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丨月下草龙舞

旅行   2024-09-27 06:01   北京  


每年中秋节,安徽绩溪大石门村都有舞草龙的习俗。2017年,绩溪草龙舞被公布为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仲秋,庄稼入仓。那些留在地里的稻草被收集起来,用来扎草龙。草龙长十余米,身围半米多,以稻草捆扎而成,每隔两米多支一根木棍。龙背上扎草辫,自颈至尾连成一溜三角。尾分三股,结成三辫,故名“三尾龙”。龙头披红挂彩,巨睛张吻,细麻做的龙须,密密地垂着,威武异常。除了扎两条大龙,还得扎两条小龙配着,小龙长约两米,稍显憨拙、幼态。

扎好的草龙在庙中大殿静静候着。它在等待一个日子,人们用一个仪式、一炷香和一通锣鼓把它唤醒。八月十五那天,等到圆月攀上树梢,随着草鞭“啪”的一声脆响,一个汉子手持龙珠蹦出来,十多个青壮年擎着龙身下的木棍,草龙便游弋而出。龙头灯火齐明,龙身插满棒香,锣鼓开路,一路狂舞。紧随其后的是小龙,由两个少年随舞于巨龙之后。

四条草龙分别向村子的东西南北游去,如霜的月光下,龙身上的香火随风飘动,流星般闪烁,似活龙逶迤在村庄。乡民举着灯笼火把,尾随其后追赶,绵延的队伍,将古老的乡村照得通体透亮。舞龙队穿过圩镇和村落,经过田畈和河流,攀上那高高的青山,又返身向下,激越地冲向祠堂前的广场。

当四条龙汇聚祠堂时,一场盛大的狂欢开始了。灯光、月光和香火交织成一片。两名舞鞭者抡起粗壮的胳膊,“啪,啪”,两声脆响仿佛来自天庭;“咚,咚——”苍凉沉重的鼓声似乎来自地底,仿佛上天颁下一道神谕,天地为之一振。月光在那一刻更明亮,银质的光辉洒遍全场。几条草龙仿佛被注入了某种神秘的力量,迸发出一种原始的野性来,摇头、摆尾、腾跃、盘旋、翻火球。舞龙的汉子,看不清他们的脸膛,只见被火光映照的红衣像斑斓的花朵,热烈地盛开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

与此同时,锣鼓有节奏地喧响,爆竹不停歇地炸开,仿佛铁了心要在这个夜晚,唤醒天上的星辰、山间的草木、地里的虫、水中的游鱼。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香火,奔跑在草龙的后面,奋力地追撵着、晃动着、呐喊着、吆喝着,构成雄浑的、高亢的交响,声势直透苍穹。他们,要用最劲爆的舞动、最嘹亮的声音,宣泄头年的苦、头年的累,喊出来年的盼望、来年的憧憬。

草龙就这样在古老的徽州舞着,舞得新安江拐了弯,舞得粉墙黛瓦扑簌响,舞得风起稻浪翻,舞得百姓日子甘……舞至深夜,舞龙人将火龙送到水口外,抛于河中,送龙回宫。

这一晚,村庄彻夜无眠。

年复一年,这热烈而欢喜的仪式,成为大石门村人生命里的亮光。

辛苦劳作了一年的村民,终于有了一个堂皇的理由停下来,以中秋节的名义恣意享乐一番,同时祈愿家人团圆,人生圆满。年复一年,舞龙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添,他们说,天上的星星有多亮,地上的香火就有多旺。这一习俗如同村庄永恒的河流,从未消失。

一场舞龙,让往日静寂的山庄像捻子一样被点燃。热闹稠稠的,能让寂寞了大半年的村庄喝饱,也把儿时的生活鲜亮地拉到眼前,漂泊在外的人惦念起来,会生出一种病,叫思乡病。

祈愿里的国泰民安,舞龙时的酣畅淋漓,热闹喧腾里有尘世烟火,有人生盼头,足以抚慰一颗寂寥的心。

与故乡同在者有根,根是家国天下。

插画丨呱咕
编辑丨栖竹

中国旅游报副刊
《中国旅游报》“江山”副刊逢周五见报,主要选登山川风物和人文景点游记、旅行随笔、节令小品文。原“乡村周末”专版更名为“江山·特别策划”,仍为固定主题约稿,隔周二推出,我们将不定期更新征稿启事,敬请关注。统一收稿邮箱:lf@ctnews.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