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可 张俊飚||“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现实基础、主要问题与实现路径||《世界农业》4期“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专刊”

文摘   教育   2024-04-22 08:03   北京  

.

“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现实基础、主要问题与实现路径

作者:何可1,2  张俊飚3,4
作者单位: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4.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章刊发:何可,张俊飚.“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现实基础、主要问题与实现路径[J]. 世界农业, 2024(4):38-49.


1  引言

气候变化不仅是当今世界面临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也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深远影响的重大问题。中国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争取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但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担负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也极大地展现了中国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心,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

乡村生态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均具有重大意义。理论上,乡村生态建设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提升碳汇水平。一方面,乡村生态建设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循环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等措施,减少乡村农业领域的碳排放。同时,乡村生态建设还可以通过加快乡村绿色建筑发展、改善乡村生活用能结构、培育乡村绿色生活方式等措施,减少乡村生活领域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乡村生态建设可以通过增加森林覆盖、恢复湿地、恢复草地等措施,增加乡村地区的植被覆盖,提高碳的固定和储存能力。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乡村生态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如乡村能源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居民绿色低碳意识不强、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需要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乡村生态建设与“双碳”目标的有效对接。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于乡村生态建设这一重要议题的研究可谓门可罗雀。虽然已有文献对“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生产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但需要注意的是乡村生态建设问题不仅涉及农业生产,还与乡村发展密切相关,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议题。相关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农业、能源、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和层面,适应气候变化、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乡村居民等多方参与和合作。据此,本文旨在分析“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作用,从现实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出发,对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将乡村生态建设置于“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和探讨,突出了乡村生态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紧迫任务,有助于为“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二是从理论、现实、问题和实践四个层面,对“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概念内涵进行系统梳理,对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剖析和科学诊断,对乡村生态建设的难点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性思考,对乡村生态建设的路径进行创新探索和示范引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和逻辑体系,为乡村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全新视角。



2  “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乡村生态建设指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建设生态环境优美、资源高效利用、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双碳”目标为乡村生态建设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含义,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将从“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基本涵义、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出发,剖析“双碳”目标和乡村生态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
2.1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基本涵义
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也面临着能源消耗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一方面,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需加强乡村生态建设。乡村生态建设既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又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让乡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促进乡村绿色低碳发展,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可见,乡村生态建设和“双碳”目标是相互促进和不可分割的。因此,本文认为“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基本涵义是,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以乡村生态建设为主要手段,促进乡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协调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2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基本特征

2.2.1 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导向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是乡村生态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发展理念,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国乡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下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诸多挑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危及乡村生态安全。因此,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乡村生态建设应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导向。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提升,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乡村地区农业生态化、循环化、智能化,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

2.2.2 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基础

“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是乡村生态建设的物质条件和运行机制,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乡村面临着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双重压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循环水平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乡村生态建设应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

一方面,坚持资源节约原则,守好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树立生态红线意识,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另一方面,坚持循环利用原则,发展和完善乡村循环经济,使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系统实现有机循环,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改善乡村居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2.2.3 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乡村生态建设的内在驱动和核心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素。中国乡村生态建设正遭遇技术和制度的双重瓶颈,如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不足、乡村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和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乡村碳减排和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乡村生态建设应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主要特征。一方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低碳技术,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值,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农业碳汇能力;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不断完善乡村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和监测评估体系,促进乡村碳市场建设,构建碳减排和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2.4 以群众参与、共建共享为保障

“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是乡村生态建设的社会根基和民生追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民意基础。乡村居民是乡村生态系统的主要建设者、受益者和维护者,中国乡村生态建设关乎广大乡村居民的利益诉求。因此,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乡村生态建设应以群众参与、共建共享为保障。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乡村居民的意愿和需求,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乡村居民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让乡村居民成为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参与者、重要贡献者和直接受益者;另一方面,坚持以共建共享为行动目标,将共建共享作为行动指南,从而完善乡村居民参与乡村生态建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乡村居民参与乡村生态建设的全面覆盖与有效参与。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其建设环境和前提条件,为制定更加有效和针对性的策略提供依据。近年来,中国在乡村积极挖掘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实施力度,通过一系列关键性的生态工程,有效提升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品质。这些积极措施也在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层面为乡村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长期愿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1 自然基础

乡村生态建设的自然基础主要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三个方面,三者不仅是乡村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资源来看,其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直接影响乡村的粮食安全、农业结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图1展示了中国水资源存量及利用的基本情况。不难发现,中国水资源总量的波动幅度较大,虽然2022年水资源总量高达27 088.1亿米3,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也对乡村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持续提升,从2011年的51.0%提升至2022年的57.2%,这表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改善,为乡村生态建设和碳减排奠定了坚实基础。

