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这一轮房地产市场的下跌,需要总结的地方很多。
作为政府而言,更应值得总结。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个政策市,是严重受制于各级政府的政策调控。
从2021年6月市场见顶下跌以来,再过几个月,就满4年了。
按照以前调控惯例,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循环往复,如此而已。
如今,3年半过去了,全国房价平均跌去50%左右,处于是2008年以来跌幅最大的新一轮下跌周期。
在时间上,与五年一大调的周期看,也只有一年多时间了。然而,市场似乎还没有止跌回稳的迹象。
市场止跌回稳已到了关键时刻。
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手头可以用以调控的牌已经很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首先我们对这场危机程度、时间长短及深度认识不清,始终处于市场多头思维,对市场下跌严重性、紧迫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在这三年多时间里,各级政府以挤牙膏式的一点一点地出,走一步看一步,不像2008年那样,采取雷霆万钧之势,下猛药救市,力挽狂澜,瞬间把市场拉回下跌势头,及时抑制了下跌势头,取得比较好的调控效果。
然而这一次,据不完全统计,一共出台750次调控政策救市,然而以点滴中药式救市,终于贻误最佳作战时机,丧失了最佳作战机会,使得疲软的市场不可阻挡地不断下跌。
假如在危机之初期,能像2008年那样下猛药进行救市,那市况会与现在一样吗?
然而,许多人与事,没有假如,人生也是如此。许多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只有担当作为,只有对市场敏感,只有以做对为目标,我想,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定不会如此。
面对当下,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招,也是最后的一招,那就是全部取消北京、上海及深圳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
房地产市场也不会因北上、深一线城市限购取消而引起市场暴涨,广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是因为,全国性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逆转,供大于求将长期存在。
这是因为,只有把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真正热起来、拉起来,才能传导到二线城市,然后再传导到三、四线城市,有利于大家增强信心,有利于稳定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真正实现市场的止跌回稳。
辅之于低利率、低首付以及各种契税优惠措施,与户口落户等结合起来,把政策全部放到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市场绝处逢生。
不要再被动出政策救市,亦步亦趋小心翼翼一点点出政策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擒贼先擒王,出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救市政策,该是时候了。
我们热烈期待着。
赵淑芳
■ “招遍天下”法律顾问
■ 浙江近远律师事务所一级律师
赵淑芳
■ “招遍天下”法律顾问
■ 浙江近远律师事务所一级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