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考察记 ——地名中隐现的移民文化与湖南麻阳地名考察【作者简介】
王雅雯,女,1995年生,河南焦作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移民地名文化与文学地理。
黄权生,男,1977年生,重庆巫山人,博士,三峡大学文水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西南大学重庆人文社科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历史地理。
【项目支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以来武陵山地人口外迁与文化交融史研究”(项目编号:18BZS060)。
【全文刊载于《中国人文田野》第10辑,成都:巴蜀书社,2020年,第175—187页,注释从略】
在学界,“麻城孝感乡”作为一大移民发源地,有诸多学者进行探寻和研究。葛剑雄先生对麻城孝感乡作为移民发源地进行了多方面论证,确定麻城孝感乡是一大移民发源地。陈世松先生指出“麻城孝感乡”具有两层内涵:一是指麻城县孝感乡作为元末明初移民迁川中心的现象;二是指清初以来湖广籍为主的外省移民动辄称祖籍麻城县孝感乡的现象。《巴蜀移民史》一书则指出“麻城孝感乡”可能是一个移民中转站,“四川的麻城与麻城孝感乡籍移民应以洪武时期最为集中,数量亦应最多。”但对于“麻城孝感乡”究竟在今何地,学界依然存疑。而在民间,四川湖广移民代代相传:“问我祖籍在何方,麻城孝感乡。”学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笔者听闻麻阳黄氏江夏堂族谱中将麻阳古县城标注为麻城,且县城附近有孝感乡即孝感码头,于是我们尝试调查此文化现象。2019—2020年从川渝到湘西,从酷暑到严寒,麻阳移民研究的考察一步步推进,每次的考察都会有新发现。潼南以滕氏命名的基层地名与湖南麻阳的历史地名,这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着密切联系。移民的考证需要从细微处着手,一些基层地名或许足以证明某些历史真相。与此同时,拓展视野,将整个移民过程联系分析,将会印证历史的真实。
一、潼南麻阳滕氏家族地名考察
地名从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人的“身份证”,告诸世人姓甚名谁,同时也能从中窥探出诸多信息。地名的命名与变更是历史的见证,而作为以姓氏命名的地名,从中或许能够探索历史上的移民文化讯息。正如张鸿奎先生所说:“地名变迁,移民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地名变迁过程中也反映了移民本身的变迁状况。”明清之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渝鄂部分地区以滕氏命名的地名,是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的移民文化,是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根据考察前所搜集和整理的文献资料,发现重庆潼南有诸多以滕姓命名的基层地名,而此前黄权生博士在利川、宣恩、来凤考察时获悉,鄂西南滕氏为湖南麻阳的移民后裔。因此,有针对性地对重庆市潼南、石柱以及湖北利川进行田野考察,探究渝鄂两地以滕氏命名之处的居民是否为麻阳移民后裔。2019年国庆期间,黄权生博士与三峡大学学生黄鹏以及笔者三人共同组成考察小组,奔赴渝鄂进行田野考察。司机陈师傅为我们此次考察提供了一条十分有价值的线索——龙形公社。“龙形公社原名茶店,1981年地名普查,据附近有‘龙形地’以更名。”