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当代职场人必备技能排行榜前列都有些什么,想都不用想,一定得有“会摸鱼”。因为现如今的职场大环境,老板只希望员工多多加班,给公司创造更大的收益,所以你要想让不要绷太紧,就得学习摸鱼大法,主打一个劳逸结合。
最近关于华为员工上班作息的帖子火了,内容不是关于他们怎么卷,而是他们如何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合理摸鱼,有点意思。
具体是这么操作的:虽然每天的固定办公时间是早九晚九,但是期间有很多时间可以灵活运用。
比如开晨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严格,需要员工保持神采奕奕的状态跟完全程;中午休息通常在1~2小时之间,可以好好睡个午觉;晚饭在公司解决完毕后,可以在园区饭后走一小时再回工位。
上述这一套流程下来,劳逸结合方面基本就做到90%了,接下来的10%就是最后到晚上9点前的这段时间。浅浅努力一下撑到夜宵时间,然后慢慢打卡离开公司,一个小tips:一定要在信号边缘打卡下班。
摸鱼摸到这种程度,基本可以说是“休息效益最大化了”——即能让自己看起来是在努力工作,效率有所保证,还能让自己不那么紧绷。啥都不说了,手动点赞就完事儿。
对此,有网友表示:菊厂员工这样的生活是常态,但是他们摸起鱼来不止这样。他们会以公司加班为借口,让自己家人带娃,实际上偷偷跑出去放松,实现家庭、公司两头都能摸到鱼的成就。
朋友们咱就是说,看看就行了哈,不推荐,家庭还是要照顾的。
不知道各位职场人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自己每天都很忙很累,真的是因为工作太多导致的吗?
应该有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吧!觉得自己这么累,必然是工作耗的,下班只想回家躺着,又因为工作期间精力超支导致回家也不能立马进入休息状态,因而休息也休息不好,更累。
小声说一句,有没有一种可能,工作这么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不会充分利用时间,为了工作产出,只能一直在忙忙忙,才会如此的累。
之前看综艺《再见爱人》时,嘉宾有一项“一日民政局志愿者”的任务需要完成,其中一位女嘉宾麦琳一直在民政局里忙前忙后,不断地输出情绪价值,服务好像做得很好的样子。
但是演播室的嘉宾对她的这一套看似妥帖的工作流程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看起来很忙,实际在瞎忙,成果没出多少,人累个半死。
实不相瞒,听完这条点评后我一下就悟了,别说生活中了,工作中有很多人都是:看起来很忙,实际在瞎忙,没做多少事情精力却没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伪忙碌”的结果,根本原因是你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支出,也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且自己的硬实力不够强。
这个问题,我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曾经出现过,那时候每天的工作状态都是感觉自己要累死了,做完这个紧接着马不停蹄要做那个,中间喝口水的时间都很少,整个人极度焦虑。
但是下班之后写当日工作日报,又会发现我忙到快厥过去的情况下好像也没做多少工作,所以我工作一整天到底在干什么?
而后在一次和直属领导的聊天中,她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的这个问题,和我说我浪费太多的精力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同时因为工作技能不够娴熟,导致产出效率大幅下降。
面对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时,应该要做到的是:
给自己每日工作制定一个to do list,按照优先级写下来,上班时间优先完成高优先级的任务;善用一些快捷软件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AI等;私下提升自己办公软件、商业术语的实力,前者能极大提升生产力,后者能帮助自己理解工作要求与输出。
最后,除了上述针对自我工作风格的改变外,面对同事临时的工作求助、领导的工作加塞等,也要学会用推拉大法解决,自己没精力做的一定不接,急要但是影响自己本职工作的不接,其他看情况接。
相信这一套流程下来,能够极大的改善工作没效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