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民、迟宽庚、陆韧 | 滇西行——云南丽江、永胜考察报告

文摘   2024-12-04 14:21   重庆  

滇西行——云南丽江、永胜考察报告

【作者简介】

陈功民,男,1993年生,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17级硕士生。
迟宽庚,男,1993年生,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17级硕士生。
陆韧,女,1955年生,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研究。


【全文刊载于《中国人文田野》第9辑,成都:巴蜀书社,2022年,第105-125页,注释从略

2018年11月22—26日,“明清时期川滇藏交界区域军政管控研究与国家治藏战略”项目考察小组根据研究需要,对云南丽江市和永胜县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主要涉及明清两代的丽江古城、北胜州州城以及周边的交通、文化等方面,希望借此熟悉当地自然、人文状况,了解丽江古城概貌、周围的著名民居及永胜相关坝区的聚落民族、农田水利、历史文化以及澜沧卫城的概貌。参加此次考察的人员有:陆韧教授、余华博士和硕士生陈功民、迟宽庚。考察安排如下:
11月22日,上午9时从昆明出发,下午4—6时考察丽江古城。
11月23日,上午9—11时探访玉龙雪山洛克故居。
11月23日,下午4—6时考察梁官、金官二镇的房屋建筑、田地、沟渠,并访谈了多位当地人。
11月24日,上午8—11时考察了县城东四里的灵源寺。11:30—1时考察了红石崖地震遗址以及县城南北二门及街道两旁古建筑。下午3—6时考察了县城东西二门及街道两旁古建筑。
11月25日,考察的地点有清水驿村、边屯博物馆、毛氏祠堂、他留人坟林。
11月26日,返程。在前后为期五天的实地考察中,考察小组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对滇西北丽江、永胜地区的相关历史地理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收获,并就此进行总结。
滇西考察路线示意图
一、寺观建筑群
1.灵源寺
11月24日早上八点,驱车前往永胜县东五里许的灵源寺。该寺庙是我们今天考察的第一站。寺庙始建于何时,尚不清楚,据查正德《云南志》,此地原有观音阁,为唐贞观年间所建。不知是否可信。“灵源”二字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云南巡抚谭尚宗题于石壁上,“盖取‘灵源大士人天眼’之句,故名”。该寺庙是滇西著名的寺庙,也是县城内最古老的建筑群。灵源箐河将其一分为二,现存财神、药王庙、文庙以及灵源寺庙主体,大小建筑约十间。虽曾毁于大火,但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按明代计算,则现已有600多年历史。该建筑群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财神、药王庙和文庙,位于公路旁。在内地省份,儒、释、道一般都是各自独立祭祀,而此处却不同,财神与药王同供一庙。据僧人介绍,财神庙、文庙所在地方,早期为灵源寺田产。后来由于县城改造摧毁了一些古建筑,一些有威望的人认为县城的文庙不应该被摧毁,所以从永胜县老医院那里整体搬迁而来,财神庙和药王庙也是如此。因为当地人求神拜佛大多是求财保平安,故而有财神、药王二庙;读书人则希望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故而临近高考时,此庙的香火比较旺盛。
永胜灵源寺对面文庙
永胜县城东灵源寺大门
第二部分为灵源寺主体部分,沿山麓分布,河与山的小块平地为灵源寺,山间且有阁楼点缀,古树参天,环境清幽,因居河边缘故,还透着一丝丝凉意。路过中院时,发现一块崖刻刻于山麓的崖壁之上,周围已经长满杂草和树藤,抚去杂草,竟然发现这崖刻是乾隆十二年的《镇守云南路永北总镇都督府功德碑》。园中香炉为文物,炉身刻有“奉直大夫知北胜州事判刘士观,署学正□□□,澜沧卫掌印指挥同知李仪,指挥使李邦珍,管操指挥佥事吕元声,署捕经历雷□、举人阮嘉祥,生员卢绍先、高登科、六房吏杨仪、苏□□、文承泽、李奇銮、刘余祥、张希俊、任华、官悦民、杨文兆、杨绍文、李奇鹤、董其昌、谢美、李培、王应龙、聂镇、谢□、马建仪、周治隆、何朝登、范应祚、□□□、熊应□,属川指贰华主张应举、男张成龙、蜀川客民于进忠、徐金榜、简□□、□启明、□□□、杨守禄、郑昆同,陕西客民刘世威、张汝具、张而羽、魏教民、张汝真、毛汝景,江西客民丘元达、□□□,管官文成龙、吕桂芳,□□□督三川张光裕,主持□□□”字样,因年代久远,其内容多有模糊,但能辨其落款时间,为“天启癸亥季春□□造”。
灵源寺中香炉
寺院中除去这些佛像外,临山脚的一面石壁上还有碑刻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的《永胜壶山后□吴道子画大士像》、光绪二年《重修灵源寺碑记》等。其中许多碑刻因年代久远,字迹较为模糊,但概能知其年代,尤以清代石刻居多。
如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灵源寺碑记》:
