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工作、学业,还来自家庭、社交等各个方面。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使得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
作为肝的好兄弟——脾胃,也会因为气机失常出现腹胀、食积等等。
大家来对对号,有没有经常出现情绪低落、易怒、胸闷,进而不想吃饭的情况呢?
心情受了伤,脾胃也跟着罢工。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也降低了生活质量。让我们看看四磨汤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吧!
四磨汤
相传在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8年),晋王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的三儿子赵德昌(后来的宋祯宗)出现腹泻、腹胀、胃口差等症状。
一时间,附近的名医纷纷前来为其治病,但病情仍无起色。后来,一位名叫游连俊的老翁用其祖传的秘方,即四磨汤,成功治愈了小王子的病症。四磨汤因此名声大噪,并在王府成为常用御药。
最早记载四磨汤的医学名著是南宋医家严用和于公元1253年所著的《济生方》,名为“四磨饮”,组方为乌药、人参、沉香、槟榔,主治情志不畅,易生闷气,胸闷不适,不思饮食。
组成
人参10 g、槟榔10 g、沉香5 g、乌药15 g。
《成方便读》:大抵此方所治,皆为忧、思、怒得之者多。因思则气结,怒则气上,忧愁不已,气多厥逆,故为上气喘急,妨闷不食等证。
乌药
以其辛温香窜的特性,成为四磨汤中的“君药”。它擅长于温散寒邪,行气止痛,进而疏通气机,就像一位英明的君主,乌药在四磨汤中发挥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它引导着其他药物共同作用于肝气郁结和脾胃气滞的病灶,使郁滞之气畅行。而乌药辛温,主要用于寒凝气滞的症状,如胸胁疼痛、胸闷、腹部冷痛等。
沉香
以其独特的辛散之性,成为治疗气机上逆病症的理想药物。在四磨汤中,它作为“臣药”,紧随乌药之后,除了具有与乌药类似的行气止痛作用外,它主要是使逆行向上的胃气降下来,使得糟粕能够向下排出,并且不再影响肺气,使得肺气平稳,不再喘咳。沉香作用方向向下,能够针对气逆的喘息症状。
槟榔
以其辛苦降泄的特性,成为四磨汤中的“佐药”。它有助于破气导滞,消除胀满。因方中槟榔的消食导滞作用,能够让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加以改善。就像一位能干的助手,槟榔在乌药和沉香的带领下,迅速而准确地打击着气滞的病灶,使得气机通畅。
气机通畅了,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就吃得下饭了。可见虽为“佐药”,但仍不容忽视它的作用哦。
人参
人参,以其益气扶正的功效,成为“使药”。行气过程中难免会耗气,而人参像是一位忠诚的大臣,默默守护着人体的正气,使得开郁行气的同时不损伤人体正气。
同时,人参的补气安神功效,让因气滞引起的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等症状得以缓解,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在现代应用中,气虚不甚时也可用党参替代,价格相对便宜且不易上火。
四磨汤中乌药、槟榔、沉香三药均有行气的作用。但乌药更侧重于温散寒邪、止痛,槟榔则擅长杀虫,消积导滞,沉香则具有独特的降气平喘作用。
四磨汤的配伍特点主要体现在辛降之中寓补气之法。在降逆行气的过程中,不忘补气扶正,使得邪正兼顾。
整个方剂以降为主,通过降逆行气来达到宽胸散结的效果。这种独特的配伍方式使得四磨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常见
五磨饮子:在四磨汤基础上去掉人参,加入木香、枳实。去掉人参是为了避免其补气作用与实证的气郁相冲突,加入木香和枳实则增强了行气和消滞的功效,使其更适用于实证的气厥或气郁。
六磨汤:在四磨汤基础上加入木香、枳实。加入木香和枳壳后,方剂在行气的基础上增加了宽肠通便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气滞导致的腹急便秘。
功效
临床上,四磨汤常用于肝郁气滞,气机上逆。患者常表现为生闷气,容易叹气,多为女性。且胸中之气难以舒展,就像“气缩在了一起”,感觉胸中憋闷。
肝气不舒影响脾胃运化,脾胃气滞甚至气逆,因此常感觉胃部胀或胀痛,不想吃饭,容易打嗝,吃饭后不消化,大便不畅。
应用:临床的广泛实践
四磨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治疗术后腹胀、腹气不通、大便不通等症状,还可以治疗肠胃气滞、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等便秘问题。
此外,它对于食积不化、腹胀、吞酸、嗳气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在临床上,四磨汤还可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对于小儿疳积症、腹胀、消瘦等症状,四磨汤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肠梗阻、肠道肿瘤、消化道术后等人群禁止服用四磨汤。
在服用四磨汤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辨证论治指导下明确病因后服药治疗,以免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
同时,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以及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四磨汤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现代研究表明,四磨汤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道微生态、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同时,四磨汤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