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现 郭玲霞 秦路||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世界农业》2024年第6期

文摘   教育   2024-06-26 11:08   北京  

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

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

作者:高贵现1  郭玲霞2  秦路3
作者单位:1.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2.洛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3.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文章刊发:高贵现,郭玲霞,秦路.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J]. 世界农业, 2024(6):15-37.


1  引言

在极端天气、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外部冲击的持续影响下,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明显恶化,非洲成为新一轮粮食危机的主要受灾地区。《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共有36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遍布非洲的东、中、西部,处于粮食危机及以上等级的人口占分析总人口的17.78%。《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 2021—2022年全球饥饿状况相对没有发生变化,亚洲和拉丁美洲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非洲各区域的饥饿水平仍在攀升。从粮食危机人口比例看,2022年非洲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和中度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比例达到60.9%,饥饿人口比例接近20%,是全球平均饥饿人口比例的两倍多。与其他区域相比较,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不足的问题凸显。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外部冲击呈现常态化和规模化的特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刻不容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同样提出,提高全球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刻不容缓。世界粮食计划署作为全球最大的抗击饥饿的人道主义组织,已将韧性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导逻辑和其所有活动的基石,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安全韧性建设是其工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如何实现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虽然有了诸多探索,但是还没有获得实质性改观。

中非粮食安全合作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中非粮食安全合作秉持共建粮食安全共同体的理念,不断调试合作的模式以追求更好的合作效果。中国拥有完整的适合小农发展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而小农粮食安全保障正是非洲国家所急需的,也是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核心所在。中非粮食安全合作的经验或许能够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案。因此,有必要总结中非粮食安全合作在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的独特贡献和经验做法,一方面,可以推动合作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国际组织开展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活动提供借鉴,以更早实现减少饥饿的目标。



2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

2.1 文献综述

非洲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发展了多种粮食系统,这些粮食系统对短期内外部冲击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韧性,但是对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其吸收、适应和应对能力有限,普遍存在粮食不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对非洲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威胁粮食安全,可以通过发展气候智能农业和气候适应性作物来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新冠疫情加剧了粮食系统行为者之间现有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了更严重的两极分化,疫情对于人口流动性的限制增加了脆弱性。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显示出非洲粮食对外的高依赖性对粮食安全韧性的危害。以上以宏观研究为主,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农户粮食安全的韧性。Oyo等指出灾害来临时韧性差的农户通过给韧性强的农户打工实现共存,小农户往往缺乏外部资助,仅靠自己难以实现韧性发展。关于非洲粮食安全韧性的分析角度多样、内容丰富,但并不全面。本文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韧性分析框架,对非洲粮食安全韧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中国对非洲粮食安全韧性的贡献既要研究贡献本身也要研究贡献的独特性。中国对非洲粮食安全韧性的贡献,一是体现在技术方面,改善了非洲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二是体现在经济方面,发展了当地经济,减少了贫困,增加了非洲的农产品出口。贡献的独特性体现在,一是合作理念,中非粮食安全合作改变了以往捐助者和受援国之间的关系定位,是基于构建粮食安全共同体理念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二是合作方式,中非粮食安全合作是“干中学”,典型的实用主义,合作模式多样,追求实效,与传统的基于原则的合作(经常有附加条件)不同;三是合作内容,中非粮食安全合作以技术合作为主,援助与发展相结合,提倡“授人与渔”。但是,技术合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需要社会、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如果缺少这些支持,单纯的技术传递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从粮食安全韧性的角度看,以往的贡献总结大都集中在产量提升等供给方面,而韧性建设还包含需求、过程管理等内容。因此,需要从韧性角度来审视中国的贡献和不足之处,并且进行改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

2.2 概念界定

粮食安全的概念自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提出来之后,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历经演变,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了使粮食安全的概念可操作化,FAO提出了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分别是可供应性(Availability)、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可利用性(Utilization)和稳定性(Stability)(表1)。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提供了粮食安全的基本分析框架。

