关于水资源分配的冲突一直不断。尤其是在盆地南段,春季的农耕已经开始,但是冰川融水还不足以充满大坝的时候,水资源就会特别紧张,从而引发争端。费尔干纳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对资源的高强度开发换取的,也就是通过增加投入而不是通过增加单产量而获取的收成增加。在农业方面,产量增加是靠开垦更多土地和更大面积的灌溉来实现的。从1950年开始,棉花的大量种植导致了土地退化,水资源减少。 
      苏联解体后,水资源在各国之间的分配成了诱发争端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苏联时期沙赫马尔丹河(Shakhimardansai)河水的69%被分配给了乌兹别克斯坦,21%给了吉尔吉斯斯坦,剩下10%为水量损失。而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要求分配更多的水量。2001年,两国最后协商平均分配该河的水量。其他一些河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并且上游的截流会引起下游的不满。


费尔干纳及周边土地利用图




      7.浩罕宫殿

      中午1点左右,赶到浩罕市吃午餐,随后参观浩罕宫殿。布哈拉、锡瓦和浩罕汗国是当时并列的三个大汗国。然而,立国不到两百年的浩罕汗国在1876年被俄国吞并了,从此,其领土成为俄国的费尔干纳州。浩罕王国地处伊斯兰教、东正教以及佛教势力并存的交汇之处。早期的浩罕政权仅仅是费尔干纳盆地中的一个小小伯克领地,名义上是布哈拉汗国的附属国,并且经常处于准噶尔势力的威胁之下。18世纪中叶,中亚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布哈拉汗国阿施塔尔哈尼王朝在波斯国王纳迪尔·沙赫大兵侵袭下覆灭了,直到纳迪尔·沙赫死后(1747年),新的芒吉特王朝才在布哈拉建立起来。就在这种情况下额尔德尼才能完全摆脱布哈拉而把安集延、纳木干、玛尔噶朗联系在浩罕政权之下,然而这种联系还是相当松散的。二是乾隆统治下的清王朝平定准噶尔(1755一1758年)和大小和卓叛乱(1757一1759年)后统一了新疆,浩罕这个小小的中亚封建领地很快地成了清王朝的附属国。此后,浩罕(清代文献又写作“霍罕”或“敖罕”)在1759至1820年的六十多年中,成为清西北边外一个附属国。总的来看,这期间大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浩罕之归附清王朝(1759一1810年);浩罕之逐渐离异而去(1810一1820年)。在奥马尔汗和马达里汗的统治下,汗国进入鼎盛时期。它的疆域西北临咸海,包括锡尔河下游附近的哈萨克草原,东北扩展到巴尔喀什湖以南中国地区,南达喀拉提锦等山区领地。此后,由于国内各游牧部落叛乱时有发生,政权不稳定。后来,又加上布哈拉的反攻,以及汗位继承斗争,使得政局陷入混乱。最终,在俄罗斯的入侵下灭亡。

      我们参观的浩罕宫殿属于最后一个国王的宫殿。建筑时间为1863一1870年,现存范围为当时的三分之一。正门的高大建筑采用了马赛克技术。因为该地区夏季气温较高,干燥少雨,该技术的最大作用是反光,防止日光进入,从而可以使得室内温度不至于太高。同时,该宫殿在建筑上采用了一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十六又分为三十二的技术,使得宫殿内保持了良好的通风系统和声音传递系统。同时,宫殿内也有精致的排水系统。


浩罕宫殿的建筑样式

宫殿内的排水系统

来自中国十八世纪的瓷器



      8.从浩罕到塔什干

      下午3点左右,从浩罕驱车赶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浩罕不久,发现进入沙漠地区。这里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几乎不长任何庄稼。由于这里全年降水量较低,而夏季降水量更少,因此,跟中国北方草原在七八月份的繁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给我们视觉冲击最大的地方,从中也可感知气候对于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维持以及人类生存产生多么大的影响。车辆穿过沙漠区后,进入山区。还是由于降水量少,两岸山上草色泛黄,个别地方偶然见到稀疏的树林。整个旅途中,骄阳似火。司机师傅把窗户大开,滚滚热浪冲入车内,加上迎面而来的尘土和颠簸的路况,大家都昏昏欲睡。一直到7点多,车子才驶入塔什干市,气温也降了下来。夜幕下的塔什干高楼林立,交通拥挤,俨然一个现代大都市矗立在沙漠绿洲中。


浩罕到塔什干沿途景观

浩罕到塔什干沿途沙漠

浩罕至塔什干途中不多见的树林

浩罕至塔什干公路旁的低山丘陵

浩罕至塔什干的盘山公路



五、乌兹别克斯坦之铁尔梅兹

      自从进入乌兹别克斯坦之后,考察日程一下就紧张了许多。我们于21日晚间到达塔什干,22日清晨4:50分就要在酒店大厅集合。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节奏很慢的国家,凌晨5点的大街上根本就没有人影,酒店大厅中除了我们考察队,就只有一名吧台小哥。早餐非常简单,一小杯咖啡和一个小小的面包,我是在半梦半醒状态下吃下这些东西的,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味道。
      5:30上车,半个小时就到了机场。中亚国家的安检非常严格,旅客不多,但仍旧很费时间。不过旅客的秩序还是非常好,相比国内机场这里非常安静。待登机之后我才发现,竞然是螺旋桨飞机,乌兹别克斯坦的向导不无自豪地说,这是他们国家自己设计、生产的飞机,不过我怎么看怎么像苏联时代的民用客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活塞式飞机,相比喷气式飞机,噪音确实小了不少,但稳定性要差一些。只用了40分钟,我们就到了铁尔梅兹。说实话,我真想飞机再飞一会儿,这样就能再睡一会儿。