耕地资源来看,耕地资源乡村生建设的重要基础。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乡村的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等,还深刻关系到耕地系统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汇能力。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耕地总量为19.14亿亩,符合《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规定的全国耕地保有量目标。然而,中国平均耕地资源质量问题仍然突出。根据《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中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仅为4.76等(图2)。这意味着,中国耕地系统的碳排放强度仍然较高,碳汇潜力受到了限制。究其原因,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耕地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平衡状态。耕地数量的减少或质量的下降,会导致耕地系统的碳库缩小,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和分解加快,从而增加碳排放。

从森林资源来看,中国森林面积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森林覆盖率已由2004年的20.4%增长到2022年的23.0%,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森林资源在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森林资源可以通过固碳作用,有效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当前,陆地大约90%的碳储存于森林之中,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吸收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的54%。因此,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是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关键措施。另一方面,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助于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特色产业。这些产业在维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乡村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和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2 社会基础

作为乡村生态建设的实践主体和受益者,乡村居民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行为习惯构成了乡村生态建设的社会基础。乡村居民是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影响者,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如果乡村居民能够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统一,就能够有效防止和治理乡村污染、减少乡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促进乡村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根据《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在环境信息方面,2019年有60.8%的受访者经常关注环境信息,而到2022年,这一比例增长至接近80%。同时,也有不少乡村居民能够感受到其住处附近存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占比分别为13.2%和11.6%。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对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促使他们更加重视环保和低碳的生活方式。受此影响,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改善,全国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6年的53.50%增长到2021年的73.00%;完成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处理的村庄占比从2016年的73.90%增长到2021年的91.00%;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处理的村庄占比从2016年的17.4%增长到2021年的31.0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近年来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图3),这表明乡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中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图4)。这一积极态势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一方面,乡村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认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并积极参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工作。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乡村居民更乐意接受和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他们能够运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经济基础

中国乡村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绿色低碳企业发展,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振兴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绿色低碳产业指在乡村地区,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生态旅游、绿色产品加工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增加碳汇,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中国拥有山水、田园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的重要资本。据统计,中国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已达到40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1.2万亿元,为乡村生态建设增添了新的经济活力和动力。
绿色低碳农业企业指以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绿色低碳产品和绿色低碳服务为主要特征,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绿色低碳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经营主体。绿色低碳农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绿色农业企业发展迅速,相关企业数量从1997年的8 236家持续增加到2022年的565 814家,年均增长幅度高达73.55%(图5)。受此影响,中国绿色食品产量不断增长,2022年达到10 439.69万吨。由此可见,绿色农业企业在中国的乡村生态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4 政策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乡村生态建设。周朝时期专门设立了虞官,负责管理山林之政令,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孟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主张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宋代则形成了朴素的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强调“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明清时期,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深刻指出,许多社会问题都源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在《郡县论》中还提到官员的环境治理责任,提出了“土地辟,田野治,树木蕃,沟洫修,城郭固,仓廪实,学校兴,盗贼屏,戎器完,而其大者则人民乐业而已”的思想。
及至现代,中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推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这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政府日益重视乡村生态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表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同年9月颁布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同样将“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作为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此外,《关于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均明确提出强化乡村生态建设的要求。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也为中国乡村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除乡村生态建设外,乡村低碳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表2)。2022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了“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要求。随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农业农村领域节能降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强调了乡村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4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中国在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为“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乡村生态建设仍然面临着能源结构、农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挑战和短板弱项。

4.1 乡村能源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利用不足

伴随乡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和乡村居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乡村电子商务等领域,能源需求更加旺盛。同时,信息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也给中国能源供应能力带来了较大压力。然而,乡村能源供给的能力和质量却未能得到相应提高,导致能源供需矛盾。此外,乡村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现象仍然突出,尤其在秸秆燃烧和畜禽粪便不当处理引发的碳排放不容忽视。这一问题的成因涉及多个方面。第一,乡村能源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乡村配电容量不足,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的覆盖面有限,难以为乡村清洁能源供应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在中国大部分乡村地区,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模式尚未形成,从而使得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整体较为低下。第二,乡村能源资源利用率不高。尽管乡村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但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生物质能利用机制,造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第三,乡村能源消费成本经济性较差。尽管新能源发展在短期内改变了乡村传统用能方式,但“成本效益”无法有效地对冲,使得乡村居民能源消费承受能力有限,易引发“返煤”等现象,进而影响能源转型的可持续性。

4.2 乡村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石油农业生产模式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投入,造成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同时也导致农业碳排放增加。此外,农业废弃物处置不合理,既浪费了资源,也加重了农业碳排放。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方式相对落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灌溉、施肥、防病害等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设备和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也不高,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第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乡村土地承包制度限制了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农业生产集中度,不利于发挥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效应。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仍不充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仍需完善,导致农业生产服务供给不足,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问题不容小觑。第三,农业生产转型的政策驱动力需要加强。一方面,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缺乏精准性,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激励作用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执行不严,对农业生产污染排放、农业生产资源消耗等方面的约束作用不明显。