曾读《觉世真经》,其中有创修庙宇、印造经文之说,后即继之造桥修路,则知修庙宇以妥神明,刊经以感化,造桥以利行旅,善过之切于事神,益民非浅鲜矣,即在殊方异域,犹勷其盛举,而况在守土事权我属者,顾可漠然置之也哉。永城东郭外观音阁建于唐之贞观,石壁大士画像传为吴道子手笔,香火之盛,甲于他处,摹像者几编寰区焉。庚午,克城后,予朔望拈香,见其门窗户壁大半拆毁,方欲捐廉培修,巨料偶遭回禄,正殿悉成灰烬,仅存外厢数间,此非大士之灵不能呵护也。抑亦因发逆踞城时,污秽太甚,必欲改作,而后安耳。閤属绅粮户稟恳发给印簿募化什邡,予因忆丙寅春初,权永篆借寓大兴街五省庙欲修一阁,以供大士像,未遂其志。兹得易地以酬夙愿,亦属快事,乃捐俸银三百两重建正殿。又得远近官绅、郡士民不吝锱铢,共勷厥成,赖文茂才发运董理其事,不数月而工竣,其规模之广大异于曩时,予已私心自慰矣。第念晨钟暮鼓鲜有梵韵经声,亦为禅林恨事,适遇友人送有《妙法莲华谈经》一部,捧读一周,尘心顿洗,爰嘱及门。辛酉,选拔刘生镇西,敬谨謄录,付诸梨□,以广流传,时值瓜代有期,未三旬而刊毕,所幸学博周大动职员关天锡、张开元等即以此轮作月会,每月之十九日谈演一次,保境清平,其感发惩创者,实繁有徒矣。虽然不有所资,恐日久而难以为继,特买民人□□□□□□□捐入斯会,永作香火,并将上年修建普度会所置靴帽金顶二十四付、蓝衫十六件、大褂八件、响器一堂,悉捐入会,以彰显整齐,从此衣冠济济、音乐锵锵,不但为名山之一助,而于事神明之道,庶几其安矣。独是山门之外,旧建木桥甚属狭窄,一有冲塌,难免不将经会停歇,复嘱文茂才将旧桥基址开闻广涧,疏通水道,倡捐俸银五拾两修长溪以利涉,架大木而成梁。嗣后马骤车驰,无往不利,题其名曰灵源,仍其旧也。倘异日因公过此,履斯桥,游斯寺庙,经功不辍,佛火常新,是又在诸君子之有始有卒,不负予之厚望焉耳,□记巅末以□负□。大清光绪二年岁次丙子孟秋月中浣日,前署永北直隶同知補用知府星沙刘昌笏撰并书。
灵源寺的文物还数“观音像”最为留意。“观音像”为石刻,用金粉镶嵌而成,右下角落款为:唐 吴道子。据僧人介绍:该“观音画像”是本地土司——高土司在“京城开会”(实际指土司朝贡)后由京城带回来的,由于担心纸质画像不易保存以及对观音大士的信仰,便请工匠按照画像雕刻并镶嵌金粉而成。如果僧人所讲属实,这里将给我们传授一些新的知识点:土司朝贡,则带回内地的文化至统治区域,这是对中原内地文化的仰慕,也是边疆土司在文化观念上对中央在某种程度上的认同。又据另一个俗家弟子介绍,这幅画是高土司的祖先,在南诏后期内乱不稳定期间,从南诏偷来的。一幅画的来历有着两种说法,孰是孰非,用史实论证。
据正德《云南志》载:“观音阁,在城东四里许。唐(政)[贞]观间建,林壑秀丽,有乌龙潭、香炉峰。遇盛夏,人多游赏于此。”然而,正德时期的史料对此画像都没有记载,说明第二种说法不实。又据乾隆《永北府志》、《续修永北直隶厅志》载:“观音寺,在郡城东五里许。石壁有唐吴道子观音画像。世守北胜土知州高多罗生筑巷供奉……香火之盛,为永北冠焉。”或许这条史料可以对第一种说法进行印证,但也不能证明是高土司从北京所带。
从灵源寺出来后,我们便急匆匆地驱车前往红石崖地震遗址,也生怕错过旭日之下三川坝的壮观景色。
首先是西关远眺之胜景。当从西山垭口俯视三川坝,其地一掌平开,地势平坦,南部略高,有三条沟壑由南而北穿过坝区南部,沟渠蜿蜒,北部西山山麓有一片水域(应当为西山草海)。道路从坝区中间由南而北一穿而过,东向可循盘山公路至县城。三川坝与县城的直线距离不足八里,而金官至县城却有二十几里路程,何故?因三川坝海拔1500—1600米,而县城海拔2100—2200米,巨大的落差从而造成了两地相距甚远。同时,600米左右的巨大海拔落差,造成了两者之间的温差较大。傍晚用餐时,据餐馆老板所说,凌晨时,三川坝至县城的西山这段路是禁止通行的,尤其是冬天,因为气温较低,路面容易结冰,容易出现交通隐患。
平视远方,借着太阳光照,则看见远处有白色一块点缀着天边景色,按方位可知此处白色应为玉龙雪山。回查史料,这便是“西关远眺”。史载:
城西三里许,名西关,双峰插天,一关扼要,截然天堑也。每一登临,三川至绣壤芳畴频来,眼底五约之壶峰笔岫,俱列胸前,而且左顾虹桥,右盼□岭,俯瞰石磴,仰视雪山,一览无遗,众山皆小,登临边胜者,至此咸憇息舒怀,彷徨不忍去云。
站在西山垭口,不仅感叹云南坝子之宽广,而且也明白了三川坝在永胜的重要性。同时也不禁回想起前天晚上在金官镇一座位于交叉口石桥上的指路碑,该指路碑尤为简介,用一块小木板自制而成,上写“东指永城,西指梓里,南指程海,北指匀甸”。这可能是某位当地人感叹此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又因暂时拮据,只能简而为之。
驱车循路向下行驶了一里许,这里有一座石碑,题有“二郎庙”三字,碑阴内容大概讲述了“二郎神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所谓“劈山”应当指的是明正德六年那次大地震,据《永北府志》“祥异”条载:“明正德六年五月初六日。地震,城倾西北,民房倒塌千五百余间,近屯西山下,田成湖者百余顷。”这次地震破坏力巨大,因震源距府城不足三公里,从而造成了当时的府城北部地区毁坏,变成了一片废墟。同时,房屋倒塌近千余间,近屯三川坝田地受灾万余亩,形成了现今著名的翠湖龙潭和西山草海。红石崖被地震撕开50—300米宽、9千米长的大裂谷,谷底至山峰最深处约500米,形成危崖峭壁、险奇壮观的红石崖峡谷。“二郎劈山救母”这是中原内地的神话故事,在边疆省份都是如此崇拜,也反映了两点,一是内地文化与当地发生事件的附和;二是边疆地区对内地文化、国家边疆治理等方面的认同。
从二郎庙至红石崖地震遗址直线距离不过一里许,但是循着盘山公路而下,大约行驶了20分钟左右。红石崖地震遗址观景点在半山腰,因山被分成两半,两地的来往由一座石桥沟通。桥长40余米,据桥头所立《桥头河一级电站进厂大桥碑志》(1999年2月)载:“古有神传,永北平川;东水南流,旱数三川。”“东水南流”应当指的是正德六年(1511年)地震使灵源箐河南北流向的水系改道为东西走向,然后流至三川坝中的五郎河水系。
站在桥上俯视桥下,感觉有点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桥与谷地相距约20层楼高。从谷地向上一直看不到尽头,峡谷犹如被刀劈开一样,整整齐齐。可能因年代久远,被分成两半的崖壁已经布满青苔,但丝毫没有抹灭其雄伟壮阔的气势。由于时间紧迫,还没有来及领略其风光,便急匆匆赶往下一个地点:永胜县城。
