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人事调动是要动真格的

文摘   2024-11-17 09:57   云南  

体制内调动,这事儿真不容易
作者 大叔我

 

职场小伙伴们,你们还好吗?最近在后台收到不少咨询职场调动的私信,看来体制内想换工作的同志不在少数啊。今天大叔我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有个老同学小张,在乡镇做公务员好几年了,和爱人两地分居,孩子没法照顾,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前阵子,小张跟我吐槽说:“大叔,再这么下去,我媳妇都要和我离婚了。

 

单位领导也总针对我,我看这日子没法过了,不如赶紧调走吧。”

 

小张的遭遇,相信很多体制内的小伙伴都感同身受。调动无非就几个理由:夫妻分居、没人带孩子、照顾不了老人、领导不给好脸色…这事儿看似普通,但真要调,那可不容易。

 

职场小白别慌,调动也是有章法的

 

体制内调动,大致要走这么几步:

 

找好下家(最关键)
征得现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
双方互发公函
各自单位开会研究
办理调动手续 

这些步骤看似清晰,但每个环节都暗藏玄机。别看纸面上写得漂亮,真正实操起来,那叫一个波折。有的卡在下家不接收,有的栽在领导不放人,还有的折在繁琐的手续上。

 

对于普通职工来说,最难的就是找接收单位。

 

没点关系,哪有单位愿意要你?

 

这不,我那老同学小张,为了找下家,使出了吃奶的劲儿。

 

从去年2月到今年春节,整整一年多,他就没闲着。

 

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全派上了,就指望能找个熟人疏通疏通。

 

好不容易,才在同乡的牵线搭桥下,联系上了区里一个部门。

 

这波操作很迷,组织部这关太难过

 

好不容易找着接收单位了,小张又栽在了组织部这一关。

 

他单位领导还算好说话,一听小张要调走,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多阻拦。

 

倒是组织部的领导,先是软磨硬泡让小张再考虑考虑,后来见小张态度坚决,又搬出“全日制研究生”这个理由,说是小张走了单位人才断档。

 

小张没辙了,天天守在组织部门口,一个一个地做工作。从干部股长到分管领导,再到组织部长,跑了一个多月,才算通了这一关。

 

职场有道啊,千万别得罪组织部的人

 

小张的事儿,绝不是个例。

 

在体制内,想调动,组织部门绝对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手握干部任免大权,你要是得罪了他们,小心以后不好过。

 

所以啊,职场小伙伴们可要多多注意,平时该来事儿的时候可别含糊,组织部门的人情,早晚都能用得上。

 

这一点,老员工都懂。

 

调动的事儿谈妥了,剩下的就是走流程了。这个就看单位效率了,快的几个月就成,慢的大半年也出不了门。像小张,等了3个月,才盼来了区里发来的商调函,又等了3个月,才把全部调动手续办妥。

 

大叔的几点建议,职场小白别错过

 

小张的调动经历,可以说是体制内典型案例了。大叔我根据多年从业经验,总结了几点建议,供职场新人参考:

  

调动要趁早,别等到人到中年了再动这个心思。

年轻时正是打拼的时候,晚了机会就少。 2. 坚定信心,别轻易动摇。

 

调动阻力重重,临阵退缩只会前功尽弃。 3. 多方寻求帮助,不要觉得求人就是低人一等。

 

能帮你的都找过来,广撒网,总能有收获。 4.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调动周期长,随时都可能出岔子。

 

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5. 走两步看一眼。

 

眼睛不能只盯着调动,还要关注其他机会,比如遴选。

 

两手抓,总能多几条后路。

 

总之啊,在体制内调动,那真是要动真格的。对小张这样成功调走的同志,大叔我只能说:这招绝了,佩服佩服。

 

大叔身边不乏调动失败的案例,有的半途而废,有的直接触礁。归根结底,就是欠缺决心,或是低估了难度。

 

职场路漫漫,每个人都避不开调动的坎儿。但只要方向正确,信念坚定,办法总比困难多。

 

大叔送大家一句话:办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儿,尽人力听天命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