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文章刊发:李天祥,朱晶.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世界农业, 2024(4):50-60.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去近20年来,中国粮食产量持续丰产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尽管如此,国内粮食产需缺口依然较大,供求紧张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尤其是在粮食收获、储存、运输及加工的设备与技术和管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农户收粮后的仓储大多采取简单晾晒和简易储存,撒失、霉变等产后损失数量较大。减少粮食损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减少粮食损耗的关键环节。推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粮食收获后系列化服务,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种粮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产后损失是指粮食供应链在各个环节上为人类消费而生产的粮食数量的意外减少,通常发生在粮食产后前端环节(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不包括零售和最终的消费环节。粮食损失与浪费则包括粮食供应链的整个过程,包括从田间向最终消费者交付食品的多个阶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生产的食品约13.8%在进入零售环节之前就已经损失。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公共或者私人粮食存储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粮食产后前端损失占粮食总损失的大部分,而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食物浪费则大于粮食生产前端损失。在此情况下,粮食产后前端损失被广泛认为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国外有关研究还发现,决定谷物产后损失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产量和人均产后损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谷物储存基础设施。此外,极端天气因素也是导致产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农场干燥和改进的储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粮食收获后损失,而改进存储或干燥等减少损失技术能更长时间储存更多谷物,改善谷物安全,并减少由于真菌或害虫感染导致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同时,通过增加种粮收益或降低成本,减少产后损失可以为粮食全产业链上的行为者带来经济利益和福祉。
国内学者针对粮食产后损耗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冷志杰等在研究东北三省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选择时把以收储为主营业务的产后服务主体,按绩效增排序为国家补贴型、关系型、带设备上门收购型、长期储存型、质量优型、综合最优型。任蓉和殷俊提出了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概念,认为其可以总结为在粮食收获后,利用各种资源有偿为种粮主体提供清理、烘干、储存、加工等业务的服务系统。罗屹等基于28省份2 296户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分析模型证实,在农户储存环节中,花生损失率最低,为0.98%;土豆损失率最高,为8.19%;对中国储存环节的粮食损失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各类储存设施之中,仓类设施储存损失水平最低,证明粮食产后服务在建立仓储设施上的重要性。赵霞等对中国粮食产后综合损失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认为中国粮食产后综合损失主要集中在收获、储粮和加工环节,其中稻谷产后损失率最高,并从负外部性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出发提出了鼓励协同创新、狠抓减损关键环节的策略。朱俊峰则认为缺乏科学完备的设施、技术、意识和制度是制约农户储粮减损的主要因素。
总体上已有文献研究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其对粮食产后服务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相较国外对于粮食产后服务的研究而言,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仍然有待丰富;二是目前对中国产后服务研究大多集中在储存减损环节,对于整条粮食生产前端产业链的研究相对较少;三是对于粮食产后服务经验的借鉴与总结主要集中在国内,对于国外产后服务做法和经验还缺乏系统性的总结与借鉴。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中国粮食产后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典型国家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参考启示。
21世纪以来,为了解决粮食产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减少粮食产后前端损失,中国部分地区开始引进稻米干燥储藏处理机械设备,如浙江仙居的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和湖南衡山的全自动水稻集中干燥仓储中心,逐步向稻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和粮食产后服务现代化迈进。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也开始大力推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自2017年国家启动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子项以来,截至2023年已在全国建成5 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了产粮大县全覆盖,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在盘活现有闲置资产的同时,普遍实行有偿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减损降耗与促农增收成效明显。然而,与不断膨胀的需求规模相比,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粮食产后服务发展尚存不少薄弱环节。目前中国农户家庭储粮条件较差,缺少先进的储粮设施和科学的储粮技术,导致农户家庭层面储粮损失较大。