据陈师傅介绍,此地人的口音与周边城镇有所不同:说“吃饭”为“恰(qia)饭”,“出去玩”为“出去嗨”。黄老师认为这样的方言口音与湖南麻阳的方言十分相似,极有可能是从湖南麻阳迁徙而来的移民后裔,我们当即决定将此地纳入我们的考察范围。笔者来自北方,首次深入南方乡村,发现潼南多为砖红色土壤,沿途随处可见背着竹篓的妇人。沿途所见院子大多荒寂,院内杂草丛生,印证了陈师傅的说法,现今此地青年多外出打工,只有妇女老人留守。潼南多山,笔者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山路的曲折艰险。驱车九点多到达目的地滕家庙,经一妇人指路,寻得滕姓居住的地方。偶遇一老爷爷,经询问老人姓滕(69岁),向老人说明我们此行考察目的后,滕爷爷热心地为我们联系滕氏祠堂的管理员滕耀熙。等待之时,问及老人祖先来自何处,老人说:“我们祖先是从麻阳来的。”我们进一步询问:“是湖北麻城还是湖南麻阳?”老人也不能讲清楚。当问及此地为何名叫“滕家庙”时,老人说:“原本应该叫滕家祠堂,但叫多了,就成了滕家庙子。”滕爷爷介绍,滕氏祠堂里还有碑刻和家谱。因当日恰逢当地的赶场日子,滕耀熙爷爷前往赶场,我们在滕爷爷的指引以及沿途滕氏老人的带领下,找到了滕氏祠堂。祠堂并不大,旁边还有一个废弃的学校。近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等来了滕耀熙老人(80岁),他为我们打开祠堂大门,带领我们参观,里面至今还保存着清朝嘉庆年间的碑刻:我族始自周文王第十四子,讳叔绣,受封滕。若文公,其后裔也。历汉唐宋元明,代有伟人,其行派俱有史籍、牒谱可稽。自元乱,由北直真定府赵州黄栗岭乌鸦溪,迁移楚南沅州府麻阳县,滕公讳仲四,婆梁氏,其始祖也。先代建庙百十余年,我国朝鼎盛,蜀省尤可,蒙楚各房公祖邀集入川。由湖省至定远、安刹□、遂宁县(现今潼南)朱家坝等处落业成粮。因念祖德难忘,并新席川主公安神圣护佑,原建庙此处,每年三月三日新席圣诞,六月二十四日川主圣诞,九月九日始祖寿诞,春秋承祀不殄。但先年祭田不足,每逄会期,俱各捐现钱数百文,祭仪难以言办。至于三月会期、六月会期,盛事一时难举,唯九月九日始祖寿诞,各房首事会议,均各备出金钱数(肆)百文,帮买祭祀,刊名塑碑。其至会期,祚肉照碑名分派,一以隆祀典,一以便执事,庶几子子孙孙,勿替引之矣。是序。碑刻表明潼南滕氏始祖为仲四公,由湖南麻阳入川定居至此,还列有清朝滕氏历代贡生的名字,证实了我们的猜测:此地以滕家庙命名,确是湖南麻阳滕氏移民后裔的迁入地。滕耀熙称,碑刻先后搬了五次,每次搬移时都会敲锣打鼓,以示对祖先的尊敬。此外,现在每逢始祖寿诞(九月九日)时,滕氏后人会汇聚一起做重阳会,共有三四十桌人祭祖,往常过节时上坟、烧纸来祭奠先人。为掌握更多资料,我们提出希望了解《滕氏家谱》。滕耀熙老人说,因先前洪水泛滥,自己手中的家谱被水浸泡,很遗憾没有保存下来,但可以指引我们去族谱修订顾问滕章隆家中查阅。临近中午,我们来到滕章隆老人(男,82岁)家中,说明来意,并拿出黄权生老师参与编写的《麻阳移民文化》后,滕老先生找出《安岳县滕氏族谱》和《潼南县滕氏族志》,供我们翻阅。安岳县的滕氏有三支。第一支为李家区滕氏,清朝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自湖南麻阳迁入。入川时兄弟四人同迁,分别是滕仲四第十五世孙滕世元的第三子滕仁富、四子滕仁舜、五子滕仁瑞、六子滕仁聪,入川后分居于安岳县李家区的李家镇、高屋乡、和平乡、努力乡、合义乡等地,“传承至今,已发展到1700多户,共7000余人。第二支为龙台区滕氏……第三支为石羊区滕氏。清康熙年间,石羊区滕姓先主由湖南麻阳入川,插占今石羊区顶新乡滕家场为业,世代以农为生。”《潼南县滕氏族志》载:“滕仲四:云玉公第四子。字凤翔,号武纬。麻阳一世主。南宋理宗24年(1248年)4月初8时生于河北保定县,卒于元成宗13年(1307年)腊月18日成时。葬麻阳高村大庙栗子园。