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
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具备矿山工程建设、采矿运营管理、矿山设计与技术研发、矿山设备制造等综合服务能力的高端矿业开发服务商,处于行业 领先地位。为打造产业链一体化的综合竞争优势,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宽至资源开发,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矿产资源储备。上市以来,公司业务持续扩张,业 绩稳步提升,在技术、人才、装备、运营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成长路径清晰。1997年12月,经冶金工业部批准,公司前身北京金诚信矿山建设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专注于非煤地下固体矿山的开发 服务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矿山工程建设、采矿运营管理业务领域基本确立了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已实现集矿山工程建设、采矿运营管理、矿山 设计与技术研发、矿山设备制造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是能够为矿山提供综合服务的高端开发服务商之一,采供矿量、竣工竖井深度、斜坡道长度 等多项指标均处于国内前列,更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精确把握自然崩落法采矿技术的服务商之一。自2019年开始,公司第二主业蓄势待发,资源开发业务逐 步步入正轨,现已储备4座铜矿、1座磷矿资源,分布在4个国家,拥有铜、银、金、磷矿产的生产能力。
管理架构和股权结构
公司实际控制人具备丰富的矿山开发经验。截至 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控股股东为金诚信集团有 限公司,持有公司38.88%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 为王先成家族,王先成、王慈成、王友成、王亦 成、王意成系同胞兄弟,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 计控制发行人43.16%的股权。控股股东董事长王 先成是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超大规模超深井 金属矿山开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领导小组 成员,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 院(WAPS)矿业领域的中国籍院士,中国有色金属 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 师,在矿山开发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和项目运作经验。
业务范围和经营业绩
2024年三季报: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9.71亿元,同比+31.23%;实现归母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53.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9亿元,同比+54.81%;实现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62亿元,同比+148.24%。公司24Q1/Q2/Q3分别实现营收19.73/23.00/26.98亿元,Q3环比+17.30%;24Q1/Q2/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74/3.39/4.80亿元,Q3环比+41.71%;24Q1/Q2/Q3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0/3.39/4.79亿元,Q3环比+41.22%。
矿山服务: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78亿元,同比+3.04;实现毛利13.89亿元,同比+2.94%;毛利率28.49%。矿服业务24Q1/Q2/Q3分别实现营收15.51/17.53/15.74 亿元,Q3环比-10.21%;24Q1/Q2/Q3分别实现毛利4.06/5.22/4.62亿元,Q3环比-11.45%;24Q1/Q2/Q3分别实现毛利率26.16%/29.76%/29.35%。公司24年前三季度矿服 营收增速相比前几年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非洲赞比亚和刚果(金)电力供应紧张影响,预计随着当地雨季来临,水电供应会逐步恢复。总体来看,公司矿服业务保持 稳健增长。
