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英国巴特勒私人博物馆
——全球最具份量的17世纪中国瓷器珍藏
作者:陈琰
伦敦有一批多年钻研中国古董艺术品的“老外”收藏家,深藏不露,造诣之高甚至连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自叹不如,巴特勒爵士和他的小女儿凯瑟琳当属其中。
早些时候,我有幸跟随几位中国古董艺术品专家,参观位于英格兰多赛特的巴特勒私人博物馆。这个私人博物馆一般不对外开放,也不接受公开预约,能够成为博物馆闭馆6年重开之后的首批访客,近距离上手接触被公认为全球最重要的17世纪中国瓷器私人收藏,还能倾听凯瑟琳详细讲解馆内重要藏品的鉴赏价值、来由和趣闻轶事,实在深感荣幸。
当天大家从四面八方驱车来到位于Dorset的乡间小镇Mapperton,我自问也游历过英国不少城镇,但这个地方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为什么大家要自驾到来,也正因为这里“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可是,偏偏在这个人声稀少的小镇、在这个不起眼的房子里,却陈设着价值不菲的稀世珍藏——已故收藏家巴特勒爵士生平50年间精心收藏的650件明末清初过渡时期瓷器。对于艺术收藏家来说,这是一批梦寐以求的瓷器收藏;对于学者来说,这代表着无价的文化遗产;对于非专业艺术文化爱好者如我,是一次眼界大开的难忘之旅。
谁是巴特勒爵士?
巴特勒爵士毕业于英国最古老的九大公学之一——温切斯特公学和英国政治家的预备营——牛津大学PPE(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
作为撒切尔时代最成功的英国外交家,迈克尔爵士在1984年为撒切尔夫人争取到欧盟预算回扣,同时担任英国常驻欧盟委员会代表,帮助撒切尔政府与欧洲建立良好关系。
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17世纪中国瓷器收藏家兼学者,其收藏的明末清初瓷器多达800多件,这批藏品被公认为世界上过渡时期瓷器最好的一批。
起初只是为了购买摆饰布置伦敦新居,自此开始走上艺术鉴赏之路,情迷中国艺术品尤其是过渡时期瓷器,孜孜不倦地研讨、讲学和展览,启发了全球各地同行的研究兴趣。
遗憾是,在2013年巴特勒爵士去世后,四个子女因遗产纠纷闹上法庭,打了6年官司,轰动一时。最终高等法院判定爵士生前的藏品平分为四份。排行第三的Charles和小女凯瑟琳继承的藏品继续保留在私人博物馆中,凯瑟琳后又补充了一部分藏品,组成博物馆现时共约650件藏品。
女承父业
巴特勒爵士遗产案已告一段落,一心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继续经营私人博物馆的小女儿凯瑟琳历经千辛万苦,逐步重组和充实家族博物馆。
凯瑟琳读大学的时候学的就是艺术史,后来她和哥哥Charles都搬到捷克经商,两人在布拉格各自经营着非常成功的生意,她创立了一个运动服饰品牌和一个大型玩具店,而Charles则成为了捷克最大规模的电子产品零售商。
从2004年开始,凯瑟琳就开始频繁来往于英国和捷克之间,与父亲一起将850件藏品资料编目,并输入电子数据库,直到2012年才完成所有工作。他们也合力将这个乡间大宅的花园打造为一个私人博物馆,在2009年揭幕。
凯瑟琳说:“或许是因为看到父亲生病,让我觉得我必须要学习和继承父亲在瓷器收藏上的造诣,否则就无法传承下去了。”
要知道,在巴特勒爵士收藏过渡时期瓷器的时候,全球藏家偏爱宫廷御制,认为优质瓷器必靠御窑督烧,宫廷以外难出高阶之品。仅为数不多的学者或古董商尝试研究过渡时期瓷器的年份。巴特勒的爵士在前人的基础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心力研究、讲学和展览,启发了全球藏家关注中国明末清初瓷器,是关注于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
很多人觉得家里有一位全球数一数二的过渡时期瓷器专家,她要习得父业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凯瑟琳笑说,其实跟父亲学习是很困难的,虽然他是一个分析型的人,喜欢给一切赋予定义,但是他其实又全凭直觉,他的收藏和研究是非常凭感觉的。
2013年,巴特勒爵士逝世,他临终前常对凯瑟琳说,希望为收藏品编撰一本精美图录。于是有了她与荷兰莱顿大学艺术史博士Teresa Canepa共著的《鲤跃龙门:迈克尔·巴特勒爵士珍藏十七世纪中国瓷器》。
全球新冠疫情对很多人来说是生活和工作的重大转变,对凯瑟琳也不例外,她从2019年开始投入到该书的研究中,疫情来袭时,她干脆放下手头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和写作中,终于在2021年出版此书,实属不易。
这本专著被不少行内人士盛赞为“最全的17世纪中国瓷器书籍专著”,书中收录了巴特勒爵士藏瓷850件,其中一半多(437件)为首次公开出版。全书中英双语,共576页,内含1000多张图,净重近4公斤。在当下一切都追求短平快的时代,还能有如此沉甸甸的大作,实在是一股清流。
书中从考古学(沉船、窑址及墓葬资料)、文献学、科技史(釉料及瓷土分析)及具体器物(含*百余件纪年瓷器)等多重角度,重新解读巴特勒爵士半个世纪的收藏成果,再次梳理十七世纪中国陶瓷史。
该书书名“鲤跃龙门”也正好作为巴特勒爵士一生写照,概括其漫长的苦学之旅、精彩的鉴藏生涯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
创作不易,我购买了凯瑟琳的著作,她当天也在扉页上给我签名。
后记:
每每接触到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就再一次觉得心虚和惭愧,惭愧于自己作为一个中文母语者,又是文史学科背景下成长的人,对中国艺术文化的了解是如此浅薄;同时又对这些沉迷于中国文化的非中文母语者感到由衷的敬佩,一件件艺术品背后涉及到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和为了加深认识艺术品而需要研读的各种史料和著作,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坚持,都很难作出后人所看到的成就。而中英文化艺术交流这个常常为人提及又虚无抽象的领域,正是由这一代又一代人和事构建起来,揭开神秘的面纱,化解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成见。
【作者简介】陈琰,旅居伦敦逾十载,前媒体人,曾于《星岛日报》
推荐阅读
【戏说英国】 入乡随俗?To be, or not to be?
在剑桥找寻翁美玲
温迪雅:你的样子(外三首)
宁一中:北方的树,南方的树(外十四首)
《剑河风》 - 中国视角, 剑桥精神。
《剑河风》2001年创刊于英国剑桥。谢谢阅读。鼓励转发。恭请来稿。
投稿电邮:jianhefeng@outlook.com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欢迎订阅《剑河风》。
国际刊号:Jian He Feng/River Cam Breeze ISSN 1742-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