尽管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很快,大大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但在粮食收获、储运及加工方面的技术和设备仍然存在一些痛点问题(图1)。一些研究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为15.28%,三大主粮的综合损失率为15.53%,油料的综合损失率为14.97%。分环节来看,加工环节所占损失份额最大,占总损失的35.17%;收获环节次之,占比29.49%;储藏和干燥环节,分别占比21.08%和10.55%;销售和运输环节所占损失份额较小,分别占比2.59%和1.12%。在仓储环节,中国部分地区仓储容量严重不足且仓容区域布局不合理。以黑龙江省为例,仓房不能满足新收粮食的储藏需要,临时采用露天或罩棚等方式进行存放,使得农民秋收后的粮食约50%成为“地趴粮”,霉烂、发芽等问题突出,加大了粮食产后损耗。与此同时,中国粮食烘干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粮食干燥能力严重不足,其中烘干处理的比例仅占10%~15%,较欧美和日本还存在较大差距。2.2 损失调查制度不健全,服务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当前中国常态化产后损失调查制度尚未建立,粮食产后前端环节损失研究的时效性、系统性和代表性不足,缺乏常态化的评估机制及常态化的产后调查数据,损失数据普遍为部分研究机构的区域性抽样调查。这类临时性调查为大致把握粮食损失基本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启示,但对于落实“到2030年,生产和供应环节的粮食损失大幅减少”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落地实施仍显不足。与此同时,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主体以中小型的产后服务主体为主,多数无法获得政府的补贴,收购的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贷款,对市场信息的关注度低且缺乏交流沟通的平台,能提供的储存时间较短,抵御市场波动能力较弱。此外,粮食产后服务主体供应链管理水平较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管理缺失,关系协调、利益激励等协调方式作用不显著,政府现有补贴模式对分散的小农户利用产后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的影响相对有限。现阶段,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以县域为单位,但也有一些产粮大县的粮食主产乡镇因种种原因没有申报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导致县域内部分地域不能全面覆盖,尚存盲点;还有一些非产粮大县的产粮大镇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仍处空白,给当地部分粮农带来不便。与此同时,目前中国种粮主体有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粮食生产趋于规模化,短期内粮食产量急剧增加,收获期更加集中,再加之遇到连日阴雨或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一些已建成的服务中心就存在忙时供不应求、闲时门庭冷落的情况。在收获季节一旦遇到良好天气,粮食生产质量较好,入库速度较快,设备和人员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容易造成机器、土地、厂房和资金浪费;而一旦两季粮食收购结束,许多设备又开始闲置下来,维护不到位极易生锈损坏,给下一年运转埋下隐患,容易出现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问题。一方面,农户没有专业的烘干储存设备,大多采取传统方法晾晒,在反复晾晒收储的过程中,加剧了产后损耗;另一方面,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资源有限,虽然具备一定粮食产后处理能力,但是缺乏统筹利用,短时间难以满足数量巨大的粮食处理需求,有限的仓储空间也无法满足不同粮食的存储需求,加剧了产后损耗现象。中国正处于土地流转加速期,未来会出现更多的产粮大户,现有的小型家用储存设备难以满足需求。由于缺乏专业的人员、技术和设备等,一些地区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只能满足普通的“五代”“服务,在深层次“五代”服务及其他领域有待拓展。人员紧张是服务中心普遍存在的难题,在两季粮食收购期间,服务中心业务繁忙,普遍缺乏服务人员,虽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常年拥有专业人员,情况稍微好些,但收购季节业务繁忙,从事各方面的产后服务同样囿于人力有限,使服务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各服务中心普遍缺乏统一合理的规范和标准,如何做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价位亟须明确。服务价格过低、建设回报时间较长、服务中心面临亏本,导致一些中小型粮食企业、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和国有收储企业不敢投、不愿投,社会投资积极性受到影响;服务价格过高,则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农户用不起、不愿用。此外,一些服务主体存在与农户争利现象,一些具有烘干、储藏能力的服务商和收购商,也存在压级压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情况。根据FAO的数据(图2),2016—2021年全球粮食收获后的平均损失份额在13%左右,北美和欧洲地区则在9%左右,而东亚地区经过技术的引进,在2021年下降到8.46%,这主要得益于日本、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在粮食产后损失方面的技术引进。北美和欧洲地区、东亚地区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后损失率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作为北美和东亚的典型代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在发展粮食产后服务、推动粮食减损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强国,在政府、企业的做法及粮食减损科技的支撑上,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方法。加拿大积极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减损,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日本在引进美国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走出了一条政府、农协、农户“三位一体”的粮食产后服务道路。这些国家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探讨其典型做法与经验对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大有裨益。3.1 美国粮食产后服务的主要做法
