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域经济合作与全球粮食贸易增长
1 引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命脉根基,是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成为全球发展领域最紧迫的挑战之一。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发布的《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2年,全世界有6.91亿~7.83亿人面临饥饿,中位数高达7.35亿人,较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增加1.22亿人;按照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衡量,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的29.6%。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主要症结在于世界粮食分配不均衡,粮食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巨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粮食、能源安全是全球发展领域最紧迫的挑战。当前危机不是生产和需求问题,而是供应链出了问题。粮食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粮食供需,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粮食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助于将粮食安全程度较高国家的粮食通过贸易的形式出口到粮食短缺地区,在养活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护粮食国际贸易畅通、促进全球粮食贸易稳定增长是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突发疫情在全球持久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反复不断,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国际市场中不确定因素上升,一些国家和地区直接出台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引发全球粮食供应链受阻、粮食贸易运输和支付受限。以近期不断升级的俄乌冲突为例,受其影响,采取粮食出口限制政策的措施数量从新冠疫情暴发初期的近70项迅速增至近160项,大大加剧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风险。
事实上,从全球粮食市场整体情况来看,供应较为充足,全球粮食贸易量和库存量均呈上升之势,粮食库存消费比也逐渐升高。2022年,全球粮食贸易量和库存量分别达到5.1亿吨和8亿吨,相较2007年,分别增长97%、134%,粮食库存消费比达到28%,远高于FAO17%的粮食安全警戒线。也就是说,尽管部分国家和局部地区粮食安全受到国际市场不确定风险的冲击,但总体来看,全球粮食贸易未降反升。
实际上,面对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强开放与合作,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范围,加深合作程度,削减区域间贸易壁垒以中国为例,中国致力于通过农业国际合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海外农业投资和技术转让,促进海外粮食生产,增强粮食国际经贸合作,推动全球粮食供应链、治理方式的重组和重塑。从整体看,在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同时,世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有所拓展和突破,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总体不断提升。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月,全球已有361个区域贸易协定生效实施。从诸多区域贸易协定的实施效果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不仅能够降低关税等传统贸易壁垒,还能有效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于稳定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复苏发挥了关键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彰显出跨区域、巨型化、多层次等特征,尤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最具代表性。就粮食贸易而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通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效地促进了粮食总供给的增加,提升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的一体化程度,切实增强了区域粮食贸易的合作程度,提升了共建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诸如上述突发疫情、地区冲突等由不可预知因素引发的,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变化的情况称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已有研究重点关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一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基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后出现的出口限制性措施从直观上推测了可能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相关研究忽视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于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倒逼机制,以及对于不同区域间粮食贸易影响存在的差异,尚缺乏有关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世界粮食贸易整体及不同区域粮食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本文利用全球主要粮食贸易国的粮食贸易数据,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主要粮食贸易国家粮食贸易整体的影响,并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检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区域经济合作成员粮食贸易影响的差异,进一步明晰其影响机制。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应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带来的挑战、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经验证据,为探索制定有效维护粮食国际贸易稳定、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合理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2 机制分析
2.1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和不确定性三方面相关词汇在权威新闻报道中的词频加以反映并量化。近年来,受疫情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保护主义抬头、军事冲突升级、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实物期权效应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既会抑制出口投资行为决策,也会减缓当期进口消费需求。从理论上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可能会制约贸易的发展,并在有关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对于技术复杂度低的产品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并不能显著影响其贸易变动。由此可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类别产品贸易的影响尚无统一定论。
粮食属于弱质产品,作为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多国出台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冲击着全球粮食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消费者陷入粮食恐慌情绪,增加对粮食的当期需求和储备意愿,从整体上促使粮食进口需求上涨,在粮食国际市场流通顺畅的情况下,会引发粮食贸易增长。相关研究证实,贸易对象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促进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由此表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粮食贸易既有可能产生制约作用,也有可能产生正向刺激作用。
2.2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域经济合作对粮食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
事实上,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倒逼不同区域、国家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内成员之间粮食贸易增长,进而带动全球粮食贸易整体增长。已有研究重点关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贸易的直观影响,忽视了不同区域内粮食贸易增长的差异。
区域经济合作旨在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以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将成员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促进成员方之间开展经贸合作。通过签署和实施区域贸易协定,共建共享贸易基础设施,提升政策透明度,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带动区域内贸易多元化发展。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推进与创新,涌现出了以深度区域贸易合作为内容,以实现缔约方之间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更加自由流动为宗旨的新一代区域贸易协定,为促进全球贸易稳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NAFTA、RCEP等大型区域协定正在成为继WTO全球多边贸易协定之后促进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加速推进了全球贸易的重构。