韧性是人类面临外部冲击而采取的一系列应对的工具和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外部冲击的长期影响,实现社会系统的稳步发展。FAO将韧性定义为“在避免灾害和危机时能以及时、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预测、吸收、适应或从中恢复的能力”。根据韧性的理念和定义,韧性的分析框架、标准和指标不断出现,Rodin提出的韧性五个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即风险意识(Aware)、多样化(Diverse)、集成(Integrated)、自我调节(Selfregulating)和适应性(Adaptive)。借鉴Harris和Spiegel的做法将包容性(Inclusive)纳入韧性标准(表2)。

2.3 分析框架

粮食安全的三维度和韧性的六标准相结合,构成了粮食安全韧性的分析框架(表3)。表3没有将粮食安全的第四个维度稳定性包括进来,主要是因为韧性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性,因此将粮食安全的前三个维度与韧性相结合,本身就包含了稳定性。该分析框架从纵向看,就是可供应性的韧性建设,可获得性的韧性建设和可利用性的韧性建设,分别对应着生产的韧性、流通的韧性和消费的韧性;从横向看,就是不同韧性标准的安全水平,如韧性的多样化标准可以从生产的多样化、流通的多样化和消费的多样化来衡量,如果三个方面多样化水平都较高,则韧性多样化的安全水平较高。三维度和六标准的结合组成了18个具体分析内容。但是集成能力不能单独看一部分,而是要看不同部分间的协调能力,需要从生产准备、粮食生产、销售流通、加工利用等整个系统看集成能力。该分析框架可用于系统分析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找出未来韧性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问题分析

非洲大陆幅员辽阔,历史上根据不同类别农业资源的分布,形成了很多有韧性的局部粮食系统。但是,随着气候变化、经济危机、战乱频发、疫病肆虐等外部冲击不断,与人口增长、利益割据、两极分化等内部治理失效叠加,原有的粮食系统被打破,粮食安全韧性缺失,粮食危机在非洲愈演愈烈。

3.1 可供应性的韧性分析

3.1.1 可供应性的风险意识不足

对粮食供应系统中的缺陷缺乏警醒意识,突出表现在粮食供应依赖进口、对农业投资严重不足,生产潜力难以发挥。如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每年生产5 000万吨,但是其单产只有13.63吨/每公顷,只有潜在产量的34%。非洲大陆2020—2023年每年进口粮食的支出在350亿~500亿美元,粮食自给率持续降低并且波动性变大。已有一些关于非洲农业向绿色农业及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转型的研究,但是由于技术资源配套不足进展缓慢。

3.1.2 可供应性的多样性不足

非洲农业生产设施落后,生产技术单一,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非洲90%以上是雨浇农业,容易受到干旱影响。市场自由化和贸易政策使化肥价格相对于商品价格上涨,贫困和现金限制了农民购买化肥和其他投入的能力,这些都减少了化肥的使用。生产工具原始,容易造成粮食浪费,非洲国家在粮食生产、加工、储运、消费等过程中的粮食损失和浪费数量惊人,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年收获后粮食损失超过1亿吨。生产落后也会导致食品不卫生和不达标问题,对其后期推入市场造成隐患。粮食储备在收入损失、生产力下降和债务增加的恶性循环中减少,生产力下降和无力偿还债务进一步增加了出售储存粮食的压力,并限制了对储备设施的投入。粮食进口是增加供应多样性的选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起到了粮食安全保障的作用,但是20世纪初开始,全球粮食价格变得更加多变,导致粮食危机,包括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这场危机重创了非洲城市地区。

