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之声丨早盘速递】红利等防御类资产本周有望迎来超跌反弹(2025.1.13)

财富   2025-01-13 07:58   山西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适用于有意愿参与国内外股票、债券、商品等各类资产交易和配置的投资者群体。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沪指已将周三的长下影线完全吞没,再度形成近似于“下降三法”的K线组合,周线跌破20周和250周均线,上方20周均线能否予以有效收复仍是短线转势的关键。指数短线仍存惯性下探动能态势下;策略指数重心模型显示,红利和央企类指数今日重心达到低点,加之技术面30分钟进入底背离段未来有望迎来超跌反弹,但重心整体仍处于“荣枯线之下”,反弹性质仍维持“弱反”看法。

★ 美股市场,美股三大指数均收跌逾1.5%,强劲非农数据浇灭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半年内再次降息的希望。1月降息的概率从周四的6.4%降至2.7%,美联储今年完全不会降息的概率则从周四的13.4%上升至25.3%;美联储本月降息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 港股市场,港股市场上周整体表现低迷,恒生指数一路震荡下行,从周一的19688.29点回落至19000点附近徘徊。周五沽空资金占比12.30%,短线空头连续两日加码沽空。汇丰策略师指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2025年可能上涨21%,他们将该指数年底估值从先前预测的8,610点上调至8,800点。他们还将香港市场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

正文

一、市场综述

富时A50期货夜盘下跌0.61%原油期货夜盘表现亮眼,人民币汇率贬值至7.36


二、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下降“中低”,两市成交1.15万亿

   


三、市场分析

◆ 利空因素
  • 富时A50期货下跌0.61%
  • 离岸人民币贬值至7.36
  •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 两市成交1.15万亿元
  • 周五涨停表现“差”
  • 上证50ETF期权,主动净卖出1.2张认购期权,主动净买入0.1万张认沽期权,看大跌情绪增加

◆ A股市场

1、大盘走势 

逾4800只个股下跌,逾百股跌超9%,两市成交1.1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63亿;沪深股通成交1539.04亿,其中海光信息和中兴通讯分居首位;ETF成交方面,日经ETF(159866)成交额环比增长1743%;期指持仓方面,IF合约空头加仓数量大于多头。截至收盘,沪指跌1.33%,深成指跌1.8%,创业板指跌1.76%。

宽基指数方面,沪指已将周三的长下影线完全吞没,再度形成近似于“下降三法”的K线组合,周线向下跌破20周和250周均线,尽管沪指周线KDJ也已经进入超卖区,但短期即使出现钝化后拐头向上,上方20周均线能否予以有效收复仍是短线转势的关键。因此在指数短线仍存惯性下探动能态势下,仍应以多看少动为宜,对于一些涨势过大的绩差品种仍应适当规避。


行业指数方面,多只指数进入30分钟底背离结构,如能在此位置止跌确认,有望迎来短期杀跌动能衰竭下的超跌反弹:豆粕、红利资产、顺周期行业(房地产、基建、旅游、医药、食品饮料、养殖)、金融(香港证券、证券保险)、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宽基(中国A50、上证指数、H股)等。

策略指数重心模型显示,红利和央企类指数今日重心达到近期低点,加之技术面30分钟进入底背离段,未来有望迎来超跌反弹,但重心整体仍处于“荣枯线之下”,反弹性质仍维持“弱反”看法。


2、年报业绩快报盘点:


3、ETF资金面(剔除中证A500ETF、短融ETF

超25亿规模ETF增持前三:30年国债ETF、家电ETF、港股红利指数ETF
超25亿规模ETF减持前三:科创芯片ETF、中证2000ETF、半导体ETF



4、板块分析

机器人概念股延续强势,麦迪科技3连板,五洲新春、亿嘉和、博实股份等涨停,双林股份、安培龙、震裕科技等个股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近日,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密集催化。马斯克表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此前,黄仁勋在CES 2025上再次强调人形机器人的GPT时刻到来。机构认为,量是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核心矛盾,中国供应链+海外发达国家需求(高人力成本替代)/国内特种需求是兑现最快的方向。25 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27年是人形机器人一般场景大规模商业化元年。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机器人概念股在早盘一度气势如虹上演涨停潮,但受到市场整体弱势的拖累,出现批量炸板回落。目前随着高位股的集体重挫,短线情绪或再度面临退潮,再结合机器人概念股连续几日的暴力反弹后,短线同样累积了一定的获利盘,所以后续或仍需提防进一步兑现之风险。