4.3 乡村居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薄弱,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乡村居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然而,当前乡村居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薄弱,绿色发展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是乡村生态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缺乏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部分乡村居民还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认为绿色低碳发展会影响农业生产和收入,不愿意放弃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的农业方式。二是管理机制的缺失。乡村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工作仍然以地方政府为主,其他主体参与动力不足。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还不完善,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还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难以有效遏制和惩处。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乡村居民的环境权益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绿色低碳教育不足。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和知识缺乏了解和掌握,对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自身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缺乏清晰认识。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和载体,难以帮助乡村居民形成绿色低碳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4.4 乡村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健全,碳交易市场不完善

乡村减排增汇激励机制指通过政策、法规、市场等手段,鼓励和支持乡村地区开展碳排放控制和碳汇增加的活动,从而实现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乡村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健全,且碳交易市场建设相对滞后,这是乡村生态建设面临的重要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科学的碳排放和碳汇估算方法和标准。由于农业领域的碳排放和碳汇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出品类也存在多样性和波动性,不同地区之间的碳排放和碳汇估算存在参数的不确定性,难以精确计算。同时,碳排放与碳汇转换系数缺乏统一的明确标准,这也进一步导致在估算农业碳达峰时间及制定相应的碳中和政策时,缺乏稳固和可靠的依据。二是缺乏有效的碳汇资产开发和交易模式。目前,碳汇资产开发的方法学不足、开发成本较高、交易尚不成熟等问题限制了乡村地区农林碳汇的快速发展。农业碳汇交易涉及多方主体,如政府、企业、乡村居民等,需要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但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三是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社会组织等主体对乡村地区碳排放和碳汇的关注和支持还不够,缺乏有效的合作和协调机制。


“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实现路径

为推动“双碳”目标下的乡村生态建设,必须从“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出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工作。

5.1 政策支持路径

一是制定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乡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把“双碳”目标融入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乡村生态振兴指南中,确保这些目标在各地未来“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之中得到全面实施;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工作指导的力度,促使各地区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明确各地区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路径、政策等,建立全国整体统筹、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乡村减排增汇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一方面,充分挖掘乡村领域巨大的减排增汇潜力,制定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的投入补偿政策,激励金融机构扩大对绿色信贷、专项担保和保险的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流向乡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另一方面,将乡村碳减排和碳汇产品纳入碳交易体系内,致力于建立一个“以政府为领导、以企业为核心、村民共同参与”的乡村碳交易机制。此外,通过实施“零碳村”“零碳镇”等试点工程,启动示范推广和奖励表彰机制,激发乡村居民采纳绿色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乡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水平。一方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实现“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例如,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奖励、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训等方式,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乡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实现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评估。因此,有必要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体系、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等措施,提高乡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5.2 技术创新路径

一是推广应用减排增汇型农业技术,提升乡村固碳增效能力。减排增汇型农业技术是指能够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高农田土壤和植被的固碳能力的技术。一方面,依据各类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因地制宜研发具有较强适应性、显著成效及成本合理的减排增汇技术,包括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作物轮作间作、地膜覆盖、生物炭与硝化抑制剂联合施用等;另一方面,开展农业减排增汇技术的效果评估和影响分析,全面考察相关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乡村居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为这些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构建清洁高效的乡村能源体系。一方面,着力强化乡村清洁能源的技术研发与创新,降低清洁能源的成本和门槛,提升其性能和品质,从而增强清洁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开发和利用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智能电表等先进技术,提高乡村清洁能源的接入和调度能力,优化乡村能源的消费结构和管理模式。此外,发展清洁供暖基础设施,积极推广使用生物质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设备,促进北方地区在冬季实现清洁取暖。三是创新助力碳减排和碳汇产品价值的技术手段,促进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化。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监测和核算技术,提高碳减排和碳汇产品的量化和评估能力。例如,利用卫星遥感、通量观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碳减排和碳汇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测和分析碳减排和碳汇资源的数量、分布、结构、功能、性状等数据信息,为碳减排和碳汇产品的交易和补偿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推动碳减排和碳汇产品的标准化和认证,提高碳减排和碳汇产品的市场信用和竞争力。例如,制定农业相关碳减排和碳汇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分类体系,建立碳足迹核算和碳标签认证制度,引导碳减排和碳汇项目经营企业开展碳标签和碳普惠制度。

5.3 社会参与路径

一是增强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低碳行动能力。乡村居民是乡村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参与者,要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开展示范引导、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增强乡村居民对“双碳”目标的认知和支持,培养乡村居民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习惯,鼓励他们采取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低碳行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社会组织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服务者,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优化管理服务、提供资金技术等方式,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生态建设,发挥其在组织动员、技术咨询、项目实施、监督评估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低碳服务,促进乡村社会生态治理和社会生态创新。

三是加强媒体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媒体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传播者和监督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典型案例等,提高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有利于“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的舆论氛围。同时,要通过加强调查报道、曝光违法违规、揭露问题隐患等方式,对“双碳”目标下乡村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整改。

(注:受公众号排版限制,文中图表、参考文献等有删减。)

世界农业编辑部
《世界农业》于1979年创刊,由农业农村部主管,先后获得农业经济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荣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