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的乌克兰“切香肠战术”

文摘   2025-01-03 22:18   山东  

本文是西方学者对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策略的分析,以及该策略对未来中美竞争的启示,特发上来供大家参考借鉴,立场不同,请注意甄别。


随着美国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团队即将卸任,其在乌克兰战争中采取的渐进式军事援助策略正受到强烈批评。批评者认为,乌克兰目前的困境部分是因为拜登政府过于谨慎,未能在关键时刻向基辅提供足够多的先进武器来抵御俄罗斯的侵略。他们指出,拜登政府过度担忧战争升级为全球冲突,错失了在战争早期扭转局势的机会。

然而,这些批评者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在危机中,探索敌方红线并准确评估风险极其困难。拜登政府采取的策略与所谓的“切香肠战术”类似——通过逐步、小幅度地增加援助,使俄罗斯无法找到理由进行大规模报复。这种策略通常被认为是修正主义国家在扩张时使用的手段,比如划设海上边界,或俄罗斯在2014年用“绿色小人”占领克里米亚。然而,这一次,华盛顿将这一策略用在了抵御修正主义对手的行动中,而且这一策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谨慎策略与红线试探

许多批评聚焦于拜登政府对俄罗斯“红线”声明的态度,认为其对普京的威胁过于轻信。自战争爆发以来,普京多次发出威胁,试图阻止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些威胁涵盖了从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一般性警告,到针对供应远程导弹等具体援助的威胁,甚至一度暗示如果红线被突破,将考虑动用核武器。

批评者普遍认为,这些威胁只是虚张声势。他们主张,美国数次跨过俄罗斯的“红线”而未引发重大升级,说明可以采取更大胆的行动。例如,前国会议员亚当·金辛格和前美国欧洲陆军司令本·霍奇斯在2024年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每一次,俄罗斯都威胁要升级、攻击北约或动用核武器。然而,每次这些威胁都被证明是虚张声势,乌克兰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作战能力。试想,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提供乌克兰所请求的所有武器,这场战争或许早已结束。”

然而,战争中的“红线”并非刻在石板上的固定规则,而是随着冲突进程而不断变化的动态目标。在冲突初期被视为冒犯的行为,随着局势变化,可能逐渐变得被接受。例如,在战争爆发初期,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被视为“红线”之举,但随着战局发展,这种援助逐渐被视为合理之举。特别是在美国获悉朝鲜军队大规模参与乌克兰战场之后,拜登政府放宽了乌克兰使用ATACMS远程导弹的限制。


冷战时期的经验与不足

批评者常以冷战时期的应对经验为例,认为拜登政府过于谨慎。他们认为,普京唯一不可接受的是北约直接参战。例如,国际关系学者丹·奥特曼在2022年《外交事务》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北约应尽可能推动援助乌克兰,但要避免直接攻击俄罗斯军队或派遣作战部队。”然而,这种类比并不完全适用。冷战时期,美国对阿富汗叛军的支持是隐蔽的秘密行动,而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则是公开进行的。此外,冷战时期,美国支持的对象大多是叛军,而非主权国家政府。而在乌克兰,美国公开支持合法政府抵御侵略,具备国际法的正当性。

此外,乌克兰战争对于莫斯科的重要性远超冷战时期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后者都是远离苏联本土的代理人战争,苏联的投入相对有限。而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关系直接且深远,因此冷战时期的经验无法为今天辨别普京的“红线”提供明确参考。


政权生存与风险升级

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是,普京在这场战争中的行动受到政权生存危机的驱动。战争初期,俄罗斯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等地的失败,让普京面临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2022年秋季,随着乌克兰反攻的推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华盛顿提供远程导弹援助。然而,根据鲍勃·伍德沃德在其2024年出版的著作《战争》中的报道,美国情报机构在这段时期获得了“高度敏感且可信”的情报,显示普京曾认真考虑动用战术核武器。情报评估认为,如果俄军在赫尔松的3万名士兵被包围,普京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概率高达50%。

这一情报促使拜登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包括向克里姆林宫高层发出私人警告,并与全球领导人联合公开声明反对使用核武器。政府还制定了多个应对方案,以应对俄罗斯可能采取的极端举动。然而,这种对升级风险的担忧也让批评者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这导致美国在关键时刻未能全面支持乌克兰,从而将乌克兰推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切香肠战术”的作用与成效

“切香肠战术”强调通过逐步推进、细微调整来改变现状,而不引发对手的激烈反应。这一策略不仅是拜登政府在乌克兰战争中的核心策略,也是应对类似复杂国际冲突的有效手段。例如,2024年5月,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HIMARS火箭系统攻击俄罗斯控制区目标,随后又在11月进一步放宽了对ATACMS导弹的使用限制。通过逐步增加援助而非一次性提供,美国在不触发俄罗斯报复的前提下,逐步增强了乌克兰的战斗力。

尽管如此,普京在一些方面确实进行了升级行动。例如,他下令向第聂伯罗发射中程弹道导弹,并派遣数万名朝鲜士兵支援俄军。这些行为表明战争确实存在升级风险,但拜登政府的策略有效避免了更大规模的冲突。


衡量成功的标准

衡量拜登政府乌克兰政策的成功与否并不容易。如果标准是帮助乌克兰全面收复领土,这一策略只能说是部分成功。然而,如果标准是避免战争升级为全球冲突,拜登政府显然表现得更为出色。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判断同样的结果是否可以通过更快的援助实现。

此外,还有一种衡量标准往往被忽视,即拜登政府是否成功抵制了普京重新定义战争升级门槛的企图。这场战争不仅关乎乌克兰的命运,也关乎美国及其盟友在未来如何应对类似挑战。从一开始,普京就试图划定“红线”来阻止西方援助乌克兰,但拜登政府通过“切香肠战术”逐步削弱了这些“红线”,防止了西方国家被威胁所吓退,为未来类似冲突树立了应对范例。


对美中竞争的启示

乌克兰战争中的“红线”管理经验对美中竞争具有重要意义。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冲突,升级风险将取决于中国高层对战争胜负的预期,以及失败对中国政权稳定性的威胁。与冷战和乌克兰战争不同的是,若美国决定直接派兵协防台湾,将面临两个核大国直接交战的局面,这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传递信号、管理升级,将需要更多的沟通与策略调整,而“切香肠战术”可能是避免冲突升级的重要手段。


拜登政府在乌克兰战争中采取的“切香肠战术”在援助乌克兰和避免冲突升级之间实现了微妙的平衡。尽管这一策略并未帮助乌克兰彻底收复全部领土,但它成功地遏制了战争的升级,并削弱了俄罗斯通过“红线”威胁西方的能力。这场冲突为美国在新冷战背景下如何管理大国竞争中的风险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未来国际冲突中,美国需要在提供军事援助和控制升级风险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自身利益与全球稳定的双重目标得以实现。


奥利瓦雷斯公爵
全球大动荡时代,一个不可或缺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