半导体板块同样冲高回落,龙头股寒武纪一度涨超8%,在盘中创下了777.77的新高。此外博通集成涨停,晶丰明源涨超10%,长电科技、灿芯股份、中芯国际等个股跟涨。


机构研报表示,寒武纪主营国产AI芯片计算平台业务,先发优势明显、稀缺的拥有规模化商业应用经历的公司,其彻底摆脱了传统系统集成和定制化技术服务以及外包等商业模式之上的传统估值体系。中长期看寒武纪等基础核心技术公司将越来越成为IT行业表现的风向标,也是科创板块的重要信号公司。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缺乏足够增量资金以及短线风险偏好不断降低的市场环境下, 半导体板块整体想要走出延续性概率较低,后续大概率还是以资金抱团个股的方式局部活跃。


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暖,其中国际金价受益避险买盘高涨,创近四周新高,此外Comex期铜价格周累计上涨超6%。此外北方稀土 、包钢股份宣布上调一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多重消息面利好因素提振有色、稀土永磁等资源股表现偏强,其中北方铜业开年以来涨超10%,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广晟有色等也不同程度走强。而港股市场中灵宝黄金、中国黄金国际等悉数大涨并创出阶段新高。此前洛阳钼业发布的2024年产量数据显示,公司铜产品去年全年实现同比增长超五成,几大核心矿企的年报业绩高增长或成为大概率事件,因此近期有色板块的独立表现不排除部分资金提前进场埋伏的可能。

5、热点前瞻

(1)首个机器人4D世界模型来了,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应用技术之一


据媒体报道,近日,智元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研发的机器人领域首个4D世界模型EnerVerse亮相,该模型旨在让机器人在任务指引和实时观测的基础上规划未来动作。智元机器人表示,EnerVerse不仅具备卓越的未来空间生成能力,更在机器人动作规划任务中实现了当前最优(SOTA)表现。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应用技术之一,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赋予机器“看”和“认知”的能力。根据GGII预测,至2027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565.65亿元。


公司方面,虹软科技研发了一系列基于服务机器人的计算机视觉和智能相关的技术,并落地使用。公司在人物检测和跟踪、人物识别、机器人避障、机器人跟踪特定人或面部SLAMforRobotics、机器人寻找限定区域的路径行走、机器人帮助拍摄美颜照片及传输、机器人基本的手势交互等方面都研发了相应的引擎。奥比中光围绕各类型机器人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方案,可提供单目结构光、双目结构光、激光雷达、iToF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帮助机器人实现识别、导航定位、避障、路径规划等功能。目前公司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


(2)上海发力新型储能产业,到2030年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引育结合形成千亿级规模领军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实现尖峰负荷全削减,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全球大储爆发确定性强,美国维持高增,欧洲、新兴市场并网高峰且持续至26年。有机构预计25年全球大储装机增长56%至194gwh。


公司方面,科士达在储能方面能够提供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包以及集成储能系统等产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储能业务。公司大型储能PCS和工商业储能系统已应用在国内项目中,并持续与国家电投、中核集团、华电集团等电力领域央国企关键客户紧密合作。英维克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化学储能系统温控的厂商,长年在国内储能温控行业处于领导地位,也是众多国内储能系统提供商的主力温控产品供应商。