塔什干机场宣传海报



      铁尔梅兹是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重要城市,历史非常悠久,在穆斯林国家中,能够正确看待伊斯兰化之前的历史非常不容易。但铁尔梅兹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早期佛教遗址,在网上都可以找到这些精美佛像,其带有典型的犍陀罗文化风格。铁尔梅兹靠近阿富汗,历史上阿富汗地区的早期佛教文化由此进入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我们在考察之前已经读到相关的材料,但等到真正踏上卡拉特佩这个位于乌阿边境的历史文化遗址时,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达了铁尔梅兹的法雅孜·特佩佛教寺院遗址(Fayoz--Tepe)。这里目前是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所在地,集中了铁尔梅兹最重要的早期历史文化。此时太阳光已经非常强烈,乌兹别克斯坦是典型的严重干旱大陆性气候,太阳很快把这里晒成“微波炉”一般。铁尔梅兹城市街道宽阔,房屋虽然低矮,但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卡拉特佩在其市中心以南13千米处,驱车20分钟左右就到了。这里没有人定居,目前是一片荒凉,平坦的土地偶见几个低矮平缓的土丘,稀稀落落的杂草被风吹得左右晃动。阿姆河在其南部静静穿过,耀眼的阳光将河水照成一条发光的长蛇。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专门研究当地早期佛教遗址的一位女学者Rayhon女士,她身材不高,偏胖,笑容可掬,有乌兹别克斯坦人普遍具有的漂亮眼睛和薄嘴唇。英语非常流利且不带口音,与她交流是非常愉快的体验。这位女学者带领我们走进了遗址。


法雅孜·特佩佛教遗址



      遗址区没有围墙,但是有一条主路,在这里修建有小门,大概能容五人并排通过。门上挂着一块“日本国文化财”的标牌,令我非常诧异,便询问Rayhoni这块牌子的来历。原来日本奈良大学和立正大学已经在这里进行了十多年的文物发掘。奈良是日本的古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较好的学术研究基础。而立正大学更是日本佛教协会资助的大学,对世界佛教文化和遗产进行研究是其重要的任务。这使我比较惊讶,我在2015一2016年游学东瀛一年,日本国内因为经济持续衰退,许多文科研究受到很大冲击,日本以外的研究菱缩严重,却不想在亚洲腹地还能看到日本的学术影响依旧巨大。


法雅孜·特佩佛教遗址入口处标牌



      卡拉特佩目前共有12个佛寺遗址,据Rayhon教授介绍,最早记录这个地区佛教昌盛的是玄类。玄类在其《大唐西域记》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地区的12座佛寺,考古工作证明了玄类的记录。铁尔梅兹被证明是阿姆河沿岸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蒙古军队侵入此地之前,铁尔梅兹有繁华的城市、多元性的宗教文化、发达的贸易交通网络。当年在这里还有一个渡口,不仅东西方驼队穿行于此,那时的阿姆河上也是船只首尾相连、船帆遮天,中国、帕提亚、波斯、印度等多国的贸易在此汇聚。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现今已经是遥远的想象,沙地荒丘只是沉默地看着这世间的纷纷扰扰。铁尔梅兹的南面就是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这些年阿富汗持续动荡,铁尔梅兹已经成为国防前线,阿姆河边建有铁丝网和壕沟,当地导游说那里还埋了地雷,不过我觉得他只是在开玩笑。公元前1世纪,铁尔梅兹从当时占据阿富汗地区的贵霜帝国那里引入了佛教,并迅速发展为本区的主要信仰。Rayhon教授认为,当时的佛教在铁尔梅兹地区只在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内流传。但我对这一点存在疑问,佛教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情况从来没有出现仅仅在高层传播的情况,佛教文化对平民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如果精英阶层自己信仰佛教,而不让一般民众参与,那么这些宏大的佛教寺院又是如何修建起来的呢?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12处宏伟的佛教遗址根本不可能在那个时代被建立起来。而且,据说当时铁尔梅兹地区佛教的影响力一直到达印度,德里一带的佛教徒都会到这里朝圣。 
      铁尔梅兹的佛教文化衰落主要原因无疑是伊斯兰文明的进入。大概在7一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力开始进入中亚河中地区。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虽然迫使阿拉伯帝国放弃了征服唐朝的计划,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河中地区开始衰落,阿拉伯帝国的军队虽然不再东征,但伊斯兰教却逐渐发展为本区域的优势宗教。西辽(1131-1211年)在新疆、中亚一带称雄时,佛教在新疆和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还有所发展,但这一过程可能没有波及到卡拉特佩,佛教还是在这一地区趋于衰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崛起为蒙古高原的霸主,金、西夏都臣服于这个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征服者。但当时占据中亚的花刺子模竞然杀了蒙古使者以及后来意图解决争端的蒙古特使,花刺子模苏丹莫科莫的蛮横导致了蒙古军的残酷报复。花刺子模的重要城市如玉龙杰赤、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全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蒙古军队在中亚的屠戮非常严重,这一点几乎已成定论。但Rayhon教授认为,蒙古军队在入侵花刺子模时,在铁尔梅兹的佛寺中并没有进行屠杀或者焚烧,在发掘出的遗址中,看不到被火烧的迹象。实际上,这些佛寺很可能在蒙古军队之前已经衰落,发生在中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扩张使铁尔梅兹的佛教难以孤立存在,蒙古军队的征伐使城市变为废墟,曾经繁华的丝路贸易不复往昔。