2.清水村建筑群
清水驿,又叫清邑、清水古镇,现为清水村,位于县城程海南岸的干热河谷地带。永乐二年,云南布政司曾在澜沧卫设立两个驿站,一是澜沧驿,另一个就是清水驿。清水驿作为乡间驿站,是文武官吏食宿、更换马匹的重要场所,逐渐发展为经济繁荣、文教昌盛之地。因而这里文化气息浓厚,古建筑群也比较多。
清水东岳庙是我们今天考察的第一站。东岳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是清水古镇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现存东岳庙宇(部分原貌)、斗拱式双层牌坊、正殿、厢房等建筑,虽经战火摧毁一部分,但经道光重修和增建,现已有近300年历史。
东岳庙建筑群规模较为壮观,古柏参天,环境清幽,是求财求寿的道教之地,是该镇的文化象征之一。现在东岳庙前为该村的集市,也是老人聚集交流之所,是该镇的中心地带。东岳庙因年久失修,屋面倾塌,四壁断裂,险情濒发,若不及时维修,此文物古迹将毁于一旦。值得高兴的是,在老干党支部、老体协的积极推动下,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对东岳庙的三光楼古牌坊进行维修,于1997年冬竣工。其他建筑未得到修缮的,希望后续者继续为此添砖加瓦,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几山书舍坐落在期纳镇北端清邑街,坐南朝北,始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先是由当地拔贡汪养度出资修建孔子大成殿,后经多年兴修,至道光中期,书院才全部完成。几山书舍原名“文庙”,后经书舍规模扩建则改之。几山书院现在改为“清水小学”,其建筑多被拆毁或改建为学生教室和宿舍,现存大成殿、阁楼两栋主体建筑。校园内古柏参天,环境优雅。进门右转则为大成殿,为宫殿式建筑,前檐上额题有“几山书舍”大字。大成殿前筑有砖石结构的阁楼,阁楼两侧题有对联“承先贤千秋雅范,开吾驿百代文风”。
永胜清水村几山书舍
永胜清水村东岳庙
二、卫所聚落
澜沧卫,是明洪武中后期卫所移民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据陆韧老师考证,湖广长沙护卫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春正月调往云南;同年四月,再调往昆明为云南中卫;洪武二十八年,调往北胜州。洪武二十九年,置澜沧卫。正德《云南志》卷十二“屯田”条载:“境内有五十百户屯田,散在期纳、海口、盟荘坝、片角等村,皆澜沧卫官军。”23日所考察三川坝中的梁官、金官二镇就是五十百户中的两个。
11月23日中午,我们驱车从丽江前往金官、梁官二镇。这是我们当天考察的第二站。大约四点左右至梁官镇。据陆老师在车上介绍以及我们所查阅的资料,梁官、金官二镇居民的祖先为洪武时期朱元璋诏谕从湖广长沙卫所调。下车了解到,这里的古建筑已经不多见了。故而,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里的移民历史,便访谈了多位当地人,有中年人和老人。当询问他们是什么民族、祖上是否本地人之时,他们回答是“汉族”,并且都说他们的祖上是由湖广长沙卫调过来的,并不是原始土著居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八九十岁左右的老妇人,当我们询问她贵姓、哪个民族、祖上是哪里人之时,她回答话语带着湖南口音,让湖南籍的考察队员倍感亲切。她说:“……姓chen,包耳旁的chen”。老人说,她家的祖上是从湖广长沙卫被朱元璋调过来的。她的回答让其他人感到疑惑不解,而湖南的队员却是秒懂。因为在湖南,当表述自己的姓氏时,不会说“耳东陈”,一般会说“包耳陈”。据以上访谈的内容揣测,虽然明代洪武至今约有600多年,但是这里的居民并没有忘却那段调卫的历史,他们祖祖辈辈口口相传。
毛氏宗祠位于永胜程海之滨,祠堂虽为现代建筑,但是文化底蕴浓厚。其主要讲述了永胜毛氏先祖毛太华曾为澜沧卫军户,屯戍于今永胜县程海镇凤羽村,官至百户长。后因军功,率长子清一和四子清四内调湖南韶山,而次子清二和三子清三世代定居云南永胜之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程海镇凤羽村毛家湾发掘毛清二(毛用)的墓碑和《韶山毛氏家谱》二者对此均有记载:“吾族原籍江西吉州龙城,始祖公毛太华宦游从戎,屯戍澜沧卫,后以军功奉调,携长子四子内迁。”
澜沧卫,是明洪武中后期卫所移民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据陆韧老师考证,湖广长沙护卫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春正月调往云南;同年四月,再调往昆明为云南中卫;洪武二十八年,调往北胜州。洪武二十九年,置澜沧卫。正德《云南志》卷十二“屯田”条载:“境内有五十百户屯田,散在期纳、海口、盟荘坝、片角等村,皆澜沧卫官军。”23日所考察三川坝中的梁官、金官二镇就是五十百户中的两个。
11月23日中午,我们驱车从丽江前往金官、梁官二镇。这是我们当天考察的第二站。大约四点左右至梁官镇。据陆老师在车上介绍以及我们所查阅的资料,梁官、金官二镇居民的祖先为洪武时期朱元璋诏谕从湖广长沙卫所调。下车了解到,这里的古建筑已经不多见了。故而,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里的移民历史,便访谈了多位当地人,有中年人和老人。当询问他们是什么民族、祖上是否本地人之时,他们回答是“汉族”,并且都说他们的祖上是由湖广长沙卫调过来的,并不是原始土著居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八九十岁左右的老妇人,当我们询问她贵姓、哪个民族、祖上是哪里人之时,她回答话语带着湖南口音,让湖南籍的考察队员倍感亲切。她说:“……姓chen,包耳旁的chen”。老人说,她家的祖上是从湖广长沙卫被朱元璋调过来的。她的回答让其他人感到疑惑不解,而湖南的队员却是秒懂。因为在湖南,当表述自己的姓氏时,不会说“耳东陈”,一般会说“包耳陈”。据以上访谈的内容揣测,虽然明代洪武至今约有600多年,但是这里的居民并没有忘却那段调卫的历史,他们祖祖辈辈口口相传。