◆ 港股市场
港股市场上周整体表现低迷,恒生指数一路震荡下行,从周一的19688.29点回落至19000点附近徘徊。科技指数与国企指数也是同步下挫。周五沽空资金占比12.30%,短线空头连续两日加码沽空上周南向资金累计成交3250.28亿港元,净买入489.12亿港元,单周流入强度创近四年以来新高。

腾讯控股上周累跌10.77%,短线资金加速流入,前5日加仓3786万股。

中国移动上周累跌1.38%,短线资金保持流入,前5日加仓3943万股。

中芯国际上周累涨9.48%,前5日加仓1987万股。

工商银行上周累涨0.41%,短线资金仍在加速流入,前5日加仓4.88亿股。

小米集团-W上周累跌7.45%,短线资金连续流入,前5日加仓1155万股。

美团-W上周累跌8.85%,短线资金仍以流出为主,前5日减持497万股。


上周开始已有开始有公司陆续披露业绩预告,港股也即将进入年报行情的窗口期。中远海控(01919.HK)公告,2024年度实现息税前利润约为699.26亿元,同比增长约90.67%;净利润约为553.72亿元,同比增长约94.99%,吸引了市场不少关注。随着更多公司加入,基于业绩预期的炒作行情也有望为短线行情带来看点。


汇丰策略师指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2025年可能上涨21%,他们将该指数年底估值从先前预测的8,610点上调至8,800点。他们还将香港市场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


◆ 美股市场


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均收跌逾1.5%,强劲非农数据浇灭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半年内再次降息的希望。


美国劳工统计局稍早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为25.6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6万人,失业率意外降低至4.1%,低于一致预期的4.2%。强劲的就业数据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加速,通胀压力上升,这将使得美联储在降息时更加谨慎,以避免进一步刺激物价上涨。根据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1月降息的概率从周四的6.4%降至2.7%,美联储今年完全不会降息的概率则从周四的13.4%上升至25.3%;美联储本月降息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与此同时,一众华尔街投行也修改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测,美国银行经济学家Aditya Bhave甚至认为,美联储这一轮降息周期已经结束,下一步的讨论将转向美联储何时加息。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显示,考虑到通胀风险仍然较高,美联储官员们在降息问题上采取了新的立场,决定在未来几个月放慢降息步伐


此外,美债收益率飙升,也加重了股票市场的压力。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4.77%,创下自2023年11月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跳升至4.96%,并一度突破5%。今年开局不利,标普500指数已经抹去了年内全部涨幅。股市的环境可能变得“相当具有挑战性”。


◆ 汇率市场

人民币汇率贬值至7.36,目前处于日线顶背离结构中,暂无表现出贬值动能衰竭迹象;

美元兑日元汇率进入日线顶背离结构中,如能确认,日元有望升值,对日经225走强或起到支撑作用。

◆ 商品市场

美油2025年2月合约涨3.58%报76.57美元/桶,周涨3.53%;COMEX黄金期货收涨0.99%,周涨2.36%;LME期铜跌0.06%;CBOT豆粕期货跌0.33%。

黄金:2025年伊始,黄金价格震荡回升。机构分析,中长期看,黄金和美元已经呈现“背离”特征,美元指数的走势对金价并不构成决定性影响。展望2025年,黄金依然是值得重视的大类资产。

◆ 债券市场

国内:1月10日,央行意外宣布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受此影响,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盘初大幅飙升,国债期货跳空低开。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


交易员称,央行举措应该是针对近期收益率的下行过快,旨在防范金融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因此扭转,债市交投环境也没有明显改变;不过央行此举仍释放严监管信号,短期内市场可能面临一轮震荡调整。


国外: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1.8个基点报4.388%,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3.1个基点报4.474%,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2.4个基点报4.583%,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4个基点报4.764%,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个基点报4.95%。


四、财经要闻
热点聚焦

1、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支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2、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发展数字消费,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全力以赴稳外贸,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引资载体效应,强化外资企业服务保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水平。


3、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介绍,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2025年第1周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其中,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3.8%,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间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目前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相关重点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总体正常。


