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工作,为什么好多人出现自我内耗?

文摘   2024-11-16 14:48   云南  

体制内工作,当心职场内耗这个“隐形杀手”

最近,一位体制内工作的读者小阿留言跟我诉苦:

 

突然接人事工作,乱七八糟的,理不清,压力也非常大,非常混乱。

 

年终考核什么都乱不清楚,时间推断还出问题了,焦虑到睡不着吃不下。

 

已经开始预约心理咨询了,据摸鱼搭子反馈,自从开始体制内工作,我的心情就不对。 > > 被领导安排了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一直焦虑,怀疑自己的能力。

 

畏首畏尾。

 

承认现在怯弱了。

 

要统计汇总一个东西,但是我问了领导好几次都没有明确回复我,过了上报时间了我每天都很慌,又不好意思催太多,我真的是又慌,心里又不舒服。 > > 跟同一批进单位的同事待遇差距极大,唯一一个被分去街道的,没有周末,身边没有年轻人,没有能聊天的对象,感觉已经好久没跟人好好交流过了。

 

工作强度也高,天天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行尸走肉一样,下班就是哭,哭够了就趴在床上发呆,失眠,焦虑。

 

看完小阿的留言,我不禁叹了口气。 职场有道 ,体制内工作的小伙伴们,内耗问题确实值得警惕。

 

什么是职场内耗?

通俗地讲,内耗就是自己内心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直不分胜负,心累得很。具体表现为:

 

自我否定:我不行,我做不到,我能力差,我学历低,我口才不好等
自我怀疑:这个太难了我学不会,那个任务不适合我,领导为什么安排我做这个
自我内斗:害怕犯错,害怕被否定,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

 

这波操作很迷 ,明明是职场人之间的竞争,怎么到头来却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呢?

 

体制内,为什么更容易内耗?

体制内由于一些特殊性,内耗现象更为普遍:

 

1. 工作界限模糊,担当不明确

老员工都懂 ,体制内的工作经常没有明确分工,今天是这个活儿明天是那个活儿,时不时还要帮其他部门“救火”。角色和责任不清晰,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内耗。

  

2. 等级观念严重,“领导说了算”

体制内的等级制度森严,基层员工的话语权很小。领导安排的工作哪怕再不合理,也很难拒绝。时间一长,难免会陷入自我怀疑。

 

3. 论资排辈,新人难突围

体制内的升迁通常看资历,而非实力。一些有能力的新人常常得不到认可和重用,跟同批次进来的待遇差距大,很容易丧失信心。

 

4. 人际关系复杂,沟通成本高

 

办公室政治无处不在,小圈子文化盛行。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人,很容易被边缘化,陷入自闭和孤立。

 

面对内耗, 职场小白别慌 ,这里有一些化解之道:

 

如何化解职场内耗?

厘清工作界限,学会对事不对人

跟领导沟通,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所在
对于额外安排的任务,了解清楚目的和要求再行动
吃力不讨好的事可以委婉拒绝,学会说“不”


转变心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切忌过度追求完美,给自己合理的容错空间
大胆展现自我,珍惜小进步,累积小成就
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相信熟能生巧

保持学习,提升自我价值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充电学习
利用碎片时间,学点管理、沟通、谈判的技能
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而非抱怨现状

拓宽视野,培养工作外的兴趣爱好  


了解不同领域,扩充知识面,丰富思维模式
投资自己的爱好,音乐、健身、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发掘工作以外的意义,不要把所有身份认同寄托在工作上

这招绝了 ,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时,内耗自然就少了。脑子里装着有意义的事,哪有功夫跟自己过不去呢?

 

小结

职场内耗是一个“隐形杀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体制内由于种种原因,内耗现象尤为普遍。

 

化解之道在于厘清边界、接纳自我、善于沟通、保持学习、拓宽视野。 记住,你的价值不应该由别人来决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还是要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中诸多烦恼,多半是想太多。 与其内耗,不如向前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