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高一作文

教育   2024-11-15 18:25   黑龙江  





试题再现



材料一: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材料二:马克思曾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 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贯穿始终,学则必成

高一十四班 苗佳琦

指导教师:石瑶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学习,从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日复一日的积累,年复一年的坚持,这才是学习的真正含义。由此观之:学习是终身之事。
学而不止,终成人生抱负。
学习,是世上少有无需条件之事。或曰:我已学有所成,无须再学。不见孔夫子,弟子三千,万圣之师,犹且日习《周易》,得韦编三绝之佳话;或曰:我年事已高,不可再学。不见苏老泉大器晚成,日学不断,终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或曰:我身为他业,不必再学。不见毛主席建设新中国,身居高位,仍睡前研习王羲之书法,不忍弃之。
由此可见,没有理由可以不坚持学习。试问,孔丘若无治学之坚持,何来儒学正统;苏洵若颓废沉沦,何来苏氏三父子名声赫赫;毛泽东若无深厚文学之功底,何来深谋远虑的治国理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持之以恒,多多益善方是学习之道。
学而不止,终得团队荣耀。
那段灰暗的乒乓时光,国际体育界的嘲笑,新闻媒体的质疑,是无数运动员远赴重洋,克服语言习惯、思乡情切,认真观摹,不断练习,终找出自身不足,创立国乒辉煌。如今中国乒乓举世瞩目,我们仍旧潜心研究技术,不骄不躁,发扬独一无二的中国乒乓精神。是学习,挽回了中国乒乓,亦是不断学习,让中国乒乓超越自我,夺得乒坛荣耀。贯穿始终,坚持不懈,学习之道路漫漫,柳暗花明终会来。
学而不止,终创国家辉煌。
阴云重重,黯淡无光,恐慌、绝望笼罩着整个清政府。是无数仁人志士扯断了闭关锁国的铁链,敲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我们在学;议会制、总统制,我们在学;民主与科学、新文化白话诗,我们还在学。我们脚步不停,我们负重前行。我们学会封建专制的危害,于是爆发了辛亥革命;我们学会了妥协退让不是办法,国家主权至死力争,于是有了五四运动;我们学会了资本主义建立在人民的鲜血之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于是有了中国共产党。
火种、光明、希望,是学习让我们终于看见了一缕光。
五千年的跌宕,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数万万同胞共同的心愿。我们在斗争中学习,在失败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于是神舟十九一飞冲天,洲际导弹震惊世界,是学习强我中华,是学习助我中华复兴!
现在,到了我们。
机遇与风险并存,进步与困扰并在。在这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下,以学习之不变应一切万变,终可奏时代强音,谱家国华章。路虽远,行则将至;长路漫漫,以学为舟,以恒为桨,贯穿始终,终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学无止境

高一八班杜晓欧

指导教师:李睿

时光回溯,于古时,有师旷劝解晋平公“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于现代,有马克思言:“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漫步学习之“大观园”中,圣人抑或众人皆有太多不解之处,然而,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皆可不断学习。窃以为:“学无止境,方得精彩人生。”
身处逆境时,学,可以改写生活之轨道。谭婷自学法律,在神圣的法庭上,身为聋哑人的她,助力为聋哑人群伸张法之公正;失去双臂的刘健,自学钢琴,用脚趾奏出最美华章;江梦南,身为聋哑少女,自学考上清华大学,成为新一代青年的榜样。“身残”并非颓靡之源,用“学无止境”之态度,方可创造人生奇迹。于人生的暴雨与海啸之上驾帆船,勇猛地搏击自然与失天之不幸。“世界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以学习,击破所谓的人生之限,终能得到不一样的美妙人生。
卡于瓶颈时,学习,可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平凡的生活中循环往复时,或是于某件事,某个学术上困而不出时,学习,即为最有力的刀刃,可划破蒙住前方的白布,通向另一个开阔的世界。且看钱钟书在创作受阻时,他选择不断学习,在外界批评他的文章时,他不改容色,只坚持一心汲取中西方文化之精华,终于,多部学术著作一齐问世,让外界嘈杂声消失,也突破创作“冰期”,于学术界,再次立住自己的一方天地。现代,互联网上信息纷扰,学生在网上谋求各种学习方法,实践后,却又身陷另一“平台期”,而又去思考方法问题,却不关注知识漏洞,旨在不学而取巧,殊不知学无止境,学习并非取巧。若投身学习一段时间,瓶颈,不攻自破啊!
身居乱界,学习,可静心。毛主席于闹市中读书,实则可见无论何地皆可学,终成一代伟人。年居高龄,学习,可养性。宋庆龄晚年闲居家中,每日必读诗书,哪怕公务缠身,读书习惯不改。而不学则无术,牛顿在人生的晚期追名逐利,不研究学术,最后的几十年里,于学术方面,一事无成。学习,才有知识使大脑充盈,人格饱满,无世俗之气,无堕落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青年强,则国家强”,而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应饱读诗书,心怀大志,学无止境,恪守“学习”箴言,为自我人生,为国家之发展,为人类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放身今朝,做学海之一鱼,遨知识之天地,以学无止境,写新时代华章。


