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你只持有一家公司100股,也要像拥有100%股权那样去思考和行动。”
这是记录在《投资研习录》中,关于巴菲特践行价值投资的一句话。
今年年中的时候,巴老爷将近耗资了1.6亿美元,增持了西方石油,截止到11月26日,巴菲特持有西方石油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32.35亿美元。
对于此次增持的动机,巴菲特曾在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他在了解到西方石油优先还债,未来也不进行激进扩产之后,就选择了增持。”
但如果他关注到中国的石油企业,会发现我们的“三桶油”,其实比西方石油还“香”。
01 中国海油,石油逻辑之“王”
石油开采的成本支出往往是很大的,能够保证现金流的稳定,是石油公司最大的护城河。
巴菲特此次增持西方石油,也是看中了公司优先还债、不大量扩产之后企业资金链不会出现大差错,未来发展有保证。
但相比于西方石油,“三桶油”作为央企,手里的钱肯定是更不缺的。截止到2024年第三季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现金流情况都是能赚会花的“奶牛型”。
其中中国石油的市值最大,现金流规模也最大,但2024年以来公司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越来越少,投资和筹资的支出也越来越多,存在着一些经营风险。
而中国海油虽然屈居第二,商业逻辑却更出色。
首先,中海油业务所涉及的领域,是行业上游的勘探,倾向于原油开采。中石油和中石化则是以中下游为主,需要付出更多的场地、设备人员的费用。
在业务模式方面,中海油就像“矿主”,要比“中间商”赚得更多。
其次,中国海油的员工效率非常高,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海油的员工总数是2.1万人,平均一个人就能为公司带来598.28万元的利润,位列上市公司第二名,央企第一名。
而隔壁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一个人均创利42万,一个人均创利17万,只有中国海油的十分之一。
三家企业都是央企,也都处于石油行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02 成本优势壁垒极高
企业的人均创收受两大因素影响,一个是员工人数,一个是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员工人数方面,中国海油只有2万多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员工总数都在35万人以上,比中海油多18倍。
但中国海油强就强在,他们家的员工,一个人可当20个人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钟一鸣成为中海油第二任总经理后,大举改革,关停了职工子弟技校,从根源上杜绝了“一人进油田,全家干石油”的情况发生。
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投入后,员工薪酬开支不仅更少了,人员效率也得到了保障,赚的反而更多了。
近几年,中国海油的毛利率一路升高,从37.32%增长到了54.45%,与中石油、中石化拉开的差距越来越大。
光2022年上市后的两地累计分红,就有1955.6亿了,分红率高达73%。
能做到这样的成绩,中国海油除了在人效成本上下了功夫之外,另外两部分成本优势也功不可没。
从近十年中国海油的成本结构来看,公司油最主要的成本就是折旧摊销费用以及作业费用,只要这两部分开支有缩减,整体成本就能降下来。
折旧摊销费用相当于历史固定成本的折旧,看的还是手里的资源好不好。
如果油田情况好,可能下钻几十米就能出油,前期所需要的资本开支就会少很多,后期的折旧成本也就更少。
中国海油30%的石油都产自渤海,是公司最大的主力产区。以渤海为例,这里的水深普遍也就 15-30 米,勘探成本很低,后期的资本开支也不会很多。
而且是个“年轻”的油田,产量还处在上升期,前几年渤海的石油产量突破了3000万吨,预计2025 年总产量能达到4000万吨。
所以说随着渤海这种轻松开采的油田权重越来越大,中海油的折旧成本也会有所下降。
再就是作业费用,这部分成本和工作效率是直接挂钩的。
前面我们说过,中国海油的员工“少而精”,一个人能顶20个人用。在公司的日常作业过程中,员工效率提上去了,成本控制就会“拿捏”的很到位。
2023年,中国海油平均一桶油的作业成本,在全球同行中是最少的,仅有不到8美元/桶。
整体来看,中国海油成本优势来源于三方面,员工效率高、油田资源好、作业费用低。
但是身处石油行业,只有“护城河”是不行的,也需要有足够厚的“城墙”来抵抗周期。
而中国海油的“城墙”,就是资本开支。
03 预判价格,调节产量
石油企业的商业模式,无外乎一个“挖”,一个“卖”。
但挖出来的石油到底卖多少钱,企业还说了不算,往往由整个行业的周期性和各种复杂因素共同决定。
历史上,石油价格超过100美元/桶的高景气度时期只有三次,分别是上世纪70-80年代、2008年前后以及2022年。
2022年之后,石油的价格明显有所回落,今年五月份的价格降到了1503元/吨,相较于2022年下降了70%。
但中国海油的业绩,并没有因为石油价格的回落,而出现大幅下降,今年三季度,中国海油甚至还实现了营收增长了6%,净利润增长了20%的成绩,维稳能力很强。
这是为什么呢?
在油价高的时候,大部分公司都会想提高供应量,而价格低的时候,又不想把产品低价卖出。
针对这种情况,专属于石油企业的“关键杀招”,是调节产量。
因为石油的开采是具有滞后性的,价格高的时候想提高供应量,需要企业提前勘探,而勘探和开采石油,又体现在资本开支方面。
2022年石油价格高升之前的2019年,中国海油提高了开发和勘探的开支,特别是勘探费用,是当时那几年中最多的一年。
而2022年之后虽然石油价格有所下降,但因为中国海油之前已经提高了储备量,可销售的石油变多了,收入面并不会出现大幅下降。
2023年,中国海油的资本开支达到了近十年的顶峰,无独有偶,西方石油也在近两年收购了两家石油公司,提高了储备量。
这是否代表着未来石油价格会有所上升呢?我们拭目以待。
04 结语
中国海油所处石油行业,备受强周期影响的同时,商业模式也很简单,就是产量和价格。
价格方面中国海油无法决定,但可以通过提前勘探的方式,提高高价格阶段的产量从而实现高利润。
而且中国海油的成本优势,断崖式领先,也是一种保证收益的能力。
产量方面,截止到2023年公司的石油储备量是67.8亿吨,而且最大产区渤海还处在产能上升期,成长动力是有的。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别忘了点“在看”。
您的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