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如果留心,你会发现:
身边倒闭的店家越来越多,街上的流动商贩越来越多。
1.倒闭的店面
上周末,夫子家附近一家超市关了。
这家关门的超市位于一家全国连锁的广场内,好多供应商上门扯条幅。
这些供应商平均每家被欠债至少二三十万起步。
也是这个月,一家夫子吃了十多年的抱罗粉店关了,新换了一家江西瓦罐汤。
再早一些,今年6月份,夫子总去的一家延边烧烤关门了。
夫子带过不少朋友过去吃,性价比高,好吃不贵,满满都是大学的味道。
口感跟在延边时候几乎一模一样,还原度极高。
两个人吃烧烤,敞开了吃,也就一百多块出头,足够了。
肉质新鲜、口感极佳、价格不贵,服务各方面都蛮好。
不知道啥原因,没挺住,最后也关了。
开店的学姐把之前夫子充的会员全部都给退回来了。
烧烤店关了,夫子对于海南延边美食的唯一一点念想也没了。
2.人生的建议
时代的车轮已经改变了未来的走向。
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很多朋友问夫子关于职场方向和人生建议。
夫子的建议是“六不原则”:
不要辞职,不要创业,不要投资,不要买房,不要乱消费,不要上杠杆。
在这六个不的基础上,大家还可以不断往上“层层加码”。
尤其是普通人千万不要瞎创业,因为创业是这世间最大的慈善。
可以轻启动软创业,但千万不要硬核创业租门面。
走出家门,你会发现路边多了很多流动摊贩,卖水果、卖小吃的。
他们跟夫子聊过,同样是卖水果,租店面远没有自己开个小车街边灵活售卖赚钱。
重资金投入意味着,一旦开始,你就被创业这事儿“绑架”了。
很多人迷惑了,你这建议全都是“不”,那啥也不干了嘛?
恰恰相反,这个阶段是默默提升自己的最好时期。
夫子的建议是“学参悟”:
学语言,学技能,参人性,参人生,悟天道,悟周期。
其实,我们满打满算真正填饱肚子不挨饿的时间,也不过一二十年光景。
虽说也已小康,但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财富差异极大。
富裕的穷奢极欲,贫穷的尚且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只要你去过足够多的地方,你就能明显感觉到这种南北、东西的巨大差异。
3.清零的心态
我们真的很有钱吗?
过去二十多年,房地产的造富效应,把相当一部分中产都给惯坏了。
纸面财富和真实财富是两码事儿。
只要你不能变现,财富给你的都不过是虚幻的满足感罢了。
更不用提我们大部分人其实为了买房都是上满杠杆、高额负债。
刚出国那阵儿,看着欧洲破旧的基建,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超欧赶美的虚幻优越感。
接触的多了深了,基建带来的优越感又被对方的福利、保障等各方面的安全感、松弛感打败。
基建是现在发展的成果,但更是未来债务的负担。
是债,或早或晚,都得还。
不光物质层面有差距,精神层面也有距离。
否则怎么解释:
我们既然发展的那么好,为什么那些有钱人、有X人都拼了命的往外跑?
夫子找不到一个无懈可击的完美答案。
夫子作为普通人,只能心态归零、放下我执、天地广阔。
听的越多,看的越多,接触的越多,你的心态,尤其是负面心态,一定要清零。
否则,你过不了自己拧巴的那一关。
4.自我的改变
上周末的主题是聊留学。
跟读者们连麦,聊留学聊发展,语言是所有留学的核心落脚点。
语言的坎儿破了,留学的局也就破了。
很多人有妄念,只想破留学的局,不想破语言的坎儿。
能做到吗?能做到。只不过:
“那时候她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年轻时所有的放纵,都是中年后不得不直面的困局。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对人对外界的看法,往往不是实相,而是虚妄。
妄念,是我们想法和动机的投影,更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虚设。
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真相,但只不过是包裹着你妄念的表相。
就像你看一个人不顺眼,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你心中先入为主有了太多的想法、看法。
当你去掉心中的妄念,你再去看他,他没有变,但你的心情却变了。
这时候你的心态,没有执着,也没有了妄念,达到了如来的状态。
心若有尘天地窄,眼若无物众生亲。
内心真正平静,世界再无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