美国的农业生产与产后服务体系在其广阔的地理环境、相对较低的人口密度和发达的经济科技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特性。这一体系反映了美国农业劳动力的相对缺乏和对高科技的依赖,特别是在农场主自建谷物干燥和储存设施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方面。在政策层面,美国政府对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采取了明确的立场。2015年,美国农业部(USDA)与环保局(EPA)共同设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即到2030年将粮食损失和浪费减少一半。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学术界开展了广泛合作,这种跨部门合作对提高整个粮食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一是美国在降低粮食产后损失方面的技术和创新策略具有全球领先地位。农场主和粮食产业链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了粮食产后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例如,轮作方式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保护了耕地质量,而且减少了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干燥和储存环节,美国农场主利用诸如改性陶瓷干燥剂等先进技术,有效控制水分和杂质,从而大幅降低因处理不及时导致的粮食霉变。同时,密封存储技术[如普渡改良农作物存储(PICS)袋等]也为不同规模的商品提供了适宜的储存解决方案。在运输加工环节,美国大农场农机生产收获设备的广泛使用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收获延迟导致的作物破碎和损失。此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科技创新不仅限于物理工艺的改进,还包括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如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农业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收割、烘干、储存等环节的损失率。
二是粮食产业链的集中与合作在美国粮食减损行动中发挥着中坚作用。例如,AMD公司等粮食产业链企业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收储和物流设施,还在美国拥有遍布各州的225个粮食收储网点和32个驳船装卸码头,这些企业的高度集中和技术驱动的产业链模式,有效整合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保证了整个流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粮食加工环节,这些企业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粮食的分类和质量控制,显著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损耗。仓储方面,采用现代化的系统,集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于一体,提升了仓储效率和安全性。通过温度控制和湿度监控等手段,有效保护粮食品质,减少霉变、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在运输环节,标准化和自动化的运输工具及方法被广泛使用,确保从农场到市场的整个物流链路的高效运作,减少时间和物理损耗,保证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和数量。
三是政府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政府通过与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合作,推进了粮食产后服务的发展和教育推广。此外,政府还主导制定了一系列科学且统一的标准,涵盖了从种子种植、农作物收割、检测、运输、储存到加工的整个过程。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控制粮食收购的品质指标和等级,也在减少加工损失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府的这种角色体现了市场机制在美国粮食产后服务中的重要性,并展示了政府在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方面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美国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是一个综合性且高效的系统,涵盖了技术创新、产业链合作到政府引导的多个方面。该系统不仅优化了粮食生产和处理过程,而且促进了整个粮食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拿大粮食产后服务的主要做法
在全球面临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重大挑战背景下,加拿大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策略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反映了加拿大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响应,也展示了如何通过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供应链优化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来有效管理粮食产后过程。加拿大在粮食产后服务方面的实践策略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战略框架与政策推动。加拿大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立在明确的战略框架上,该框架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减少粮食生产和供应链损失方面。这一框架的实施依赖于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与多个国内外组织的合作。例如,与会议委员会、供应联盟、价值链管理国际(VCWI)等机构的合作,为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提供了详细的洞见,包括量化分析、损失原因探讨及解决策略建议。这些合作为政府和私营部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分析,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二是创新研究与科技应用。