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
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
1 引言
在极端天气、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外部冲击的持续影响下,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明显恶化,非洲成为新一轮粮食危机的主要受灾地区。《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共有36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遍布非洲的东、中、西部,处于粮食危机及以上等级的人口占分析总人口的17.78%。《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 2021—2022年全球饥饿状况相对没有发生变化,亚洲和拉丁美洲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非洲各区域的饥饿水平仍在攀升。从粮食危机人口比例看,2022年非洲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和中度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比例达到60.9%,饥饿人口比例接近20%,是全球平均饥饿人口比例的两倍多。与其他区域相比较,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不足的问题凸显。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外部冲击呈现常态化和规模化的特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刻不容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同样提出,提高全球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刻不容缓。世界粮食计划署作为全球最大的抗击饥饿的人道主义组织,已将韧性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导逻辑和其所有活动的基石,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安全韧性建设是其工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如何实现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虽然有了诸多探索,但是还没有获得实质性改观。
中非粮食安全合作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中非粮食安全合作秉持共建粮食安全共同体的理念,不断调试合作的模式以追求更好的合作效果。中国拥有完整的适合小农发展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而小农粮食安全保障正是非洲国家所急需的,也是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核心所在。中非粮食安全合作的经验或许能够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案。因此,有必要总结中非粮食安全合作在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的独特贡献和经验做法,一方面,可以推动合作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国际组织开展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活动提供借鉴,以更早实现减少饥饿的目标。
2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
2.1 文献综述
非洲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发展了多种粮食系统,这些粮食系统对短期内外部冲击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韧性,但是对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其吸收、适应和应对能力有限,普遍存在粮食不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对非洲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威胁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发展气候智能农业和气候适应性作物来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新冠疫情加剧了粮食系统行为者之间现有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了更严重的两极分化,疫情对于人口流动性的限制增加了脆弱性。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显示出非洲粮食对外的高依赖性对粮食安全韧性的危害。以上以宏观研究为主,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农户粮食安全的韧性。Oyo等指出灾害来临时韧性差的农户通过给韧性强的农户打工实现共存,小农户往往缺乏外部资助,仅靠自己难以实现韧性发展。关于非洲粮食安全韧性的分析角度多样、内容丰富,但并不全面。本文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韧性分析框架,对非洲粮食安全韧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2.2 概念界定
粮食安全的概念自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提出来之后,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历经演变,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了使粮食安全的概念可操作化,FAO提出了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分别是可供应性(Availability)、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可利用性(Utilization)和稳定性(Stability)(表1)。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提供了粮食安全的基本分析框架。
韧性是人类面临外部冲击而采取的一系列应对的工具和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外部冲击的长期影响,实现社会系统的稳步发展。FAO将韧性定义为“在避免灾害和危机时能以及时、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预测、吸收、适应或从中恢复的能力”。根据韧性的理念和定义,韧性的分析框架、标准和指标不断出现,Rodin提出的韧性五个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即风险意识(Aware)、多样化(Diverse)、集成(Integrated)、自我调节(Selfregulating)和适应性(Adaptive)。借鉴Harris和Spiegel的做法将包容性(Inclusive)纳入韧性标准(表2)。
2.3 分析框架