相关研究表明,以区域贸易协定为媒介,开展深度合作有利于保障粮食贸易的稳定运,带动全球粮食贸易整体增长。一方面,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签署区域贸易协定,实际上是在政策层面对成员进行了更严格的约束,能够有效;另一方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实现削减关税,共建、共享贸易设施,深化贸易合作,在区域内营造出更加优渥的贸易环境,促进成员在更多粮食品种上达成贸易协作,提高贸易多元化水。
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总体上升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受历史文化、成员构成、发展环境与合作目的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在合作深度、合作广度及合作质量上均呈现出差异性,区域贸易协定条款内容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成员在广延与纵深方向上的一体化收益。
就粮食贸易领域而言,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这一新型区域合作框架机制推动了区域经济开放水平的不断升级,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抵御外部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合作平台,带动了沿线粮食贸易市场份额和种类增加,推动部分低收入国家的产粮能力与贸易能力持续增强,维护了沿线各方粮食贸易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同样地,RCEP的正式签定形成了世界上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区,自贸区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大幅削减、多种优惠政策的落地都显著降低了区域内交易成本,能够有效应对不确定性上升的国际局势,提振地区乃至全球贸易信心。与之相比,欧盟等凭借自身技术优势所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s to Trade,TBT),阻碍了其成员国与外部国家的粮食贸易往来,反而不利于全球粮食贸易的均衡发展。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在维护成员方粮食贸易运转方面发挥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据此,本文拟以NAFTA、欧盟、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4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区域合作框架为例,检验不同区域合作框架成员方粮食贸易增长是否存在差异。
3 模型及变量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本部分将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区域经济合作对全球粮食贸易增长的影响。
3.1 模型设定
参考郭阳和徐志刚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非观测效应模型检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全球粮食贸易增长的影响,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式(1)中,RESit表示国家i在t年的粮食贸易增长,以各国在t年的粮食出口额增长率与2008年的出口额增长率之差来表示;WEPUt-1为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鉴于其对贸易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故以其滞后一期加以检验;X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可能对粮食贸易变动产生影响的关税水平、非关税壁垒、各国谷物产量、谷物亩产量、人口、GDP、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汇率等。R为区域控制变量,表示国家i是否为“一带一路”、欧盟、NAFTA、RCEP成员的虚拟变量,以体现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α、β、γ均为待估系数,μi为国家固定效应,τi为时间固定效应,ξit为扰动项。
3.2 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贸易增长率不仅能够直观地表征一定时期内一国贸易增长水平,而且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贸易抵御外部冲击以及受到外部冲击后恢复贸易状态的韧性,本文以主要粮食贸易国每年的粮食出口额增长率与2008年的出口额增长率之差来表示。
关键变量。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是式(1)中的关键变量,本文采用Baker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衡量,以全面反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21个主要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按GDP的加权平均值表示。由于经济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往往有所延迟,本文采用滞后一期的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值进行实证检验。
控制变量。根据贸易引力模型、交易成本理论,本文在式(1)中均加入谷物平均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人口、GDP、居民消费水平、汇率、谷物产量、谷物单产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相关变量名称及变量的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选取全球30个主要粮食贸易国,利用其2000—2019年粮食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粮食贸易数据和粮食产量数据来源为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FAO数据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数据来源于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网站;人口、汇率、GDP等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库、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世界银行(World Bank)数据库、CEPII数据库。上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
4 实证结果分析
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同时,不同国家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及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在基准回归中检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主要粮食贸易国家粮食贸易整体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国家性质、国家区域进行分组检验。
根据表3可知,从整体看,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主要粮食贸易国家粮食贸易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粮食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激励粮食贸易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倒逼国家之间加强区域合作,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开展,既有利于主要粮食贸易国家拓展粮食贸易市场,开发多元化贸易伙伴,推动粮食贸易持续开展,也会助推区域合作成员之间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粮食贸易的畅通,带动全球粮食贸易整体增长。表3中列(3)至列(6)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粮食贸易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其粮食贸易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其粮食贸易增长产生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多方面刺激作用,一方面,刺激发展中国家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消除贸易障碍,增强抵御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的韧性,从而显著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粮食贸易增长;另一方面,刺激发展中国家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增强粮食供给能力。从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意识增强,推进区域间互联互通、互利合作,不仅有利于维护粮食贸易稳定运行,而且为提振全球贸易注入了持久活力。
5 基于不同区域合作框架下的进一步分析
5.1 基于不同区域合作框架下的分组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不同区域经济合作成员方粮食贸易发展的差异,本文选取RCEP、“一带一路”倡议、欧盟和NAFTA4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合作框架,以其成员作为样本对象,进行分组检验。如表4所示,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于4组样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贸易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层次合作、市场深度融合、资源高效配置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产生抵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的强劲韧性,因此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贸易持续增长。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与实施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健全贸易畅通机制,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推动高质量贸易合作,为冲破发达经济体建立的“包围圈”、打造“全球增长共赢链”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拉动全球粮食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RCEP、欧盟及NAFTA成员方的粮食贸易增长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主要原因在于,RCEP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自由贸易区,其签署和实施对于推进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成员间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区域内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不确定性上升的世界经济注入了稳定预期,但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因而,对主要成员方粮食贸易增长产生的影响尚未显现。相比而言,欧盟以各国政府发挥实际主导作用为显著特征,尤其是法国、德国政府在这一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欧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关键支配权,因而这种非平衡的区域经济合作难以真正提升其抵御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的韧性,更不必说会维护成员方粮食贸易畅通。