加拿大在科技创新和研究方面的投入对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促成了多项研究项目,这些项目专注于开发新技术和改进现有实践,以提高产后资源的利用率和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例如,开发新作物和新技术以适应极端天气、害虫和疾病的挑战,以及从粮食损失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技术。此外,政府支持的项目还包括分析农业和收获公司的内部流程和业务改进的方法,以及通过自动化策略补充收割劳动力的可能性。三是供应链优化与实践改进。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加拿大采取一系列全面策略来优化和改进实践。政府推动的项目不仅提高了二级农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还促进这些产品的有效利用。在税收政策方面,加拿大政府在多个省份推行税收抵免政策,鼓励企业举办农业食品捐赠活动,以降低相关成本。在运输和储存环节,交通部作物物流工作组和加拿大谷物委员会等机构的定期交流和咨询,以及对包装和储存方法的改进,都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减少粮食损失。四是数据驱动的决策与行动。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加拿大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咨询公司——价值链管理国际(VCMI)等机构的工作为理解粮食损失的具体原因、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及衡量改善措施的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政府机构如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机构(ECCC)、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AAFC)和加拿大统计局正在制定的数据收集和测量框架,将进一步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损失评估,为未来的策略和行动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加拿大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展示了一种多方位、综合性的应对策略。这一体系通过实施明确的战略框架、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和依赖数据驱动的决策,有效地减少了粮食损失和浪费。这不仅提高了粮食系统的效率和竞争力,也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3.3 日本粮食产后服务的主要做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今,日本在粮食干燥储藏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步,不仅成功引进并改良了美国的相关技术,还根据自身国情进行了有效创新与改进。这一成就使日本成为东亚乃至全球在粮食干燥、储藏技术应用和发展方面的引领者。本文旨在从技术创新与本土化、政府与农协的合作模式、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三个关键方面,探讨日本在粮食干燥储藏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策略与实践。
一是技术创新与本土化。日本在粮食干燥储藏技术的引进和本土化过程中展现了极高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面对国内特有的农业条件,如有限的耕地资源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日本不仅引进了美国等国的先进技术,而且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使这些技术更加适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这种改良和创新主要体现在设备的小型化、能效的优化和操作的简化上,旨在提升粮食干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操作难度。通过政府、学术机构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日本在粮食干燥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国内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这种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策略,证明了日本在面对特定国情挑战时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是政府与农协的合作模式。日本政府与农协在粮食干燥储藏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采取一种高度协同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制定能力和农协的执行力,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支持粮食干燥储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研发推广,为粮食干燥储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农协作为连接政府和农户的桥梁,负责技术的推广、教育培训及日常运营管理,确保技术能够被广大农户接受和使用。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加快了技术的推广速度,也提高了农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日本粮食干燥储藏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是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是确保粮食干燥储藏技术成功实施的另一重要因素。日本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阶段,还包括建设和运营粮食干燥储藏设施的资金支持。这种全方位的资金投入保证了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在运营管理方面,日本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粮食干燥储藏设施的高效运作。农协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不仅负责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还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农户能够获取高效、可靠的干燥储藏服务。这种综合性的资金和管理策略,为日本粮食干燥储藏技术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而言,日本在粮食干燥储藏技术上取得的领先地位归功于技术的创新与本土化、政府与农协之间的高效合作,以及对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的精心策划和执行。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日本的农业生产效率,确保了国内粮食安全,而且还展示了在面对资源限制和生产模式挑战时,通过政策支持、技术革新和组织合作可以实现的成果。
