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深耕教学评一体化,践行新课标定方向——哈九中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承办省教研活动

教育   2024-11-14 18:28   黑龙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加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深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进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变为教学实践,营造优质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大幅增强语文综合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11月1213日,黑龙江省“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实施暨县域高中青年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提升研讨活动在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县域的优秀语文教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省教师发展学院语文教研员刘颖异老师及各地名师、专家们出席会议。教研活动于五楼学术报告厅、六学术报告厅进行。
1112日下午,刘颖异老师主持会议,介绍现场专家,明确会议主题。

沈阳师范大学冯旭洋教授做关于“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与项目式学习”的精彩讲座。冯教授的讲座分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项目式学习内涵及其构成要素、项目式学习实施的基本路径三个部分。实践型教师教育者主要包含六类角色,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教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师徒制指导教师。这些角色帮助年轻人成为老师,可以成为老师的老师,承担指导引领工作。项目式学习由真实问题、学生主体、从学科到跨学科、时间保障、评价标准、成果展示、真实问题六个要素构成。教师教育者应当熟悉教学进度计划通过项目来实现学科学习

1113日上午,哈九中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郝月老师、大庆市第四中学齐志伟老师、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曲福利老师围绕“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做了三节示范研讨课。哈九中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邓丽微老师主持会议。刘颖异老师对这几堂课做点评总结。

哈九中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邓丽微老师
郝月老师授课题目为领略多样风格——选必上第三单元群文阅读”。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由四篇时代各异的外国小说名作《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均为节选)构成,分别描绘了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经历及感悟、聂赫留朵夫的祈求宽恕和心灵复活、圣地亚哥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搏斗场景及心路历程、“马孔多”人们离奇而又真实的生活故事等,众多作品展现了广阔多样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整体上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点。在小说研习“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创设新颖情境,读写结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四篇小说,管中窥豹,窥见辽阔外国文学的一角,走过流派众多、风格多样的小说世界的旅程。

齐志伟老师授课题目是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短歌行》《归园田居》为例”。课前进行调查问卷,进行逆向设计。依据学生问卷数据,引导学生朗诵诗歌。通过涵咏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四言诗和五言诗不同的诵读节奏,整体感知两首诗诗风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深入理解两首诗的情感内涵。对举互释,理解诗人不同的人生抉择下相同的精神内核,实现立德树人。面对诗人不同的人生抉择,齐志伟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引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

曲福利老师授课题目是“读懂诗歌——寻找诗中的那个‘他’”。曲老师以《寻隐者不遇》一诗自然导入,找出该诗中出现的人物,简单对比各人物的重要性。学案引入难度不同的几组诗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诗中出现的人物以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时,会遇见浪漫的李白、闲适的王维、忧郁的杜甫、豁达的苏轼,也会遇见威风凛凛的将军、寂寞哀怨的思妇、自由洒脱的隐士、快乐天真的儿童。他们或劳动、或征战、或归隐、或怀古、或幽怨,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委婉表意,表现了一个个生活侧面,展现时代的风貌,让你产生情感共鸣,收获审美体验。

三节课结束以后,刘颖异老师对这几堂课做点评总结。
首先,基本原则。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致性。在一节课中,运用情境、任务、活动等都要始终保持一致性。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短歌行》《归园田居》为例”这节课,四个任务分别是“因声求气品其诗--整体感知诗歌”“删繁就简悟其意--体悟诗人的深沉情感”“质疑考证达其情--理解诗人的人生抉择”“人生何以消忧怀?——不同抉择下的相同内核”。这四个任务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2.联读的教学智慧。第二节课在教授《短歌行》主要从诗句了解诗人创作意图,而在《归园田居》则变换方法,引入支架资源,两首诗形成了“互文”方式讲解,互相补充。3.联读点的选取。联读教学要选择具有统摄作用的“上位概念”,例如《短歌行》《归园田居》中,人生抉择的“不同”与“相同”就是能够统领两篇诗歌内容的比较点。
其次,关注学生视角。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状态反思教学设计问题。观察学生的视角来透视课堂,审视教学,以观察“学”来改进“教”,再反过来助推“学”。这三节课堂中,九中学生回答问题准确,能够理解问题用意,具备思维逻辑性,折射出九中语文团队背后的努力。
最后,教师功底。第一节课郝月老师选择选必上第三单元,这一单元涉及的是外国文学小说,并且涵盖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现代派小说,风格多样,四篇小说又如何体现所属流派的特点,这都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积淀。同时,基于教学目标、内容,如何选择契合的教学策略,这都对教师提出更专业的要求,促进教师提高育人能力。

1113日下午,各县域老师分为三组,结合上午的授课,以“教—学—评”的一体化为主题进行组内讨论。大家对三位老师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各组结合自家学校的实践情况,围绕如何实现“教”一体化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牡丹江市教研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曹琪,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校副校长韩莹,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校教研组长高丹以“教—学—评”的一体化为主题,分享在学业质量、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理论经验。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牡丹江市教研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曹琪做“构建语文思维发展性课堂的实践研究”讲座。曹琪老师首先分析了“教—学—评”的一体化的关键概念。其次,强调要关注命题评价的变革,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科学素养,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不断强化能力要求,考察重心从知道转向做到。最后,“教—学—评”的一体化要做到问题层次深化、解题层次细化、思维过程可视化、知识的灵活性。

牡丹江市教研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曹琪

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校副校长韩莹做“聚焦关键,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讲座。

首先,韩莹老师指出要确立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科学导学。

其次,结合案例分享实践经验。必修上册诗歌单元,单元任务可设计为:
任务一:探寻时代洪流中的个人境遇——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与其创作背景
任务二:聆听诗词中的低语与呼喊——赏诗中之美(手法,品诗中之意(情感
任务三:诗歌诵读分享会(诵读诗歌,再诗情);精神突围畅谈会(思辨表达,加深感悟
任务四:文学短评交流会(小处着眼,个性品鉴写作任务
最后,结合必修下第二单元,分享了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境创设。

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校副校长韩莹
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校教研组长高丹做《基于学情,优化校本教研方式》讲座。首先,高丹老师以诗歌教学单元任务为例,展现了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
任务一:前置学习,收集资料
任务二:合作探究,文本研读
任务三:提升学习,巩固强化
任务四:拓展学习,教考衔接
其次,指出可以用测试法和问卷调查法测试学情。学情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基础。校本教研是提升学情的关键手段。学情与校本教研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展示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活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诗歌朗诵、思维导图、课前演讲、积累素材、课本剧表演等,并指出学生的学习潜力等待老师们去发掘、激发。

活动最后,刘颖异老师总结讲话。
刘颖异老师指出学情与教情的关联。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教情相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时面临不同的学习挑战,不论是县级中学的学生,还是重点学校的学生,都需要教师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三年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的学情没有发生变化,就要反思教师自身。呼吁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突破学生的学情瓶颈,帮助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有所提升。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促使学生在思维和学习方式上实现成长。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是否能在思维发展和学习方式上成长,这也是教师面临的未来挑战。

“教”一体化是新课标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秦凤云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师们对于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一体化单元教学与实施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力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真正将其落地生根。



撰稿:苏宣铭

审核:秦凤云

编辑:孟宇欣



哈九中秦凤云语文工作室
工作室旨在培养中学语文教学骨干,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服务于哈尔滨教育发展。挖掘资源,形成合力,在提高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成绩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