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芳、马强 | 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近40年文献计量分析

文摘   2024-10-31 11:07   重庆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叩古问今、融汇创新。文章分析近40年来现代旅游研究关于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情况,尝试构建历史旅游地理的概念框架和研究重点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研究内容主要关注历史时期的旅游资源观及其利用、旅游者及其行为、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四大方面基于学科和现实发展需求提出研究展望,包括历史时期的旅游地理发展的文化脉络和要素、旅游地理发展的基本格局和重要区域与文化廊道格局、历史当代联姻下的旅游地理要素-结构-功能的当代价值表现、旅游地理要素活化利用的典型模式和运营机制及借鉴。从基础研究和核心研究两个方面构建历史旅游地理交叉融合研究建议框架,一起对未来旅游业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旅游史;旅游文化历史游记;历史旅游地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190)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重庆城市夜间旅游产品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研究 ”(项目编号:21SKGH2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玉芳女,土家族,重庆酉阳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历史地理。
马强 , 陕西汉中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2024年第4期,第59-63页。如需引用,请查阅原文,注释从略。

旅游研究应该对历史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思辨,否则只能成为近、现代旅游研究肤浅的序言。分析近40年现代旅游学术研究对于历史时期中国旅游地理活动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明确历史旅游地理研究 的深化方向和应用价值 。中国历史时期的旅游地理学可追溯到我国古人的游记及旅行考察和休闲活动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于补充和深化旅游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出现和发展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体系建设开展,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规划、旅游管理体制等研究,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历史脉络和基本逻辑,而在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建树和方法论上并没有拾掇上历史贡献。综合历史地理和旅游史的学科特点,追溯和总结我国旅游地理活动的历史特征和发展逻辑,对于推动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从断面走向全脉络、催生新的学科知识点具有关键作用。

旅游地理学反映了旅游活动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反映了旅游活动参与者对时代、社会、政治、自然、文 化、制度等方面的认识和价值,而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旅游活动类型和规模截然不同。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严格的“旅游者 ”定义,但他们的旅游活动在中国的历史文献里得到广泛记载,从中抽取和凝练历史时期的旅游活动内涵、经济社会风貌、景观地理格局等特征,能够寻找到丰富的素材。包括对《西方世界的休闲与旅游历史地理:1540-1940》《论旅游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晚明旅游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 区为中心》《唐代旅游地理研究》《明代旅游地理研究》和《中国温泉旅游的历史地理研究》等文献所做的分析研究,便显示出历史地理和旅游史学科交叉下新的知识点和学科方向生命力 。已有的古代旅游研究回顾,更多是对旅游史的梳理,单独对历史旅游地理交叉融合方面总体进展的研究较少,仅在旅游史的研究综述中略有提及 。上述研究主要借鉴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对历史时期旅游活动产生的环境背景及其原因、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行业演变过程等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展开分析,但是同中国久远的  历史时期和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相比,仍是沧海一粟,迫切需要厘清该学科融合领域的理论脉络和研究特点,建立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拓展方向和重点内容,为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提供历史索引。

因此,文章借鉴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梳理国内近 40 年历史旅游地理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其研究内容,以期掌握历史旅游地理的进展情况和特点,尝试构建该领域的研究框架,为后续的深化研究提供学术基础和理论参考。

一、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现象与研究重要记载概貌

通过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主的四库系列、《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历史地理名著选读》《中 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等资料库和著述中历史地理类文献的爬梳,整理出先秦至民国时期对旅游具有重要记载的代表性文献。中国历史时期关于旅游地理重要记载的文献大致可分为舆地方志、游记、诗歌笔记三大 类,舆地方志类文献多是对旅游资源要素的记载,内容全面、客观、翔实;游记类文献为游历者的实地所见,以游踪为线索,带着情感描写地方;诗歌笔记包含了丰富的旅游地和景观信息,辞藻优美,具有极高的情感凝练 。古代学者的观点大多为某种感悟,而不是理论概括

第一,名胜古迹的记载、组景和旅游地名。《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华阳国志》等舆地方志中记载的名胜古迹,例如各地的寺庙碑碣、亭台楼阁、关隘古道,变为“今已不存的名胜古迹”。尤其是新疆、内蒙古、云南等民族地区,历史上由于战乱频繁,众多名胜古迹已淹没于尘土。《方舆胜览》《舆地纪胜》等山水地志和诗歌笔记也显示出中国名胜组景方式和内容,典型的有“八景 ”“十景 ”“十二景 ”,例如“潇湘八景“: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包含了古代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 类型,构成独具“中国特色 ”的旅游景区(点)。

