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我们敬畏很多东西,但却往往不敬畏时间的流逝和认知的差距。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金钱的浪费,而是时间的浪费和认知的缺席。
夫子用几个“一年改变自己”的小故事,聊聊一年可以带来多大的改变。
1.半年就能变得不一样
我们总是用成不成功来定义人生。
网络有个热词叫“普信男”,说的是一个男性普通却自信。
夫子可能就是“普卑男”,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普通,所以从小自卑、敏感。
夫子18岁之前的人生,长相普通、智力普通、身高普通、家境普通。
刚读大学第一年,夫子就遭受智力暴击,班里100多名同学,卧虎藏龙:
班里河南同学高考个个600多分,其他省份的同学不是南开差两分,就是复旦意外落榜调剂到我们班。
但夫子的学校可是自己的志愿首选呐,选的时候还生怕落榜提心吊胆。
就同班同学这条件,夫子这智力不直接遭受无情碾压嘛?反正就这么诚惶诚恐的开始了大一的学习。
夫子秉着既然改变不了智力,那咱就改变态度的想法。
每天上课坐第一排认真听,每天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没事儿就泡图书馆。
心里就紧绷着一根弦,别排名太难看,别给爹妈抹黑、别给自己丢脸。
就这么学了一个学期,期末成绩出来,离了个大谱!夫子竟然全班第五,还拿了一等奖学金。
那个时候带给我第一个冲击就是,重要的不是你成不成功,而是你是否把习惯和态度放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那四个月的习惯,已经内化成自己的肌肉记忆,好的习惯被养成,坏的习惯被代替。
这都成为了夫子此后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而且习惯有着明显的复利效应。
好的习惯让时间成为了夫子的盟友,优秀也成了一种习惯,从那时候起,夫子的成绩再没有跌出过全班第五。
2.学韩语学英语学西语
过去的几十年,夫子学过三门语言,每门语言都有背后的故事。
韩语学习是个“意外”。
夫子所在的学校朝鲜族同学比例很高,大家都喜欢听韩歌、看韩剧。
想着入乡随俗,能学就学点,于是随大流就报了个韩语班。
每天五点多起床,从六点学到八点,上完韩语课再去上专业课。
就这么坚持了一年,大二就放弃了,毕竟不知道将来有没有用,而且就当时的我来说学韩语太费钱。
直到保研后,才发现韩语对于我的巨大帮助,夫子的研究方向国内参考资料不足五百字。
但得益于大一打下的韩语基础,我可以逐字翻译参考托朋友从韩国邮寄回来的书籍、论文、研究报告。
完成了几十万字的翻译、整理,最终磕磕绊绊硕士论文得到了通过。
英语六级考了七次
夫子大一第一个学期就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
当时主要凭借的是高中的英语基础,此后开始挑战英语六级,考了整整七次,但都失败了。
大四毕业那一年,夫子加盟了一所英语四六级培训学校,想着既能帮助别人,也能提升自己,还能从中赚点生活费。
研一第一个学期,九月份忙培训学校,十月份开始泡在图书馆,专攻英语六级,总结自己的方法,学习别人的经验。
工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度十二月份的六级考试考了500分。
雅思口语考了六分
虽然当初六级考了500分,但自己清楚这是哑巴英语。
2019年下定决心出国,但英语口语成了自己未来留学的拦路虎。
找自己学校的外教给自己测过英语口语水平,勉勉强强也就是4.5分。
当年下载了各种英语学习APP,每天跟着手机傻呵呵的练口语。
餐馆、咖啡馆、图书馆,很多同事都能看到夫子到处在叽里呱啦像个深井冰。
再后来,跟着外教一对一,针对性练习英语口语六个多月。
从2019年的夏天动心起念学英语,到2020年6月考试出成绩,口语6分。
后来夫子去广州工作,钢琴学习也就中断。
有一次,在广州居住的青年旅舍听到其他住客抱着吉他弹《南方》和《丁香花》,真好听,心底一下子就被触动到了。
既然学钢琴不方便,想着吉他也比较好携带,也能陶冶情操,恰好认识一位教吉他的老师,于是开始学吉他。
前前后后一年,从《小星星》、《送别》开始,慢慢也能挑战稍微高点的难度,到最后也能自弹自唱。
夫子个人经验,只要不是为了专业的演奏,只要是为了自娱自乐的目的。
真正投身其中,最起码,乐器的学习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那么难。
当然,学习乐器也有枯燥无聊的时候,甚至会痛苦,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对于一个背负着爱好或是使命的人来说,对于目标的逐渐麻木是可怕的,恰恰痛苦才是保持清醒的最好方式。
4.读博评职称写公众号
当一个人的心中有着更高的山峰想去征服时,他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泥沼。
他能用最平静的方式去面对难以承受的痛苦和生活的百般磨难。
所以,你问夫子一年时间到底能改变个啥?
夫子心中也没有答案,可能有改变,也可能也没改变,但空想一百遍,不如实践搞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