毛氏宗祠位于永胜程海之滨,祠堂虽为现代建筑,但是文化底蕴浓厚。其主要讲述了永胜毛氏先祖毛太华曾为澜沧卫军户,屯戍于今永胜县程海镇凤羽村,官至百户长。后因军功,率长子清一和四子清四内调湖南韶山,而次子清二和三子清三世代定居云南永胜之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程海镇凤羽村毛家湾发掘毛清二(毛用)的墓碑和《韶山毛氏家谱》二者对此均有记载:“吾族原籍江西吉州龙城,始祖公毛太华宦游从戎,屯戍澜沧卫,后以军功奉调,携长子四子内迁。”
永胜毛氏祠堂大门
永胜毛氏祠堂的毛清二墓碑图片
三、边屯开发
永胜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00°23’—101°12’,北纬25°59’—27°05’之间。县境东接华坪,南临大理宾川,西接丽江、鹤庆,北连宁蒗。永胜县政府所在的城区坝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924毫米。全县面积4998.19平方千米,其中盆地及河谷面积为1140平方千米,占比22.8%,有三川坝、程海、星湖坝、期纳坝、金江坝等坝区,是永胜县的主要农业分布区。境内河流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五浪河、仁里河、三岔河、程河、达旦河是县境主要河流。而金官、梁官二镇以及县城则分别位于三川、城关坝区中。
三川坝位于以程海为中心的大断裂带上,地势南北走向,呈长条形宽谷盆地,海拔1550米左右,年降水量平均821.1毫米,无霜期269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为滇西北粮仓。三川坝因以盟川、会川、济川三水流经坝区内而得名。为金官、梁官二镇所在坝区,南至程海,北抵五郎河。金官、梁官二镇因以明代百户所的金姓、梁姓长官而得名。
城关坝,海拔2130米,年降水量693.6毫米。因历代府厅州县城设于此,故名。为县城,即永北镇所在坝区。北起兴营乡甸头村,南至碧泉林业局,东西抵山脚。
永胜不仅作为卫所移民的典型事例,也是边屯开发的重要典型之一,边屯名郡就是由此而来。自洪武二十九年设置澜沧卫始,澜沧卫五个千户所的军户以及其军余皆散在永胜各个坝区,遵行“三分操守,七分屯种”。此次调卫不仅充实了当地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内地的劳作和耕种技术。此后,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永胜则有“滇西粮仓”之美誉。当然,这是当地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据光绪《续修永北直隶厅志》卷一“气候”条载:
尝闻地之高者,多寒;地之卑者,多暑;近北者,多雪;近南者,多风雨。此固由天气、地气各境殊异,宜乎方舆之各有不同也。永北形势与丽江同,发源起脉于滇之西北隅,而山势较大,由永蒗劈分三股,中脊较高,东西两支微低,其间千山万壑……谓阴雪□寒,五谷不生,实则稻麦皆宜者,永宁土府也……越数百里,四山齐俯,而平原开拓,则郡治在焉,是为永城附郭,风气稍寒,余均和暖,惟宜植晚稻菽麦,所谓四时无暑,一雨便成冬也……由城西下,则为三川,其地微炎,宜稻宜麦,若无水患,迟稻亦收。
就如以上材料所描述,三川坝之地(金官、梁官二镇所在地)不仅可以种稻谷和小麦,而且如果水患减少,还可以种两季稻,故而永胜得到实质性的开发。除当时固有的自然地理条件,还离不开当地的水利设施建设。乾隆《永北府志》卷五《水利》载:
桥头河,即明川桥自大河观音箐水,由红石崖至此分为六壩,灌溉坡脚中洲、梁官等处。查永郡米粮全赖中洲,该处田多水少,又全赖观音箐水,以资播种六壩。旧分三班,每年二月初一日为始,自上而下,十八日一轮。明季以来立有碑记,近以年远碑毁,乡民强弱不等,竟有恃强约班混争之弊。乾隆三十年,知府陈奇典新立六壩水委,专查轮班放水,并议立班期、分放处所,造册送印分存,知府及经历衙门并一本交水委,即勒碑以垂久远。总巡黄君令水委文斗相经画之,功不可泯也。
沙河,由桥头河而下,向无堤埂,南北分流灌溉,沿河惟插柳护田而已。下至张家桥则河高田低,不得筑堤防护,又以水繁河窄,每至冲决。乾隆二十七年,知府马淇珣详请于海河谷内分来,分作二岁修。
泥河,分南、北二源,发九龙潭,因潭中水出九股得名。潭立南、北二闸。由南即为南況河,灌上川田地,向西北折而至杨百户桥入五浪河,注于子里江。每至秋分,雨水泛涨,泥沙壅入阻塞,浸溢为害。乾隆二十七年,知府马淇珣议作三年分段岁修。乾隆三十年,知府陈奇典查勘,得南闸与桥头河二水交处有古沟□□久经淤塞,秋后每至害禾。遂捐资,令水委沈富挑濬十五丈,俾二水疏洩有归,近处田地无淹没之处矣。由北闸而去为北泥河,灌下川田地,由金官而合于杨百户桥,入五浪河而注入子里江。秋后水涨壅塞,亦与南泥河相等,马守议作三年分修。
如上述所述,三川坝地区修有水坝、堤坝、沟渠等水利设施,为防止堤坝侵蚀,在河道两岸种有柳树护堤。同时,为防止河道淤塞,对其进行维护,立有“岁修”之约。三川坝田多水少,全靠观音箐之水来灌溉犹如杯水车薪。观音箐即灵源寺旁的小溪,此河宽约三米左右。我们考察时为冬季,应为枯水季,但该处水流量较大。不过,对于面积约为140万平方千米的三川坝来说,观音箐河水是难以满足该处的农业水量需求。为此,自明季以来立碑定规,每年二月初一始,分三班放水,十八日为一轮。到清乾隆时,陈奇典设立水委并造册存案。这些举措不仅规范了放水秩序,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而且也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水利社会的情形。虽然考察之时没有探寻到这些碑刻,但是对三川坝访谈之际却有意外收获。