公元1279年,南宋被元朝所灭时,31岁的仲四公血气方刚,与其兄仲三公募兵练勇,翼图抗元复国。失败后于元世祖十年(1280年),避隐湖南麻阳高村开族(仲三公奔云南滇海而去)。娶染氏,生秉一、秉二二子。”这两本族谱佐证此地的滕氏先祖为滕仲四,从湖南麻阳迁移至此,此外,家谱中还有滕代远将军的记载。此次考察首站收获颇丰:第一,地图上的潼南县永安公社(乡)朱家大队滕家庙确有其指,且此地确有滕家祠堂。第二,祠堂中嘉庆年间的碑刻与滕氏族谱是重要的文献资料。第三,证实了此地的滕氏确为湖南麻阳迁徙而来的滕氏后裔。皮箩坝虽不是以滕姓命名,但据记载:“传说湖广入川时一老人挑着皮箩,来此插占为业,故名。皮箩大队驻地。”因其释义与湖光填四川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推测此地也是明清移民后裔的居住地,因此决定进行实地考察。山路曲折,行车约下午两点到达,经三位阿姨指路,寻得奚一炬老人(男,73岁)。老人自述祖先是湖广上川来的,祖宗是两弟兄,湖光填四川经过贵州,贵州那时土匪居多,在路途中不幸遇到土匪,老祖宗马氏老太婆说:“我打得赢你,你得给我担皮箩,我打不赢你,我跟你姓。”最终土匪没有打赢,土匪就担着皮篓来到四川。此地也因奚氏一族担着皮箩而来,得名为皮箩坝。老人介绍,皮箩坝姓氏较杂,还有胡、米、李、王和陈姓等,而奚姓则是主姓。奚氏的旧家谱已经没有留存,我们翻阅了新修的《奚氏族谱》:“公讳汉广,字为政,由黔至蜀,为始迁之祖……奚汉广、清、文三弟兄,清初1694年由贵州迁四川蓬溪(现重庆潼南县)姬家坝,奚霖长清初由贵州迁重庆涪陵大山乡奚家沟。”谱中记载了历代奚氏祖先的迁徙、各地奚氏宗谱序、字辈、旧谱志序、祖宗渊源考证、大事记、附图等。可以看出:第一,潼南奚氏是自贵州迁徙而来的奚氏后代;第二,虽然老人讲述的传说难辨真假,但此地确因奚氏到来而得名。黄老师凭借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考察经验,根据老人面部特征(鼻子的特点)判断其是外迁的土家族人,令笔者十分钦佩。与奚氏后人交谈后,我们前往龙形公社茶店。
到达龙形镇池坝水厂附近后,一位老人正在整理房檐上的瓦片。问询得知,老人姓周(男,70岁),当问其祖先从何而来时,他回答说:“我们是湖南麻城县周家老屋来的,那个时候被烧光杀光抢光!”老人介绍,附近几里有一个周家祠堂,周氏族长那里有族谱。我们大约四时许到达周家祠堂(实际上成了庙宇,大雄宝殿),即池坝庙。又遇一周姓老人,一开始老人稍有芥蒂,黄老师拿出参与编撰的《麻阳移民文化》和身份证,黄鹏拿出自己的学生证,向老人证实身份,并说明来意。随后老人热心地为我们介绍周氏祠堂的情况:周氏祠堂原是陈家祠堂,后改建成人民公社,随后又改成周家祠堂。现今祠堂中供奉的其实是菩萨,先前清明会祭祀先人时汇集了150多桌的人,均是周氏后人。随后老人为我们引路至周氏族长家中,不巧族长外出,其儿子接待了我们。谈话间问及祖先从哪里来时,周大叔说:“都是湖南麻城县来的!”他拿出《周氏族谱》和《川渝周氏联谱》。《川渝周氏联谱》记载:“原籍湖广的周氏先祖在朝廷为官,因言论之罪触犯刑律,又受奸臣所害,被株连满族。为了活命,逃回家乡,隐姓埋名,改随母刘氏之姓,决定三代后还归周姓。崇祯15年(1613),第三代祖刘殿阁、刘腾阁兄弟二人带领全家老幼,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徙四川巴中黄梁垭、周家湾落户。此时时间已过三代,按照祖训,归宗姓周……明末清初,周氏祖先周耀龙、周耀凤两兄弟从湖北麻城孝感乡入川参战,战争结束后落户到大邑县,后又迁到街子镇会元村……”谱书中记载了周氏祖先外迁的诸多缘由,大多称是从湖北麻城孝感迁入四川(极少部分记载是从湖南迁出),这与现今后人的湖南口音是相违背的,其中的缘由值得仔细探寻。族长儿子和周大爷为我们简单讲述了当地的方言:“吃饭”为“恰(qia)饭”、“郭子(guo zi)没子(mei zi)”就是“这边那边”之意、“慢慢走”说“慢慢qie(走)”、“jia jia”意为“灰”、“mou qie”意为“不去”。