法雅孜·特佩佛教遗址

考察组一行在法雅孜·特佩遗址合影留念



      在佛寺遗址附近,还有一座佛塔遗址,由于年代久远,佛塔早已成为一座夯土高地,静静地矗立在周边的麦地中。这座佛塔大概有20米高,目前保留的部分可能只有原高度的一半。佛塔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是当时河中地区重要的佛教中心。该塔原有石膏覆盖,上面绘制有莲花,考古发现有大理石残片。我与Rayhon教授交流了该塔原来的形状。她认为,佛塔原本有一个四边形底座,四周为楼梯,佛塔可能大致呈纺锤形,塔尖细长,其外观应该接近于今天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小乘佛教是佛教中较为原始的宗派,今天在东南亚、云南等地还能见到这种佛塔,北海公园的白塔是喇嘛教产物,但其外观与小乘佛教的相似。在2000多年前,阿姆河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白色佛塔,其上精美的莲花图案和塔顶的金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佛教徒到这里朝圣。据Rayhon教授说,佛塔在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时毁于战火,但我对此也存在疑问。如果佛寺的衰亡早在蒙古入侵之前,那么佛塔怎么会孤立存在呢?在中亚地区,阳光、暴雨、风沙,特别是这里盛行的南风,将阿富汗地区的沙暴带入铁尔梅兹坦荡的平原,缺乏人工维护和保养的高大夯土建筑很难矗立很长时间。

铁尔梅兹佛塔遗址



      铁尔梅兹的最后一站是铁尔梅兹博物馆,到达博物馆已经是下午4点左右。博物馆分为四层,据说乌兹别克斯坦的前总统亲自部署了该城市的博物馆计划。铁尔梅兹博物馆中陈列着从恐龙时代开始的众多文物、标本、模型。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个城市所在的地貌特征,南方隔阿姆河与阿富汗为邻,东、西、北三面环山,但山不高且较为平缓,山脉有众多山口沟通内外。铁尔梅兹就是在这样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河的平原地区建立的城市,南下就进入阿富汗,向西可以进入伊朗,向东则是中国西域地区。在2000多年前,其四周基本都是文明高度发达的大国,难怪铁尔梅兹会成为丝路上的著名古城。
      在伊斯兰化之前,这里是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地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带来了希腊地区的多神信仰、雕塑艺术和地中海人种的体貌特征,今天在博物馆中还能看到古希腊文化的雕塑艺术。犍陀罗文化不仅表现在佛教造像上,也表现在其他世俗雕塑和绘画中。兴起于叙利亚的基督教聂斯脱力派,兴起于波斯的拜火教、摩尼教在这里与佛教、原始信仰冲击碰撞。先后进入这一地区的外来人包括希腊人、印度人、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等等,这些文化的碰撞交融导致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人种、文化都非常复杂,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内部差异性极大的国家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在乌兹别克斯坦民族中,帖木尔帝国的统治者“埃米尔”帖木尔是他们引以自豪的民族英雄。乌兹别克人认为帖木尔本人并不是蒙古人种,而是突厥人种。但多数外国学者,包括中国学者在内,还是认为帖木尔本人应该是蒙古人后代,当然在文化上帖木儿家族已经突厥化了,信仰也早已改宗伊斯兰教。但在帖木儿之前的窝阔台汗国时期,帖木儿家族是巴鲁军中的世袭军官,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后来进入恒河平原创立了“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就是蒙古的转音无疑。因此,帖木儿本人应该就是当地化了的蒙古人。帖木儿帝国是几乎每个乌兹别克国家博物馆中的主题,当年的帖木儿帝国一统河中地区,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和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其赫赫战功令其膨胀,但在计划东征大明前夕暴毙。

铁尔梅兹博物馆

铁尔梅兹博物馆展品



      离开铁尔梅兹博物馆,队员们前往当地银行换了些苏姆,苏姆与人民币的比率竞然是1:1400元左右,大家开玩笑,我们都成富豪了。


苏老师正在炫富


《中国人文田野》征稿启事

END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人文田野》编辑部

编辑 | 刘科佑

编审 | 宋亮

审核 | 马剑

西南史地研究
本号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暨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