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里种花和之后的一点点思考
作者:邵捷
(在伦敦读书会里认识的一个新朋友约我写稿, 参与‘戏说英国’的征文, 我想了一下有几个主题可以写, 不过毕竟是命题作文儿, 写起来就不像平时自己瞎写来的轻松随意。只能算完成一个作业。)
妹妹说:妈妈, 你要跟我一起去种花吗?我:种花?我们住在公寓房里, 没有花园, 到哪里去种花?
原来妹妹在网上预定了一个在公园里种花的志愿者活动。这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 没做过的事情, 我都愿意尝试一下。自疫情以来, 这几年, 我在上海和伦敦之间来回跑, 上海有我的家, 疫情期间孩子们回不去上海, 不得不, 我待在伦敦的时间超过了上海, 去年我终于决定在伦敦也整一个家。其实,伦敦对我来说也并不是陌生的城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就来到伦敦, 后来在这里结婚成家, 工作生活好几年, 之后回到上海,又回来伦敦,又回到上海,来来回回, 走走离离, 这个我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似乎总能给到我惊喜、新鲜和……也许还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就比如说这次种花的志愿者活动。
我们在网上注册之后, 过了几天, 就收到了一封详细的邮件, 告知几号几点在哪里集合, 注意事项等, 并且给了一张清楚标注的示意图, 反正就是you can’t miss it.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 你去种花, 他们告诉你不必带任何工具, 他们全部都会准备好, 你只需要带一个自己的水杯, 如果你介意用他们的一次性纸杯的话。Anyway, 第一次去, 我还是有点不放心, 我从家里拿了两幅橡胶手套, just in case.
这一天很快到来,已经到11月, 早上10点的伦敦还是有些许chilly, 我们在Primrose hill 山脚下的公园的一个小咖啡馆外集合, 我们提前了5分钟到, 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 10点整, 一辆通常能在公园看到的写着‘Royal Parks‘(皇家公园) 的维护公园绿化的绿色小车慢悠悠开了过来。下车来是一个年轻的英国女生, 她很简短地跟大家说了一下今天我们要到Primrose Hill 的哪一片山坡种花(其实是种花的种球)。我数了一下, 今天参加这个志愿者活动的包含我和妹妹一共是7个人。车子走大路, 我们一行7个人穿过草坪往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上走过去。
到达目的地, 英国妹子给大家介绍了今天要种的两种花的种球 (Bulbs), 一种是Spring Snowflakes , 另外一种是Blue Bell。Spring snowflakes 的种球个头要大一些, 英国妹子说, 往下挖洞要挖这个种球长度的3-4倍这么深的距离。然后她指着几颗大树, 说, 你们就在这里种, 这些花喜欢生长在大树的树荫下, 到了明年春天, 这里就会开出你们今天种下的花。经她这么一说, 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一片花海, 美极了。熟悉伦敦的人都知道, 伦敦这么一个城市,到处是绿地,春天来的时候,公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颜色的花。今年我带父母来伦敦小住了几个月, 我妈说, 哎呀, 英国怎么这么多绿地, 还可以随便踩, 这要是在国内, 那就是‘小草微微笑, 请你绕一绕’。我开玩笑跟我妈说, 妈, 这资本主义的草, 请尽情地踩!
开始种花, 这工具还真是好用, 我也没有用到我自己带过去的橡皮手套。人家准备的手套比我带过去的好用多了, 小铲子, 小锥子, 还有可以垫在膝盖下的一块小泡沫塑料板。反正大部分工具我没见过, 更没用过, 但一旦用起来, 真的很趁手, 就一个词---- 专业!难怪B&Q(百安居)在这里还活着, 在国内早偃旗息鼓了。跪着种了2个多小时,我和妹妹大概种下了20颗Spring Snowflakes的种球,种了大概40粒Blue bell的种球。说实话, 很难想象这么大的公园, 这些花的种球都是靠志愿者一颗一颗这么跪着种下去的, 这种志愿者活动一年到头都有, 每周好几次, 你只需要在网上注册加入就好, 非常简单。种花的过程中, 我俩都遇见好几条蚯蚓,有时候不小心会把它们拦腰斩断,实在对不起。公园里的泥土地面以下2英寸很湿很松,再往下很干很硬。确实也蛮辛苦的, 我真的有点种的腰酸背疼了,手也痛的。
2个多小时的中间, 我们有一个15分钟的coffee break, 大家集中在小车旁边, 喝喝咖啡, 吃英国妹子带来的饼干。英国妹子挨个儿问大家做什么工作, 平时忙什么。英国人总是含蓄, 任谁都不会喧宾夺主, 差不多都简短、轻声、温柔地说自己来自哪里, 做什么工作。英国人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初次聊天, 你总是会觉得有一些拘谨, 没有人会大声地开玩笑, 似乎都小心翼翼地不说出太多, 但也不会让你觉得他们有太大的距离感, 这种分寸的把握, 我反正是没有在别的民族或者种族的身上看到过。我们7个人里, 两个博士, 英国妹子博士刚读完, 在实验室了做了几年, 她觉得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于是果断辞职, 加入Royal Parks, 开始做维护公园的工作(这要在咱老中看来不是废了嘛?好好的博士, 实验室的工作不做, 跑过来公园挖土吗?但人家想的开,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另外一个是心理学博士,还有一个退休教师, 还一个还在上班的看上去年纪也不小的是软件工程师。除了我和妹妹还有一个中国女生, 她是我们这群人中最loud的, 她大笑, 也大声地说话, 山东人, 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 她说她想做园艺师, 但工作不好找, 所以先做做这种志愿者活动。