现在每年清明节,潼南此地的周氏与麻城的周氏代表还有联系,湖南的周氏是大房的后代,辈分较高。除此之外,谱书上还记载了潼南周氏始祖为承胤公、各周氏支系的入川路线,摘录各地周氏碑文等等。此站我们了解到:第一,龙形公社这一地名虽因龙形地而命名,但与周边其他村镇的口音存在明显差异,至少可以判断其为从湖南迁徙出去的移民后代。因此,笔者也学习到,除了地名中以姓氏命名的因素,从面部特征、方言口音等要素也能窥探出移民的相关信息。第二,口述传说因时代久远,其真伪需要仔细甄别,最强有力的文献支撑是墓碑或碑刻。
翌日,我们前往潼南县柏果公社斩龙大队滕家塆,路上很多农户在街头卖柚子。根据导航,于中午到达龙湾村村民委员会,经询问工作人员,此地没有叫滕家塆的地方,连斩龙大队都没找到。在村委会门口,偶遇一刘姓老人,经问询,此地村民多姓刘,老人也从未听说过周边名叫滕家塆的地方。由此可见,斩龙大队滕家塆这个地名已消失不少年了,我们猜测,滕氏后人极有可能先前在此居住,并将此地命名为斩龙大队滕家塆,其后搬迁至他处安家,该地名也随之消失。问及祖先来自何处,刘大爷说“我们是湖广麻城县来的”,也知道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但除此之外,其他概不知晓。我们在导航的地图上发现有名为“滕家垭”的地方,但老人却表示从未听说,或许此地也因人口的迁出而消失。随后我们出发前往米心公社蝉鹤大队滕家沟。
临近中午,我们到达米心镇,由于该地相对落后,镇上兜转近20分钟后终于找到一家小饭馆。简单就餐后,我们继续出发,不料山路上遇横木挡住去路,大家一起下车搬开,清理道路。之后偶遇一江姓老人,他告诉我们,此地没有叫蝉鹤大队滕家沟的地方。我们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发现,此地已更名为禅荷村。可见此地以滕氏命名的地名已经消失,无从考证。相比于第一天满满的收获,第二天大半天的奔波问询,却是“查无此处”,不免心生失望。但随即一想,年代的久远、移民迁移路线的反复不定、地名的更迭甚至是消失都是十分正常的情况。我们只得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玉溪公社石门大队滕家沟。路上几经问询,找到石门大队滕家沟的滕氏一家。滕继宇老人(耀字辈,69岁)介绍,滕家沟至今还有两百多人居住,祖先是因湖广填川而来,此地也因滕氏的聚居而得名滕家沟。其弟弟滕继学为我们讲述其外出打工时,偶遇四川乐山的滕氏宗族(来自麻阳),双方滕姓的字辈都能对上,辈分也十分清楚,这在全国都很罕见(滕氏字辈不重复使用)。
二、石柱万寿山山寨考察
由于国庆期间车票难购,我们一行三人决定在重庆中转一天,对之前两天在潼南考察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商议在回程途中对石柱及利川进行考察。到达石柱后,我们决定前往往万寿山。途中,笔者发现,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分男女,头上都裹着白色或黑色帕子,可见此地有土家族人居住。山路曲折盘旋,由于弯道较多且道路逼仄,与迎面而来的车子拥堵在路上,花费近半个多小时的调度才得以继续前进。抵达万寿山时,景区已经停止售票,我们向工作人员说明考察来历,她们破例为我们售票。起初,一路上多是人工开发的景点,由于天色已晚且小雨朦胧,我们加快步伐,找寻古遗迹及碑刻。终于在景区内看到了寨墙遗址,古寨门口(前中寨门)的诗文对联也较好地保存了下来。沿途第一次了解到,在山边上岩石中间的空隙里插上小木棍,寓意即使久走山路,脚也依旧利索。笔者自小在北方中原生长,沿途听闻的风土故事传说为此次考察增添了诸多乐趣。