学无止境,皓首穷经

高一八班 芦嘉文

指导教师:李睿

马克思曾说:"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诚哉斯言。自文字出现已来已有三千余年时光,其间诞生了上亿部著作,这是人一生都无法完成的阅读量,真理无穷,人生有限,故此知不足,故此欲读书。故曰:学无止境,读书为终身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诗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年少时记忆力最好,也最易于读书,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强,《精骑集》序中就曾提及自己年少时过目不忘,看过一遍就"辄能成诵",而却好与“滑稽好饮者游”一月间无几日读书,中年时记忆力衰退,才发现读书重要,悔之晚矣。这位宋朝学士的反例无疑是个很好的警醒。一代辞章大家,有如此记忆天赋的人尚且悔于年少不知勤学早,更何况相对寻常的我们呢?再说读书一事需童子功,重在积累,年少之时无需为生计忧虑过多,而若人至中年呢?柴米油盐,七情六欲,俗务缠身,并非所有人均可除尽杂念,专心治学,更何况年少时十余年的积累岂是那么容易追平?故曰:年少时应专心治学。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若是错过年少时的最佳时机,那也不必整日叹息,壮年时开始便可以了,一个人意识的觉醒,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多于此时,如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辙,年少时好于游乐,三十好几了才开始学习,不过不晚,努力过后亦取得非凡成就,一朝科举,一门三进士,更是在史书上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耀眼一笔。不妨再谈谈现代的,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可能有人会觉得难以静心,这很片面,不妨看看北大保安们的故事,其中有多少人在壮年的努力自学后考入了双一流大学乃至国内顶尖学府,这一比例高达76%。故曰:壮年治学尚且不晚,亦应努力。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诗云:“灯前目力今非比,犹课蝇头二万言。”步入了人生的晚秋,谁说就不能学习,不配学习了?看看吧,多少科研领域的前沿有多少老人在努力奋战。袁隆平院士直至去世前尚且在实险验田的田梗上探求遗传的奥秘,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已七十余岁,但他仍在努力攻破传染病预防的核心,伽罗瓦虽然死时尚且年轻,但不妨也算作人生的末尾,他在死前的最后一夜没有选择享受最后的温暖,而是在纸上写下了毕生研究成果,用一个晚上缔造了群论。如此的人太多太多,不胜枚举,烈士暮年,壮心不矣,“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然,老凤声虽浊,谁言不可啼?故曰:暮年仍应自强不息,继续学习。
读书终生事,半霎不可止。愿君能以书为伴,走过人间逆旅,愿君可终生读书,观览繁华三千,看尽书中日月。

学无止境,至极之境

高一 八班 李西梓

指导教师:李睿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中汲取知识,也可汲取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因此,学无止境,方为至极之境。
学于书籍,永无止境。晋平公曾问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却认为何时都不晚。正如《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并非一天的事,而是天天的事。于书中,我们可游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曼妙之景;于《荷塘月色》中,我们可探访朱自清笔下那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也可于《乡土中国》中体悟乡土社会的本色。于书中,我们可领略千年之前的景况,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那样繁多的知识都会使如马克思等伟人感到不满足,感到知识贫乏。因此。学习可跨越时空、跨越空间。其实,学习,永无止境。
学于万物,为时不晚。其实,读书只是学习的其中一种方式,学习并不局限于读书,学于万物也是尤为必要的。《师说》中的李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或许,我们无法达到那样至高的境界,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开启“学于万物”的新的方式。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占为主导的是低头族。可我却看到“90后”男孩关闭手机,跋山涉水,秉承“学于万物”的他,足迹遍布于23个省份。在这场特殊的旅程中,他也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领略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于万物,得到精神上的富足,一切都为时不晚。网络上“C—Drama”与“C—Culture”的爆火使无数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实地领略中国戏剧与中国文化。这也是学习的方式。
曾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中的主人公是“学无止境”的最好的诠释者。主人公已头发花白,却出现在一个儿童乐团。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那份对于乐团的热爱。学无止境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学习可以跨越地域,跨越国度,跨越年龄。其实,学习,永无止境。
世界的拼图正加速重构,时代的大纛应吾侪当扛。纵使世俗纷扰,许多人已开启“躺平、摆烂”的模式,吾辈青年应从现在开始学于书籍,学于万物。毕竟,只要从现在开始,一切都为时不晚。
学习,永无止境,此为至极之境。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孟宇欣

审核:秦凤云 邓丽微

哈九中秦凤云语文工作室
工作室旨在培养中学语文教学骨干,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服务于哈尔滨教育发展。挖掘资源,形成合力,在提高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成绩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