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同花顺是怎么逆袭,利润几年间翻了十倍的吗?
答案是抓住了流量的入口。
过去PC端炒股,钱龙、大智慧、通信达、指南针,N家软件厂商打的不可开交。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开始手机炒股,由于同花顺布局早,投入大,app使用体验一骑绝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一统江湖,奠定了炒股流量盟主地位。
随后就是15年大牛市中,红到发紫、发烫、发光。
这就是流量的权力,谁拥有流量,谁就拥有了权力和财富。
大就知道,过去电脑时代,流量的入口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来分配流量,事实上掌握了权力。
手机时代,流量被分配到一个个app,一个需求场景对应一个app。
有些互联网评论家还兴高采烈地说,流量平权了。
但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始终是稀缺的。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用户在这些视频app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通过在这些平台上搜索,内容包罗万象,体验一点也不比搜索引擎差。
换言之,短视频平台逐渐夺了权,开始掌握流量的分配权。
可以看小姐姐跳舞、少妇擦边,就可以看油腻大叔现场炒股。
要是平台加个交易功能,凭什么不能现场下单呢?拿个遥遥领先的三屏机足矣,一屏看炒股直播、一屏看行情、一屏交易界面。
就看这些平台敢不敢干了。
数据显示,越是年轻人,越依赖视频平台获得炒股信息。
流量平台获取信息门槛较低、受众广大、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多样,短时间内热点话题容易“出圈”,群众行为易受到平台内容影响。
股市作为流动性较高的投资市场,社交平台流量背后的资金流动对股市资金面的影响逐渐加大。
平台是载体,那么视频平台的KOL(大V)就成了驱动流量变现的种子。
分平台看,直播炒股渗透率从高到低:快手>抖音>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其中快手和抖音的活跃用户渗透率均处于30%上下,远高于其他平台。
所以9、10月这波行情,短视频平台快速传播信息,显著影响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历史证明,我国投资者入市均借力互联网流量的影响。
2000年开始,线上业务发展,网上交易大幅扩容;
2014-15年,移动互联网,同花顺、东方财富等流量平台月活数大幅增长,并积累了粘性较高的客户群体;
2019-2021年,基金市场大发展,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三方销售机构流量迅速增长。
2024年以来,流量主要来源从原本的金融垂直领域转移至视频平台。
各个时代的人群具备不同的时代特征,故而流量来源时刻在变化。
所以也不怪目前机构普遍“躺平”,看着散户表扬,也有机构在感叹:
中小投资者定价影响力提升。
同志们,攻守易型了,定价权异手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本文主要参考两篇研报:
《宏观策略-现代投资银行进化视角之一:当社交流量驱动资金入市-国信证券[孔祥,王德坤]-20241216【64页】》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价值目录】电脑站点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