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体制,是无数人用前半生“血的经验”得出的教训和共识

科技   2024-10-31 23:58   海南  

体制是一种共识。


现实是结果,共识是原因。


不光我们醉心于考公考编上岸,外国人也热衷于考试端上铁饭碗。


1.外国考公也疯狂


外国人考公疯起来可不输我们。


西班牙人算是夫子接触到的欧洲人里相对天性洒脱随性乐观的群体。


饶是这么随性,也依然会为考公这事儿折腰。


群众热情


2023年,成为西班牙考公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


根据在线考试准备平台Opositatest进行的研究:


全西18至55岁的适龄工作人口,每两人就有一人正在准备考公,或打算参加来年的招聘考试。


西班牙的教师岗也是准公务员。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为了拿起教鞭,各个大区的考试机构里也是挤满了成群结队的学生


捧着书本,默默背诵着教学大纲。


2023年,马德里教师竞争考试中心收到了37700份申请,比过去两年增长了20%。


不过很多人也好奇,怎么人家18至55岁之间都可以备考?


不限年龄


西班牙对考公申请人没有年龄限制,理论上不退休的都可以考。


所以考场上你既能瞅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怀揣考公梦想的叔叔伯伯,努力搏一搏,指不定单车变摩托。


毕竟,根据Opositatest平台显示:


每十个考生里,就有至少六个是二战甚至三战。


夫子做梦我想不到,“范进中举”这种事儿能在欧罗巴大陆上演。


福利拉满


拼命的付出,是为了超额的回报。


西班牙那些最高级别的上岸考试,备考人往往要准备一年及以上。


一旦上岸,收益颇丰,别的不说,光年薪就能高达45000至55000欧元。


不过为了备考,光是上课就要每月花费220欧元,每周上课9小时。


一个在当地咨询公司工作了八年的小姑娘,为了备考西班牙国库,每天要学习至少八个小时以上。


无他,因为对面有数倍同样的竞争者。


没有哪个普通人能随便抵挡终身合同、年终奖金、住房补贴、各类保险、高额退休金的诱惑。


更别说除了法定节假日,还有每年一个月的带薪休假。


2.拒绝不了体制的诱惑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山东人,感触颇深。


体制的威力


山东不能没有体制,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山东人普遍认为,非体制内的工作不算正式工作。


尽管都2024年了,尽管名企、民企无数,就业渠道多元。


还是有无数的大学毕业生前赴后继的考公考编。


斯坦福博士入职乡镇公务员,哈佛博士去了城市街道办。


在东北,相当一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是“端起铁饭碗,吃上公家饭。”


体制太稳了


体制内的稳定远超体制外的想象。


2011年,《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


全国600多万名公务员,5年累计辞退4778名,辞退率仅为0.08%。


就问你稳不稳?


早在2012年,哈尔滨招聘400多名清洁工,1万多人报名,本科学历人数近3000,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


事业编是背后的核心关键。


进过体制的会明白:工作稳定、福利优厚、地位超然。


毕竟,在私企你只能祈祷着企业良性发展、老板多给发钱。


更不用提背后的福利、待遇、退休等各方面的差距。


3.难以破除的体制共识


体制就业岗位的高度内卷,背后大众高度统一的共识是原因。


上层的共识是共识,底层的共识也是共识。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不过是为群体性的共识买单。


就像鹤岗的房子值六万一套,上海的房子一平就得六万。


关于体制的共识一旦形成,就很难轻易扭转,共识催生了差异,带来了改变。


所以进体制,是无数人用前半生“血的经验”得出的教训和共识。


进不了体制,或者在体制内没法儿没机会拿到编制。


那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锻炼预判未来共识的能力。


要么选编内的平和稳定,要么选编外的积极赚钱。


说句实在话,为了自己,为了家人,稳定和钱你好歹得选一样。


那些贸然想要辞去编内工作出去闯荡的读者,有一个算一个,夫子全都给劝了回去。


体制外是个修罗场,体制内才是避风港。


体制外真的考验你的综合能力,你混不了日子、摸不了鱼。


因为你干得不好,真的会失业。


普通人进体制确实挺好的,旱涝保收、衣食无忧。


当然,你拥有体制内外都能生存的很好的能力,两者都会为你买单。


说得再多,没有经历,说者有心,听者无意。


你懂我,我懂你,那如虎添翼,你不懂我,我不懂你,如坐针毡。


成年人的世界,不做教育,只做筛选。


因为成就你的是共识,打败你的是现实。


我们要尊重共识,利用共识。

酱油哥张夫子
意识觉醒,身体先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