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元宵汤圆、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节日里总少不了吃。滋味滋味,有了这些美食的犒赏慰劳,这日子便分外有滋有味起来。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给生活增添了重阳糕这一味。
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均是九。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属阳,两阳相重,因此九月九日又被称为“重阳节”。是日,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如登高畅游、饮菊花酒、佩插茱萸,还有就是吃重阳糕了。
九月九的糕,已在历史中飘香了千百年。汉代的时候,它被称为“蓬饵”。蓬饵的故事,却有些哀伤惆怅。相传汉高祖宠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又是一年重阳,繁华散尽,故人零落,往事却依然历历在目:九月九日,宫中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祈求长寿。一念及此,贾佩兰不禁黯然神伤,且学一回旧事吧,也聊作纪念。却不料一传十,十传百,民间很快传开了,传成千年不朽的风俗。
风俗里的重阳糕,常常是隆重出场的,热闹富丽得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因为上面缀饰着栗子、枣子等物,斑斓如花,重阳糕又被称为“花糕”。花团锦簇的重阳糕,在宋代达到盛期。宋吴自牧在《梦粱录》里回忆道:“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周密在《武林旧事》里亦有相关记载:“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荤的素的,咸的甜的,怎么好吃怎么来,让人想一想就流口水。不光好吃,它还好看,榴颗点点红,肉丝线线白,加上彩色的小旗、栩栩如生的蛮王狮子,不是尤物是什么?东西讲究,卖东西的也讲究。明清时,北京卖花糕的小贩还“头戴吉祥字”,像个活广告,远远一望就知道了。
由于“糕”与“高”谐音,重阳食糕,也就成了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寄托“步步登高”“百事俱高”的心愿。明人谢肇淛《五杂组》引吕公忌言:“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国人爱讨口彩,重阳糕的佐料饰物,也有谐音表达。比如在重阳糕上面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也有上置小鹿数枚的,“鹿”谐音“禄”,“鹿糕”也就成了“禄糕”。凡此种种,皆是纳福祈祥民俗心理的物化表现。
人走过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岁月,会有所改变。重阳糕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时空里呈现不同的姿态,制作方法、形象质地皆有所不同,但一般总要用到粉面与糖。至于配料,要枣栗等果子,还是要蜜饯、花瓣、肉类等等,这些枝枝杈杈的细节,就各有各的发挥了。为了与“重九”相对,重阳糕还常常做成九层,层层叠叠,软韧香甜,口齿留芳。
好吃还不算,孩子们喜欢重阳糕的原因,还在于它的好玩。好玩的是糕上插的彩旗。就像今天宴后水果拼盘上的彩色小伞是孩子们的爱物一样,重阳糕旗也令人着迷。著名艺术史学家王伯敏在《回忆少时学剪纸》里对此有切身的描述:“九月九,街上卖重阳糕,重阳糕上插‘重阳糕旗’。旗有画的,也有纸剪的,两种我都要。向母亲要了钱,多买几块糕,糕给母亲,我只要旗。拿着旗,好看又好玩,儿童天真,一支小小的剪纸旗儿,足足可以快乐一天。”
重阳糕里还蕴藏着对女儿的一片深情。“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出嫁的女儿操劳了一年,女儿想娘家,娘家也想女儿,是该回家歇歇,慰劳慰劳,吃吃好吃的重阳糕了,所以重阳节又成了“女儿节”。浙江台州一带旧俗,重阳日娘家要给女儿家送重阳糕,一般是送两个大方糕、九个小方糕,也有送18个小方糕的,表示“二九相逢”。南京旧俗则是,如果这一天嫁女儿,娘家定会送重阳旗及时令鲜盒,称之为“重阳节盒”。
重阳节里重阳糕,重阳糕里故事多。佳节又重阳,能不忆重阳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