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喵酱
图|网络
“走娃的路,让娃无路可走”,教育孩子,就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我们小时候玩的,都是一些户外游戏,什么丢沙包、捉迷藏、跳绳。现在的小孩呢,不是举着手机玩,就是抱着IPad啃,耽误学习又影响视力。
武汉一个8岁小男孩就沉迷于电子游戏,不管老师怎么开导,他都不为所动,就一句话:“不学了,我要玩。”
为了戒掉孩子的游戏瘾,家长将计就计,和老师商量暂时停课一周。
喜欢玩?那就让他玩个够。如果孩子挺过来了就是未来的电竞精英,坚持不下去那就去好好读书。
家长制定了严格的打游戏计划,每天都有固定的KPI,必须要玩够16个小时的游戏,中午晚上还要对自己的游戏战绩进行复盘总结,偶尔还会邀请“百榜战神”来对孩子进行降维打击。
孩子刚开始特别兴奋,随便扒拉了两口饭就马上进房间玩游戏,一直打到凌晨一点才睡觉。但是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孩子就崩溃了,“原来成为职业选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对于90后父母来说,一味迁就孩子的教育观念早就过时了,他们开发出一系列“听之任之”的“反向教育法”。
湖南同样有个贪玩的小男孩,他沉迷于电视无法自拔,看起动画片来作业什么的全都忘了。
大多数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强行采取“武力压制”,而他的父母却不打不骂,好声好气地让他接着看,但前提是——必须看一整晚。
冷了?有妈妈披的爱心小毯子。
孤独了?有爸妈轮流作伴。
想睡了?有爸妈贴心叫醒服务。
晚上十点,孩子的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晚上十二点,孩子疲惫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凌晨五点,孩子苦苦求饶,内心的阴影面积不亚于一顿暴打。
这样的教育方式,引起了网友的极度舒适:
“让孩子感受一次,比说教一百次的效果还好。”
“让孩子自己知难而退,蛮不错的,估计以后孩子都不想玩了。”
父母的平等交流和适当放手,也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一种方式。
“反向教育”不打不骂却能把孩子治得服服帖帖,高明之处就在于给孩子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自己掌握主动权,才能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获得有效成长。
升级为父母的90后,正在逐步颠覆以前的旧家长形象。
他们经历过童年的缺失,更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年轻父母都摒弃了所谓的家长架子,通常是用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互动。
孩子哭闹打滚,他们能站在一边观看嘲笑;孩子不爱吃饭,他们索性自己多吃几口;孩子不写作业,他们也不帮忙,被老师点名也不觉得丢面子……
当然,没有一个教育方法是100%适用于每个孩子的,“反向教育”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
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真,但也要让他们知道一些规矩和底线。育儿的方式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爱孩子的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