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城市发展史,半部是拆迁史。
不管你对故土故乡有多么眷恋,面对拆迁的历史车轮,每个人心里埋着的故乡总使你离得越来越远。
拆迁总伴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拆迁,拆迁对百姓那么友好而成美好回忆。邓小平南巡讲话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大引擎,中国城市化发展终于拉开了帷幕,土地有偿使用,推动史上轰轰烈烈的拆迁。
绍兴也一样,中兴路的拓宽,昌安洞桥新村、城东鹤池苑安置房的开建,城市居民终于告别无厕无厨房居住拥挤的旧房时代,搬进有厨有卫的成套房,这对百姓来说是多么欣喜和愉悦。拆迁成了百姓翘首以待的奢望,是给百姓改善住房条件的最大福音。所以当拆迁还未开始,就排起长队等待拆迁,政府出什么样的拆迁政策,居民都乐意欢迎,排队摇号子择房,欢呼拆迁时代的到来。
那时的政府开明,那时的百姓淳朴善良,几乎没有钉子户,户户欢迎拆迁。是拆迁,改变了百姓居住生活;是拆迁给百姓带来最大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时间的日历翻到二十一世纪初,拆迁却成为政府与百姓之间最大的矛盾,拆迁环境不再友好,强拆、偷拆、不公拆迁弥漫在城市乡村的上空。由于城市化过程日益加快,拆迁指标层层加码,拆迁范围越来越大,土地的饥渴与冲动不断冲击与民争利的整村拆迁,拆迁的不公平与行政暴力拆迁不断,日益激化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于是有了2003年8月湖南嘉禾暴力拆迁典型案例,有了“四包两停”的严重偏离法制轨道的暴力拆迁,甚至有人拎着汽油桶从自家房顶上点燃跳楼的恶性事件,背后原因是地方政府与民争利,不公不平的拆迁政策日益激化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法治的进程和市场化的推进,随着时间推移,公开公平拆迁环境不断消融尖锐矛盾。
最近几年来,拆迁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对百姓友好,拆迁成为老百姓日思夜盼的一件好事。
因为通过拆迁,使得老百姓资产得到流动与升值,成为老百姓最直接的致富方式。
以前是富不富靠造路,现在富不富靠拆迁,拆迁成为百姓资产增值最佳路径,也就有了拆二代暴富的典型案例。
正由于拆迁致富效应,目前,全国各级信访部门及领导留言板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我们村、我们社区”什么时候能拆迁?
拆迁,成为老百姓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随着大拆大建的结束,拆迁推动房地产的动能不断衰竭,拆迁也随之停了下来。
你越不拆迁,老百姓越来越希望拆迁。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拆迁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
这就形成了这样的困境:百姓要求拆迁,中央政府也鼓励拆迁,且有旧村改造专项资金的匹配,但地方政府拆迁的动能在衰退,致使老百姓日思夜盼的拆迁梦想却难以实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困境?
以前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于拆迁且有一段时间与民争利,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作为拆迁出来地土地,一旦拆净摆上土拍台,就有许多人去抢,卖地所得的款项又可以去拆迁,形成拆迁—拍地—再拆迁的良性滚动发展模式,地方政府有钱有利益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所以大呼隆拆迁不断。这种模式是建立在房地产形势比较好至少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但随着2021年6月房地产市场自顶点下跌以来,房价不断下跌,房企经营困难,拿地企业越来越少,土拍流拍增加,国企底价成交成为主流,土地需求量减少,拆迁—土拍—再拆迁这一循环发展模式受阻,拆迁动能衰竭,自然而然就拆不动了。
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政府每年依然会按以前常规模式,制定庞大的拆迁计划,一方面为响应中央号召,报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百姓要求拆迁的精神需求。像绍兴仅一个区拆迁计划列出,拆迁户数就有一万多户,拆迁面积达400多万方,但一年过去了,能拆迁的少之又少,成为典型的年年喊拆迁,年年没几个村拆迁,成了名符其实的“口号拆迁”。
目前的拆迁市场不是政府没钱拆迁,也不是百姓不喜欢拆迁,而是政府投了很多钱拆迁出来的地没人要,是典型的活钱变死钱。所以现在政府也非常聪明,有选择性的拆几个村以应付上级要求与百姓诉求,知道当下市场化拆迁赔偿价格高百姓喜欢拿钱走人的情况下,出现许多限制条件,要求拆迁户尽量不拿钱或少拿钱;强制拿安置房;购买新房去库存;如果不购买新房,在时间及奖励标准上作出严格规定,要求拆迁户买新房去库存。
一边是市场化几乎是新房价格并行的高额补偿费,一边是老百姓针对当前房地产形势几乎想拿钱走人的诱惑,一边是政府想通过拆迁鼓励拆迁户买新房去库存,一边是投巨资拆迁拆出来的地拍卖没人要,活钱变死钱的赔本买卖,出现“口号拆迁”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上涨,土地需求不断被激发与增加,拆迁的动能自然而然会被加速,就不会成为“口号拆迁”了。
希望房地产市场早日止跌回稳,重回稳定发展轨迹,百姓资产不断增值,拆迁与拍地才会真正形成“你好我好他也好”的良性互赢局面。
赵淑芳
■ “招遍天下”法律顾问
■ 浙江近远律师事务所一级律师
赵淑芳
■ “招遍天下”法律顾问
■ 浙江近远律师事务所一级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