3.1.3 可供应性的自我调节不足

一是农业资源在不同部门和不同作物间分配的调节不足。农业资源不断被其他部门用地挤占。如城镇化的推进和外来投资的增加会挤占农业用地,水资源的分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非洲国家农业资源存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间如何协调分配的问题。因为经济作物出口是非洲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往往受到政府重视和强制,这阻碍了粮食危机下经济作物向粮食作物的转换。一些粮食作物也会被非粮食作物(如橡胶和棕榈)替代,相应的土地也转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用地。二是地方政府的协调治理能力有限。地方政府在财政资源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授权,这限制了它们干预或提供社区服务的能力,基于这些原因,地方政府的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侵蚀,导致缺乏社会契约,在特定情况下造成权力真空。三是区域贸易市场没有开放,非洲国家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贸易网络,限制了粮食的可供应性,造成了食品价格上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为加强粮食市场一体化和促进非洲内部粮食贸易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3.1.4 可供应性的包容性不足

人口增长和可用农业资源减少,导致农业资源不断流向有权势的垄断组织或者较为富裕的农户,土地较少的农户往往需要给其他富裕农户打工维持生计,农村年轻人也开始逃离农业。非洲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被打破。生产资料减少,再加上几乎没有公共投资和技术支持,一般农户的生活愈加艰难,有时候农户会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资金或物质支持,但是会承担更大的债务风险,当外部冲击来临时,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往往是处于底层的一般农民。

3.2 可获得性的韧性分析

3.2.1 可获得性的风险意识不足

这突出表现在非洲国家普遍储蓄意识不强,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居民层面。政府对于物流、市场等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居民工作的工资也往往很快被消费掉,缺乏为未来做长期打算的意识。

3.2.2 可获得性的多样性不足

一是经济可获得性下降,主要是因为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打工收入下降、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农户的产品基本在村级市场销售,由于缺乏信息、资本和技术支持,难以卖到高端市场,收入难以提高。非洲城镇居民主要依靠工作收入购买食品,但是受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打工的收入下降,而食品物价上涨。二是社会可获得性下降,在收入损失之后,城市向农村的汇款正在减少,因此增加了农村面临粮食不安全的脆弱性。跨境汇款预计下降23%,这将对农村和城市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加上疫情对于社交距离及对聚会和旅行的限制,传统用于在困难时期获取食物或现金的社交网络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可用。三是市场可获得性下降。非洲国家间的区域贸易市场没有发挥作用,国家间不协调的边境管制和贸易限制措施抑制了有效的商品流动。非洲联盟等区域政治组织需要增加统一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3.2.3 可获得性的调节能力不足

非洲国家基本没有外部冲击应急响应机制,政府普遍缺乏必要的储备和准备,政府的动员能力和管理能力欠缺。为了应急和救灾,非洲国家经常会有国际援助,但是对于援助如何分配缺乏透明性。不过有些定向援助,能够帮忙非洲国家增强调节能力。例如,针对学校学生的供餐援助能够有效减轻家庭的食品支出负担。

3.2.4 可获得性的包容性不足

如前所述,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需要打工维持生计,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周边地区更是如此,购买力下降降低了粮食的可获得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工具运力不足,物流成本较高,限制了粮食流通,在一般农户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街头商贩在疫情期间被取缔,这增加了市场获取粮食的难度。非洲国家利益割据,政府为了维护统治需要不断从农业中获取资源,对于小农户难以有切实的支持,来自国际援助的粮食也很难分配到一般农户。

3.3 可利用性的韧性分析

3.3.1 利用性的风险意识不足

非洲国家饮食很多还处于生食的状态,缺乏烹饪的器械和准备,对食源性疾病的警惕意识不强。国家对于干净饮用水和医疗系统的投资不足。非洲国家儿童发育迟缓率都很高,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系统较弱,因病毒而患严重疾病的风险更大。发育迟缓、认知障碍和免疫系统减弱阻碍了下一代的潜力。疾病加重了医疗体系的负担,减少了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3.3.2 利用性的多样性不足