走出景区时,天色已完全黑下来,山路两边没有路灯,我们一行三人摸黑走山路一个多小时。晚上七点多到达了景区指挥部,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希望讨口热乎饭吃。起初当地人对我们稍有戒备,黄老师凭借丰富的考察经验与当地人热情搭话聊天,积极主动架柴烧火,在刘姓阿姨和万姓奶奶的忙碌下,吃上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条。闲聊中,一位姓马的土家族人说自己的先祖是湖广填四川来的,并讲述了其家族的历史故事。谭太友(男,46岁)讲述了关于秦良玉的墓地的传说。相传为了防止后人盗墓,共建造了48个墓地。一碗简单的面条为我们建立了情谊,临走时万奶奶摸着笔者的胳膊说:“胳膊太凉咯,山里天冷得穿上衣服嘞!”笔者内心一阵暖流,在考察当中感受到的人情温暖或许是笔者此行最大的精神收获。
三、利川滕氏家族地名考察
湖北宣恩县高罗乡的《滕氏族谱》中记载,此地滕氏由湖南麻阳迁移而来。宣恩李家河乡滕家坝现今已经改名为八州坝,当地滕氏后人称,最初姓滕的人居多,为了区分才改名。但黄老师的学生雷鑫在2019年初考察时发现,此地有一麻阳槽,与湖南麻阳同名,后通过口述资料证明此地滕氏从湖南麻阳迁徙至此。基于此前考察的基础,我们猜想湖北其他地方还有麻阳移民后裔。我们从石柱坐火车到湖北利川,经多方询问,得知利川滕姓主要分布在沙溪的张高寨、建南乐福店、南坪营上。以麻阳命名的街道众多,我们参观了利川的麻阳巷。土家族司机冉果介绍,其老家也有姓滕的,但不是大姓。午饭过后,我们前往箭竹溪滕家院子,问得一滕氏大爷——滕光前(男,61岁)。他介绍:此地有三个大队住户姓滕,滕氏搬至此地已有一百多年,大约有三至五代人在此居住。老人称,家中的滕氏谱书是全国统一编订的,说祖先来自南阳(因其没读过书,手中族谱上有“南阳堂”三字,误以为祖先是南阳)。事实上还是来自麻阳,而整个滕氏均以南阳为堂号。简单介绍后,他为我们指路,去滕家院子旧址。滕家院子旧址依山而建,如今只留下破旧不堪的一座院子。因地势险峻,交通不便,难以拆除,得以保存下来。窗户上雕刻有精美的花纹,滕姓老人解释说,因这些雕刻的花纹才叫“花房子”。老人讲述,最初有四家姓滕的在此安居,取地名为滕家院子,久而久之被后人沿用。在前往滕大爷家新房子的路上,他说此地为黄连之乡。滕大爷新房子的正中央门上有一面镜子,其言为聚风水而设。他找出《滕氏族谱》供我们参阅,并热情地拿出野生板栗招待我们。晚上八点,我们一行人与赵明启老师、田老师、滕氏族长在一家小茶馆进行交流,主要涉及利川的移民文化与地方文化。四、湖南麻阳“麻城”和“孝感乡”考察
以前读沈从文的《边城》,对其笔下的湘西世界无比神往,此次考察前往湘西,有机会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于笔者而言也是圆梦之行。沈从文曾居住在湖南麻阳吕家坪,小说《长河》就是在此所作。学者杨义曾评价沈从文:“这是一个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的作家,他以‘人类’的眼光悠然神往地观照本族类的童年,兴味多在远离时代旋涡的汉苗杂居边远山区带有中古遗风的人情世态,为这种‘自然民族’写了一部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华的‘民族志’。”可见,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和湘西人民是特殊地理空间的产物,是历史的的见证者,也是“民族志”的“主人翁”。
2020年1月寒假期间,笔者与黄权生老师、杨珑媛一起组成考察小组,前往湖南麻阳进行考察。此前黄老师曾深入研究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也曾多次前往湖南麻阳进行考察,并结识麻阳档案馆前馆长段晓珍。出发前,我们对麻阳的相关地名做了梳理分析,发现“下角村”用湖南方言发音很像“孝感”,本次考察的目的即为印证这一大胆的猜测。由于宜昌没有直达麻阳的火车,只能经吉首转车。上午出发,晚上8时许到达湖南吉首,次日赶凌晨四点开往麻阳的火车。翌日,不曾想火车晚点近两个小时,到达麻阳时天色未亮。我们一行三人找到住宿的地方,卸下行李稍作整顿,与先前联系的段馆长会面。
