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共享】陪女儿度过青春期的抑郁和焦虑 || 渡过
文摘
2025-01-19 21:23
天津
父母都希望将孩子送进好学校,好班级,有认真负责的老师,有优秀上进的同学。女儿被分进了年级好班,让我们觉得很安心。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并不要求孩子成绩出类拔萃数一数二,但是,对孩子的成绩也会不断提出要求。现在回想,当时我们总是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苦口婆心地要求她取得好成绩。哪门功课考试成绩下滑了,就盯着哪门功课唠叨不停。女儿班上有不少学霸,成绩拔尖优异,性格开朗外向,连体育成绩也突出。因为学习效率高,平时放学回家,还有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女儿从小学起,写作业就慢,到了初中作业越来越晚。学习上她也在努力,但是成绩只能排名班级中等。从初一开始,女儿越来越沉默,回家就是关紧房门。同时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情,也没有表现出大起大落的情绪。之后女儿的性格越来越内向,无论家里还是外面,都沉默寡言。学校一切活动都不积极,班级集体照总是躲在角落里,只露出半个脑袋。我们想过孩子会不会心理上有什么问题,但一方面不愿意接受,另一方面又重视不够,觉得这可能是青春期正常的现象,我们也都经历过,不都这样过去了。到初三那一年,女儿的学习状态稳定了下来,成绩稳中向好,我们总算松了口气。她自己憋了一口气,想要考出好成绩,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中考成绩也比较理想,女儿考上了一所区重点。我们开始憧憬高中生活,以及三年后的高考和升学。在高一开学前夕,我们参加了家长会。校长介绍了学校情况,以及历年的毕业生高考成绩。校长提到,最新毕业的这一届,只有两个学生,读书实在读不下去,后来没有毕业。当时听到这里,我们心想,这种情况,怎么也不会发生在女儿身上。女儿开始了高中生涯,到十月期中考试后,成绩还没有出来,早上准备上学,她却说,今天不想去学校。后来才知道,那天是出数学分数的一天,她出考场时就知道自己数学考砸了,第一次说出了:不想上学。我已经记不清那次有没有答应她。但是,从此以后,女儿就经常提出不愿意去学校。就这样断断续续经常请假,勉强熬到了第一学期结束,她也没有参加期末考试。我们想着寒假好好复习,给她报一对一的辅导课,为了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就在那一年冬天疫情爆发,第二学期改成线上授课。当时觉得这正好是个契机,线上授课,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受到影响,那我们可以借机拉进距离。于是,我陪着女儿一起听课,一起写作业。可是,数学题目我刷得很起劲,而女儿却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丝毫提不起兴趣来,只知道一直埋头睡觉。到五月份解封和复学。为了她可以省下路上的时间,我们还特意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子,期待学业的重新开始。五月份的一场测试,物理成绩很不理想,只有四十几分。我们鼓励她说没关系,理科不行我们以后选文科。可是,女儿过不了这一关。她不愿意继续学下去。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我们满怀期望,打算重新出发。女儿也很努力,开学后交上几个朋友,还报名参加了心仪的摄影社团,老师也一直在关心她的情况,一切似乎开始向好。很快又到了十月期中考试前,女儿突然再次提出,不去上学,要在家休息一天。我本能地警觉起来,难道又要重蹈覆辙?女儿宽慰我说,“你不要想太多了”。她说只是想休息一天,我们答应了。后面的事情,又是重复了前一年,女儿时不时就躲在租的房子里,不愿意去学校。到了第二学期,我们退掉了租的房子。我辞去工作,负责接送和照顾她当时每天早上战战兢兢,看她出房门的脸色,心里就默默希望,她不要又提出不想去学校。实际情况是,女儿有时去有时不去。如果去了学校,可能也只有半天,甚至只有两个小时,她就让老师联系我,说身体不舒服要回家。于是我再出门,开车接她回家。有时一天不来电话,我正常放学时间去接她,心里就能开心很久,想着女儿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学习了。但是时间久了,还是在家的时间多过上学的时间,到最后就又几乎不去学校了。又过了一阵子,老师联系说,请假次数太多了,还是希望我们能决定,后面到底怎么样。