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内容适用于已持有或计划配置产品的基金投资者。
★ 市场回顾:上周市场演绎了“股债双杀”的局面,权益市场多数指数周度收绿,仅科创和北证上涨;债券市场长短端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行,AAA信用利差小幅收窄;基金市场含权类指数和纯债基金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申万31个行业上周涨跌不一。
☆ 事件驱动策略:(1) CES 2025大会于1月7日至10日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板块或将受益,可关注:诺德新生活(006887)、华夏智造升级(016075)和前海开源人工智能(001986);(2)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布,可关注:嘉实新消费(001044)、华夏新兴消费(005888)、工银生态环境(001245)和鹏华新能源汽车(016067);(3)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可关注:交银数据产业(519773)、华夏数字经济龙头(016237)和南方数字经济(019410)。
★ 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 市场分析:(1)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2)1月10日央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3)12月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货币政策或仍有空间;(4)可转债等权价格中位数位于历史均线附近,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产品数据发生更新则模型可能失效;本文仅用于基金研究使用,不作为宣传材料;产品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事件超预期演进。
正 文
一、市场回顾
2、债券市场
3、基金市场
在上周市场“股债双杀”的影响下,各类型基金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偏股基金指数下跌-0.34%,二级债基指数下跌-0.15%,中长债基金指数下跌-0.14%,短债基金指数下跌-0.03%。
二、权益类产品配置策略
(1)CES 2025大会于1月7日至10日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板块或将收益。据澎湃新闻1月10日消息,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CES 202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的4500多家参展商,较2024年的4300家有所增加。今年的CES以“深入未来(Dive In to the Future)”为主题,以AI作为核心话题,进一步展示了AI在自动驾驶汽车、PC(个人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医疗保健和下一代电视中的应用。作为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今年的CES也为观众们带来了许多新产品与“黑科技”。从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AI概念产品到芯片制造商们的轮流出招、再到各大车企向智能驾驶的加速转型,观众能够从CES上看到当下全球科技产业最流行的各类趋势。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投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相关基金可参考表6:
(2)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布。根据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加力推进设备更新、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充分发挥标准提升牵引作用、加强组织实施五大方面及二十七条措施。据1月12日澎湃新闻消息,1月11日至12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全国商务系统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提到要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相关补贴政策较2024年补贴支持范围更大(电子产品、农业设施、家电、汽车等),或将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相关基金可关注图表7:
2、资产配置策略
整体配置思路:红利后卫,均衡中场,科技前锋,提升配置弹性
(1)从高股息策略自身吸引力和国家政策支持两方面看,红利资产均具有配置价值。一方面,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已进入“1%+”时代,近期也跌破“1.65%”,低利率的市场环境更加凸显了优质资产的稀缺性,而高股息类资产能较好满足这类资金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无论是新“国九条”对分红的鼓励,还是沪深交易所对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ST等等,都对红利板块形成利好支持。
(2)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各个行业存在景气轮动的规律,“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上演,均衡配置可能会错失一些板块的独立性行情,但能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3)科技成长方向的配置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方向;二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趋势下,行业景气度较高;三是海外对技术出口的限制,进一步提高了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倒逼国内科技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四是科技创新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五是在全球降息预期、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利于成长风格。
除上述相关基金外,可继续关注如下基金:
三、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1、市场分析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回笼。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2600亿,偏紧的资金面或影响债券基金的杠杆策略操作。
(2)央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根据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对债市而言,短端利率或面临调整压力。
(3)12月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货币政策或仍有空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12月通胀数据:CPI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PPI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1%。偏弱的通胀水平或将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空间,进而对债市进一步走牛形成支撑。
(4)可转债配置价值凸显。可转债既有债性又有股性,波动一般低于正股,当前可转债等权价格中位数位于1200左右,具有配置价值。
2、重点关注产品
整体配置思路:继续持有短债基金,但要降低短债基金收益预期,同时考虑到年初以来债券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今年债基波动较去年可能进一步加大;提高整体收益可增配固收+基金;当前美国十年期国债再次站上“4.7%”,或迎来配置时机。
四、风险提示
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产品数据发生更新则模型可能失效;本文仅用于基金研究使用,不作为宣传材料;产品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事件超预期演进。
本文摘自2025年1月13日发布的《哪些基金将受益于CES 2025科技盛宴?【20250106-20250112】》
杨素婷 分析师 S0770524020002 邮箱:yangst@dts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