段馆长是第一个帮助黄老师在麻阳调查移民文化的政府官员,曾陪同黄老师在麻阳考察。她随后联系滕明瑞老人与我们会面。滕老现今已83岁高龄,著有《长河轶事》,正在进行第九次校对。我们有幸能够翻阅,发现几乎每一页上面都用红笔进行标注,其严谨治学态度让笔者肃然起敬。陪同滕老的舒森林大哥知道我们此行目的后,帮我们联系其在下角村的亲戚,找到三位年纪大的老人,希望能为我们提供相关的移民线索。下午,段馆长帮我们联系司机张晓刚师傅(48岁),我们一行五人前往目的地下角村。舒大哥的姨妈孙三菊(57岁)带领我们前往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家中。第一个拜访的老人名叫满维和,虽已90岁高龄,但口齿清楚,头脑明白,其幼时曾在祠堂发蒙,后在粮食局当过干部。据老人回忆,早年下角村因为有码头,所以河上多有跑生意的木船,当时的船是帆布蓬蓬船,此地的人多以划船为生。满姓也有划船为生的人,他们常年在外,只有过年才划船回来。老人发下角村的音为há ga(轻声)村,儿时此地以“堡”作为行政单位。问及现今麻阳,老人介绍,此地老县城是锦河,锦河早年叫“麻城”。解放后政府要迁县城,高村和轻土在当时作为备迁地。轻土的人们不愿意被政府占用土地,因此偷偷将水银注入土壤,导致县城无法驻扎,最终迁到高村。在麻城迁到高村后,就没人再叫县城为麻城。问及老人是否知晓祖先来自何处时,老人说满姓是从江西迁来,湖南人填了贵州,自己没听过填四川的说法。此外,老人说,轻土和下角村多以田姓为主,陆路交通运输很少,多水路交通。在当时,此地的麻阳人很多,吃大锅饭时需鸣锣召集人口(当地多有此说法)。
第二位老人名叫田本远(84岁)。老人补充道,田家祠堂最早就是读书的地方,里边供奉田氏祖宗牌位。至今四川、湖北等地田氏每两三年会到下角村祭祖,有近百辆私车,可见麻阳后裔来此祭祖人数之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从此地外迁的麻阳人居多。老人用麻阳话读下角村为xiá kai村。
第三位老人叫田爱忠(70岁)。他读下角村为xiá kai村,与田本远老人的发音相同。合影告别后,孙阿姨带我们来到锦江边老码头遗址。码头旁有宽阔的平地,约几百亩,笔者观察此地的土地肥沃,产稻谷,水陆交通发达,贫瘠年代十分适合人在此生存繁衍。码头旁边尚有撑船的杆子,岸边上停靠了三艘小船。谈话间一艘机动船开来,可见现今的下角村还有航运交通往来。随后我们前往轻土村,见到村长田福生,他带我们来到田氏支系祠堂的老房子。村长介绍下角村的田姓多是这个分祠的后人。
翌日,我们一行和张师傅、段馆长出发前往栗坪村。黄老师介绍,栗坪村也叫中寨坪,又叫谕坪,古为招(诏)谕县所在地。该地至今保留着赶集风俗,每逢八赶场,即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到了村子后,我们偶遇路边一老人,便打招呼问好。老人名字叫胡庭惠(85岁),自述祖上是从江西搬到这里,自己曾在西南地质队从事采矿工作。问及关于老县城的情况,老人说,麻阳县原来一直叫麻城县,但这一说法源自与其一起工作的四川矿工。老人讲招谕曾是个县城,并在其指引和地图导航的帮助下寻到招谕。进到村子时,恰逢有人家在门口杀鸭子备年货。我们做简短介绍后,老人请我们到屋里烤火。老人名叫杨光宗(男,75岁),他说招谕也叫谕城县,土话叫招遥。招谕原是谕民之地,山清水秀,即使雨下得再大,河水都很清澈。当问及自己的祖先时,老人说黄、杨两姓在祖上原是一家人,两家在早年不允许结亲。因为传说杨姓是舅舅,黄姓是外甥。黄家到杨姓舅舅家串亲戚时,大人抱着黄姓男孩大便时,狗把小孩的生殖器吃掉了,杨姓舅家由于内疚,就抱一个杨姓孩子给黄家抚养。老人说,这个这故事是祖上老人传下来的,也是中寨坪的传说。