矿山资源开发: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75亿元,同比+343.56%;实现毛利8.74亿元,同比+291.86%;毛利率44.25%。矿山资源开发24Q1/Q2/Q3分别实现营收 3.89/4.72/11.13亿元,Q3环比+135.80%;24Q1/Q2/Q3分别实现毛利1.69/1.99/5.05亿元,Q3环比+153.82%;24Q1/Q2/Q3分别实现毛利率43.49%/42.17%/45.40%。公司 Q3矿山资源业务规模环比实现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1)自2024年7月起,赞比亚Lubambe铜矿产销量纳入公司自有矿山资源项目产销量;2)刚果(金) Dikulushi铜 矿释放了前期的库存,销量环比明显提升;3)刚果(金)Lonshi铜矿随着产能逐步爬升,预计Q3铜矿产销量环比也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另外LME铜24Q1/Q2/Q3均价分别 为8573/9892/9336美元/吨,Q3环比-5.63%,但公司Q3矿山资源业务毛利率反而还有所提升,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得益于Lonshi铜矿随着产能逐步爬坡,成本也有所优化 的结果。公司矿山资源开发业务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矿山服务
公司矿服业务做大做精,跨越行业周期
公司专注于非煤地下固体矿山的开发服务业务,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明确了以“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为主的目标市场策略,公司始终贯彻以领先的技术为矿山 业主提供超值服务的理念,以优质的矿山工程建设服务获得矿山业主的认可,进而承接后期的采矿运营管理业务。
公司矿山工程建设服务的业务模式目前主要为施工总承包,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得。矿山工程建设业务按照工程内容可划分为竖井工程、平(斜)巷道工程、斜坡道工程 以及相配套的安装工程、附属工程等。公司的国内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在投标报价时,通常采用定额预算法,即主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套用有关行业定额或地方定额 并结合矿山工程建设特征、项目风险程度、竞争激烈程度以及公司对投标项目的综合评价,确定工程单价或工程总价。公司的境外矿山工程建设业务报价时,对中资业 主通常仍采用定额预算法,对外资业主通常采用成本加成法。
公司采矿运营管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开采设计、中深孔设计、计划管理、出矿品位管理、采空区管理、辅助系统管理。公司采矿运营管理业务目前一般采用成本利润法, 即按采矿工序分别测算出钻孔、落矿、出矿、运输、提升、充填、通风、排水、供电等工序成本和费用,在成本费用的基础上计取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公司在参与投标 并报价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及项目特征,分别进行采切工程和采矿工程的成本测算,再根据公司对项目的综合评价确定采矿运营单价及投标总价。
公司矿服业务毛利率长期稳定在24-30%水平。公司专注于高端市场,国内外两大市场并重,其中海外业务高速发展。2016-2023年在公司矿服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 海外业务的占比也在持续提升,约从2016年的24.3%提升到2023年的61.8%,且海外项目的毛利率更高,以公司2022年的数据为例,境内项目毛利率约25.8%,境外项目 毛利率约28.8%。
矿服业务市场空间有多大?
作为矿山开发的上游行业,矿山服务业的发展与矿产行业的总体形势休戚相关。矿山工程建设与矿山开发投资关系密切,行业周期变化基本一致;采矿运 营管理受矿业整体行业形势影响相对较少,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已建成的矿山,业务持续性强。
国际市场:全球矿产资源分布差异巨大,西方发达国家占比先发优势,催生了一批大型国际矿业开发企业如:BHP Billiton、Vale、Rio Tinto、Anglo American、Freeport-McMoran、Barrick Gold等,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国际大型矿山服务商如:Redpath Holdings、Thyssen Schachtbau、Leighton、Dumas、 Cementation、Byrnecut Mining、Deilmann-Haniel等,这些国际服务商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与开发商具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渠道,几乎 包揽了全球大型优质矿山开发的服务业务。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中国矿业公司在国际上的投资越来越多,一些国际矿山项目的“中国 成分”也在不断增加。在中国企业投资的国际矿山项目中,中国矿山服务企业的参与程度逐年提高,成为中国矿山服务企业走向世界的有效载体。