11月23日下午,考察小组在金官、梁官二镇调查访谈之时,有幸拜访到一户谭姓人家。据了解,他们祖上在明朝朱元璋时从长沙调卫而来,至此定居数百年。谭家房屋格局为四合院式样,都是谭姓子孙居住。当余华师兄看见庭院内堆满了剥完玉米粒的玉米棒子,感叹一句:“你们家今年大丰收!”谭家主人随即答道:“是的,我们这里种啥得啥,有滇西粮仓之称。”当我们从梁官镇辗转至金官镇途中,发现这里稻田为棋局式样分布,整齐划一,阡陌纵横,河道和沟渠有序排列,柳树和竹林分布于沟渠和河堤两岸,土壤肥沃。还有不少有水的稻田,可能是当地人以备开春之用。
永胜梁官镇谭氏四合院一角
永胜三川坝东南角
四、古城旧居
丽江古城与西安等古城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是并未发现与西安城墙相媲美的高大城墙。据乾隆《丽江府志略》“城池”条载:
丽江旧为土府,无城。本朝雍正元年,改土设流,总督高其倬、巡抚杨名时题请建筑土围,下基以石,上覆以瓦。周四里,高一丈,设四门:东曰向日,南曰迎恩,西曰服远,北曰拱极,上皆有楼。又别为小西门,曰饮玉。以便民,无池。(查丽江内蔽鹤、剑,外控维西、中甸,为滇省出入西藏咽喉,应改建石城,庶资捍御)。
丽江为土府时没有筑城,据说是因为土府掌权者姓木,如果四周筑城则如“困”字,犹如不吉利之说法。此事一直延续到雍正改土归流之时,才得以筑土城,但时间久远,土城多有圮废。又因修石城代价太大,未果。故而我们今天所见之丽江古城没有城墙,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是三河之水穿城而过。古城之水来源于玉泉水,而玉泉水发源于黑龙潭,从象山麓流出,从古城西北流至玉龙桥,并在此处分成贯穿全城的东、中、西三条支流。三条支流走街串巷、穿墙过院,逐渐分成无数条小水渠在古城里流淌,并与古城中的潭、泉相连,构成了城中的水网。丽江虽地处滇西北高原,但这里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之神韵。虽然穿城而过的河水量不如江南水乡那么丰富,但是流经千家万户,小水渠中的水显得比较有灵气,犹如孩子般,一会儿“活泼”,一会儿“恬静”。同时,其水质也是清澈、洁净、透明,据陆老师所说,这水在明清当时都能当饮用水。更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前往四方街途中,笔者便不由自主地说了一下,这里的石板街道真干净。陆老师便说,西河地势较高于中河,并装有活动木板闸门,每隔几日便利用高差可将西河之水引到巷子用以冲洗街道,然后街道石板上的脏物便顺着中河冲走。可见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三是古城街道上的民居建筑。古城民居建筑沿街道两旁分布,鳞次栉比。这里的民居建筑是土木结构的二至三层的瓦屋。其用瓦颇与内地不同,内地瓦房用的是“卷瓦”,而这里用的是青瓦。乾隆《丽江府志略》载:
旧时,惟土官㿍舍用瓦,余皆板屋,用圃木四围相交,层而垒之,高七八尺许,即加椽桁,覆以板,压以石,屋内四围皆床榻,中置火炉竝炊爨具。改设后,渐盖瓦房,然用瓦中仍覆板数片,尚存古意。
由此可知,此处描写房屋的土木结构与我们在雪嵩村所见房屋内部相差无异。同时,该地建瓦房也是在改土归流之后。又据陆老师所述,青瓦本为皇家所用,但是由于丽江地区风大等因素,内地卷瓦不适宜本地的建筑,故而皇帝下令,允许该地区的建筑用青瓦。但是考察小组在永胜县城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了青瓦。其中缘由便不得而知,史料也无从查起。令人感兴趣的还有房屋的封火板正中挂着一块形状像鱼的木板,据陆老师解答,这叫“悬鱼”,是纳西族的一种风俗,这种挂着像鱼的木板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意为年年有余,一是鱼属水,警醒人们要注意防火。或许此种解释的更为恰当。但是这种风俗好像并不是纳西族人所独有,考察小组在永胜县城许多古建筑上也见到这种木板。
丽江古城中的“悬鱼”(悬挂的那块木板)
11月22日下午4时左右抵达丽江市区。由于时间较晚,加上行程比较紧迫,故而只能选取丽江古城中与考察相关的地点进行考察。在市区长水路下车,沿着忠义巷向木府所在地进发。不到一里许,便来到忠义坊,此牌坊与笔者之前所见“金马”、“碧鸡”牌坊有所不同,全部为石质结构。据简介说明,“忠义”二字乃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钦赐并敕牌坊。三门四柱六檐,柱皆通天式,高三丈三,象征“上有三十三重天”,宽二丈八,象征“二十八星宿”,前立四狮,后安鳖二,坊顶向内立望出犼二,愿主人早出门视事,向外立望归犼二,祈主人平安归来之意。据乾隆《丽江府志略》“古迹”条载:“忠义坊,在土通判署右,高数丈,栋梁斗拱,通体皆石,坚緻精工,无与敌者。明万历间,土知府木增奉敕建。”此记载基本与考察所见以及简介所描述差不多。
与丽江木府的忠义牌坊合影
木府古称“丽江军民府衙署”,是丽江木氏土司办公所在地,虽然它从形式上来看仅仅为土司宅院,但是它的气势与奢华,并不输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府邸。