中寨坪以杨姓为主,有一百多户,大约有三四百人。黄姓相对较少,有两百多人。现在杨、黄两姓已经可以结亲。老人言此地杨姓自江西赣州而来。随后我们前往张吉长(老档案局局长,88岁)家中,询问麻阳是否曾为“麻城”。张老介绍,听说锦和原本设有孝感,唐朝时麻阳设六个县,龙门县、招谕县、麻阳县、上峰县等。下角村附近古时候是县城所在地,在当时有两头翘起的帆船到常德去装盐。武汉、常德都有麻阳街。此地第一次设县在招谕县,麻阳原归辰州管辖,都是苗人。遗憾的是,张老没有听说过麻阳原叫麻城。虽然张老小学只读两年,但自学成才,勤于研究麻阳地方文化,所撰手稿:宋代定远将军张雄飞、麻阳歇后语、张雄飞史略、姓典、故事重讲、麻阳方言语音等。有的书二稿均手写,让我们十分钦佩。告别张老后,我们一行三人返回酒店,整理材料拍照归档。晚上,段馆长邀请我们前去家中吃饭,据段馆长的丈夫所言,麻阳张姓的移民后人斥资473万在羊古脑投资建张家祠堂(正在建设中),并成立了张雄飞公文化研究会,联系全国张氏后人,移民后裔的寻根问乡热潮可见一斑。接我们前往吕家坪时,问舒森林大哥(40岁)是否听过麻城,他不假思索地唱道:“天上雾沉沉,地下打麻城。问你将军要哪个,点个将军去冲城。”舒大哥自小生长在湖南麻阳,他说同辈人大部分小时候都唱过此童谣,这让我们惊喜万分。事实上,不仅在此地,类似“打麻城”的民谣曾在武汉及鄂东北等地区流行。生于武汉、长于武汉的彭翔华先生(宜昌市某中学退休校长)曾亲自体验该游戏,彭翔华先生回忆,其与王琼辉提供的“打麻城”“骂阵”情况下演唱的歌谣是:打麻城,打麻城,砖头瓦碴都消开(碴,读如cuó,瓦碴,碎瓦片,有写作“瓦撮”。消:消失,走开),玉皇大帝中间站,天兵天将跟我来。打麻城,打麻城,看你麻城几时开?老子今天来攻城,打得你城门八字开!“打麻城”极具地方文化特色,是武汉民间儿童游戏的经典和代表。湖南麻阳的民谣与“打麻城”游戏或是探寻真正“麻城”的一大史料。当天在吕家坪参加年会的人众多,年会中有一项活动是参观正在修建的麻阳船。主持修建的张龙桓师傅(68岁)是非遗文化传承人,他介绍,在建的麻阳船长25.8米,可承重12吨,是需要12个人手动摇撸的摇船。做船的老师傅姓向(73岁),自言从十几岁就开始学做船。做船的是两兄弟,老家在黄双村,手艺是跟航运造船公司的老师傅学的。做船的木材主要是椿木、桑木或柏木,两三个人手工做船大概需要三百多天,建造整条船需工钱八万。麻阳船多次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出现,他曾多次表达出对其的喜爱之情。他在《长河》中写道:“从山中砍下几株大树,把它锯解成许多板木,购买三五十斤老鸦嘴长铁钉,找上百十斤麻头,锤它几百斤桐油石灰,用祖先所传授的老方法,照当地村中固有款式,在河滩边建造一只头尾高张坚固结实的帆船。”虽然当时麻阳船尚未完工,但从雏形来看,与沈从文笔下的极为相似。沈从文随军出行曾路过麻阳,在返乡途中又经过麻阳,并在吕家坪住过数月。在地理位置上,麻阳与凤凰山水相连,都是苗族人的聚居地,因此沈从文与麻阳的水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吕家坪社区门口有两排人身着苗族服饰的人敲着迎宾的苗鼓,迎宾的“夭夭”们唱着迎宾歌,手捧拦门酒。进门口时需要跳火盆,随后有独具苗人特色的竹竿舞。我们一行人品尝了苗人正宗的打糍粑,观看了一系列苗人的歌舞文艺节目:舞龙、山歌对唱、打花枪和麻阳船工号子等。其中最动人心魄、振奋人心的是被列为非物质遗产的麻阳号子,该表演团队还曾荣获《我要上春晚》比赛的二等奖。麻阳船工号子的主唱刘本勤已64岁,号子的歌词是上一辈老人流传下来的。他在12岁时在船上走过,听老一辈的人唱过,他的师傅看中他的好嗓音,便教他唱。前几年,老人和朋友听说以前没落的文化又兴起来了,就整理歌词参加节目,动员大家一起参与麻阳船工号子,发扬家乡的文化。现在整个团队已有40名成员,上台需要32人。有时因节目需要,在冬天室外光膀子表演,可见老一辈人对自己家乡文化的无比热爱。