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认为中东局势的变化和特朗普政府的重新执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威慑相结合的方式与伊朗达成新协议。立场不同,观点仅供参考借鉴,请注意甄别。
伊朗未能有效支持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稳定,且未能阻止其倒台。再加上最近真主党遭遇重大打击,以及以色列对伊朗境内目标的精准打击,伊朗的地区弱点暴露无遗。
随着俄罗斯支持变得不再可靠,叙利亚政权的迅速崩溃,给伊朗领导层敲响了警钟,提醒它国内部日益扩大的政治裂痕和日渐严峻的国内危机。如今,伊朗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是加快推进其军事核计划,作为最终的威慑手段,还是冒着被视为软弱的风险,寻求缓解对抗局面。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准备再次回到白宫,伊朗有机会通过恢复美国的有效压力与高强度谈判重新调整其战略。此举的目标不仅仅是达成永久性的核武器化禁令,同时还可为伊朗带来潜在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拜登政府最近讨论的针对伊朗核计划的军事“B计划”也应保持在政治与操作层面的可行性,以防外交努力失败。
伊朗的战略溃败
近几个月来,伊朗政权接连遭遇重创,严重削弱了其地区影响力。包括哈马斯在加沙的军事力量几乎被消灭,真主党在黎巴嫩的领导层和军事能力大幅削弱,以色列首次对伊朗进行深度空袭,阿萨德政权崩溃——尽管伊朗一度全力支持其叙利亚盟友。所有这些事件汇聚成伊朗政权脆弱性的强烈表现,也让外界对伊朗的形象产生了不小的质疑。
伊朗的战略原本是通过支持周边国家和力量,围堵敌人并制造安全挑战,但这一战略已基本告吹。伊朗失去了对贯穿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战略走廊的控制,所谓的“抵抗轴心”凝聚力的丧失,让伊朗陷入了与以色列的直接对抗之中。这些冲突使伊朗的空防系统遭受重创,暴露了更多的脆弱性。尽管过去一年伊朗曾多次展示导弹力量,但依然未能阻止以色列的空袭。
核武器能否成伊朗的最后保障?
目前,伊朗处于战略决策的关键时刻。伊朗领导人是否会借鉴朝鲜、利比亚和乌克兰的经验,选择依靠核武器来作为最终的威慑手段?阿萨德政权依赖俄罗斯援助的失败,可能使一些主张独立战略的政权内部人士更为激进。这一选择虽然有助于确保政权生存,但也可能为外国对伊朗的打击提供合法性。或者,伊朗领导人是否会选择通过外交缓和来降低对抗风险,谋取更多经济利益,尽管这可能会削弱伊朗的强硬形象?这或许正是伊朗外长提到“2025年将是伊朗核问题的关键年”的原因。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近年来展现了更多冒险精神,面对内外的巨大压力,他将作出关键决策:政权与民众的裂痕越来越大,经济困境日益加深,而继任问题也愈加迫切。阿萨德政权的崩塌,为伊朗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警示,若内部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伊朗或许也将面临类似的命运。
改善新协议的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最近中东局势的变化,加上特朗普即将重新执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改变战略格局,并有可能防止伊朗在核武器追求上采取危险举措。特朗普作为一个不可预测且强势的领导者,加上他一直急于达成其他人未能实现的协议,这或许为与伊朗达成新协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朗普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选项的审查,可能会向德黑兰的决策者发出信号,表明华盛顿的政策可能发生变化。特朗普对以色列使用武力的宽容态度,可能进一步增强他在影响伊朗战略决策方面的能力。特朗普希望解决乌克兰冲突,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谈判的积极态度,可能促成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合作,进而促使俄罗斯对其在德黑兰的盟友施加压力,帮助促成与伊朗的协议。新政府若准备加大对北京的压力,可能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包括加强对中国实体的石油制裁,这将增加对伊朗的经济压力,因其严重依赖向中国出口石油。
达成一项“更长久、更强有力”的核协议是可能的,但这条道路充满挑战,且时间有限。到2025年10月,重新对伊朗实施联合国安理会核相关制裁的国际机制将到期。此外,伊朗核技术进步带来的长期安全担忧,可能促使以色列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类似于1981年对伊拉克核设施和2007年对叙利亚核设施的攻击。尤其在阿萨德政权崩溃、哈马斯和真主党的削弱,以及以色列对也门的远程打击之后,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采取军事行动。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无论此次打击是否能永久消除伊朗的核威胁。
与之前聚焦裂变材料的时间限制协议不同,一项新的、没有时间限制的协议应优先对核武器化进行详细审查,并加强保障措施。除了检查措施在增加透明度和信任方面的重要性外,灵活访问伊朗设施的要求既是一个障碍,也是对促进核武器活动的潜在威慑。
除了在政治上对德黑兰决策者有重要约束作用外,聚焦武器化的协议在伊朗技术领域也具有宣示价值。曾经参与武器化的伊朗国防创新与研究组织(即SPND)等机构的高级科学家,可能会将当前关于军事核突破的公开讨论视为对相关行动的隐性许可,包括秘密活动。因此,在这一领域达成正式协议有助于抑制一些草根项目的推进,这些项目可能在没有领导层批准的情况下展开,并可能加快核突破的进程。
尽管延长裂变材料突破的时间仍至关重要,但伊朗的部分技术进展已经无法逆转,且不再构成瓶颈。在当前情况下,维持德黑兰距军用铀浓缩能力的“一年距离”可能不可行。然而,现状也是不可持续的,伊朗距离这一能力仅有几天之遥。
除了有效施加压力,伊朗政权还需要看到一种选择,即预期在谈判结束时能够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利益和内部稳定。允许保持伊朗其他有限的威慑能力,可以帮助伊朗领导人避免陷入屈服的形象,从而减少未来再次激发核武器化雄心的可能性。这将有助于确保政权生存而不诉诸于核武器。聚焦区域性或导弹问题的加入,可能会削弱协议的主要目标。此外,伊朗最近在这些领域遭遇了重大挫折,这些问题可能在没有政权同意的情况下加深。
鉴于伊朗惯用拖延谈判的战术,应该为核协议谈判设定有限的时间框架。同时,新的协议不应被视为目的本身,解决当前危险局势的紧迫性不应导致保持伊朗处于危险核态势的妥协。因此,针对伊朗核计划的军事B计划应保持准备,以防外交失败,同时操作性准备和政治成熟度对快速行动至关重要。
变革或倒塌
如同我们所见,即使是根深蒂固的政权最终也会崩溃。导致政权倒塌的主要因素是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伊朗政权与民众之间的裂痕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全球格局也在迅速变化。因此,伊朗政权最终可能要么崩溃,要么被迫经历重大变革。
当伊朗政权最终面临变革时,其长期以来的核武器追求目标可能会被放弃。在这种转变发生之前,重点依然不变:必须阻止伊朗更接近拥有核武器。这对于避免中东秩序的剧烈动荡以及阻止地区核扩散的加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