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眼睛几乎全天候地聚焦于手机、电脑或工作中,导致双眼疲惫至极,甚至出现了视力模糊、眼花和流泪的情况,若你有这些症状,是时候提高警惕了。
这些都是眼睛向你发出的警告,提醒你如果不加以适当地关注和保护,你心灵的“窗户”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明亮。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根据五行理论,肝属木,肾属水藏精,水生木,眼花、流泪、眼疲劳和视力模糊等问题往往意味着肝肾不足了。
因此要从根本治疗就需要从肝肾下手,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个补肝肾明目的好方。
驻景丸
驻景丸最早记载于宋代官方编纂的医药典籍《太平圣惠方》。主要功效就是补益肝肾、滋补精血、导泄湿浊。
此方主要针对肝肾亏虚证,主要表现为眼睛昏花、遇风易流泪、眼疲劳、视力模糊、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
药物组成及剂量为:车前子45 g、熟地黄45 g、菟丝子60 g。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致粉末,随后加入蜂蜜调和,制成每丸重9 g的药丸。建议在早餐和晚餐前用淡盐水或温酒送服。也可以转换为汤剂使用。
驻景丸中的“景”的象形字,由“日”和“亭”组成,原意描述的是太阳在亭子之上投射形成的影子。《说文解字》中阐释“景”为“光”。
我们常用“目光炯炯”来形容眼睛明亮,反之,若眼睛受损,眼神则会变得黯淡。
由此可见,驻景丸的命名凸显了其核心功效——明目驻景。正如《太平圣惠方》中所记载: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宜服驻景圆方。
肝开窍于目,瞳仁属肾。因此,眼睛能够辨识物体,依赖于肝脏所藏之血与肾脏所藏之精向上输注于眼睛,从而能够清晰地观察细微之处。
眼睛能够明察秋毫,不仅依靠精血的充沛,还需依赖肾主水液运行畅通,使眼中的水液保持清澈,从而确保图像清晰不模糊。
因此,视力模糊不仅要考虑精血亏损,还与水湿蒙蔽清窍有关。所以驻景丸充分考虑这两点,既补虚,又不忘泄浊。
补虚用的是熟地黄和菟丝子,其中,熟地黄性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经过炮制后的熟地黄,凝聚了大地的精髓,具有入水之性。
在人体内,熟地黄成为通肾之良药,擅长于滋补肾水。加之熟地黄甘温而质润,气味纯净,能滋补五脏之真阴,填补肾之精髓。
精髓充足,则骨骼得以滋养。同时,精髓又能生肝血,肝藏血而生成血液,血液上注于眼目,得以明视。因此,熟地黄被视为养血补虚、明目健骨的重要药材。
菟丝子则用于填精益髓,明目益精,菟丝子具有直接补肾阳、增益肾精的功效。
如果将原本亏损的肾精比喻为一条即将干涸的小溪,那么菟丝子的作用就如同不断注入新鲜水源,使这条小溪重新充盈,恢复其生机与活力。
据五行理论,水能生木,水源充沛之后,自然能够滋养肝脏,使其更具生发之力,将精血上输送至双目。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菟丝子“久服明目”,对于改善视力模糊等症状,无疑是极为适宜的药材。
二药配合,共同补充精血以治疗肝肾之虚。肝血充足则眼睛得到血液滋养而能视物,肾精充沛则脑髓充实而眼睛明亮。
泄浊用的是车前子,车前子据《名医别录》记载有“明目”之效,并能“利水泻肝肾邪热”,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能够促使体内补充后的多余水液通过尿道排出,同时它还能清泄肝热,防止肝木因滋养过度而出现亢盛,从而实现补益与泄热的平衡。
不仅能渗湿以消除视力模糊的另一病因,还能使熟地黄、菟丝子的补益作用不致停滞,因为熟地的滋腻性质有时会导致腹泻,达到了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对于阳虚水泛的情况,可用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等方剂以化气行水;湿热蒙蔽则可用蒿芩清胆汤、三仁汤、龙胆泻肝汤等清利湿热,只有年老精衰、虚中夹实的情况,才适合使用此方。
以上三味药就是驻景丸,能够发挥补益肝肾、清热明目的疗效,且补而不滞,泄而不耗。
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备此方时,加入蜂蜜一同熬制,利用蜂蜜调和脾胃的作用,有助于补充因肝肾不足而导致的身体其他脏腑的虚弱。
若以石菖蒲汤送服,可增强开窍明目的效果;若以盐汤送服,有助于药物直达肾脏;若以温酒送服,则能提升温阳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驻景丸虽好,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如果视力模糊等症状是由眼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引起的,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而不应自行服用驻景丸,以免耽误治疗。
在使用驻景丸的同时,日常的眼部保养也不可忽视。适时让眼睛休息,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并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这些措施对于维护眼睛健康至关重要。
养护眼睛即是滋养精神,只有确保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滋养,它才能保持明亮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