我们小心翼翼地征求女儿的意见,做好了接受最差结果的打算。女儿犹豫了很久,终于明确说出,不想再读下去了。她经过深思熟虑,确定自己无法坚持下去。女儿是个非常懂事、为父母考虑的孩子,其实这个决定早该作出了。但是她知道,我们肯定希望她继续学业,希望她参加高考,上一所大学,走大多数孩子都在走的那条路。但是,她当时的心理状态,根本支撑不了她继续读书。用张进老师的话,就是一部手机电量不足,只能进入省电模式,用不了其他功能了。女儿终于说出了心里话,这个结果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这两年,为了能继续上学,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她自己又何尝没有努力尝试过。于是,我们从高中办理了退学手续。虽然不知道前路如何,但是女儿终于彻底卸下了心里沉重的包袱。这时候,我们也终于意识到,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这些都不重要了,我们要的只是自己女儿能够好好活着!刚开始在家,女儿一直睡觉,不出家门。休息了几个月,女儿说原来掉的头发都长出来了。我们也想好了,就让女儿好好休息,慢慢来,不着急。女儿变成这样,是之前数年的伤痛积累下来的,那就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让她慢慢疗伤恢复吧。休息了一阵,她开始焦虑,同龄人都在学习进步,她自己却无事可做。于是,我们一起出门,报名了自考学习,还参加了成人高考。报考成人高考专业时,我想让女儿考离家近的行政管理,但是她想选喜欢的英语专业。女儿的爸爸支持她,说是她自己读书,就要选她喜欢的专业,这样才会有学习动力,即使路上要多花很多时间。女儿如愿通过成人高考,读了商务英语专业。在班上,她成了年纪最小的学生。后来,女儿自己报名学校组织的英语词汇比赛,还拿到了第一学年的奖学金,前段时间又提出要考驾照。女儿现在可以独自外出,接触陌生人,这在前几年,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还打算,等拿到大专毕业证书,要开始找工作,还要继续求学。我们不知道她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她是否还会重返校园,不知道她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但是我们知道,一切都在向好,那就足够了。最开始女儿休学在家时,我们没有想好怎么跟亲朋好友说这件事。但是后来发现,只要我们简单几句,这些亲友就都能明白和理解,因为现在身边遇到和听到同样情况的孩子,不在少数。我们为人父母的,不能再用传统方式来对待孩子。只知道提供物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没有足够重视,这就是我们当初犯的大错。如果能在女儿初中阶段,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早点进行干预,也许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家是孩子的避风港,孩子在外面受了打击,他们需要躲到家里,舐血疗伤。而如果父母还在责怪孩子,逼迫他们出门,继续面对狂风暴雨的侵袭,后果不堪设想。女儿的心理治疗医生,看着女儿从当初的阴郁压抑,到现在的松弛轻松,也说正是我们父母的支持,不执着于学业,才让她能恢复得这么好。我们不要再过多责备孩子,怪他们不上进,不懂事。其实孩子真的很懂事,甚至是太懂事了。女儿在掉到谷底的时候,还考虑我们父母的感受,强忍身心不适,为了我们而坚持上学。当时在出租屋里,看着我习惯了紧缩的眉头,她会伸手想要帮我抚平。我无心装扮,成天一件深蓝色的夹克外套,她让我不要再穿了,说不好看。懂事的孩子还会对父母有愧疚感。如果他们可以,他们也想用成绩,甚至用金钱来回报父母。孩子的懂事,让人心疼。父母为什么不能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随着女儿情况的好转,我也放手离开,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回归社会。一切步入正轨,我开始找回自我。我一点点地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身上。我看书学习,跑步跳操,锻炼身体。我开始爱拍照,爱发朋友圈,从只发一个背影,到发自拍照片,无畏年龄,无惧议论,对着镜头微笑,拉着女儿同框。虽然她还是那个害羞的女孩,拍照不肯露全脸,发了她的照片吵着要我删掉。但是,我知道,总有一天她会对着镜头,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