第二,旅游资源观与利用 。古人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体现在旅游审美上,游记和诗歌笔记中多有记载。“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山水人文不是自然存在的状态,只有与人产生互动才成为旅游资源,钟惺提出了旅游资源(名胜)以山水为“形”、以“诗”“事”“文”为“神”的观点。《陶文简公集》中指出风景名胜的标准是“山水以相遇而胜,相敌而奇”。吴秋士的“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人文特色是发掘风景资源的重要方面,山水记可作为扩大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段。徐霞客认为景点应“点缀得宜,不掩其胜”,推崇景观的建设要有所规划,风景要与相应的建筑匹配,坚持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第三,旅游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旅游地理记载文献体现的旅游历史文化内涵从旅游地理思想、对旅游的认识方面来概述 。旅游地理记载文献,不仅记录了大量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信息,也产生了基于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环境伦理思想 。以魏源为例,在经过一生的游历后,从佛教禅宗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到道家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最终到儒释道融合“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并以“经世致用 ”为目的合 理利用大自然的体悟,达到形神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同历史阶段,旅游的文化内涵有所差异 。先秦时期,《穆天子传》神话性地理游记体现出古人在华夏疆域外的“心游”历程。《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的旅行现象,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游”,“游”的提出,表明东周时期已有较明确的旅游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如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游山观水的旅游活动带来精神上的超脱与心灵的自由。唐宋士人融合了儒、释、道三教,认为“乐不因境而因乎心”,可借悠游山水体现其人生价值。柳宗元认为在旅游活动中消解人生出处之间的矛盾,旅游具有调适社会心理的价值,是“为政之具”。苏轼认为观景不过“识一时之事”,强调在路上的游历,旅行具有多面向的内涵,包括文化探寻的意味。元代李志常通过云游,实现了“止杀救世”的旅行目的。明清时期旅游达到历史时期的顶峰,对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等都有了较细致的论述,逐渐与现代的旅游认识相似,蔡清将旅游分为“在外之游”与“在内之游”。王士性划分了“游”的三个层次:“天游”“人游”“神游”,天游是最高境界。袁宏道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情本论、性灵说、趣说等具有本体意味的休闲理论,总结出“玩世,出世,谐世,适世”休闲思想之工夫论。清人李元度分析明代的《南岳志》,发现“形胜”处的游人具有纯粹的“愉悦和审美”双重本质属性。至民国,已有专门的旅游文献探讨旅游业、旅游者、旅游空间等旅游内容,这些研究促进了近代旅游的发展。

二、近 40 年来中国历史旅游地理研究特点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文献来源数据库,检索起始时间不限,检索截止日期为2022年12 月31日,将主题和关键词设置为“朝代或古代旅游名人+旅游或游憩或休闲或游记 ”,检索得到 7503 篇文献,删除非核心和会议论文、新闻报道等不相关条目,保留北大核心、CSSCI 期刊和《中国硕博士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按主题相关度排序,逐条阅读检索记录,根据文献查阅和专家意见咨询,通过关键词和摘要筛选含有“地理景观、地理原因、地理分区、地理环境、空间分布、演变、GIS ”地理因素的题录,反 复检查、整理,得到344篇与本文主题相吻合的有效文献 。导出 Refworks 文献格式并导入 CiteSpace6.1.R6  软件进行分析,通过软件设定的算法定量分析主题相关数据,参数选取默认TOP50,时间跨度设定为文献实 际年份1988-2022 年,时间切面均为1,采用关键词突现和热点聚类时间线模块功能生成知识图谱,利用Excel对文献学科分布和年度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共同探究历史旅游地理研究进展与结构,全面了解历史旅游地理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文献特点

从历史旅游地理相关研究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期刊来源,硕博论文文献结合其学科专业进行大概的学科分类 。从学科分布上可以看出历史旅游地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具有旅游、地理、文化、经济、 历史、景观、规划等多学科的特征。从研究重点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理中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旅游环境、旅游文化、旅游者行为等方面,文量较大,是历史旅游地理研究的引证基础。旅游者行为、都市旅 游、旅游交通、城市规划等视角的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文献量虽然较少,但深化了相关研究,加强了历史旅游地理研究的应用能力,旅游者行为研究如张金岭的《中国古代女性出游行为特征新探》一文,从性别差异角度探讨了古代女性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为现今发展女性旅游、大众旅游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此外,风景园林、GIS 等领域的研究加强了历史旅游地理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

