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落地的主要载体。
大模型问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分水岭,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第三发展阶段未来会有一段较长的发展红利期,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落地物理世界的优质载体,将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拥有感知、思考、决策等能力不再遥不可及。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人形机器人投资方法论——五大维度择选优质公司
复盘总结: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表现为事件驱动和小市 值和新进入行业的标的相对表现较好,主要原因是行 业远期空间大,但是短期没有量产落地,业绩上暂未 有表现。股价上涨的核心都是围绕增加的期权价值, 我们总结了五大维度帮助把握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投 资机会。
机器人应用功能增加:事件催化背后是头部厂商技术 进展,增加机器人应用功能,增加潜在销量和加快量 产进展,确定性和行业潜在空间提升,股价上涨;
被头部厂商采用确定性:环节被头部厂商采用的概率 增加增强了确定性和潜在空间,股价上涨;
细分行业格局:细分环节的壁垒越高,格局越好,最 终落实到终局可以获得较高的市占率以及净利率;
定点确定性:过往与头部厂商有合作的企业获得定点 概率更大;
公司弹性:机器人业务占比高,受其他业务影响越小 的公司,弹性更大。
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元年,优秀企业有望逐步显现。
2025年,特斯拉optimus有望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落地在内部工厂运行,2026年有望对外销售。英伟达在GTC 2024大会推出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2024年11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Figure、1X、宇树、智元、开普勒、优必选等国内外机器人领先企业已经先后开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空间广阔,未来或达到万亿市场空间。
马斯克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未来数量将超过人类,可以替代人类完成无聊、危险和人类不愿意做的工作,成为工业主力,预计有望达到100亿台。我们预计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时,售价2万美元,对应市场空间可以达到2000亿美元,拥有超万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2024-2030年CAGR将超过56%,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1.19万台增长至60.57万台。
灵巧手价值量高,是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的关键
灵巧手有多种驱动路线,差异主要体现在驱动形式和传动形式。驱动源是影响灵巧手体积和重量的重要因素,灵巧手模组的驱动 方式包括电机驱动、气压驱动、液压驱动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灵巧手的操作稳定性和灵活性指标主要取决于传动系统,传动模 式包括连杆传动、腱绳传动、齿轮传动等。特斯拉目前驱动方案采用的空心杯+行星减速箱+编码器+驱动器+传感器的结构,传 动方案采用的是金属腱绳+蜗轮蜗杆传动的结构。
灵巧手电驱动采用的电机方案路线众多,不同电机方案的模组构成不同。最常用的是空心杯电机,其特点是轻量高效,因扭矩相 对较低常需要搭配行星齿轮减速器使用,主要供应厂商有Maxon、Faulhaber。无框力矩电机,无背隙可以直接驱动负载,不需 要皮带、齿轮等传动装置;无刷有齿槽电机,相比空心杯电机模组转速更低可以节省齿轮箱。除电机方案之外,灵巧手模组其他 结构件路线各异,减速器包括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传感器有力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多种形式。
建议投资价值量高且有技术壁垒的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环节。
我们认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量产阶段,获得头部厂商定点和技术认可的企业有望取得超额表现。可结合产业链进度投资价值量高且有技术壁垒的关键零部件,如执行器、灵巧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等。此外可前瞻布局灵巧手、触觉皮肤和peek轻量化材料有技术进步可能性的环节。
此为报告精编节选,报告原文: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价值目录】电脑站点下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