据说其主体建筑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排列于东西主轴之上,包括忠义牌坊、仪门、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三清殿、配殿以及两侧的驿馆和木家庭院,占地46亩。该建筑无论是规格和气势都与北京紫禁城相似,故而有“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之说。徐霞客评价道:“木氏居此两千载,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可见当时木府盛况。
忠义坊后即木府所在。跨进木府大门,便能看见一片开阔的地面上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如不是游人穿梭于此,仿佛置身于古代皇宫之中。木府第一座建筑便是议事厅。前议事厅是丽江木氏土司商议政事之场所,其气势威严壮观。由此可见,当时木氏土司地位显赫。同时,也意味着丽江土司的政治、经济、文化鼎盛。议事厅气势宏伟、端庄宽敞,是土司议政之殿。明人徐霞客万里遐征之时就曾在此面见过土司木增,并对此有过记载:“其门南向,甚敞,前有大石狮,四面墙垣之外,俱巨木参霄。甫入,四君出迎,入门两重,厅事亦敞。”
议事厅之后就是万卷楼。万卷楼由红柱、灰瓦所建构,三层飞檐,层层峻峭,二层稍与一、三层不同,有一个走廊,由十几根红柱支撑。在第二层的飞檐之下挂着一幅黑丝匾额,题有“万卷楼”三个大字。第一层也有一块横匾,比二楼匾额稍小,题“行化边徼”。这座雄伟庄严的万卷楼有着木家“图书馆”之称,它是木府存放书籍、档案之地。据解说员讲解,万卷楼存储的资料非常丰富,除了木家土司的族谱外,还有有关纳西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的卷宗、资料。
丽江木府之万卷楼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木家土司商议家事的地方。大殿只有一层建筑,也是由红柱、灰瓦构建,大殿檐下题有“护法殿”三字。再下面一层檐下有一小匾额,题有“为国干城”。遗憾的是,时间紧迫未能进殿细细查看。
出木府之后便急匆匆经过官门口前往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犹如大印一样。此处四周店铺林立,是市区最繁荣的地区。据陆老师所述,四方街是滇西最为繁华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站,进藏的商队都在此歇脚和补充食物。正如乾隆《丽江府志略》“市肆”条所载:
府城市,在府城内西关外大研里,湫隘嚣尘,环市列肆,日中为市,名曰坐街。午聚酉散,无日不集,四乡男妇偕来。商贾之贩中甸者必止于此,以便雇脚转运。丽女不习纺织,布帛皆资外境。合市所陈,稻梁、布帛居其半,余则食物薪蔬,无他淫巧也。日用常物,问市亦稀,惟荍糕麦酒,入市者必醉饱乃归。
史料所载的“大研里”,就是四方街所在地。明清以来各地商人在此聚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丽江府城的交通枢纽,以四方街为中心,有五条主要街道及与其相关的几十条巷道相互交织一起,构成了一个像蛛网一样的四通八达的街道网络。同时,街道网络虽密集,但是却没有死胡同。四方街的主要干道都是石板均铺而成,经岁月磨洗,石板变得光滑发亮,它们是丽江古城最好的见证者,见证了四方街的繁盛与衰落。
方国瑜故居大门一角
方国瑜故居是丽江古城中考察的重要一站。故居坐落在丽江古城的东北,位于五一街文治巷内。考察小组循着指示牌,踏着石板路一路寻找,发现左前方有与其他建筑格格不入的一堵墙,与马头有几分相似,感到非常好奇:这座建筑与古城其他纳西建筑大为不同,似乎别具一格,独领风骚。询问陆老师,原来我们已经到达了方国瑜故居。陆老师说,刚刚我们看到的那座墙,叫“马头墙”,是江南徽式建筑。这座故居怎么是徽式建筑呢?难不成方先生是江南人。其实方先生是云南丽江人士,纳西族。这时便回想起与老师们在课堂中讨论的一些移民相关问题,为什么云南许多人都认为祖籍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人,就如方先生谈到自己祖籍时,认为自己是安徽桐城方氏人,是方苞的后世子孙。当然,这与我们后面考察中所访谈的金官、梁官二镇的居民谈到的内容有些不同,他们说自己祖籍是湖广,这里是卫所移民,有着历史证据。而丽江城区周围,在明清可是木氏土司掌管,可以说是土皇帝,这里不太可能进入汉族移民。这些对研究移民史都非常有意思。遗憾的是,当我们走到方国瑜故居大门之时,发现大门紧闭,是我们错过了参观时间,只能望门兴叹。
丽江雪嵩村洛克故居
洛克故居是我们第二天上午考察的第一站。洛克故居座落在玉龙雪山之下的玉湖雪嵩村,距丽江古城十余里。洛克全名为约瑟夫·洛克,是美籍奥地利人,1922年从泰缅边境进入云南,然后从滇南思茅来到滇西北丽江,一住就长达27年,对丽江周围地区进行了详细考察,拍摄了上千张珍贵的民俗照片。同时翻译了上百本东巴经书,著有《中国西南纳西古王国》等著作。因而想要更好地了解丽江当地的民俗风情、文化以及交通等方面,洛克著作是我们必读书目之一。
11月23日早上九时从丽江古城出发,大约20分钟车程便抵达雪嵩村。令人震撼的是,古老的纳西族村落保留得比较完善,与丽江古城中的纳西民居相比,多了一些真实与淳朴。纳西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间,游客与居民往来于石子铺成的曲折小道上。从停车场往上走了大概四五百米,在村落的尽头有一个用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堆(不知这个用词是否正确),有两层楼高,周长差不多两个成年人手拉手围起来的样子,一眼看去应该是纳西族人供奉的信仰之神,但是在周围没有发现贡品或者红布、哈达(纳西族也信奉藏传佛教)之类。陆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纳西人信仰的三多神。左边巷子的民居似乎比右边更为朴素,于是顺着主路向左边的巷子走去,两边的房子都是石质结构。刚好有一户家门开着,出来一位老奶奶,我们征得同意后进去参观。民居为土木结构,四合院院式,占地面积比较大,除去门所在的位置,其他三面都有房间。院落为正方形,中间种有果树花木和盆景。很惊奇的是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盆栽,可能是纳西人的情调与风俗。遗憾的是当时没有鼓足勇气询问其原因。同时,她家很讲究门窗,格扇雕有各种图案、花鸟、人物、民间故事。