此行在吕家坪感受到了苗人文化、自然地理风光、吕家坪人歌声的洪亮,当地的民风淳朴自然。文学来源于生活,沈从文笔下的麻阳人与事物真实地呈现在笔者面前,特殊的地理时空下,将文化特色付诸于笔端,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从某种层面上感受着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缩影。连续几天的考察有少许劳累,稍作整顿休息后,我们一行前往锦和镇,寻找有关麻阳地名的线索和资料。司机师傅滕建军(男,40岁),建字辈,老家就在锦和。据他介绍,此地的滕、刘两姓不分家。途中,由于河水挡住去路,安全起见,我们决定绕路前进。到达锦和镇已是中午,便饭后前往郭公坪,道路泥泞,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刨木山上(蛮苗分界线)的川洞碉堡,一大型穿山洞两边山上均有碉楼遗址。两处碉楼均用石头砌成,用石灰补缝隙。碉楼留有口,用来架枪,防止敌人入侵,整体设计易守难攻。我们也只能从外部观察碉楼,但可以看出此地在历史上发挥着军事作用。滕明瑞老人参加过抗美援朝,1980年曾在刨木山蹲点一年。他年轻时为国家奉献自己,晚年的书法造诣颇高。滕老称麻邑就是麻城,并为我们引荐当地人,希望对麻阳地名研究有所帮助。午饭席间,我们了解到,麻阳先前分上麻阳和下麻阳(仅麻邑村就有三个),锦和原来作为老县城也叫麻邑,麻邑就是麻城,麻城又叫蒋城和月城。这一口述线索也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我们随后前往麻阳档案馆,希望寻求相关文献资料来加以证实,但收获甚微。当时临近年关,到处充溢着准备过年的氛围。此次田野考察对“麻城孝感乡”的探疑,进行较深入挖掘和考证,联系潼南滕氏地名的考察,将进一步接近真正的“麻城孝感乡”。五、结语
“问我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首民谣在巴蜀一带代代相传。明末清初,战争导致天府之国人口锐减,清政府主导的移民因此展开。多地人口迁入四川,以湖广地区为多。在湖广填川的移民运动中,不能忽视的就是“麻城孝感乡”现象。由于古代的交通、地名变化复杂,加以口述讹误等诸多因素,入川始祖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这一说法有待商榷。近年来,川人认祖归乡、寻找祖籍的热潮不断,但从湖北麻城寻根却无功而返,反倒是从湖南怀化麻阳县找到其祖居地。这些都让人重新考察和挖掘真正的“麻城孝感乡”到底在何处。黄权生老师曾论述,重庆的合川及周边田氏过去均认为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但经过考证后却发现祖籍是湖南麻阳。潼南地名考证表明,此地滕氏家族确系从湖南迁移出去。麻阳之行从下角村的老人口中得知,现今的湖南麻阳曾用名为麻城,此后遇见的老人口述资料都加以佐证。从地理距离而言,湖南麻阳从水路和陆路交通填川都比湖北麻城便捷,麻阳船的繁荣是移民水上交通的重要方式,以麻阳命名的街道分布在中国多个省份,迁出地后裔至今有湖南麻阳的方言和语音。综合两次考察分析,“湖广麻城孝感乡”是否是现今的湖南麻阳,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考察加以佐证,去探寻历史的本原。关于祖籍到底在何方的追问,学界的专家目前已经做过诸多考察论证。因此,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穿过层层迷雾,寻求历史的真相,是每个学界人应有的担当。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人文田野》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