(二)研究阶段特征

通过整理上述搜索文献得知:国内最早有关历史旅游地理的学术研究始于 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整体呈现螺旋式递进增长态势,2007 年、2011 年较多,各为22、23篇,其他各年度发文量分布不稳定 。利用 CiteSpace软件的Burst Detection 功能,探测某一时间段内某领域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的变化频率和趋势,能客观全面展示该研究领域的演变特点。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突发性探测,并统计前20位突现关键词,根据突现关键词分布(见图1)结合文献数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和文献内容将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创新阶段。

图1 历史旅游地理关键词突显图谱

1.起步阶段(1988-2002年)

该阶段中历史旅游地理研究的文献量增长较为平缓,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旅游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同 时历史地理学从政治地理的范围中走出来,追求经世致用,开始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历史、旅游、地理等方向学者开始尝试从各自专业角度解释旅游现象,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对旅游因素形成背后的文化内涵探析,相关研究都涉及历史地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史等学科,但联系不够紧密,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 。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1991年邓美成的《湖湘旅游地理史观》,从纵横的时空视角,探讨湘境旅游活动源流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论述旅游景观的形成、演变和地域配置特征.此外,徐霞客的相关研究也较多,如田里从《徐霞客游记》来研究云南旅游资源及其地域类型分布。

2.探索阶段(2003-2011年)

随着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该阶段一系列以朝代+旅游地理名称命名的博士学位论文出现,促使该领域得到较大发展,文献呈现波动上升状态,但总体发文量仍不多 。该阶段历史旅游地理研究文 献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总体研究成果丰富,景观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分布、都市旅游等成为研究热点。历史地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史学科紧密融合,运用地理学软件或定量研究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探讨旅游演化规律,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在历史旅游地理研究中均得到一定使用,学者们开始对历史旅游地理进行理论性的探讨。

3.创新阶段(2012 年-至今)

该阶段空间分析方法在历史旅游地理研究中越来越普遍,出现了新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杨杨帆的博 士论文《基于 GIS 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利用多元大数据检索分析古代旅游 。该阶段研 究内容也有一定创新,研究热点有旅游资源开发、士大夫阶层旅游者行为、休闲空间等 。但该阶段历史旅游 地理研究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对称现象,发文量出现了波动下降,可能源于该领域缺乏主流历史学者的持续关注,其他专业学者对于历史资料的使用和解读存在较大门槛 。然而,历史时期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对旅游地理学的本质探究和发展非常重要,历史时期存有大量的旅游地理信息需要相关学者去研究。

(三)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相关研究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旅游活动、中国古代、旅游资源、旅游地理、丝绸之路、风景游赏地、民国时期、休闲方式等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知识图谱(图略)。从中可知,近40年来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进行阐述,即旅游资源观及其利用、旅游者及其行为、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1.旅游资源观及其利用

历史旅游地理研究多数直接将地理景观称为旅游资源,研究时间主要集中在探索阶段,大致包括旅游资源分布、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旅游资源分布研究主要涉及古代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从历史旅游名人徐霞客的旅行历程和时空背景探索区域景观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从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所涉旅游资源分析,唐代旅游资源分布于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州-桂州五大地区。任唤麟等以《三才图会·地理》与《名山胜记》所记录的1260处景点为数据来源,发现晚明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利用较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并形成“北京-西安-成都”与“南京、杭州-桂林 ”两大旅游资源带。中国古代温泉资源的空间演化呈现分布地由中原向四周扩展,分布重心东移南迁,南北、东西差异逐渐扩大的特点 。

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相关研究较少,袁宏道、钟惺、陶望龄等晚明士大夫评价自然旅游资源的本身价值很重要,山水有关的诗文以及故事等人文旅游资源是“山水之眼 ”,两者不可分割,他们的评价观点因不同审美观的审美事实而有其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可通过地方志和文物志等文献获取数据,汪文花依据泉州市文物志,将泉州“海丝 ”史迹资源划分为海上交通、商业贸易、宗教信仰和文化融合史迹四大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分别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主体、形式与效果等进行论述。从《范文正公集》《欧阳修全集》 等游记地志中发现宋代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三大主体:政府、私人、宗教组织和僧人,有独资和合作两种基本开发形式 。《新唐书·地理志》史料所载唐代江南地区对旅游资源通过改善道路、配套服务设施和结合人文景观等方式进行开发建设。《申报》《东南揽胜》等民国报纸期刊史料显示,民国时期风景区革新了古代风景名胜开发利用的传统模式并影响了现代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建设 。