4、未来一周,全球将有中国GDP、贸易帐、金融数据,美国CPI和零售销售等一系列重要数据发布;多位欧美央行重要官员讲话;全国多地两会召开,春运和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原油市场公布三大月报;美股财报季拉开帷幕。其他大事亦值得关注。


5、开年后大型公募几乎倾巢而出密集调研医药股,其中许多被基金联合调研的医药股此前并未进入基金股票池,部分管理数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亲自调研零持仓的股票更暗含配置变化需求。这种机构资金覆盖面的巨大变化意味着医药赛道的回暖趋势正在逐步上升,此前多只基金零持仓的股票首次纳入股票池后即对股价形成显著拉升。


6、 新年以来,A股持续回调,市场未来如何布局值得关注。近日,多家百亿私募召开了年度策略会并发布年度策略,分享了各自对2025年的展望。行业大咖们一致看好消费和科技板块,认为内需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AI(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将催生一批新经济领域崛起。


7、 国内首批自由现金流ETF正式获批,花落华夏基金和国泰基金。上述两只自由现金流ETF分别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与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指数。

8、 日本公司2024年回购股票规模创纪录。东京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日本公司2024年净购买7.9万亿日元(500亿美元)股票,外国投资者净购买量仅为1540亿日元。

9、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私募股权巨头阿波罗正在讨论出资1.5万亿日元(合95亿美元),参与日本便利店运营商柒和伊控股的私有化交易。

上市公司公告

1、恒瑞医药:创新药瑞卡西单抗获批上市,为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

2、科伦药业子公司就SKB378/HBM9378订立独占性许可协议

3、振华股份总经理柯愈胜因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

4、*ST信通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终止上市风险不断加大


往期回顾:
【投顾之声丨早盘速递】重心模型显示,节后或逆转“弱反”行情(2025.1.10)
【投顾之声丨早盘速递】科创综指即将登场!2025盈利预期上修行业都有哪些?(2025.1.9)
【投顾之声丨早盘速递】头部私募看好三大投资主线(2025.1.8)
【ETF30|周报】ETF研究系列:游戏ETF、黄金股ETF(2025.1.2)

          关注 “1988同赢号”      
      

    欢迎点赞、转发!




资料来源:WIND、IFIND、CHOICE、财联社、摄图网(图片)、每日经济新闻、期货日报、界面新闻、有连云、新华财经、券商中国、中国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证券日报、证券时报、证券时报·e公司、中国基金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投资报、央视财经、央行金融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新华社、经济观察报、新民晚报、百川浮盈、财通证券观点、财信证券观点、长江证券观点、东吴证券观点、东方财富观点、东海证券观点、东兴证券观点、东北证券观点、东莞证券观点、德邦证券观点、方正证券观点、建银国际观点、华泰证券观点、华鑫证券观点、华福证券观点、华西证券观点、华安证券观点、华创证券观点、华金证券观点、海通证券观点、开源证券观点、交银国际观点、光大证券观点、国泰君安(证券期货)观点、国盛证券观点、国投证券观点、国联证券观点、国信证券观点、国融证券观点、国海证券观点、国元国际观点、国金证券观点、江海证券观点、民生证券观点、平安证券观点、上海证券观点、天风证券观点、天风国际观点、太平洋证券观点、万联证券观点、信达证券观点、兴业证券观点、西部证券观点、野村证券观点、甬兴证券观点、银河证券观点、兴业证券观点、兴证国际证券观点、招商证券观点、中邮证券观点、中泰国际观点、中泰证券、中信建投观点、中金公司观点、中信证券观点、中信期货观点、中航证券观点、浙商证券观点、南华期货观点、NHK、中证金牛座、港股那点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宝、中证金牛网

1988同赢号
【问路金石何处有 同赢财富解忧愁】 1988同赢号,为您打造一站式财富管理研究体系,在这里,您可以收获权威的宏观解读观点,严谨的资产配置逻辑,优质的金融产品分析,丰富的特色研究观点,成为您财富管理的得力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