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孙卉丨弦索声声

旅行   2024-10-25 06:00   北京  

从姑苏古城向北,过了312国道,就看见好大一片水。岸边蜿蜒着木栈道,摇曳着银白色的芦苇。古镇黄埭到了。那就先去黄埭评弹博物馆看一看吧。

一进门,青砖墁地,粉墙黛瓦。“篇目兼容悲欢离合,典藏尽索说噱唱弹。”门口一左一右挂的对联高度概括了馆藏内容。这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占地约600平方米,分为序厅、渊源、书目、流派、传播、乡土、关怀、宝物、发展九个篇章,序号没有采用常见的阿拉伯数字或简体中文数字,而是用苏州码子“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这是源自苏州的算筹速记符号,在中国传统竖写账本上应用广泛,笔画简洁形象,即使不识字的人稍微练习,也能了解并书写。在带有强烈苏州特色的博物馆里使用苏州码子,古雅而有趣,格外妥帖。

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河”蜿蜒在各展厅之间,指引参观路线。“春水绿如蓝”的颜色充满江南风味,也暗喻评弹艺术之河奔腾向前,生生不息。其实,那不是真正的水,而是影像投射的幻景。屋顶打下的光柱微微颤抖,恰似河水的粼粼波光。又一处看似随意实则巧妙的设计。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增加,传统戏曲和小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他们渴望更多、更接地气的民间艺术,评弹应运而生。评弹表演形式活泼,说表浅显,唱词优美,雅俗共赏,描摹场景细腻入微,刻画人物绘声绘色,故事情节曲折,结尾大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善有善报,老百姓喜闻乐见。可以说,评弹诞生于苏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评弹皇帝”严雪亭是评弹界的无冕之王,足迹遍布苏州地区各个集镇码头的大小书场,见多识广,尤其领教过黄埭众多老听客高超的艺术鉴赏力。黄埭,能够让名不见经传而有真功夫的艺人一举成名,也能让技艺不精的艺人一蹶不振。因此,严雪亭感叹:“说书跑码头,能过黄埭关,算是有本事。”说书即苏州人对评弹的俗称,“评弹皇帝”此话一出,很快流传开来。

一楼的几个展厅侧重展示评弹基本知识,一组组图文看过去,仿佛与博古通今的老先生畅谈,非常受益。而博物馆最精彩的是二楼的藏品,分为作者手稿、出版专著、杂志期刊、唱片磁带、服装道具、证件奖章、胶卷照片、广告海报八类,共630多件。其中较珍贵的是一件用极细的竹篾编织而成的米黄色竹衫,V领,长袖,胸口缀盘扣,衣襟袖口镶边。在手工编织竹席都越来越少的今天,这样一件竹编衣服实在让人大开眼界。把竹子制成衣服已属不易,没想到凑近细看,又发现竹衫居然还有不止一种花纹,真精美!

竹衫和评弹有何关系?按照行规,评弹演员一年四季必须穿长衫登台演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端庄儒雅之美。可夏天热,捂着严严实实的长衫更热,于是贴身穿一件竹衫,感觉凉爽,即使出汗,有竹衫隔着,汗水也不会污染长衫、损害艺人形象。这件竹衫是评弹名家潘伯英1920年穿过的,由潘伯英的妻子、友人辗转捐赠。

参观的意外之喜是一幅足足占据了整面墙的大地图“三里长街 九爿书场”。地图根据老黄埭人回忆绘制,直观展示了黄埭古镇“书码头”的风采。万云楼、畅苑、怡苑、万福园、三景园、叙园、大雅、东来、红星,九家评弹茶馆书场错落分布在一条长长的老街上,不仅位置标志清晰,而且列举了周边小店:猪行、竹行、草行、桐油店、棺材店、皮匠店……这些店铺做生意的情景,现在的年轻人已极少亲见,单看这些名称已觉恍如隔世。另有多家饭店、杂货店、糖果店、救火会……市井百业,万物华荣,诸事繁庶,俱在目前。

纵观这些馆藏品,大多距今五六十年,有的超过百年。区区百年放在历史长河里,仿佛沧海一粟,实在不算什么,可是如不搜集保管,也许这段历史就会被后人遗忘。现在社会节奏快,雪泥鸿爪,在光阴中留下印记何其不易。留下了,慢慢积累,天长日久,就是后人珍贵的文物。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无数细小的水滴汇聚方能成就沧海,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搜集保管,才为地方无形的历史变迁留下了有形的实物记录,才形成了传统文化完整而美丽的长卷。在博物馆里见证一代代人的努力,传承评弹艺术,弘扬江南文化,意义非凡。

编辑丨栖竹

中国旅游报副刊
《中国旅游报》“江山”副刊逢周五见报,主要选登山川风物和人文景点游记、旅行随笔、节令小品文。原“乡村周末”专版更名为“江山·特别策划”,仍为固定主题约稿,隔周二推出,我们将不定期更新征稿启事,敬请关注。统一收稿邮箱:lf@ctnews.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