非洲国家农民的食物主要来自当地的本土和传统食物,本土和传统食物在保持非洲居民食物多样性和营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本土和传统食物缺乏市场价值而得不到重视,其加工利用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木薯和玉米因其热量更高,生长更快,劳动力需求更低,取代了更有营养的主食,但玉米的氨基酸含量低,并容易诱发多项疾病,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城市地区的家庭主要食用易于储存且几乎不需要准备的食物,如干肉、烟熏肉、鱼、干豆和玉米粉等。近年来,这些食物也受到进口速食产品的冲击,这些进口产品的糖、脂肪和盐含量通常比传统食品高,继而容易引发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营养问题。非洲国家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兼具,也充分说明了非洲国家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3.3.3 利用性的包容性不足

可利用性的提升需要来自储备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技术研发和资本投入,而这些对于普通居民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面临粮食危机,普通居民的做法往往是减少餐食数量。

最后讨论集成能力。根据FAO 2021年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和农业公共支出:趋势、挑战和优先事项》报告,2004—201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用于粮食和农业的公共支出预算只占到其全部支出预算的6%左右,而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低于非洲联盟《马普托宣言》中所规定的10%承诺。由有限的收入增长、巨大的债务负担和多个部门争夺稀缺资源决定的财政限制,使政府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在政府用于粮食和农业的公共支出中,有大约1/3来自国际捐赠。新冠疫情、国际局势动荡预计会减少非洲国家收入,并可能减少国际社会对非洲国家的捐助者援助。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非洲国家难以在当前危机处理和长期农业投资中做出权衡,各国倾向于增加社会保护的预算,而减少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的预算。另外,可供应性、可获得性、可利用性三部分韧性问题都没有讨论适应能力,因为前期能力不具备,基本不会有适应能力。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问题要点见表4。



4  中国贡献

中非粮食安全合作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中非农业基本都是以小农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系统,双方农业资源互补,但是中非农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农业系统,在合作中也有不兼容的情况,需要不断调试合作模式以实现更好效果。鉴于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不足的问题,中非粮食安全合作重点也从以往单纯提高非洲国家农业生产能力转为注重提高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4.1 可供应性的韧性建设

4.1.1 可供应性的多样化建设

中国对可供应性的多样化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修整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如中国在布基纳法索中部萨布市附近的纳里乌村修建一个蓄水坝,改善了当地水利设施条件,增加了50多公顷灌溉农田,水稻亩产翻了一番。二是改善了农业生产工具,如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合作,联合研发出了适合当地使用的苔麸专用播种机、收获机、清选机等机械化产品,被誉为埃塞俄比亚农业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三是传递了农业生产技术,中方通过派遣农业专家、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方式,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展示和培训,如在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截至2021年底仅菌草技术就培训了5 000多名农技人才。四是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大大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中国种植的农作物的单产水平往往是当地水平的2~3倍。

4.1.2 可供应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建设

中国通过项目合作承包的非洲国家土地实行多样化经营,土地用途包括试验田、种植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这些土地分配可以根据外部冲击的大小进行适度调节。中国项目往往配备有足够的储备仓库,在困难时期可以调剂余缺。中国的经验做法也会影响带动周边居民模仿,形成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调节能力。

4.1.3 可供应性的适应能力建设

中非农业合作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2015年实施了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利用中国遥感数据开展防灾减灾和精准农业等领域合作,推出了更多气候适应性强、高产高效的作物品种,有效改变了当地的技术状态。

4.1.4 可供应性的包容性建设

中非农业合作的项目往往建在较为偏僻的农村,项目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良种和资金支持,为农户的生产提供保障。如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由莫桑比克政府拨划2万公顷可耕地供开垦,通过合作种植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开发8万公顷土地种植水稻。

4.2 可获得性的韧性建设

为了准确查勘损失,需要区分受灾农作物和一般正常生长农作物。对于受灾农作物进行重点测量,而对于一般正常生长农作物,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测算产量。两步产量测算方法根据灾害的技术性指标参数(表3),通过遥感、天气、抽样调查等方法评估不利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农作物损失。根据损失情况确定CCE次数,只要损失情况是“轻微”或“正常”,就减少CCE数量;在农作物损失情况是“严重”或“中等”的地方,进行规定数量的CCE,如每个村庄进行4次CCE。

