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服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谢谢!
我们对这件事是这样看的。
01
“说服”这个词确实用得不太恰当,请记得,这不是一场对抗,而是你在向他推荐某样事物,而他尚未接受。所以,就像销售中的推销方式一样,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首先,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度依赖本人意愿的项目。如果这是医生的建议,那么可以以此为依据去劝说他,或者在前往医生处时,一起敲定咨询时间。此外,找到契合的医生至关重要,如果感到约到的咨询医生不合适,应及时更换(这包括且不限于对方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咨询效果不佳、感觉与对方难以沟通等)。他不愿意参与咨询,可能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帮助,或者不愿意向陌生人倾诉。但这些问题通常可以通过更换一个合适的医生来解决。如果他真的非常排斥咨询,也可以咨询门诊医生,了解是否有其他治疗方式,如药物或器械等。
那如果不是医生的建议呢?那我比较建议你本人或你们家庭去尝试心理咨询。我再次强调,心理咨询需要本人有积极的意愿,且费用不菲。你可以考虑自己去接受咨询,或者与父母一同参加家庭咨询。咨询师可能会给出关于需要注意和改变的建议。如果你觉得这些建议有益,那么在家庭咨询中的某次会面时,可以带着他一起去尝试。有父母陪伴可能会让他感到更安心,如果他希望单独与咨询师交谈,你们可以选择回避。不要认为是他生病了,所以应该由他去接受治疗,而你没有义务参与。因为他是在家庭环境中受到影响的,一个人的问题往往牵动着整个家庭,大家都需要适应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19岁 情绪障碍 女生
昵称:黎渊
亲子对话
02
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问题并非出在所找的心理咨询师与自己不合拍上,我的建议是没有必要强制要求做心理咨询。如果不合拍,建议尽快更换,否则只会产生更强烈的抵触情绪。
我和这种情况十分相似,我本人就是那种不是很愿意去做心理咨询的人。倒也不是出于反感,但就是在这一方面与父母有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包括医生、老师,甚至父母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建议我定期做心理咨询。家里的条件也完全能够支持这方面的开销。心理老师在多次尝试后,终于为我找到了合适的咨询师。这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所有条件都已满足。而且,我也深知心理咨询这种治疗方式,相较于吃药,对身体的副作用要小得多。然而,我仍然“固执”地选择了拒绝定期咨询。
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叛逆,但这是我与父母以及心理咨询老师商议后,一致认可的选择——心理咨询的时间由我个人决定。原因很简单,我告诉他们,经过多次咨询和经历许多事情后,我已经具备了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心理咨询只是一种辅助开导的方式,面对问题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帮助人理清思绪,而不是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一个人开始具备独立能力的先兆之一,就是能够察觉到自己何时需要心理咨询这种外力帮助。当我发现自己有想不通或做不到的地方时,我完全可以借助心理咨询来为我指引方向。但当我没有问题需要咨询时,去做心理咨询只会让我感到无话可说。
因此,我建议将这种选择接受外力帮助的权利交还给孩子,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冲突,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18岁重度抑郁重度焦虑女生
昵称:狗一条
亲子对话
03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想先表达我的个人看法。做心理咨询这件事,是建立在被咨询者自愿的前提下和有这个欲望需求的基础上的。任何被逼迫、被强制说服而走进心理咨询室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且浪费时间的。
孩子对心理咨询的不接纳、不感兴趣,或者暂时在现阶段没有做好准备把自己的内心故事展现给外人,这些都是正常的。在家长这里,问题往往在于家长主观地认为孩子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家长太着急、太焦虑了。暂且不说这种情绪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家长跑在孩子前面,给孩子安排一些自认为孩子当下应该做的事情,这会直接扰乱孩子的内心,干扰到孩子的生活。然而,没有人喜欢被打扰和被操控。
我觉得,现在需要您去做心理咨询,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安顿好自己的内心后,再给孩子带去温暖、幽默、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我看来,一个从小在被允许、被夸赞、被认可、被接纳、被看到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不需要去做心理咨询的,因为他完全有能力自己疏解自己的内心。我认为,“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你自己。”
——22岁情绪障碍女生
昵称:教主
亲子对话
——————————
完
隔空亲子对话
家长们可以询问你想要问抑郁症孩子们的问题,我们会每周精选一个问题,联动渡过社群的青少年,以孩子的视角来回答家长的困惑!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参与隔空亲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