丽江雪嵩村中院子一角
在我们参观之际,陆老师问那位老妇人,她家的堂屋似乎供奉“天地君亲师”,老师的这个提问让考察队员很惊讶,我们内地堂屋不都是写着“天地国亲师”。在出门之后,她告诉我们,“天地国亲师”是在解放后才把“君”改为“国”。“天地君亲师”是在清代才形成的,这里面是否蕴含着“边疆治理与国家认同”观念?这个变化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原来处处是学问,不是没有学术可以让我们研究,只是我们缺少好奇心,从而让我们缺少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我们做研究的来说,除了敢于在书斋坐冷板凳,我们还需要去野外考察,仔细观察外面的变化。
从老妇人家离开后,便继续寻找洛克故居。途中看见一渠清澈透明的水流从村中穿过,用手试探了一下,冰冷刺骨。村中没有大河,一定是玉龙雪山的冰雪融水,经询问才知道昨日傍晚在丽江古城所见的水流就是从这里经过人工导引过去的。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终于到达我们今天第一站:洛克故居。
讲解员带领我们进入洛克故居内。院内也是四合院式,三面房屋围绕,一面围墙,房子主体为木架结构,左、右、后三面是石头堆砌而成,前面那面是木板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不知道图案象征着什么。院子的地面是由沙石和鹅卵石构成,中间有一副带有蝙蝠图案的正方形的鹅卵石镶嵌而成,据了解这与当地纳西族的信仰有关。当年洛克居住的二楼中间摆放的是一副图,左边摆放的一张小床。最后来到院子的右边,里面摆放了二三十副相框镶嵌着的老照片。
参观完之后便准备驱车前往永胜。出村落之时,陆老师就给我们讲解了一下云南地区坝子众多,按海拔分类则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类。高坝子海拔2200米以上,中坝子海拔在1600—2200米。据《丽江市情简介、概况》[1],丽江“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丽江坝就属于高坝子。就我们所见,丽江坝周围并没有什么农作物,就如我们昨天傍晚在餐馆所了解的一样,他们的土豆都是从附近的地方购买而来。从雪嵩村周边的情形来看,这里的土质为沙石,土壤贫瘠,只有草甸和矮杂木生存,公路两旁的松树都是很多年前栽种的,经过多年生长,个头也不大。同时,丽江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有“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说法。昨晚在丽江古城闲逛之时便深有感触,昼夜温差较大。因而丽江坝不适宜稻作农业,只适宜发展畜牧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丽江坝中不时看到十几只成群的牛群,而看不到稻作农业。对此,只有我们了解丽江坝子的自然地理地貌水文等条件时,才能理解这里发展为何是这样的。
五、澜沧卫城考察
澜沧卫之“澜沧”非澜沧江之说。在未考察及查阅资料之前,阅读有关史料时,一直以为澜沧卫得名于澜沧江。后从丽江驱车前往永胜之时,发现永胜县境三面环江之“江”并不是“澜沧江”,而是金沙江。而《永胜县志》“建置沿革”条却按:“明初,称金沙江为北澜沧江,卫以江名。”顿时,心中疑虑又犹然陡升,不知所云。丽江市与永胜县境是隔江而望,因这一地带是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衔接区域,千沟万壑。当我们驱车从丽江古城来到金沙江谷地之时,大约用时两个小时左右,其中从山顶一直沿着盘旋公路盘旋至谷地就差不多用时一小时,在这时才真正地体会到了滇西北的“山高谷深”,从坝区至坝区需要经过大山才能到达。到达金沙江谷地,澜沧卫并不是因“澜沧江”的疑惑解开了。当我们考察州城四门时,特地询问了一下老师,回答是“可能这里有条河叫澜沧河……”。其实不然,当返程时查阅史料,正德《云南志》载:
澜沧山,去城西南二里,与拜佛台相连,高二百余丈,俯视陈海,一碧如,卫因以名。
又据《大清一统志·永北直隶厅》“山川”条载:
澜沧山,在厅城西南二里。《名胜志》:“山高二百余丈。”卫与驿皆曰“澜沧”以此。
故而,澜沧卫并非得名于澜沧江,也不是因州城附近有澜沧河,而是因州城附近有澜沧山,卫所及驿得名于此。
澜沧卫城始建于洪武二十九年,位于元末明初北胜州城南,是一座由砖石堆砌而成的石城。城高一丈六尺,周围五里三分,绕城有护城河。澜沧卫城即今永胜县城。澜沧卫为实土卫所,鼎盛时,辖有今永胜、宁蒗等地。
关于澜沧卫始建与重修情况,云南总督王继文康熙三十六年正月所撰《创修北胜州城记》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