国内市场:从全国范围来看,大中型矿山数量占比较少,但是产量占整体矿山行业比例较高;小型矿山虽然数量众多,但是产量占全行业比重较低。国内 矿山工程建设业务需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服务商承担,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采矿运营管理服务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营模式,“自有 自采”格局仍存在,但随着国家对探矿权、采矿权的放开,其他行业资本迅速进入矿产行业,矿业市场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外包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 矿山开发业务外包模式的优越性在于运营服务商拥有专业成熟的技术管理队伍,可以在短时间内组建配套的运营团队,迅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有实力的 服务商可以提供生产运营装备,从而减少业主的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和财务成本。目前国内矿山服务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大型矿山服务企业较少。
市场规模:目前市场上并未有公司主营业务市场容量的准确数据,所以公司建立相关模型对国内市场容量进行推算,预计2023年国内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 工程建设的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公司2023年国内业务销售收入约为24.48亿元,市场占有率仅2.86%。国外市场方面,按照现在公开的矿山8000多座, 假定其中约5%是高端市场,参照公司过往数据,假设单个项目金额在2亿元,据此测算下来国外市场容量也在800亿元左右,公司2023年国外业务销售收入 约为41.59亿元,市场占有率也并不高。综上对于公司而言,全球矿服业务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矿山资源
资源开发业务持续突破
2018年,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五大业务板块,明确矿山资源开发板块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业务。公司自2019年开始在全球布局资源开发业 务,取得了显著效果。公司充分利用从事矿山服务积累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行业经验和人才优势,积极向矿山资源开发领域延伸,先后并购了两岔河 磷矿、刚果(金)Dikulushi铜矿、刚果(金)Lonshi铜矿、哥伦比亚San Matias铜金银矿以及赞比亚Lubambe铜矿。截至目前,公司资源项目已增至5个,分布 在4个国家,拥有铜、银、金、磷矿产的生产能力。随着自有矿山资源项目的陆续建设及投产,公司资源业务收入及盈利能力快速提高,逐步形成矿山资源 并购、勘探、建设、采矿、选矿、冶炼、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资源项目逐步投产放量:刚果(金)Dikulushi铜矿已于2021年底投产后经历一年爬坡后实现满产,年产能约1万吨;刚果(金)Lonshi铜矿已于2023年9月正式 进入生产阶段,2024年处于产能爬坡周期,全年计划生产铜金属2.0万吨,销售铜金属2.2万吨,目前基本已实现满产,达产后年产约4万吨铜金属,另外 Lonshi铜矿有很大的增储空间,于近期发公告增储104万吨铜金属,未来会有二期甚至三期的扩产规划;哥伦比亚San Matias铜金银矿目前正在等待当地的 环评批复,计划建设年产2.5万吨铜和1.4吨金的产能,建设周期1.5-2.0年;赞比亚Lubambe铜矿原设计铜产能为3.25万吨,投产后产能利用率较低,平均 成本较高,公司收购后目前正在进行技改项目,计划投入1亿多美金、花3年时间进行技改,完成后预计该项目将正常贡献利润。除了铜矿项目之外,公司 于国内还有一个两岔河磷矿项目,目前南采区30万吨/年的产能已满产,北采区50万吨/年的产能需要3年基建期,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
公司未来是国内铜矿企业当中成长性最快的矿山之一。按照公司目前的规划来看,现有铜矿有效年产能约5万吨,预计2027年哥伦比亚San Matias铜矿放量 加上赞比亚Lubambe铜矿正常贡献利润,将新增有效权益产能约5万吨,预计2029年Lonshi铜矿二期投产,将再次新增权益产能约4-5万吨。综上公司中长期 规划铜矿有效年产能将达到约15万吨,是国内铜企中成长性最快的企业之一。
铜行业:冶炼产能增量远大于铜矿增量
长单加工费下降主因冶炼产能集中投产,冶炼环节相对过剩。近几年是国内外铜粗炼产能的集中投放期,根据上海有色网的统计,2025年将有182万吨铜粗炼产能投 产,远超过铜精矿的增量。由于新增铜粗炼产能要么依托大型矿山就地建设,如自由港印尼项目或者Kamoa冶炼厂,要么位于沿海地区具备区位优势,如铜陵有色新 材料项目或者金川防城港项目。新增项目成本低,在精矿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要通过压低加工费迫使高成本的老旧冶炼产能减产,改变铜精矿供需失衡现状。
严控铜冶炼新增产能有利于远期格局改善。2024年5月份,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 置换,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由于已经审批和在建的冶炼项目比较多,最近3年铜冶炼产能过剩,因此文件更有利于改善远期供需格局。铜冶炼现 状与氧化铝产能现状非常类似,都要经历一个沿海低成本产能替代内陆高成本产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挤压冶炼环节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