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琪1 杨永平2 洪共福3
文章刊发:杨佳琪,杨永平,洪共福.印澳经贸协定中的印度农产品关税减让例外安排研究[J]. 世界农业, 2024(02):5-16.
邢泽蕾 李春顶
金光春1 刘子飞2
周元清1 聂善明1 张利宇1 李南西2
摘要:畜牧业氨排放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欧盟畜牧业氨减排相关的法律、指令、推荐技术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建立区域协调组织架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适时更新指令要求,利用补贴等引导农民采用减排技术,同时筛选减排技术形成技术指南,引导农民选择适用减排技术,为畜牧业氨减排提供制度保障。欧盟秉持环境可接受、技术可推广、经济可承担的原则制定减排计划,历经被动氨减排、规划氨减排和氨减排瓶颈三个时期,经过40余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建立了以政研深度交叉为特色的联合工作机制,倡导以提高氮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减排理念,近年来,逐渐转向以多污染物系统控制为目标的“协同减氨降碳”减排策略。
关键词:氨气;减排;管控策略;畜牧;欧盟
文章刊发:周元清,聂善明,张利宇,李南西.欧盟畜牧业氨减排路径研究[J]. 世界农业, 2024(02):48-58.
匡远配 张昊鹏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蓬勃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基于CFPS三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了高铁开通对农民幸福感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且该结论通过运用工具变量法、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更换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和运用PSM-DID模型后结果仍然稳健;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县域高铁开通通过增加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医疗资源可获得性和提高农民旅游消费意愿,进而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因而,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实行宏观考虑、合理统筹与科学规划,促使更多的资源要素通过高铁线路从东部、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流动,让更多农民切实享受到交通设施建设带来的“增福效应”。
关键词:高速铁路;农民幸福感;多期DID;幸福感指数
文章刊发:高强,周强,宋海铭,高堃.高铁开通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 世界农业, 2024(02):72-84.
明红 朱再清 李小康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2010—2021年全国15个省份995个县的面板数据,考察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有助于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该政策的影响效应存在地理区位异质性、农业功能区异质性与电商发展水平异质性,其中,影响效应在长江经济带、粮食主销区与电商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通过发挥农业产业集聚效应和特色农业扶持效应来增强农业韧性。政府应强化对试点县的服务与监督,因地制宜开展绩效评估,鼓励农业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放大电商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农业经济韧性;双重差分方法
文章刊发:明红,朱再清,李小康.电子商务进农村能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证研究[J]. 世界农业, 2024(02):85-98.
丁鑫 张志新 郭如意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通过提升市场可达性推动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使用2020—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从交通基础设施与快递基础设施两方面衡量农村市场可达性,并构建Logit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检验市场可达性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可达性可以有效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加快土地外部化流转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快递基础设施通过促进当地农户创业吸引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厌恶群体,快递基础设施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偏好群体,作用效果不一致,但二者对接受过相关技术技能培训的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作用存在同质性。鉴于此,在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土地流转市场,支持农户创业活动;组织公益性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能力。
关键词:市场可达性;产业融合;交通基础设施;快递基础设施
文章刊发:丁鑫,张志新,郭如意.市场可达性如何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J]. 世界农业, 2024(02):99-111.
刘梦贤 向洋 单德朋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保险+期货”是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保险+期货”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保险+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细分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分解了“保险+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细分信贷可得性、保险参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保险+期货”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前置条件,并对“保险+期货”政策效果的动态效应进行了识别。本文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保险+期货”显著提升了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该积极影响可长期持续,且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大于农业技术进步;第二,“保险+期货”通过对经营规模和亩均机械化程度的增加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但也抑制了农户主动采用新技术改善农业结构的动机;第三,更高的信贷可得性和保险参与度有助于提升“保险+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且对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的脱贫地区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应加大“保险+期货”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强调与信贷支持和保险发展政策的协同,并前瞻关注对农业新技术采纳意愿的潜在负面影响。
关键词:“保险+期货”;农业生产效率;Malmquist指数;农业现代化
文章刊发:刘梦贤,向洋,单德朋.“保险+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 世界农业, 2024(02):112-127.
https://sjny.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