4.2.1 可获得性的多样化建设

中非农业合作提高了非洲人民粮食的经济、社会和市场获取能力。中非农业合作项目提供了就业机会,提升了收入。中国更多进口非洲的农产品,增加了外汇收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23》显示,近年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速达11.4%,中国成为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国。中非农业合作项目成为非方员工可信赖的社会关系,如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在市场上难以买到进口的商品时,莫桑比克中非农业合作项目通过向当地居民发放自己种植、收获和加工的大米,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粮食安全。中方改善了非洲国家的物流设施,降低了物流成本。例如,中国在非企业超粮集团坦桑尼亚公司将把南部农业产区附近的马索科港口改造成多功能码头,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出口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4.2.2 获得性的调节能力建设

中非农业合作项目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国成立了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在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积极实施社会公益项目,实施“百企千村”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百企千村”国企力量蓝皮书》显示,“百企千村”活动已有400多个履职实践,覆盖非洲44国。

4.2.3 可获得性的包容性建设

通过农业发展和减贫相结合,实施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项目,实现农业发展和减贫双目标。例如,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在鲁卡拉姆垦区建设了一批杂交水稻减贫示范村,通过技术支持和培训指导,帮助当地水稻增产2~3倍,实现全村脱贫。

4.3 可利用性的韧性建设

4.3.1 可利用性的多样化建设

中国通过合作项目向非洲引入了品类繁多的中国农作物,不仅有粮食作物、豆类,还有各种蔬菜和水果,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中国的生产加工技术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项目内,当地员工也能享受到中国烹饪技术的食物。合作项目内清洁的用水和适当的医护能力,能够为周边居民健康提供帮助。

4.3.2 利用性的包容性建设

在偏僻的农村地区,由于传统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农作物和烹饪的食物有时不太容易接受,即使接受也需要较长时间。中国需要面向当地的传统作物提供加工和烹饪的工具,与中国的食物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饮食,提高当地人民营养健康水平。

韧性建设中的风险意识和集成能力此部分没有讨论。风险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时期的潜移默化,目前还不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讨论。关于集成能力,中方农业合作所做出的贡献还仅限于项目及周边,对整个非洲国家粮食系统的集成能力影响不大。

总之,中非粮食安全合作基本顺应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需要,覆盖了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问题的诸多方面,有些(可供应性的适应性)还做出了突破(表5)。今后,中方粮食安全合作需要在可供应性方面扩大规模,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方面要深化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领域,为韧性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5  非洲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未来发展

中非粮食安全合作虽然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并未彻底改变非洲国家粮食危机的现状。中非粮食安全合作未来发展着力点要以包容性发展为战略方向,以提高多样化为重点,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在适应性发展方面取得突破(表6)。

5.1 以包容性发展为战略方向

普通农户粮食安全韧性是粮食韧性系统的核心,普通农户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以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为依托,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久久为功。一是通过“项目+农户”模式,强化项目与周边农户的经济社会联系。项目为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提升了收入水平,同时为农户粮食生产提供农资、工具、技术和资金支持。除了生产支持,对于粮食产业链的加工、运输、储备也要加强支持,保障粮食供给。二是加强示范推广。对于更广范围的农户,加强技术推广,吸引更多的农户学习模仿中国的农业技术,引进和研发适用当地的生产工具和储藏设备,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运输和储藏设备可以供当地选择,实用且廉价,以项目为中心形成辐射效应,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三是加强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农村的灌溉、道路、桥梁、饮用水、学校等基础设施,在项目有余力的情况积极进行援建,可以吸引更多资金,增强民众的粮食可获得性,同时可以更多获得当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四是更多地开发利用当地传统食物。合作项目加强当地作物培育、种植和加工的研究和实践,开发出更多适合当地口味的食品,在此基础上逐渐推广中国传统食品和烹饪技术,保障非洲人民营养需要。

