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员工爆料:朋友圈都是博士录取、订婚结婚、旅游观光、国央企生涯,我一个走进窄路的人,好挫败呀

职场   2025-01-21 20:03   河北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个非常火的话题“为什么你不发朋友圈了?”

这还能有什么为什么?朋友圈里的大家不是在国外旅游、订婚结婚,就是在职场、学术圈有所突破,过得那叫一个顺风顺水,多姿多彩,我一个普通吗喽,啥都没有,凑这个热闹干什么,自然就不发了啊!

其实有类似这样想法的人特别多,最近就看到一位在:某比亚迪工作的网友发帖吐槽说自己的朋友圈都是人前风光的一面,看完他们光鲜亮丽、充满希望的生活后再看自己,只会相形见绌,觉得自己无比的失败。

    

对于这种想法,其实有一个更为专业的词汇来描述——peer pressure,同辈竞争压力,它代表着某种优绩主义在当下社会大环境中的盛行,同时也表明了普世意义下的大家对于成功的理解——高学历、事业成功、早早拥有好的婚姻。

看起来这三点好像互不影响,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完成,而实际将它们落到实处时再看,就会发现每一项的难度都很高,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外加一些运气才能完成。

比如学历,如果不是保研,考研有多难,懂得都懂,但是这些难度在父母那里以及网络上,不值一提,好像我考了就能考上一样,类似的还有工作等等。

因为网络上的“成功人士”太多了,他们好像很轻易的就能在既定时间内既获得高学历,又能拿到高薪offer,还能顺带着谈个恋爱……

好像别人的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怎么挤怎么有,收获的成果不计其数,而我自己的时间做一件事情都不够,更别提收获理想成果,谁看了不酸,压力不大啊!

想想都会觉得这些都能让我喘不过气,如果此时家里人再给精神上点强度,我应该会焦虑到睡不着吧!别觉得夸张,因为我身边就有朋友深受“同辈压力”其害。

朋友本身特别优秀,985本硕毕业后在上海某头部金融机构工作,却因为工作压力极其大加上她家人不断地拿她和混得好的同学对比,搞得她身心俱疲,最后焦虑到上不了班,只能辞职在家休息。    

所以不要觉得这只是一个比较的问题,实际背后问题很多,它会非常影响人的心态,让人不得不去注意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而忽略自己本身的闪光点。

本来就已经活得够累了,还得时时刻刻和网络上的大家进行比较,做不了父母口中的别人家无所不能的孩子,其中苦涩,懂得都懂。

所以啊,大家在进入社会之后第一件要学会的事情就是对各种光环祛魅,屏蔽掉社交媒体上对成功的吹嘘,学会只关注自己眼下的学习任务、工作内容与生活,然后想办法提升自己。

对此,有网友表示:同龄人的成功,不是你的失败。我非常认同这句话。

或许此时还是会有朋友不知道自己在面对同辈压力时应该怎么做,尤其是在工作中,因为本身工作环境就是一个竞争的环境,不看别人的进度是不可能的,业绩不允许。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保持一点竞争的状态是好的,除此之外需要做到三点:别只看结果,去看过程;拿回自己的主体性,关注个人成长和目标;丰富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不是单选题。

收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己在工作的时候,短期内没有出成果是正常的事情。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复盘,看看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哪些进步,有哪些待优化,有哪些举措有益于推进工作,之后可以接着用的……

这些举措,能够帮助你将看向他人的目光拉回到自己的身上,久而久之,就能达到“关注个人成长和目标”这一目标了,当你做完这一切时,某种程度上心态会变得更加平稳。

最后,每个职场人或多或少都向往过赚很多钱,会觉得这样才是成功人生,但其实,成功的定义并非外界制定,而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要用别人的规则定义自己,这样才能在职场上不轻易陷入“同辈压力”的泥淖,也能让自己更能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在职场上发展的更好。 

Sir求职
绝大多数的公众号小编是不懂求职的,sir不仅懂还可以帮你解答求职难题,在这里你也可以高效找到全国各地的寒暑假、实习 \x26amp; 校招等超全面的求职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