2个半小时的志愿者活动很快结束了。回到家里第二天, 英国妹子发来了第一封邮件, 感谢我们志愿者的无私付出。
我仔细阅读了这封邮件, 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她发来了我们种花时的照片, 她还发了我们种的两种花的链接, 点开链接, 我可以非常详细阅读到关于这种花的各种知识, 如何养护, 适合什么季节, 什么土壤, 是什么种、什么科的植物。光是这些就立刻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种花的经历, 人家对区区的一个志愿者的小事是认真的, 也是专业的。这种感觉就是‘你被一个不小心认真对待了’, 还是被一个陌生人认真对待了一回。
又过了几天, 英国妹子又发来了一封邮件, 邀请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人参加另外一个绿篱种植的活动。
这次志愿者活动回来之后, 我有一点点感叹。比如像上海, 这个中国几乎城市管理最好的城市, 无论是绿化还是清洁, 几乎都无可挑剔, 但这个城市的美丽是依靠着无数的园艺工人和清洁工的劳动维持着的, 跟这个城市生活着的普通的你我他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在上海, 我也会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 比如像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动, 但总感觉那种志愿者参与的意识、意愿和坚持更多依赖参与者的一腔热血, 作为公益组织本身, 似乎他们能做的非常有限, 更多的时候, 你会感觉他们缺的只是两件事 ------ 资源和钱。但是对于参与者(志愿者), 有多少人有钱或者资源呢?也许大部分人都像我们今天参加的这个活动一样, 因为是一个好天儿, 因为这是家附近我们自己会常来的公园, 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花,于是我就来了, 并不会背负更多的负担, 而在国内,更多的时候, 志愿者需要有极大的热情和努力的坚持, 一件事才能做成, 并不轻松。我记得一个好朋友曾经跟我说, 即使做公益, 如果这件事不让你快乐, 你就不要做。但实际上, 很多人, 即使不开心, 还是在努力坚持着。他们给自己加持了很多的其他的内容, 比如我需要有爱心, 我需要坚持, 我需要为社会奉献等等, 他们被自己感动着。当然, 我也不是说这样就不好, 只是我觉得两国的价值观是如此不一样, 在中国, 我们更强调的是‘奉献精神’, 似乎奉献了, Plus如果你还默默奉献了, 更能显的你崇高伟大。为什么中国人做事就不可以轻松一点, 好像每一件事我们都做的深刻、努力、认真、含辛茹苦。
从另一个角度说, 作为公益组织, 如何做到让志愿者轻轻松愿意来参加你的活动才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事。 那种你能够给到参加你活动的志愿者们一种‘你被认真对待’ 的感受远比志愿者单纯要用他们的一腔热血过来参加你的活动更重要。做到‘可持续、互不欠、相尊重’ 我认为才是志愿者活动的真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我觉得这次参加活动看到Royal Parks之后的几次邮件跟踪和他们做的志愿者活动网站给了非常好的model。任何一个活动, 它都为怀揣不同目的的人提供机会, 提供平台, 你可以是一个家庭主妇只关心你的花园, 想要试试看这种花的种子如何种会长出漂亮的花, 你也可以是一个初级的科学研究者, 在他们的网站上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这种植物的更多的信息。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在跟孩子们聊天谈到的‘equality VS equity' 的问题。总而言之, 如果一个志愿者活动能让你发现更多的价值, 你就会觉得参与并不需要你付出含泪泣血和咬牙切齿的坚持, 你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参与和了解, 即使之后不参加了, 也真的没关系。
在伦敦, 我们平时的生活社区,比如图书馆、医院、博物馆等等公共场所, 它为住在这个社区里的普通人提供了参与建设这个社区、这个城市的许许多多的very accessible的机会。有时候我在想, 到底什么是‘家’呢?我在上海住了20年了, 我依然觉得上海很陌生, 我在伦敦也住了快7、8年了, 我觉得只要我愿意, 我可以从各个角落去了解这个城市。当然, 我尽可以主动努力地去了解上海这个城市, 我相信我只要愿意去花时间花力气寻找参与建设这个城市的机会肯定遍地皆是, 不过, somehow, 似乎就不如伦敦她能提供给我的机会来的容易和轻松。可能有时候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普通人参与和介入建立一个平台, 不带负担, 被认真对待。
我很期待来年的春天来Primrose Hill, 到那个时候, 我可以指着这一片花,骄傲地说 —— 看, 这是snowflakes, 那是bluebell, 多好听的名字, most importantly, 是我种的!
【作者介绍】 邵捷, 目前退休或无业。曾经在英国文化协会上海和伦敦办公室工作, 推广英国文化和教育。喜静, 所以画画画、写写字、看看书;喜动, 所以七大洲走走游游。上世纪90年代中来到伦敦, 之后的30年里在上海和伦敦之间两边安家工作、生活养娃。
《剑河风》 - 中国视角, 剑桥精神。
《剑河风》2001年创刊于英国剑桥。谢谢阅读。鼓励转发。恭请来稿。
投稿电邮:jianhefeng@outlook.com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欢迎订阅《剑河风》。
国际刊号:Jian He Feng/River Cam Breeze ISSN 1742-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