为提升上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对上述分组回归系数进行差异性检验(表4)。因4组中存在样本重叠问题,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同属于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成员,故本文采用将总样本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非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组间系数差异性检验,并按照此方式对其他3组进行组间系数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全样本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非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组间系数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增强了上述实证分组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5.2 机制检验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贸易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的上升对于保障粮食贸易畅通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时间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进行交乘,嵌入基准回归模型当中,以此进行机制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时间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变量与WEPUt-1作交互进行机制检验,记作BR×WEPUt-1,其中BR为虚拟变量,2014年及以后取1,2014年以前取0,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列(2)的全样本结果来看,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交互项之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依旧显著且方向不变,交互项对全球粮食贸易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说明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粮食贸易合作与发展,维护了粮食贸易畅通,对于带动全球粮食贸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6 稳健性检验
以上实证检验结果已基本验证区域经济合作在维护全球粮食贸易增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对于拉动粮食国际贸易增长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也不排除可能存在其他的随机性因素,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有效地维护粮食贸易畅通,推动粮食贸易发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因此,本部分将进一步采取反事实检验和多维度替换因变量来验证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6.1 反事实检验
本文借鉴刘瑞明和赵仁杰的研究方法,设定多个虚拟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时间节点,以虚拟的时间节点来开展反事实检验。具体地,将2009—2012年分别设定为区域经济合作政策的实施年份,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作交互项进行回归,如果假设的政策实施年份依旧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则说明上文实证结果显示的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推动粮食贸易增长的力量,并非源自“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反事实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根据表6可知,加入假设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实施年份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交互项之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系数均不再显著,即设定的虚拟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时间均未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显著促进粮食贸易增长。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对于带动世界粮食贸易增长、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文分区域回归检验是基于样本国是否为“一带一路”倡议、RCEP、欧盟和NAFTA的成员进行分组,不同组别样本的粮食贸易增长受到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程度上的异同。因此,若重新拟定分组,改变以样本国是否为某一特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的事实作为分组依据,进行随机分组,那么理论上,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并不存在能够有效维护粮食贸易畅通的力量,也就难以出现粮食贸易增长的事实。
鉴于此,本文对所有样本进行混合随机抽样,作为假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分组,并依照式(1)再次进行回归,将这一过程重复运行400次,得到β的估计结果以-0.000 635为中心,接近于0,标准差为0.000 691,且估计值的P值大于0.1,即所有估计值均不显著。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情形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对于促进全球粮食贸易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6.2 多维度指标替换检验
以上实证检验中粮食贸易增长均以出口增长率之差表示,本部分采用出口规模、出口环比增长率替换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与前文基准回归及分组检验结果一致,进一步增强了本文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7 结论与政策启示
维护粮食国际贸易持续、稳定发展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忽视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倒逼机制,尚缺乏对不同区域粮食贸易增长存在差异的关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倒逼不同区域、国家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内成员间粮食贸易增长。本文利用全球30个主要粮食贸易国的粮食贸易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全球粮食贸易整体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选取“一带一路”倡议、RCEP、NAFTA和欧盟4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合作框架,检验其对不同区域经济合作成员粮食贸易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促进全球粮食贸易整体有所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深入、持续、广泛地开展,推动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切实提升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合作水平和一体化程度,带动了世界粮食贸易增长。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得出以下政策启示。
第一,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国际组织与合作的机制,如RCEP、“一带一路”倡议、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与FAO、WFP等国际组织联合建设农业合作平台,深化成员之间农业合作,开展良性互动与多元化交流,开发粮食贸易合作潜力,形成更具韧性的全球粮食贸易体系。
第二,构建以对话与谈判为主要方式的争端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推进国家之间高层政治互访,增强政治互信;加强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建设,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度,推动多方在粮食贸易领域的深入合作;倡导世界各方摒弃排他性思维,以包容开放的责任观,平等、开放的原则,构建区域间互利互补、互惠包容的粮食贸易长效合作机制。
第三,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各国应建立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和稳定市场价格。同时,健全粮食贸易风险预警机制,增强抵御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的韧性,提升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
第四,持续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共建。进一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加快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互联互通,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农业合作水平,为维护粮食贸易畅通、保障全球粮食安全锻造持久活力。
(注:受公众号排版限制,文中图表、参考文献等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