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涨停表现“较好”
美股休市 科创50ETF期权,主动净卖出1.2张认购期权,主动净卖出0.7万张认沽期权,看震荡情绪增加
富时A50期货下跌0.14% 离岸人民币贬值至7.36 两市成交1.11万亿元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或涨超10%,两市成交1.1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10亿;沪深股通成交1439.62亿,其中贵州茅台和中兴通讯分居首位;ETF成交方面,亚太精选ETF(159687)成交额环比增长412%;期指持仓方面,IC、IM合约空头减仓数量大于多头。截至收盘,沪指跌0.58%,深成指涨0.32%,创业板指涨0.11%。
指数昨日陷入缩量分化,不过全市场仍有超百股涨停或涨超10%,且高位连板股的高晋级率使得算力、机器人等几大热门板块间仍能形成良性轮动。不过近期10年美债收益率仍持续攀升,目前已经逼近5%,因此港股恒指在三连阴基础上走出冲高回落,对红利等权重核心资产表现形成压制,成为沪指全天低迷未能站稳5日均线上方主因。技术面上,目前沪指30分钟K线上已经形成头肩底雏形,但仍需关注MACD能否持续保持金叉状态,反之指数则存在二次探底可能。
全球主流指数重心模式显示,创业板50、中证2000、港股国企指数未来重心逐步抬高,但依然处于“荣枯线”之下,未来即便出现上涨修复,也大概率呈现“弱反”态势。模型显示,指数重心春节后有向上突破站上“荣枯线”趋势,耐心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
行业指数重心模型显示,未来重心有望回归荣枯线之上的行业指数有家电、稀土、央企科技、软件、军工,关注后续指数走势能否实现由“弱反”到“强反”。
多只跨境ETF大涨,标普消费ETF(159529)、沙特ETF(159329)涨停,亚太精选ETF(159687)、德国ETF(159561)涨超9%,其中标普消费ETF溢价率超50%,于今日起停牌,公告显示“复牌时间另行公告”。
开年以来6家基金管理人对32只跨境ETF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多只跨境ETF出现溢价,最高溢价率超38%。可以看到,在美元、美债等海外资产表现仍相对较好的背景下,国内市场持续面临资金分流压力。下图为近期跨境ETF溢价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日期:25/1/9
新兴亚洲ETF也是一只跨境ETF,将于下周一发行,其跟踪指数为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追踪了在选定的新兴亚洲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注册的50家最大、最可交易的公司,这些公司在这些选定的新兴亚洲国家或美国上市。该指数旨在提供这些新兴亚洲国家的增长机会,并被构建为具有高效流动性和可复制性的可交易指数。
该指数自2022年9月以来走势,与上证综指指数大多时间呈现“跷跷板”效应,区间涨幅7.88%,跑赢上证指数(1.37%)。
PCB概念涨幅居前,一博科技、鼎泰高科、逸豪新材、宏昌电子、协和电子、景旺电子、世运电路、方正科技等10余股涨停,胜宏科技、生益科技、四会富仕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上,科技巨头纷纷加大对于算力基建投资,推动PCB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亚马逊云计算部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计划在佐治亚州投资至少110亿美元,以扩大其基础设施,并支持各种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微软也表示2025财年AI数据中心开支将达800亿美元。
机构指出,在AI技术和应用的推动下,服务器将是PCB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预计23-28年CAGR达11.6%至142亿美元。PCB行业兼具周期和成长属性,叠加算力+AI端侧等创新有望驱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但PCB方向在经历涨停潮后,短线情绪或趋于高潮,今日个股分歧可能会有所增多,重点留意前排的核心标的。
机器人概念股午后再度走强,肇民科技、兆威机电、麦迪科技、三花智控、五洲新春涨停,震裕科技、北特科技、斯菱股份、中研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上,近期人形机器人惊喜不断。1月8日,马斯克在连线采访中表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目标是明年生产5万~10万个人形机器人,然后在2026年再增加10倍。
机构指出,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经过技术积累+政策刺激,复合影响因素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2025年,厂商相继入场机器人本体制造,大厂持续布局AI大模型,全行业加速人形产链建设和商业化落地。不过需注意的是,机器人概念在经历了连续两日的暴力反弹后,部分个股已经弹升至前高附近,后续或面临着在短线获利盘与前期套牢盘双重的考验,是否仍有足够的资金愿意进场接力仍是后续关注的重点。
(1)美光科技将投资70亿美元打造新加坡存储芯片厂