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美国、加拿大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粮食产后服务发展都比较完备,并且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其中,美国和加拿大率先形成了完备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产业链全商业化运作是其建设完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基石,对中国粮食产业链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其先进的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技术及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协调机制值得借鉴;日本与中国农业生产情况相近,其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国情,政府、农协、农户三方合力对粮食产后体系分层建设、规范运作,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对中国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4.1 按照功能分层级建设,构筑完备服务体系
美国和加拿大在粮食产后服务上以“企业+农户”的形式为主,政府作为引领,制定粮食减损的计划表和路线图及目标,企业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粮食全产业链的减损,另一方面与农场主合作,帮助农场主实现完善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政府更多的是起到宣传和引导作用,通过一部分补贴和一些项目的实施,帮助企业和农户能更好地实现产后服务体系现代化。与北美地区不同,日本在一开始就明确了分层级建设的基本思路,即在种类上既有专业型的干燥处理中心、储藏中心,也有综合性的干燥储藏处理中心;在规模上既有满足村镇需要的小型处理中心,也有能够满足市县级需要的大规模处理中心。目前日本多数地区的粮食干燥储藏技术设施主要包括乡村稻米中心、湿谷干燥仓库、新型综合性稻米干燥储藏处理中心等。乡村稻米中心主要提供稻谷干燥、调制(砻谷、分选)、包装、发货等服务。新型综合性稻米干燥储藏处理中心则是作为稻米中心的升级版,相对稻米中心具备更大容量、温度调节和低温储藏等功能。4.2 明确公益服务性质,有效保障粮农利益
美国和加拿大的产后服务基本上由农户主体自行完成,由于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化、商业化程度高,农户有能力自行实现粮食产后减损,进而能实现对自身种粮收益的保障。此外,政府会联合一些农业组织和农业联盟会提供公益服务,帮助农户提升粮食全产业链上的减损能力。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大规模农场自行建造粮食干燥储藏设施不同,日本的粮食干燥储藏处理中心是在政府和农协主导下的公共投资,并主要由各地农协运营。日本将粮食产后服务设施定位为公共品,由政府和农协共同出资建设。由政府负责引导和推动中心的建设、运营,提供政策、财政等多方面的鼓励和支持措施。同时,在中心的运作方面,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提供全程服务,并通过向农民收取低廉服务费的方式,进行非营利运作,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4.3 规范服务运作程序,提供优质精细服务
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对粮食产后全产业链的运作都有着一套非常严苛的标准,从收获、运输到加工都由国家牵头制定标准,如在玉米水分标准制定上,美国指定在15%,美国和加拿大企业都依照自己规范化的企业标准运营,为农场主提供了精细化的服务。日本农协作为稻米干燥储藏处理中心的运营者,制定了十分详细的服务计划提供给当地农户,对接收谷物的时间、品种甚至包装物等都有详细的要求和说明。在干燥过程中,干燥储藏处理中心会根据谷物的后续需要确定合适的干燥标准。例如,当年食用的稻米只需干燥到15%的含水率,避免干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如果干燥后储存,则应干燥到13%的含水率。此外,除干燥服务外,干燥储藏处理中心还可提供碾制糙米、检验检测、储藏和碾制精米、统一包装销售等一站式的标准化服务,降低农户的后顾之忧。4.4 重视后勤保障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虽然干燥储藏处理中心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是粮食产后服务的重点,但也需要包括技术研发、品种推广等在内的各项后勤服务的综合保障。美国和加拿大的政府、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和品种推广。例如,TeleSense公司的物联网传感器和应用程序协同工作,持续监控谷物并向用户发送自动警报,减轻腐烂和昆虫侵扰。日本政府和农协同样高度重视谷物干燥技术及其配套的品质检测、精米加工和低温储藏技术等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农协还通过在一些地区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避免不同品种、不同湿度、不同含杂率的谷物无法进行混合干燥,提升干燥和储藏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产后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粮食产后服务的经验做法为例,对典型国家全产业链的减损经验做法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相关的启示和意义,尽管这些发达国家在粮食产后服务上做出相当大的努力,对中国粮食产后服务发展具有学习的价值,但是也要考虑到结合国情,在现有基础上有针对地汲取国际优秀经验做法,以适应和完善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发展。5.1 科学规划,构建层级分明、功能互补、多元主体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从国际经验来看,体系建设是提高粮食产后服务供给、拓展产后服务覆盖面和受益范围的关键。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各地区在建设粮食产后服务设施时应从实际出发,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合理布局,根据粮食生产的集中度和根据村、镇、县所承担的产后服务功能差异,分层级进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点)建设,梯次配置服务功能与服务设施,统筹短期快速烘干和长时间储藏干燥设备建设。二是要强化协作整合。