粮食安全的三维度和韧性的六标准相结合,构成了粮食安全韧性的分析框架(表3)。表3没有将粮食安全的第四个维度稳定性包括进来,主要是因为韧性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性,因此将粮食安全的前三个维度与韧性相结合,本身就包含了稳定性。该分析框架从纵向看,就是可供应性的韧性建设,可获得性的韧性建设和可利用性的韧性建设,分别对应着生产的韧性、流通的韧性和消费的韧性;从横向看,就是不同韧性标准的安全水平,如韧性的多样化标准可以从生产的多样化、流通的多样化和消费的多样化来衡量,如果三个方面多样化水平都较高,则韧性多样化的安全水平较高。三维度和六标准的结合组成了18个具体分析内容。但是集成能力不能单独看一部分,而是要看不同部分间的协调能力,需要从生产准备、粮食生产、销售流通、加工利用等整个系统看集成能力。该分析框架可用于系统分析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找出未来韧性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3 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问题分析
3.1 可供应性的韧性分析
3.1.1 可供应性的风险意识不足
3.1.2 可供应性的多样性不足
3.1.3 可供应性的自我调节不足
3.1.4 可供应性的包容性不足
3.2 可获得性的韧性分析
3.2.1 可获得性的风险意识不足
这突出表现在非洲国家普遍储蓄意识不强,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居民层面。政府对于物流、市场等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居民工作的工资也往往很快被消费掉,缺乏为未来做长期打算的意识。
3.2.2 可获得性的多样性不足
3.2.3 可获得性的调节能力不足
3.2.4 可获得性的包容性不足
3.3 可利用性的韧性分析
3.3.1 可利用性的风险意识不足
非洲国家饮食很多还处于生食的状态,缺乏烹饪的器械和准备,对食源性疾病的警惕意识不强。国家对于干净饮用水和医疗系统的投资不足。非洲国家儿童发育迟缓率都很高,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系统较弱,因病毒而患严重疾病的风险更大。发育迟缓、认知障碍和免疫系统减弱阻碍了下一代的潜力。疾病加重了医疗体系的负担,减少了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3.3.2 可利用性的多样性不足
3.3.3 可利用性的包容性不足
可利用性的提升需要来自储备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技术研发和资本投入,而这些对于普通居民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面临粮食危机,普通居民的做法往往是减少餐食数量。
最后讨论集成能力。根据FAO 2021年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和农业公共支出:趋势、挑战和优先事项》报告,2004—201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用于粮食和农业的公共支出预算只占到其全部支出预算的6%左右,而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低于非洲联盟《马普托宣言》中所规定的10%承诺。由有限的收入增长、巨大的债务负担和多个部门争夺稀缺资源决定的财政限制,使政府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在政府用于粮食和农业的公共支出中,有大约1/3来自国际捐赠。新冠疫情、国际局势动荡预计会减少非洲国家收入,并可能减少国际社会对非洲国家的捐助者援助。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非洲国家难以在当前危机处理和长期农业投资中做出权衡,各国倾向于增加社会保护的预算,而减少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的预算。另外,可供应性、可获得性、可利用性三部分韧性问题都没有讨论适应能力,因为前期能力不具备,基本不会有适应能力。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问题要点见表4。
4 中国贡献
中非粮食安全合作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中非农业基本都是以小农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系统,双方农业资源互补,但是中非农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农业系统,在合作中也有不兼容的情况,需要不断调试合作模式以实现更好效果。鉴于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不足的问题,中非粮食安全合作重点也从以往单纯提高非洲国家农业生产能力转为注重提高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4.1 可供应性的韧性建设
4.1.1 可供应性的多样化建设
4.1.2 可供应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建设
4.1.3 可供应性的适应能力建设
4.1.4 可供应性的包容性建设
4.2 可获得性的韧性建设
4.2.1 可获得性的多样化建设
中非农业合作提高了非洲人民粮食的经济、社会和市场获取能力。中非农业合作项目提供了就业机会,提升了收入。中国更多进口非洲的农产品,增加了外汇收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23》显示,近年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速达11.4%,中国成为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国。中非农业合作项目成为非方员工可信赖的社会关系,如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在市场上难以买到进口的商品时,莫桑比克中非农业合作项目通过向当地居民发放自己种植、收获和加工的大米,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粮食安全。中方改善了非洲国家的物流设施,降低了物流成本。例如,中国在非企业超粮集团坦桑尼亚公司将把南部农业产区附近的马索科港口改造成多功能码头,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出口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4.2.2 可获得性的调节能力建设
4.2.3 可获得性的包容性建设
4.3 可利用性的韧性建设
4.3.1 可利用性的多样化建设
中国通过合作项目向非洲引入了品类繁多的中国农作物,不仅有粮食作物、豆类,还有各种蔬菜和水果,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中国的生产加工技术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项目内,当地员工也能享受到中国烹饪技术的食物。合作项目内清洁的用水和适当的医护能力,能够为周边居民健康提供帮助。
4.3.2 可利用性的包容性建设
在偏僻的农村地区,由于传统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农作物和烹饪的食物有时不太容易接受,即使接受也需要较长时间。中国需要面向当地的传统作物提供加工和烹饪的工具,与中国的食物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饮食,提高当地人民营养健康水平。
韧性建设中的风险意识和集成能力此部分没有讨论。风险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时期的潜移默化,目前还不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讨论。关于集成能力,中方农业合作所做出的贡献还仅限于项目及周边,对整个非洲国家粮食系统的集成能力影响不大。