5.2 以提高多样化为重点

提高多样化,增强农业体系发展冗余度,是实现非洲粮食安全和韧性发展的基础。一是提高非洲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掘示范效应好、带动性强并有市场前景的合作项目,推动更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承包租赁土地,进行农业投资,直接提高非洲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提高非洲国家农业技术水平,从基础设施、良种培育、田间管理、机械化水平和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提高非洲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农业机械化研发和推广在技术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节粮减损方面的技术合作,围绕粮食减损的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联合研发。二是构建从生产、运输、销售、加工的全产业链。建立“一带一路”中非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选择“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良好的地区,建立中非农业产业园区,成为中非农业产能合作的平台。中非农业产业园区主要发展上游的农资、农机生产、农产品加工、物流和贸易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与中非联合实验室、中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成为中非粮食安全的新引擎。三是加强非洲国家农业食品的加工和开发。推动中国的食品加工企业进入非洲,开发出更多适合非洲国家传统饮食的健康食品,增强非洲国家食品的多样性。

5.3 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增强韧性调节能力的重要保证。2021年9月26日于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启动的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不仅要融入当地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还需要积极参与当地社会事务,在当地社会中注入稳定的力量,积极推动技术传播和抵御各种风险。一是要着重建设非洲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自身的农业技术积累薄弱,无法越过技术门槛实现自我积累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要以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为依托,联合国际组织和非方政府,由点及面,逐步推进,中国对非农业投资企业的项目,都要承担起技术推广支点的责任。二是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合作项目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要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事务,为当地的社会纠纷解决、社会文化活动建言献策,并提供一定的服务。通过参与社会事务,更能深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推广更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三是在抵御风险中承担更大责任。当风险来临前,合作项目可以引导合作农户树立风险意识,为抵御风险做好准备,当风险来临时,合作项目要团结组织合作农户共同抵御风险,教授风险应对办法和措施,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通过经济联系和社会事务,成功抵御风险,中国合作项目在当地会越来越得到农户的拥护,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这对于实现粮食安全韧性发展意义重大。

5.4 在适应性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提高粮食安全适应性,推动非洲国家摆脱粮食危机的泥淖,实现状态转换。一是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发展规划对接。中国非洲联盟农业合作委员会在编制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过程中,要融入粮食安全韧性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要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等文件中的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建立各层级沟通交流机制,引导中国各省份与非洲国家积极对接,构建更多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等企业层面的沟通机制。二是推动非洲国家减贫,消除长期贫困的根源。将农业发展与扶贫相结合是中非农业合作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要继续发挥中国在扶贫方面的经验,如中国提出的“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等理念也非常适合非洲,推广诸如中国菌草技术等“小而美”的项目,培养和增强非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由点及面,逐步推动整体状态转换。要以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为依托,在其辐射范围之内建立其韧性发展的机制,逐步实现粮食安全,然后借助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等更高层面的政策和合作机制等,逐步扩大辐射范围,实现更大区域的粮食安全,以此反复,逐步实现整体状态转换。



6  结论和讨论

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积弊已久,国际社会对非洲长时期的发展援助并没有彻底改变非洲的粮食安全状况,这也反映出以西方模式为主导的发展援助模式的低效。中国除了积极参加多边国际援助外,积极发展与非洲双边的合作,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发展中,要将韧性建设纳入中非粮食安全合作的顶层设计,将合作的重心由以提高产量为主转变为以提高韧性为主,这是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

中国模式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具有世界价值和意义。中国的合作模式注重能力建设,注重培养非洲国家自己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这是韧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同时也要看到,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正如Buckley所指出的,权力和分配、土地使用和粮食生产的公平和控制,而不仅仅是粮食的产量,是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的核心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和宣传,让全世界认识到其本质特征和重要价值,尤其避免污名化;另一方面,需要非洲国家政府、民众组织积极配合,非洲合作者需要采用实际行动推动与中国的合作走深走实,推动韧性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注:受公众号排版限制,文中图表、参考文献等有删减。)

世界农业编辑部
《世界农业》于1979年创刊,由农业农村部主管,先后获得农业经济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荣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