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现实基础、主要问题与实现路径
1 引言
气候变化不仅是当今世界面临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也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深远影响的重大问题。中国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争取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但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担负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也极大地展现了中国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心,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
乡村生态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均具有重大意义。理论上,乡村生态建设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提升碳汇水平。一方面,乡村生态建设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循环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等措施,减少乡村农业领域的碳排放。同时,乡村生态建设还可以通过加快乡村绿色建筑发展、改善乡村生活用能结构、培育乡村绿色生活方式等措施,减少乡村生活领域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乡村生态建设可以通过增加森林覆盖、恢复湿地、恢复草地等措施,增加乡村地区的植被覆盖,提高碳的固定和储存能力。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乡村生态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如乡村能源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居民绿色低碳意识不强、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需要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乡村生态建设与“双碳”目标的有效对接。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于乡村生态建设这一重要议题的研究可谓门可罗雀。虽然已有文献对“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生产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但需要注意的是乡村生态建设问题不仅涉及农业生产,还与乡村发展密切相关,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议题。相关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农业、能源、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和层面,适应气候变化、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乡村居民等多方参与和合作。据此,本文旨在分析“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作用,从现实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出发,对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将乡村生态建设置于“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和探讨,突出了乡村生态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紧迫任务,有助于为“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二是从理论、现实、问题和实践四个层面,对“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概念内涵进行系统梳理,对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剖析和科学诊断,对乡村生态建设的难点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性思考,对乡村生态建设的路径进行创新探索和示范引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和逻辑体系,为乡村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全新视角。
2 “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2.2.1 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导向
2.2.2 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基础
“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是乡村生态建设的物质条件和运行机制,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乡村面临着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双重压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循环水平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乡村生态建设应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
一方面,坚持资源节约原则,守好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树立生态红线意识,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另一方面,坚持循环利用原则,发展和完善乡村循环经济,使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系统实现有机循环,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改善乡村居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2.2.3 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乡村生态建设的内在驱动和核心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素。中国乡村生态建设正遭遇技术和制度的双重瓶颈,如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不足、乡村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和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乡村碳减排和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乡村生态建设应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主要特征。一方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低碳技术,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值,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农业碳汇能力;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不断完善乡村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和监测评估体系,促进乡村碳市场建设,构建碳减排和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2.4 以群众参与、共建共享为保障
“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是乡村生态建设的社会根基和民生追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民意基础。乡村居民是乡村生态系统的主要建设者、受益者和维护者,中国乡村生态建设关乎广大乡村居民的利益诉求。因此,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乡村生态建设应以群众参与、共建共享为保障。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乡村居民的意愿和需求,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乡村居民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让乡村居民成为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参与者、重要贡献者和直接受益者;另一方面,坚持以共建共享为行动目标,将共建共享作为行动指南,从而完善乡村居民参与乡村生态建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乡村居民参与乡村生态建设的全面覆盖与有效参与。
3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
3.1 自然基础
乡村生态建设的自然基础主要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三个方面,三者不仅是乡村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资源来看,其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直接影响乡村的粮食安全、农业结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图1展示了中国水资源存量及利用的基本情况。不难发现,中国水资源总量的波动幅度较大,虽然2022年水资源总量高达27 088.1亿米3,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也对乡村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持续提升,从2011年的51.0%提升至2022年的57.2%,这表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改善,为乡村生态建设和碳减排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耕地资源来看,耕地资源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乡村的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等,还深刻关系到耕地系统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汇能力。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耕地总量为19.14亿亩,符合《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规定的全国耕地保有量目标。然而,中国平均耕地资源质量问题仍然突出。根据《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中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仅为4.76等(图2)。这意味着,中国耕地系统的碳排放强度仍然较高,碳汇潜力受到了限制。究其原因,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耕地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平衡状态。耕地数量的减少或质量的下降,会导致耕地系统的碳库缩小,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和分解加快,从而增加碳排放。
从森林资源来看,中国森林面积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森林覆盖率已由2004年的20.4%增长到2022年的23.0%,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森林资源在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森林资源可以通过固碳作用,有效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当前,陆地大约90%的碳储存于森林之中,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吸收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的54%。因此,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是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关键措施。另一方面,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助于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特色产业。这些产业在维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乡村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和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2 社会基础
作为乡村生态建设的实践主体和受益者,乡村居民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行为习惯构成了乡村生态建设的社会基础。乡村居民是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影响者,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如果乡村居民能够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统一,就能够有效防止和治理乡村污染、减少乡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促进乡村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根据《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在环境信息方面,2019年有60.8%的受访者经常关注环境信息,而到2022年,这一比例增长至接近80%。同时,也有不少乡村居民能够感受到其住处附近存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占比分别为13.2%和11.6%。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对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促使他们更加重视环保和低碳的生活方式。受此影响,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改善,全国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6年的53.50%增长到2021年的73.00%;完成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处理的村庄占比从2016年的73.90%增长到2021年的91.00%;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处理的村庄占比从2016年的17.4%增长到2021年的31.0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近年来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图3),这表明乡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中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图4)。这一积极态势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一方面,乡村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认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并积极参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工作。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乡村居民更乐意接受和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他们能够运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经济基础
3.4 政策基础
4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乡村能源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利用不足
4.2 乡村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4.3 乡村居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薄弱,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4.4 乡村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健全,碳交易市场不完善
5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实现路径
5.1 政策支持路径
一是制定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乡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把“双碳”目标融入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乡村生态振兴指南中,确保这些目标在各地未来“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之中得到全面实施;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工作指导的力度,促使各地区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明确各地区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路径、政策等,建立全国整体统筹、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乡村减排增汇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一方面,充分挖掘乡村领域巨大的减排增汇潜力,制定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的投入补偿政策,激励金融机构扩大对绿色信贷、专项担保和保险的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流向乡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另一方面,将乡村碳减排和碳汇产品纳入碳交易体系内,致力于建立一个“以政府为领导、以企业为核心、村民共同参与”的乡村碳交易机制。此外,通过实施“零碳村”“零碳镇”等试点工程,启动示范推广和奖励表彰机制,激发乡村居民采纳绿色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乡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水平。一方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实现“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例如,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奖励、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训等方式,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乡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实现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评估。因此,有必要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体系、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等措施,提高乡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5.2 技术创新路径
5.3 社会参与路径
一是增强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低碳行动能力。乡村居民是乡村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参与者,要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开展示范引导、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增强乡村居民对“双碳”目标的认知和支持,培养乡村居民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习惯,鼓励他们采取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低碳行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社会组织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服务者,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优化管理服务、提供资金技术等方式,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生态建设,发挥其在组织动员、技术咨询、项目实施、监督评估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低碳服务,促进乡村社会生态治理和社会生态创新。
三是加强媒体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媒体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传播者和监督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典型案例等,提高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有利于“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舆论氛围。同时,要通过加强调查报道、曝光违法违规、揭露问题隐患等方式,对“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