2.旅游者及其行为

旅游者研究主要有对古代旅游者的界定,不同时代旅游者的主体构成和分布情况 。刘德谦运用先秦时期《诗经》和《周易》等群书表明这一时期开展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极大,不仅包括天子诸侯,还应囊括使者、策士、诸子、商人、臣属等人群。中国近代的出境旅游活动已由旅游的表象认识深入到考察研究西方的政习商情、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参加者主要是文人知识分子、留学生、政府官员三类。明清时期旅游者主体分布于社会阶层的两端,一是以文人士大夫和商人为主,二是经济繁荣时期的普通民众 。晚明已出现职业旅游家,即“山人”。

旅游者行为研究内容较多,分为旅游者时空行为规律和旅游流网络结构等。马可·波罗和长春真人都是古代著名旅行家,他们的游记显示出不同的旅游行为特征和地理视野差异,李小波从文化地理背景、旅游动机、风俗感受等方面阐释他们的不同。魏向东利用《四库全书》中的文人游记,借助SPSS12.0 软件,对晚明时期中国历史旅游客流的集聚和扩散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得出经济是这一时期旅游客流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江浙是当时旅游发达地 区,距离是旅游者出游选择的重要因素等结论。章杰宽对民国青藏高原地区旅游者行为和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探讨,政务交流、宗教朝拜、科学考察和政治探险不同类型的旅游者行为区别较大,存有一定时空特征差异;旅游流网络分为以布达拉宫和塔尔寺作为中心节点的两个子群,布达拉宫占绝对优势地位。文人士大夫是古代旅游者的主体,不断有学者对他们的旅游行为影响因素、旅游活动季节、旅游偏好等特征进行专门研究。

3.旅游服务与设施

古代旅游虽未发展为一个产业,但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相关行业和相应设施早已存在,研究重点在 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两个方面。

旅游设施研究主要包括旅馆和驿道。郑向敏的博士论文发现中国古代行宫苑囿通常出现在都城附近,沿驿道干线尽设各种备宿供膳设施,“沿城皆客店,邸店如云屯”,城市民间旅馆旺盛发达。新式交通轮船、火车、汽车的引入促进了近代旅游业的兴起,新式行旅交通的分布极不均衡,多数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大腹地和边疆省份的公路相对不多。“古道”旅游研究有两种不同的空间尺度,一是大尺度的“古道”形成“遗产廊道”如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等;二是中小尺度的“古道”,呈局部的点状分布,形成线性、点状、活态三大类景观纵横捭阖的空间格局。杭州的旅馆业在民国时期发展极为兴盛,经济发展和现代交通对旅游市场发展、新式社会风尚、杭州近代城市中心变迁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蜀道不仅是古代沟通中国南北行旅的重要交通动脉,也是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

古代旅游服务不是专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是在其他现实功用的社会服务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并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相关研究较少。船是江南水乡的重要交通工具,游船成为明清江南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著名风景区和旅游胜地为主要的活动范围 。晚明旅游服务要素空间分异巨大,服务因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江南等部分经济发达的市镇中,乡村地区是服务供给的空白地带。晚明旅游活动的繁荣促进了交通、食店、酒肆、茶馆、旅舍、戏院、旅行指南出版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开启了近代旅游的曙光。民国时期通过铁路旅行指南为大众提供旅游信息,客观上促进了旅游模式的转型,铁路管理部门承担着旅游的宣传职能, 铁路促进了新的旅游空间形成 。

4.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主要研究景观的历史文化含义以及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在旅游发展初期,相关学 者对地方旅游景观展开初步认识,通过系统梳理古代风景营建经验和扬州名胜集联历史文化含义,所形成的旅游景观为当代风景名胜的开发提供借鉴。根据《潇湘八景图》等历史文献探究古代地方“八景 ”这种地 域景观组合方式的历史演变规律,研究八景现象和文化,以及八景的多元文化特征、景观塑造与资源利用文化模式等。古代旅游景观也包括休闲旅游活动地,有学者对元代大都休闲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梳理,显现出古代城市文明的内涵。

中国古代民间游憩活动主要受农业文明的驱动,依赖于深厚完整的文化积淀,但时空范围的局限性也制约了当今中国游憩活动的展开和深化。明朝中后期旅游活动在全国空前普及化、大众化,多位学者认为 是制度改革、商品经济撞击、文人雅士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因素形成宽松的文化氛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促进游历热潮的形成,在此期间诞生了旅游地理标志性著作《徐霞客游记》,中国古代游记中记录的社会风情也展示出区域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思想,对旅游者行为规范、旅游开发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END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编辑 | 马瑞璇

编审 | 宋亮

审核 | 刘玉芳、马强


西南史地研究
本号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暨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