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股“春季躁动”规律明显
1.A股“春季躁动”规律明显
A股“春季躁动”规律明显:A股的春季躁动规律通常是指A股市场在岁末年初,尤其是1月至3月期间,往往会出现一轮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从简单的日历效应来看,2010年以来多数宽基指数在各月取得正收益的概率在2月最高。
2.A股春季躁动形成原因:政策预期+基本面预期+流动性变化+机构资金行为
(二)复盘历年“春季躁动”:政策+产业趋势+业绩+海外地缘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政策因素最为重要
1.春季躁动的线索:政策+产业趋势+业绩催化+海外地缘
复盘过去15年A股市场“春季躁动”领涨的行业发现,这些行业可能会受到几大因素催化:1)政策;2)产业趋势;3)业绩催化;4)海外地缘,其中政策是最重要的因素,大多数年份的春季躁动上涨的行业均和当时政策或政策预期相关。
2.2024:TMT——政策+产业趋势
2024年2月16日,OpenAI在其官方网站上隆重宣布推出其创新的文本生成视频大型模型——Sora。
3.2023:TMT——政策+产业趋势
ChatGPT横空出世:2022年11月30日,美国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推出聊天机器人ChatGPT。。它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界的又一轮高光期,还并不常见地被誉为“蒸汽机时刻”、“iPhone时刻”甚至“钻木取火时刻”。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2023年2月底印发。
4.2022:周期——海外能源危机
2022年年初全球疫情形势有所好转,经济复苏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增加,同时供给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对能源供应的担忧情绪逐渐升温。国际能源市场表现出了紧张态势,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后续待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进攻,俄乌战争全面爆发,海外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
5.2021:周期——双碳政策下的能耗双控
6.2020:周期——海外因素+基本面2019年12月出口继续超预期叠加拜登1.9万亿刺激,基本面有韧性,油价上行推动化工板块表情先靠前。
鲍威尔和耶伦财政货币双宽松表态推动10年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再通胀交易升温叠加碳中和政策推动周期行业表现靠前。
7.2019:TMT—>消费——政策+产业趋势+基本面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2019年1月13日中国移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为公司在广东深圳成功开展了5G网络4K电视传输测试。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5G网络4K传输。2019年2月华为、OPPO等厂家首款5G手机上新。同时TWS无线耳机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政策方面:2019年1月央行全面降准、年初对科创板讨论频频。
基本面:2019年茅台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猪价快速上行,消费板块表现良好。
8.2018:春季躁动比较弱,自主可控/军工/医药政策+海外地缘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同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成为了贸易战打响的直接导火索,贸易战直接推动了“自主可控”概念爆发,从而引发计算机国产软件行情。
军工方向,政策端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防支出增速达到8.1%,超市场预期。
同时,2018年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市场普跌环境下,资金向防御性较强的医药进行倾斜。
9.2017:地产链——政策+基本面
2015年下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开启棚改货币化2.0时代,进入到2016-2017年,棚改货币化效果逐渐显现。
10.2016:市场熔断后的反弹普涨;2014:春季躁动行情较弱
11.2015:计算机/传媒等,政策+产业趋势
12.2013:环保/传媒——政策
政策预期:2013年全年颁布的相关政策数量接近30条,超过2010-2012三年总和。2月发布的《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等提出了严格的排放限值要求。
传媒业在2013年年初开始经历并购重组高潮,市场预期升温。
13.2012:科技—>顺周期——产业趋势+政策
2011年底至2012年初苹果产业链崛起带动电子行业出现长期基本面趋势拐点:2012年1月4日苹果公司公布了覆盖达97%采购额的156家供应商名单,涉及中国大陆8家公司:A股的安洁科技、环旭电子、比亚迪,另外立讯精密、歌尔声学、大华股份等虽然并非苹果直接供应商,但间接为iPone提供触摸组件、电池、耳机及组装等项目。
2012年2月14日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
2012年宏观调控总体是稳中求进的。年初各地两会开幕,经济增速预期普遍调降,2月18日央行将准,货币政策宽松,市场在大跌后顺周期开启反弹。
14.2011:顺周期行业——两会预期催化+国际地缘+基本面
国际地缘局势紧张:2010年初,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并与韩国、日本等在中国海及其附近海区连续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2011年初,“茉莉花革命”由突尼斯起,开始在中东地区如火如荼铺开,导致包括埃及在内的多国政权更迭以及接踵而至的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
15.2010:战略新兴行业+出口链——政策+基本面
2009年6月3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2009年6月28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2009年7月13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由于当年效果良好,市场预期2010年将延续以旧换新政策。
(三)2025年春季躁动的政策线索:消费内需+新质科技
1.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主要内容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
3.“大力提振消费”是明年经济工作任务之首;重点关注服务类消费、大众消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消费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延续12月政治局会议定调,指出“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4.“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明年第二位的经济工作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科技部分: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三个关键点值得关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培育未来产业。
(1)新质科技主题1:低空经济:2026万亿市场规模,eVTOL从0到1突破,应用实现从载物到载人的场景扩展
根据中国民航局以及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约5000亿元,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2030年将达到2万亿元。
随着适航审批推进和新航线增加,低空经济将从导入期进入产业化逻辑催化阶段。
电动化智能化:依托新能源智能车产业链优势,通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弯道超车。
低空经济:软硬一体化产业链
(2)新质科技主题2:人形机器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分布及未来市场规模预测
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近80家,主要分布在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电机等零部件以及整机领域。
未来五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在B端从零成百亿规模市场,到2030年开始向C端渗透。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及其代表性公司:
(3)新质科技主题3:AI应用:C端涵盖AI广告/AI教育/AI陪伴/AI视频/AI搜索五大场景
AI应用:C端涵盖AI广告/AI教育/AI陪伴/AI视频/AI搜索五大场景
此为报告精编节选,报告原文: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价值目录】电脑站点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