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奇,今年消费降级到了啥程度?
这么说吧,今天夫子妈跟夫子乐呵呵的说又在网上淘到包了。
夫子妈以前在网上淘到过几块钱一个的,也买到过几毛一个的。
今天竟买到这一分钱一个的包,夫子算是开了眼了!!!
没错!炸裂啊!一分钱一个!关键还包邮!
什么钱不钱的?妈妈开心就好。。。
夫子也养成了习惯,别管在某东还是某宝某猫看到的东西,最后还是会去某多多上下单。
网购不知多多好,错把某猫当成宝。
省钱嘛,不寒碜。
1.涌现的“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是个经济学理论。
泛指经济不景气,大家消费能力降低,但消费欲望还有的状态下,买一些廉价的非必需品。
比如欧美经济危机的时候,女消费者们特别喜欢买口红。
尤其这这两年,你身边一定涌现出了各种品牌的零食店。
夫子之前去了一趟长沙,长沙的零食旗舰店门口排满了等待入场的消费者。
夫子光排队就排了快一个小时,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
货如其名,零食果然很大。一个奥利奥大礼盒都快赶上夫子家娃儿的大小了。
完全不用害怕,你就是可劲儿的买,也就顶多花个小几百块钱。
给你营造一种物美价廉的强烈反差感,孩子收获了满足感,家长保住了兜里的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楼的零食店人山人海,负一楼的美食城空空如也。
零食店的异军突起,意味着消费程度的重要转向。
吹了空调,实现了物美价廉,满足了消费欲望,也算变相逛了商场。
2.能不买就不买
以前,我们家每一两周就会下次馆子。
各种商场小餐馆,琼菜馆,湘菜馆,还有延边风味自助餐。
后来有一天,夫子在市场一次性买了烤鸭、盐焗鸡、烤乳猪、烤五花肉。
总共才花了一百多块钱,这一合计,比在外面下餐馆合算呐。
一家子从一两周下一次馆子,降到了一个月一次。
不是餐馆下不起,而是买回家吃外加自己做更有性价比。
不光不下馆子了,连带着今年一整年电影看的都少了。
夫子看了一下,截止到目前,也就下单过三部电影。
《年会不能停》和《抓娃娃》,还是为了当时写影评。
电影市场不容乐观,这年头有着随处可见的免费短视频,谁还爱看电影啊。
今年整个暑期档,总观影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2亿。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的电影票房不仅远低于去年的206亿。
甚至不及2015年和2016年。
花费谨慎了,不爱出门了,娱乐减少了,这说明了啥?
消费降级嘛,把省下来的钱都投入到降杠杆、降负债,同时降低欲望、努力存钱。
别问夫子怎么知道,我现在就是这么干的。
3.降级全面开花
你要真就觉就单单小物件消费这样,那可真就OUT了。
目前房价这个大环境,夫子身边好多朋友已经明确选择租房不买房。
他们说,后贷都选择不要了,还背啥房贷车贷,这不有病吗?
夫子卖房的时候,大家把价格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往下砍。
能买大的选中的,能买中的选小的,主打一个经济适用。
房价的风最终还是吹到了高校圈,有博士反映上岸的学校安家费竟然取消了。
呵呵,夫子还是老话,在不确定性的时代,老老实实努力追求确定性。
幸福和痛苦的公式其实很简单:
欲望>能力,你就痛苦,
能力>欲望,你就幸福。
增加现金流,降低杠杆、降低负债、降低欲望,谨慎消费、投资自身。
相信夫子,只要你能坚持并做到,就起码能减少90%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