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是80后,聊80后,其实就是聊自己。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惨。
80后这一代正好处于我们承上启下发展的节骨眼,夹在中间。
卡一个点不难,难的是能精准的卡在每一个难点。
1.地狱开局
1980年,独生子女正常正式出台并开始全面实施。
50后、60后先后进入结婚生育期,掀起来第三波婴儿潮。
年均新生儿总数达到2000万以上,1987年更是达到2508万。
整个80年代,新生儿总数达到此后的高峰22090万。
有些地方的群众存在困难,希望能生育二胎,有的经过批准间隔一段时间可以生个二胎。
但不管哪种情况,生三胎在当时的条件都是不允许的。
再之后关于“二胎”的消息,要到2002年陆续推开的“双独二胎”。
2.读书挑战
很多人不理解,读书怎么可能读不起。
80后是真的有很多人因为没钱读书读不起,或主动或被动选择辍学。
1999年,为了缓解下岗潮的冲击,我们准备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教育。
高考报名人数从1998年前后的两三百万暴涨到2008年前后的一千多万。
高校学费涨幅达10多倍,并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扩招。
大学从此开始,也成为了延迟生育的灵丹妙药。
3.激烈内卷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危机席卷全球,给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消除大洋彼岸的经济影响,我们开启了经济刺激。
经济刺激叠加人口红利,经济总量正式超过日本,但也揭开了内卷的大幕。
房价开始暴涨,小说是现实的反映。
2009年上映的《蜗居》,上海名牌大学毕业的80后海清,也只能和老公蜗居在10来平米的石库门。
80后的年轻人乘着第三波婴儿潮的红利,陆续进入结婚生育期。
就业压力、房价高企、内卷开启,抑制的首先就是生育。
生育没有如专家所言放开即暴涨,甚至达到三四千万的规模。
2016年、2017年新出生人口触摸到1800万的天花板后旋即向下。
4.疯狂鸡娃
好不容易,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娃。
80后的孩子们又是生的最多的那一批,大家都追求更好的学校教育。
买学区房,疯狂的买学区房,严格意义上讲,很多学区房并不能称之为房。
有的只是一条缝,甚至只是一块地。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幸运的进入到心仪的公立教育。
很多家长没办法,只能咬牙卷私立。
大多数都只是学费,至于业余爱好、补课培训那得另算。
打掉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
更不用说那些收了费却跑路的钢琴、艺术等各类培训班。
5.中年危机
人在失意的时候,最怕无力的安慰。
2024年,最小的80后已经35岁,最大的80后已经44岁。
整体都已经到了直面“中年危机”的年龄。
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但逆袭走上人生巅峰的概率俨然是“豆腐渣”。
体制内的好歹还有保障,那些体制外好不容易混到单位的中层,薪资不错、工作稳定。
没有征兆,突然被优化,高额房贷含泪扛,老婆物业娃儿要养。
房贷还不起还不起倒在其次,父母老了,开始看病。
作为计划生育被执行的最彻底的一批孩子,80后好多都是独生子女。
面对父母,既没有兄弟姐妹分担,也没有时间陪伴。
当然了,又赶上了退休的延迟。
在所有的时间节点上,80后都没有享受到时代的红利。
至于80后的爹妈和80后自己:爹妈是农民工的主力、下岗潮的主力;80后自己,则是各行各业打工人的主力。
1980年,计划生育开始,终成独苗;
1999年,大学要收费,毕业不分配;
2004年,房价大涨,掏空家底买房;
2016年,二胎放开,充当生育主力;
2030年,人口老龄化,扛四老俩娃;
2040年,直面延迟退休,继续扛……
改革开放的时候,80后太年轻,压根儿就抓不住。
等经济放缓开始下滑,80后的岁数又开始慢慢变大。
80后,既是改革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弄潮儿。
道一声辛苦了,但更得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