就每个县(市、区)而言,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不必片面追求功能大而全,有些功能不妨以县(市、区)为单元,各服务中心分别重点实施,也可以由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部门或者粮油商会(学会)牵头,成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联盟,打造服务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提升服务能力、满足多元服务需求。此外,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与农业、统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三是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鼓励国有储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挖掘现有粮食烘干和仓容潜力,为周边农户提供服务;发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其购置粮食产后服务机具和设施的补贴力度,提升对小农户的辐射与服务能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收储企业、加工企业、基层供销社等参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建设,在用地、用电、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
5.2 优化供给,探索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全链条的优质服务项目和内容
粮食产后服务要考虑实际需求和市场形势,既要巩固传统服务内容,也要创新服务项目。一是要加强标准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参考日本经验,完善运营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规范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标准,做精做细服务项目,提供合理透明的服务价格。二是要提高运营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可持续服务能力。针对一些产后服务设施和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应科学合理增加烘干品种、拓宽经营业务,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服务主体收入,确保经营服务的可持续性。三是要瞄准全链条,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和服务延伸。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既可开展“五代”服务,也可拓展提供“一卖到位”等一条龙服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开展技术指导、生产资料、市场信息、融资担保等延伸服务,在切实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和设备利用率。5.3 创新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更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发展粮食产后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为农服务、促农增收。要努力扩大粮食产后服务的增值收益,并尽可能地将更多收益留给农民。一是要发展“服务中心+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鼓励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与专业合作社等采取相互参股或签订协议等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进行地区性统一品种推广和种植,优化同一品种、相近品质粮食服务次序,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和粮食质量。有条件的也可开展订单农业、粮食银行等服务,切实提升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和增收能力。二是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培育发展粮食流通新业态。包括建设粮食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粮食设备租赁服务、构建产后便民服务体系、打造区域粮食品牌等,大幅提高粮食增值空间。三是要完善粮食产后服务的奖补制度,做大农民收益分得比。鼓励政府以购买服务、服务补贴、项目资助等方式,引导服务中心为粮农提供服务,提高农民产后服务的可及性和收益分得比。5.4 完善配套,强化基础设施、人才科技、政策保障等综合支撑
提升粮食产后服务水平,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要加大投入支持,推动科技创新,补齐服务配套。一是要加大产后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粮食减损技术升级,重点加强新型粮仓、绿色储粮技术设备、高性能烘干设备、先进物流技术装备、加工转化技术和粮食综合利用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攻坚,加快推广运用粮情监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以及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储粮水平,减少储粮损耗。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速优质成果转化运用,不断提升运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延长产业链,发展综合加工和循环经济,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二是要提升粮食产后信息化水平。加强大数据、物联网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气象、检验、市场信息等方面发展智慧粮食服务,推进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以科学的信息为指引,择时适时收获,在收获期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和传播天气信息,帮助农民规避不良天气影响,减轻作物成熟度不达标造成的损失,进而引导农户科学种粮、科学储粮、科学卖粮。三是要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体系。重点解决粮食产后服务所需的烘干处理、加工生产等配套基建用地指标,以及相关补贴资金和政策的落实情况。强化人才支撑与示范引领,加强节粮减损技术培训,对农机服务组织成员和农机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作业精度,减少损失;同时,要加强农户粮食储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努力营造加快粮食产后服务建设的良好氛围。
(注:受公众号排版限制,文中图表、参考文献等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