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英国】英国人的口音

文摘   文化   2024-03-17 19:54   英国  

Photo by abi ismail on Unsplash

编者按:本文是“戏说英国”征稿活动的应征稿件。

“戏说英国”是母爱桥慈善会与剑河风中文杂志社联袂举办的征稿活动,旨在活跃在英华人的文学生态氛围,用华人视角记录英伦三岛的有趣片段,并与各地华人以文会友,分享交流。征稿截止日为2023年11月30日,佳作将入选实体书出版。

详情请点击:“戏说英国”征稿启事

英国人的口音

作者:何凯

英国人的口音就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比比多味豆(Bertie Bott's Every Flavour Beans),走在大马路上,永远不知道下一刻耳朵会尝到哪种味道。

初到英国之时,本以为耳朵终于可以从耳机的长年左右夹击中解放出来,泡一泡原汁原味的英伦腔调,结果却发现现实不仅骨感、更是皮包骨,从英格兰南部到北部苏格兰,一路上没来几个“Pardon”(麻烦您再说一遍),都会觉得这趟行程顺利得不真实。就连在伦敦生活,偶尔也得大脑多转几个弯儿,才能反应过来人家说的是什么,虽然慢慢习惯了在不同口音间游刃有余,但突然一个陌生的口音驾到,还是会受宠若惊。

我们汉语有普通话,大家就算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面对面也能聊个八九不离十,而英语则没有普通话这样的概念。我们在国内学英语听到的教材录音以及听影视剧中演员所说的英语,多数是被称作Received Pronunciation(标准英音或公认发音)的一种英语口音,主要由英国中产阶级及以上的人士所使用。但这种口音却并非大多数人心心念念的“伦敦腔”。我在成为英国国际语音学学会资深会员之后,经常要给学生上英语语音课并纠正他们的发音,很多学生一上来就喊着要学“伦敦腔”,我便跟对方再三确认要学习的是伦敦腔还是Received Pronunciation(以下简称RP),而当学生听我照猫画虎地讲了伦敦腔之后,才明白这两种口音差别如此之大。伦敦腔的英文是Cockney,指伦敦地区工人阶级的口音,尤指伦敦东区居民所使用的口音。其特点之一是强烈的声门闭塞,比如better这个单词中的/t/会省略掉,念成/ˈbe'ə/。其粗犷的发音风格,与不屑英语语法的态度,曾一度被认为是下层阶级使用的口音。而RP则与之正好相反。

RP是一种优雅、“贵族范”的口音,但其高贵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于受到了上流社会或上层中产阶级的推崇。唐宁街10号里的多位首相,都是RP的忠实拥趸。在推广RP的路上,BBC也功不可没,其主播几乎都讲一口流利的RP。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本来口音无贵贱,某一种口音被有话语权的人说的多了,便傲娇了起来。历史上,英国各个地区的口音一直是处在战国时代,大家各自划分势力范围,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从19世纪初以来,RP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不过到了20世纪,随着社会变革与对多样性的提倡,RP也拧不过时代的大腿,其影响力也开始减弱,不同地区的口音也纷纷上台亮相。比如著名的披头士乐队,他们说话时就有非常浓重的利物浦口音,但丝毫不会影响世界对他们的喜爱。

现在的威尔士亲王威廉王子的口音就与他的父亲和祖母有所不同,没有那么posh(贵气),反倒更接近普通英国大众的口音。也许对于王室来说,维持传统固然重要,但是开放与多元才是决定王室存续的关键。


Photo by Yolanda Suen on Unsplash

在英国呆久了,就会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人讲英语是一副非常生动有趣的图景。每个人讲话的语音、语调、重音、断句、表情都不一样,久而久之我自己就训练出一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便能判断此人来自哪里的绝活儿。每个人说英语都散发着独特的味道,有开心果味儿、咖喱味、叉烧味、洋葱热狗味、煎饼果子味、三明治味等等,次一上街,耳朵都可以饱餐一顿。而耳朵根上的这些味道,恰恰让这些口音有了生命力。过于准确的口音完美得没有一点错误,但正是因为过于标准,就少了一丝烟火气。就像我们打开iPhone的Siri,它就可以用非常标准的英语口音回答我们的问题,但我们并不会觉得多亲近,因为它少了人类讲话时的感情起伏,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不足,但也正是这种不完美或者不标准,才构成了我们区别于他人的特点。

回想自己从小就学说普通话,慢慢都忘掉了家乡方言怎么讲,不论上学工作聊天谈恋爱甚至热情亲切问候别人的祖宗十八代,我们都用普通话在交流,大家都向一种口音靠拢,彼此听说无障碍,非常丝滑,但是却少了一分逸趣。普通话提高了我们表达和接收信息的效率,却也让我们失去了土生土长的那一份狂野和可爱。统一的交流模式也像一个舒适的牢笼,我们在里面安逸生活,却也忘掉了笼子外面还有不一样的色彩。

对于英国,口音就像是整个英国社会的缩影。不同的口音存在着、吵吵闹闹,偶尔还会出现摩擦碰撞,但无伤大雅,彼此依然能共存下去。就像不同阶层的人们,活着,有冲突有矛盾,偶尔大打出手,但也有合作有帮助,甚至共同进退。所谓高层以及上流阶层设定了标准,但别的阶层不一定要去遵守去满足,大家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像口音一样,RP可以是一种所谓主流的标准发音,但不同的人可以有权选择自己的口音,而且完全不影响他们在社会上立足。毕竟,语言是用来交流沟通的,口音只是表面,你我说了什么才会决定下班要不要去喝一杯。


【作者介绍】何凯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士、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学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官方合作词人、英国国际语音学学会资深会员、中英双语诗人、词人、诗歌翻译家

推荐阅读
True Love
【戏说英国】红邮筒中寄家书,不亦乐乎:我眼中的英国邮政
【戏说英国】我在英国收旧货
我的名字叫王捧柱
【戏说英国】买书,在英国重拾信任
依然爱我
【戏说英国】英式下午茶
邂逅旧书王国——海伊小镇
【戏说英国】十年英国之旅
宁一中:庚子春祭(外五首)
宁一中:云 惑(外五首)
【戏说英国】我的英国
王捧柱: 趣谈剑桥大学材料系四位各具特色的院士


本期编辑:折岸     图片:Unsplash

《剑河风》 - 中国视角, 剑桥精神。

《剑河风》2001年创刊于英国剑桥。谢谢阅读。鼓励转发。恭请来稿。
投稿电邮:
jianhefeng@outlook.com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欢迎订阅《剑河风》。

国际刊号:Jian He Feng/River Cam Breeze ISSN 1742-3759

《剑河风》是一个公益性文学社团。本着对文字的喜爱, 编辑部所有成员由志愿者组成, 在业余时间进行编辑工作。《剑河风》目前以微信公号为主,无法提供稿费。您的投稿如一月内没有回复, 敬请自行处理。在《剑河风》平台发布的作品, 并不代表《剑河风》编辑部的观点。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剑河风
《剑河风》于2000年酝酿, 2001年1月创刊。 剑桥永远充满魔力。让我们重拾记忆, 记录剑桥人和剑桥事,感悟剑桥文化。《剑河风》- 中国视角, 剑桥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