滇,古百濮国也,极天下之西南,北胜州又极西偏之地,孤悬江外,界接吐番,诚有抗吭拊背之势焉。按《志》称,战国时为白国地,历汉、唐、宋、元、明,或为北方赕,或号成纪镇,或称北胜州,名号各殊,而属治亦异。自我圣天子神武布诏,历鉴前代之规,法期尽善,初属大理,后裁澜沧卫并州及直隶,又易协为镇,盖所以重边疆也。自明洪武二十九年,城始筑,濠始通,计周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正德中,地震,官民重修。迄于今历百余年,城渐颓,濠渐淤,不城不濠,捍牧圉之,谓何也。予叨荷皇恩,节制滇黔,农桑学校,凡有关于民生者,靡不兢兢筹画。矧修城郭,奠民居,视他政尤为急务,而北胜较他州尤为要地乎。先是永北镇马君驻节于兹,目枧城剥濠洳,即以修濬为请。余因深嘉其急公,爰与抚军石公、提军偏公同捐俸首倡,既盐司诸文武亦各有助。马君不惮勤劳,日偕州牧胡挺松为之督率,鸠工骈力兴作,就城故址,坏者茸之,缺者筑之。四门昔无堞楼,今皆创之造之;城濠年久淤塞,今皆疏之濬之。于是,升其城,唯见筑之登登,削屡冯冯,垣墉崇也;城楼翼翼,堵堞龈龈,疆圉固也;壕沟洋洋,蓄水盈盈,保障雄也……苟因其旧而时加修焉濬焉,则捍御蓄洩之方,实与政教相终始,将见边陬永邀宁谧……易曰:容保无疆。书曰:明作有功,惇大成裕。为民牧者,可思厥职矣。是役也,经营于丁丑孟春(康熙三十六年正月),而告成于仲夏。故记于碑阴,以为后世之司牧者劝。
同时,乾隆《永北府志》卷七“城池”条对城门也有记载:
永北府城,即澜沧卫城,旧为北胜州。洪武二十九年,指挥王佐筑砌砖石,周围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城脚厚五尺,垛口厚一尺八寸,环以水濠,四门各建城楼一座,旧名其东楼曰“迎旭”,南曰“来薰”,西曰“扬辉”,北曰“拱极”。正德乙亥年,地震颓倾,西北兵备平世用修之。本朝康熙五年,士民重修。三十六年,知州胡挺松、总兵马声重修,改题东曰“挹翠”,南曰“威远”,西曰“宝雪”,北曰“安阜”。雍正六年,马光裕重修。十三年,署知府江峤孙重修。乾隆五年,署知府营学宣奉文重修。
王继文所撰和乾隆《永北府志》“城池”条情况与笔者实地考察、访谈基本上可以相互佐证。11月24日上午11时至下午5时,我们开始对州城的相关问题进行考察。因年经久远以及“文化大革命”和现代城市规划等因素,州城遗址已不复存在。现有东、南、西、北四门牌坊,分别曰“迎旭”、“来薰”、“扬辉”、“拱极”,是今人新建。所题名号,当为州城始建四门之名。
永胜县城东门(迎旭)
未见州城遗址,甚是遗憾。庆幸的是我们经过对南、北二门附近的老人进行访谈得知,州城未被推毁前,甚是宏伟。其中一位家离北门较近的老人告诉我们,他们小时候见过州城。如今的四门就是城门原址,位置大体没有变化。城门以前是拱形,由砖石堆砌而成。以前的城墙为土坯墙,高约五六米,宽两三米。现在北城门牌坊的那条水泥路就是以前的护城河,将城墙推倒后填充为现在的公路,据说现在在护城河遗址上要挖到砂石则要下挖八米的样子。如此可见,当时的护城河比较深。
除了对州城四门进行考察,还关注城内的街道以及两旁的古老建筑。城内分为南北、东西两条主干道,现在南北方向的主干道比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宽,而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两旁有柳树以及成排的古树。询问路人得知,南北干道是因道路加宽所致,南门区域又是古房屋建筑较多地区。据《永胜县志》,弘治九年(1496),北胜州治衙门移进澜沧卫城南角(即今幼儿园、印刷厂、永北镇人民政府及农科所一带)。故而,有幸在南门(也就是南街)附近的印刷厂这里发现了一排木质材料建的房屋,但是都已经倾颓或内部改建。欣喜的是,在这里还是发现了一栋保存比较完整的。见房门开着,便想进去一探究竟。从街道进入院内需要穿过约一米宽的甬道,甬道两边各有几间小厢房,约十平米左右,可供一个人居住。小厢房的门朝甬道开。进去便有一栋房子,屋檐与门窗都比较古老。中间有十几平方米的小院子。站在院中看前面的小厢房之规格,陆韧老师介绍,这就是明代著名的“一杆枪”,为士兵居住之规格,门朝一个方向开以及位于主街道两旁,是为了方便出现紧急事件之时,卫兵能及时赶到街上集合。据陆韧对明代新安守御千户所“一条枪”的调查研究,“每户军士的营房门面为3米左右,相当于古代一根枪长度,故传下此名。东西两排‘一条枪’每户营房有大门隔街相望。墙原用土坯砌成,或用夹版筑土而成,厚约40公分。每条‘枪’进门后一边为居室,面积8平方米左右,一边为通道,宽一米左右,通道与居室相通,也是居室的唯一出口。”以上描述与此次实地考察所见情形大体一致,不同的是,永胜县城南街印刷厂所见的“一条枪”并非土坯房,而是木质结构。且我们所访谈的那户居民,其房屋比其两边的“一条枪”略高,其内还有小庭院与两层木房,据此与永胜县城《胡氏家谱》推测,他们家祖上在清代地位显赫。

永胜县城南门街印刷厂旁边的“一条枪”门面一角

永胜县城“一条枪”甬道
结语
此次考察用时五天,途经楚雄、大理、丽江等市,行程约1075千米。由于各个考察点远在滇西北且不集中,对于部分地点的考察比较粗略,未能深入。但总体而言,较为粗略地考察了丽江古城名居、永胜县城城址及主要坝区的地貌、河流、村落、民居、农田、水利、交通以及寺庙等古建筑,也发现不少史籍没有记载的资料,对于了解和研究丽江和永胜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也让我们了解到此前所不清楚的问题,根据一些残存的遗迹和一些山川地貌基本还是能印证了一些史书的记载。
同时,在考察过程中,感叹城市现代化进程如此之快,一些城镇的古老建筑以及城址还没有得到相关保护就已经被摧毁,现在没有被毁坏的也是尚在进行中。如永胜县城的城址已无城墙遗址可寻,南门附近的古老建筑也是岌岌可危。照此下去,再过十年,甚至更短,永胜县城内的古老建筑就可能消失,后人将无法目睹历史的沧桑岁月。
《中国人文田野》征稿启事

END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人文田野》编辑部

编辑 | 杨朗

编审 | 宋亮

审核 | 马剑

西南史地研究
本号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暨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