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5年十大预测

文摘   2025-01-02 22:12   四川  


(一)预测一:A股震荡上行,进入新的波动中枢

2024年前三季度,万得全A指数整体在低位运行。924以来,宏观政策转向,市场在流动性驱动下大幅上涨。2025年在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A股有望震荡上行,进入新的波动中枢。

(二)预测二:2025年年A股交易结构比指数更重要

9月24日以来,市场在流动性驱动下大幅反弹,涨幅主要由估值贡献;

沪深300指数当前PE估值为12.95倍。剔除掉估值较低的50只个股,余下250只个股的整体PE(TTM)达到24.1,这已经隐含了较强的盈利复苏预期;

估值中枢整体进一步上移的难度已经较大,因此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延续结构优于总量的特征。

(三)预测三:“内循环”投资机会贯穿全年

活跃内循环:两重两新—投资和消费的确定性增量。关注“两重”的8大方面、17个细分领域;“两新”今年内需结构性增量,明年有望加力扩围。

化债—To G行业资产质量与盈利双修复。关注环保、建筑、机械设备、信创等To G行业的现金回收、坏账冲回;此外,科技新基建(如低空经济、车路云等基础设施端),或受益于地方财政改善。

大消费其他结构性增量,如情绪消费、国货潮牌、银发经济、电商新零售等。

(四)预测四:“科技成长”风格是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成长风格的定价之锚是美元利率,我们预计随着联储推进降息,成长股将崛起。

对于成长股而言,A股市场的成长型资产主要偏向高端制造业等基于全球需求的企业,分母端应为美元利率,且由于外需波动性显著大于内需,成长股的盈利波动贡献更多来自于海外,受美元利率变化的影响较大。

美元利率下行背景下,成长股分子分母端双双受益。

(五)预测五:AI应用(软、硬件)和政策驱动的产业趋势品种交易全年活跃

AI:毋庸置疑的新产业周期主旋律,类比2009-2015“消电+移动互联网”;2016-2021新能源产业链。

当前交易逻辑从上游基础设施延展至下游应用。

2023年基础设施(算力)交易先行,基于模型训练逻辑;而目前上游算力侧行情由估值增长转向EPS驱动,估值再次提升或依赖应用端推理算力的爆发,结构性增量环节值得关注,如服务器液冷、HBM、铜连接等

2024年,企业AIGC投资中应用层增速比基础模型的投资增长更快;展望2025年,要更加重视AI应用层的发展,包括软件应用和硬件终端。

(六)预测六:红利资产全年震荡,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红利资产主要集中于金融、周期、消费等行业,多取决于国内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国内资本体量庞大,在利率中枢下行、资产荒背景下,收益略高于无风险收益率的红利资产吸引力提升,因此本质上,红利资产所交易的是股息率与中国十年期国债的利差,其定价之锚是中国十债。

明年十年期国债整体下行幅度相对有限,红利资产可能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七)预测七:PPI负值收窄带动名义增速回升

在政策发力背景下,国内供需两侧有望双双好转,推动PPI负值收窄。

PPI低位回升将带动名义增速回升。

(八)预测八:上市公司盈利回到复苏区间

本轮盈利周期下行的背后是总量层面“量”、“价”复苏偏缓。2025年量价修复节奏有望加速,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回到复苏区间;

从前瞻性指标来看,M1-M2剪刀差提示盈利拐点将要到来。

(九)预测九:美联储降息超过100bp,带动内外资明显回流A股

美联储明年降息可能会超过100bp,跨国别资产套利行为有望反转;

从历史情况看,每当“股债收益差”从均值以上区间筑顶上行(即美债相对A股的投资性价比上行),都会引发资金边际流出A股。相对应的,当“股债收益差”从均值以上区间筑顶下行(即美债相对A股的投资性价比下行),都会引发资金边际流入A股。

(十)预测十:并购重组交易继续活跃

A股新一轮并购潮开启。

重大重组的落地/推进,示范作用:如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国君与海通。

政策周期:继2016年收紧之后的新一轮宽松(上一轮为2014-2016年的移动互联网并购浪潮)。

政策出发点:一二级市场的再平衡;地方股权财政发展。

投资机会:1)国央企层面,关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质资产证券化;2)民企层面,关注困境反转,和跨界并购(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3)其他维度,关注资产剥离;并购习惯。


此为报告精编节选,报告原文:


《宏观策略-A股2025年十大预测-东吴证券[陈刚,陈李]-20241229【16页】》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价值目录】电脑站点下载阅读。 



价值目录
精选并分享优质的个股、行业研究报告,上市公司深度研究。用大白话解读经济、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观点;分享有趣、有用的投资研究资料、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