据媒体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提振对先进存储芯片的需求,美光科技将在未来几年投资70亿美元,扩大在新加坡的制造业务。这家美国公司在新加坡的新工厂周三破土动工,表示该工厂将于2026年开始运营。工厂将用于封装高带宽存储芯片,该类芯片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厂将创造约1,400个就业岗位。美光在公告中表示,“美光未来在新加坡的扩张计划也将支持NAND的长期制造需求。”目前AI技术正与终端产品快速融合,推动了以消费电子代表的诸多终端硬件产品的创新。为提升端侧AI竞争力,对于芯片侧的要求会聚焦在算力、内存、功耗、工艺、面积、散热等方面,其中存储芯片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公司方面,普冉股份目前核心产品线主要包括NOR Flash、EEPROM、MCU等,公司的存储芯片适用于光模块、服务器、基站等工控及通信市场。深南电路的主要产品有背板、高速多层板、多功能金属基板、厚铜板、高频微波板、刚挠结合板、存储芯片封装基板(eMMC)等。公司BT类封装基板中,公司存储类产品在新项目开发导入上稳步推进,目前已导入并量产了客户新一代高端DRAM产品项目。
(2)禾赛科技:未来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或超车载
禾赛科技机器人感知业务VP刘兴伟表示,在移动机器人领域,仅割草机机器人市场可能就会有百万台量级的应用,考虑到未来还会出现其他服务型机器人市场,整体市场规模非常有希望超过车载领域。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激光雷达玩家都在往机器人市场布局。从头部厂商的动作来看,速腾聚创表现相对激进,除了延伸的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外,还进行灵巧手的研发。禾赛则更多布局在割草机器人等移动机器人领域。
过去两年,激光雷达跟随ADAS在电动汽车上大放异彩。作为视觉感知基础上的进阶感知硬件,激光雷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也开始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而再次受到关注。灼识咨询相关报告显示,机器人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82亿元增长到2030年的2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0.6%。
上市公司中,永新光学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产品已大量应用于无人机等低空飞行领域,主要客户包括禾赛、探维等国内激光雷达头部厂商。奥比中光最新dToF激光雷达传感器芯片LS635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场景,目前已实现小批量客户送样。
港股继续维持震荡行情,早盘小幅冲高后午后回落。恒指全天成交1290.69亿港元,沽空资金占比12.90%,场内空头再度加码。截至收盘,恒指、国指分别收跌0.2%及0.17%,恒生科技指数涨0.1%。
港股大盘的上行空间仍受制于较疲弱的盈利预期,未来增量财政政策规模仍有不确定性,以及较高的美元无风险利率预期维持更长时间预计将持续压制港股流动性。
为悼念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美国股市今日休市一天。
交易员表示,当前央行维稳汇率的迫切性较高,市场对于今年初货币宽松节奏可能有所变化的预期升温,近期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的势头较为明显。连日来“小作文”满天飞,长债午后也有所调整。资金面方面,银行间市场存款类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继续小幅上行,但资金面整体仍属均衡。
国外: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5个基点报4.27%,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8个基点报4.343%,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9个基点报4.459%,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4个基点报4.69%,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5个基点报4.93%。
1、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12月份,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当月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2、外资巨头突然密集上调中国资产评级。高盛宣布上调多家中国银行股评级,将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评级上调至“中性”,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上调至“买进”。同时,高盛还将海螺水泥、中国建材、中国铝业评级上调至“买入”。另外,汇丰策略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2025年恒生国企指数有望上涨21%,并将该指数的年底目标位从8610点上调至8800点,将香港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3、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发布公告,宣布本次合并重组获得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后续两家公司将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对于有传言称合并后的公司名称为上海国际证券,接近国泰君安的人士表示,该传言不属实,合并后公司名称尚未确定。
1、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2、信达地产与中国信达等共同发起设立200亿元房地产行业存量资产纾困盘活基金
3、水晶光电、中石科技2024年净利润大幅预
4、中科算源拟减持中科曙光股份不超过2%
欢迎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