总之,中非粮食安全合作基本顺应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需要,覆盖了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问题的诸多方面,有些(可供应性的适应性)还做出了突破(表5)。今后,中方粮食安全合作需要在可供应性方面扩大规模,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方面要深化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领域,为韧性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5 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未来发展
中非粮食安全合作虽然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并未彻底改变非洲国家粮食危机的现状。中非粮食安全合作未来发展着力点要以包容性发展为战略方向,以提高多样化为重点,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在适应性发展方面取得突破(表6)。
5.1 以包容性发展为战略方向
普通农户粮食安全韧性是粮食韧性系统的核心,普通农户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以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为依托,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久久为功。一是通过“项目+农户”模式,强化项目与周边农户的经济社会联系。项目为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提升了收入水平,同时为农户粮食生产提供农资、工具、技术和资金支持。除了生产支持,对于粮食产业链的加工、运输、储备也要加强支持,保障粮食供给。二是加强示范推广。对于更广范围的农户,加强技术推广,吸引更多的农户学习模仿中国的农业技术,引进和研发适用当地的生产工具和储藏设备,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运输和储藏设备可以供当地选择,实用且廉价,以项目为中心形成辐射效应,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三是加强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农村的灌溉、道路、桥梁、饮用水、学校等基础设施,在项目有余力的情况积极进行援建,可以吸引更多资金,增强民众的粮食可获得性,同时可以更多获得当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四是更多地开发利用当地传统食物。合作项目加强当地作物培育、种植和加工的研究和实践,开发出更多适合当地口味的食品,在此基础上逐渐推广中国传统食品和烹饪技术,保障非洲人民营养需要。
5.2 以提高多样化为重点
5.3 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增强韧性调节能力的重要保证。2021年9月26日于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启动的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不仅要融入当地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还需要积极参与当地社会事务,在当地社会中注入稳定的力量,积极推动技术传播和抵御各种风险。一是要着重建设非洲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自身的农业技术积累薄弱,无法越过技术门槛实现自我积累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要以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为依托,联合国际组织和非方政府,由点及面,逐步推进,中国对非农业投资企业的项目,都要承担起技术推广支点的责任。二是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合作项目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要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事务,为当地的社会纠纷解决、社会文化活动建言献策,并提供一定的服务。通过参与社会事务,更能深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推广更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三是在抵御风险中承担更大责任。当风险来临前,合作项目可以引导合作农户树立风险意识,为抵御风险做好准备,当风险来临时,合作项目要团结组织合作农户共同抵御风险,教授风险应对办法和措施,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通过经济联系和社会事务,成功抵御风险,中国合作项目在当地会越来越得到农户的拥护,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这对于实现粮食安全韧性发展意义重大。
5.4 在适应性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提高粮食安全适应性,推动非洲国家摆脱粮食危机的泥淖,实现状态转换。一是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发展规划对接。中国非洲联盟农业合作委员会在编制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过程中,要融入粮食安全韧性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要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等文件中的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建立各层级沟通交流机制,引导中国各省份与非洲国家积极对接,构建更多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等企业层面的沟通机制。二是推动非洲国家减贫,消除长期贫困的根源。将农业发展与扶贫相结合是中非农业合作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要继续发挥中国在扶贫方面的经验,如中国提出的“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等理念也非常适合非洲,推广诸如中国菌草技术等“小而美”的项目,培养和增强非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由点及面,逐步推动整体状态转换。要以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为依托,在其辐射范围之内建立其韧性发展的机制,逐步实现粮食安全,然后借助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等更高层面的政策和合作机制等,逐步扩大辐射范围,实现更大区域的粮食安全,以此反复,逐步实现整体状态转换。
6 结论和讨论
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积弊已久,国际社会对非洲长时期的发展援助并没有彻底改变非洲的粮食安全状况,这也反映出以西方模式为主导的发展援助模式的低效。中国除了积极参加多边国际援助外,积极发展与非洲双边的合作,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发展中,要将韧性建设纳入中非粮食安全合作的顶层设计,将合作的重心由以提高产量为主转变为以提高韧性为主,这是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